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7-12 10:21:4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五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結合注釋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師范讀、原文與譯文對照,能讀通課文,理解意思,背誦課文,初步培養喜愛古文的感情。

      3.創設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能讀出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和情感,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講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的原因體悟,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5.認識“鄙、曰、恃”3個字,正確書寫“乎、鄙、僧”等6個字。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題釋義

      1.教師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兩個和尚,一個和尚窮,一個和尚挺有錢。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哪里嗎?(板書課題:為學)齊讀課題,注意“為”讀第二聲。知道“為”是什么意思呢?“學”又指什么呢?(做學問,求學)。

      2.簡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題目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寫給子侄們看的。讓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相關資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的文學家,他的文章筆力剛勁,氣勢渾厚,激昂奮進,常給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較多,其中《白鶴堂文集》最為有名。本文是《白鶴堂文集》中極具影響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輩們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有所建樹。

      【通過教師講故事的方式創設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初讀古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樣寫這個故事的嗎?請你自由地讀讀課文,借助后面的注釋和字典,爭取把課文讀通順。然后看看課文哪一個自然段是在寫這個故事,請你在自然段前面做個標記。

      2.同桌互讀,呈現難點。

      兩個學生一組,一個讀,一個聽,糾正字音,意見不一致時,記下此字,留待解決。教師巡視,相機把難讀字詞寫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預設:缽、語、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讀,掌握學情。

      請學生再次放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剛才交流過的幾個字。然后指名請學生試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糾正同學錯誤的讀音。

      【通過同桌互讀,指名試讀,呈現難讀字詞,集中解決,為接下來把課文讀通順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1.細聽范讀,邊聽邊畫,展示矛盾。

      聽著同學的朗讀,老師也想來讀讀。請同學們認真聽,邊聽邊把與你讀得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交流不同之處,教師隨機在投影儀下畫出)

      2.借助注釋,探究停頓,讀通課文。

      同學們,有些句子讀得不一樣,就是停頓或者讀音有所不同,老師建議大家結合譯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該怎么讀。

      預設:

      天下事/有難易乎?(讀出問句的語氣。)

      蜀之鄙/有二僧(結合注釋知道“蜀”是四川簡稱,“鄙”是邊境的意思。)

      貧者/語于/富者曰(“語”讀第四聲,告訴的意思,“曰”是說的意思。整個句子的大概意思:窮和尚告訴富和尚說。)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課文中指窮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們還學過類似意思的句子嗎?(送孟浩然之廣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這個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憑著、依靠的意思。整句話大概意思:你憑著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缽/足矣。(“缽”,古代盛飯、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了。)

      3.再讀課文,理解意思,講述大意。

      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讀得更加通順。

      剛開始老師講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著原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概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先自己試試,然后指名交流。

      【通過借助注釋、結合譯文能正確斷句,讀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讀通順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大意,初步體會文章的故事梗概。】

      四、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試著讀通了課文,并借助注釋和譯文學習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為什么貧和尚能夠到達南海,而富和尚卻不可以到,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2.作業:

      (1)認讀本課要求識寫的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2;

      (3)把課文多讀幾遍,要求讀通順,能準確斷句。

      第2課時

      一、復習課文,師生互譯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2.老師一句一句說譯文,指名學生說對應原文。

      3.師生一起說故事。

      【運用教師范讀,師生互譯等不同的方式,讀好文言文的停頓和節奏,同時引導學生積累文本,為接下來的探究打好基礎。】

      二、品讀對話,明確其義

      1.定格對話,品味原因。

      導語:讓我們把目光停留在兩個和尚身上,想想他們之間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讀貧者和富者的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

      條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決心不同:富者過分依賴物質條件,“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貧者“吾一瓶一缽足矣。”(窮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氣。)

      討論:窮和尚這一路會有哪些困難?(路途遙遠。地圖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離;合理想象窮和尚一路上會遇到哪些實際問題?風餐露宿,舟車勞頓等)

      態度也不一樣:抓住兩個“子何恃而往?”

      想當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計劃著買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窮和尚憑著這一瓶一缽竟然敢去。這兩個句子該怎么讀?學生談理解后有感情朗讀。第一個是普通的疑問句,第二個是反問句,也可讀出感嘆的語氣來。

      結果也不一樣。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小練筆:貧者會告訴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完成后,指名讀一讀寫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自己體會到的讀出來。

      3.試著背誦這段話。

      【在品讀貧和尚和富和尚之間的對話中,初步讀懂兩個和尚之間的明顯不同之處,通過想象說話,嘗試練筆等方式體會貧和尚的堅強意志,并通過朗讀把自己體會到的意思表達出來。】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學習第1自然段。

      作者由這個故事還想到了我們做學問,他在一開頭就提出:那就是(師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生接)則難者亦易矣;(師說)不為,(生接著讀)則易者亦難矣。(下句話同上。)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每句話的意思。

      (2)小結:看來做學問難易轉換的關鍵就在于是否“為”,作者都是先用一個設問句提出問題,然后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這樣,對比鮮明,突出了“為”對“學”的作用,說明了“難”與“易”的關系。

      (3)體會文言文句子的精美。這段話中一共有4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呢?(近似于對偶,讀起來瑯瑯上口)

      (4)練習背誦。

      2.“貧僧自南海還”“富者有慚色”的故事結尾說明了什么?它與作者的看法有什么關系?(說明“事在人為”,這個故事是一個例證,作者用它來生動形象地證明自己看法的正確。)

      3.學習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這句話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是這樣的?

      (去:距,距離;之:在這里沒有實在意義。)

      (2)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顧:副詞。反而,卻。)

      (3)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貧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夠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這種反問的語氣讀出來。

      (4)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5)練習背誦。

      【讀懂作者通過對比方式亮出自己觀點的行文特色,體會文言文精練的語言特色,明白“人貴有志,事在人為”的深刻內涵。】

      四、落實識字,積累內化

      1.認讀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2.學生獨立書寫要求會寫的字,教師提示:

      (1)注意“曰”與“日”的區別。

      (2)“鄙”字左邊的寫法,下面是“回”字。

      3.試著把全文連起來背誦;背給同桌聽。

      4.拓展作業: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收集有關勤奮學習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豐富課外知識。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品詞析句,感受課文描繪的自然美,語言美。

      2、學會課文中的10個生字,理解“柳葉、蜻蜓、消息、洗澡、乘涼、散步、鏡子”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有人……有人……”寫一句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寫雷雨后的幾段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通過朗讀,欣賞雨后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

      體會雷雨給“柳葉、小花、小魚及人們帶來的歡樂。

      教學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是按“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順序寫的。

      2、學會課文中的7個生字,理解“蜻蜓、乘涼、散步、鏡子“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了解雷雨前的景色。

      教學過程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自學、感悟雷奈克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體會表現雷奈克內心感受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合作性學習,體會表現雷奈克內心感受變化的內容,并且明白任何一個科學家的發明都是不容易的,要學習雷奈克的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準備:教學圖片、語段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一、知識趣味入新課

      1、猜一猜世界上的種種第一個。如中國第一個發明鋸子的是誰?第一個稱量地球的是誰?等等

      2、引出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老師寫課題。

      雷奈克讀準名字

      (導入新課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又要與新課內容密切相關。本課導入運用了趣味題競賽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戰性。)

      二、抓住課題想問題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要發明聽診器?雷奈克是怎樣發明的?

      (“學貴有疑”,學生在上課伊始就處于問題情境中,激發了學生心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自讀課文解初問。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暢。

      2、同桌互讀,相互指正。

      3、指名串讀,全班交流,說長論短。

      (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熟悉教材,這是因為學生反復讀書之后就有表達的愿望,這時的感受才是最真切、最自然的。因此學生在評讀讀書情況時才會暢所欲言。)

      4、出示生字詞:

      聽診器思索緊貼

      肺結核分析沿著

      木棍改成喇叭狀效果

      要求:(1)學生讀詞

      (2)根據課文內容,用橫排或豎排的幾個詞語說一段話。

      (將識字教學和聽說讀寫的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邊識字邊進行說話的練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對生字新詞的理解,另外,還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并且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5、交流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的問題。

      (1)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讀課文后找到一句話: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兩端做成喇叭狀,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補充資料:因為這種聽診器樣子像笛子,所以被稱為“醫生的笛子”。

      (2)雷奈克為什么要發明聽診器?(結合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

      (3)雷奈克是怎樣發明聽診器的?(可以默讀全文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自主讀課文,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讀書方式,體會雷奈克的內心感受。

      (課標中說“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A.“看到許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難過。”

      (1)從“難過”一詞你讀懂了什么?

      (2)(可以補充資料:他的叔叔居洛木在雷奈克遠行時,這樣告訴他:“我的孩子,醫師這個職業就像鎖鏈一樣,只要搭在了我們身上,我們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來!”)

      (3)朗讀這一句話。

      B.“他想: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有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呢?他整日思索著。”

      (1)“思索”是什么意思?

      (2)“整日思索”呢?

      (3)雷奈克醫生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

      c.“他高興極了,……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體會雷奈克第一次用自制的聽診器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窿、熾、罩、碳、焚、軸、隕、妥、渺”,會寫“罩、氧、碳、混、批、跌、維、抹”。查字典理解體會四組近義詞的區別:維持----維護、渺小----微小、炙熱----熾熱、充斥——充滿。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地球的特點,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4、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地球的可愛之處,從而激發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2、理解文章結尾宇航員的話“我覺得大家應該同心協力,維護這個微小、美麗而脆弱的星球”。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母親。今天老師就帶來幾張地球母親的照片,就讓我們一睹地球母親的容顏吧!(播放地球的圖片)

      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母親,看到它你想說點什么嗎?(談地球給自己的印象及自己對地球的了解)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地球,你最想用哪個詞?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可愛的地球吧。(板書:可愛的地球)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讀課文之前,你想對自己提點什么要求呢?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

      2、你學會了哪些生字?

      課件出示課語

      用的什么好方法?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

      3、學生匯報自學生字情況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5、對于課文你還了解到些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

      第二課時

      一、各抒已見,感悟可愛

      1、帶著遇到的問題再來讀讀課文吧,再讀課文之前先看看預習提示還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1、讀閱讀提示,進一步明確學習要求,

      提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說地球的“可愛”的?

      課文最后用“微小、美麗而脆弱”來形容地球。這是什么意思?

      3、帶問題自學課文。

      4匯報學習情況:

      a: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說地球的“可愛”的?

      (地球有美妙的大氣層、地球有斜軸、地球自轉一周是二十四小時、地球的引力、地球上的氣候、運轉不停)

      b你喜歡地球嗎?喜歡它的哪些方面?把自己喜歡的地球的特點介紹,或是讀相應的段落。

      c地球母親無私的養育我們,他曾經是那樣美麗壯觀,那樣和藹可親。但就在今天,就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母親卻不斷的發出悲慘的哭泣。

      播放(地球被污染的圖片)

      看到這些,你想說些什么?

      d:因此宇航員目睹了地球母親的容顏之后,不禁發出感慨“我覺得大家應該同心協力。維護這個微小、美麗而脆弱的星球”你是怎么理解宇航員的這句話的?

      (相對于太空來說地球很小很小,很美麗,而且是那么容易被傷害,需要我們人類共同維護、倍加珍惜。)

      二、升華情感

      1、帶著對地球母親深深的熱愛之情,你最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么?

      如果讓你說一句話來號召大家共同保護地球母親,你會怎么說?(設計廣告語,號召大家保護環境)

      2、課堂

      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近幾年,世界各國都重視環保,制定了一系列的環保措施,制定了各種環保紀念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可愛的地球!

      三、作業:

      1、完成對廣告語的設計。

      2、辦一期“可愛的地球”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18、可愛的地球

      微小美麗脆弱

      妥善保護倍加珍惜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有關小學語文的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4-12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教案07-23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7-06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五月综合网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