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時間:2022-12-01 13:3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1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從整個初中語文教材小說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單元,本課教材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度感情,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里幾乎沒有人間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的現實。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

      2、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你讀這小說后,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2)層次分析(第一課時)

      難點:(1)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2)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是如何變化的?(第一課時)

      4、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是一個鎮級學校,它地處邊遠山區,大部分學生都見識少,思維的理解能力較差,對于一些較深層次的東西,他們是比較難理解的,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5、教學方法

      點、線、面教學和啟發式

      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的切入點,以點畫出一條或兩條反映課文內容或主題的亮線,圍繞其主線深入分析全篇課文,這樣便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教學有序生動,也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可以這樣設計:先找出切入課文的“點”——課文對于勒稱呼的詞語,然后畫線——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稱呼,畫出一條小說構思的情節線;這其間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在如何變化?畫出一條人物情感變化線。再以“線”及全篇——小說是從人物的哪些語言、動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態度變化的,這樣便于深刻理解小說隱含的主題思想。

      6、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7、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段時間,大街小巷流行著一首《流浪歌》,大家想聽嗎?(生答“想”,放歌曲)歌聽完了,可一個愁苦、孤獨的浪子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不由得產生憐憫之情,是啊!家是溫馨的港灣,流浪的心多么渴望這個港灣的慰藉啊!可有這樣一個浪子,在外流浪多年,當家人遇到他時,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還罵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故事?(生答“想”)這個故事說它遠,它發生在遙遠的19世紀的歐洲,說它近,它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打開課本92頁,這個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2)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于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后,普發戰爭爆發了,他應征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后離職從事專門文學創作。10年間他寫了解情況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3)課文分析

      A、教師:請同學們掃讀課文,把課文中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找出來。

      同學們掃讀課文,勾畫圈點,找出課文前后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是:

      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賊、流氓。

      B、學生們分組討論發言:小說前前后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對于勒不同的稱呼?

      教師指名回答后小結。因為于勒當初花了菲利普夫婦的錢——于勒到美洲賺了錢,不僅愿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以多給他們錢——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要回來花他們的錢。

      C、教師:在上面這一過程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讀書討論,教師引導小結: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4)層次分析

      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贊

      第三部分:(20—47)見

      第四部分:(48—49)躲

      (5)布置作業

      一、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于勒?

      二、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躲開日夜盼望的于勒,原因是什么?

      三、這篇小說揭示了什么主題思想?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2.了解小說中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3.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二、能力訓練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學習通過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揭示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理解作者對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2.學習通過表情、行動、心理、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學難點1.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的曲折。

      2.深刻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教學突破1.梳理小說情節,感悟起伏曲折的情節所表達的深刻主題。

      2.誦讀欣賞文中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理解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前查找相關資料。

      2.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解決生詞。

      2.熟悉課文,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復述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心就象是天平,可以用它來衡量事物的輕重,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分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親情,一端放上金錢,會向哪一邊傾斜呢?

      (二)點名讓學生結合預習介紹作者。

      1介紹作者:莫泊桑(1850--- 1893),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鏈》等。其他同學補充。

      2.補充:他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當過兵,做過小公務員,目睹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創作基礎。他特別善于寫揭露資產階級社會道德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并思考小說的主要人物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對學生的復述作出評點。結合以菲利普為人稱的復述,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 1.通過閱讀找出稱呼的變化:壞蛋、流氓、無賴、正直、有良心的人、小子、

      家伙、賊、流氓。

      1.提問:從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可以看出他們對于勒態度變化的線索是怎樣的?啟發:最開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應得的一部分時,人們打發他去了美洲。 2.根據教師啟發,找出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變化的線索:打發他走à盼

      望、贊揚à又罵又躲。

      2.提問: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變化是表現出來的人物行為,如果深入人物內心,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情感變化又是怎樣的? 3.在教師的引導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理解課文。相互討論交流后回答: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情感變化的線索是:恐怖à希望à恐怖、仇恨。

      (四)、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小說主題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分析:于勒的命運變化小說沒有直接交待,而是隱含在菲利普夫婦對他的稱呼、態度、情感等等變化中,以及輔以老船長的敘述交待的。

      1.通過小說對菲利普夫婦的描寫把握于勒的命運變化:在家行為不正一出外發財一最后窮困潦倒。

      2.提問:小說描寫這種種變化,表現了什么樣的主題?

      2、于勒命運的變化引起了菲利普夫婦的種種變化,反映出當時社會人與人關系的淡漠炎涼,即便是親情也不再能維系什么,更顯人情的悲涼。

      3.提問:小說描寫了許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誰?為什么? 3、聯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說著重描寫的是菲利普夫婦。如果正面描寫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當時社會中的個人遭遇,不能說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炎涼,悲劇意味會大大降低。

      4.引用馬克思“金錢關系說”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金錢可以使冰炭難容的人互相親密起來,使逝同水火的人互相親吻起來。” 4、學生可以聯系實際,用事例來證明。

      5.歸納本文的主題:小說意在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那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5、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6.討論:有人認為本文意在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你是否同意,說說理由。 6、學生從菲利普夫婦一家的家境的拮據。生活的窘迫。

      (五)、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提問:小說描寫了許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誰?為什么?主要描寫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婦,為何文章標題又為《我的叔叔于勒》?

      1、聯系上下文思考回答:小說著重描寫的是菲利普夫婦。如果正面描寫于勒,那只能反映他在當時社會中的`個人遭遇,不能說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炎涼,悲劇意味會大大降低。

      2、提問: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分別是什么?2、共同點:

      自私、冷酷、惟利是圖、虛榮

      3、提問: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點在共同點之外又有所不同。分角色朗讀。(34—38)小節。 3、不同點:

      丈夫(膽小、懦弱、毫無主見)

      妻子(精明、潑辣、沉著、鎮定)

      (六)拓展訓練及作業布置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提問:參看課文46小節,“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設想父親當時的心理活動,用父親的口吻表述出來。 1、學生自由寫作,互相交流。

      2、提問:設想如果父母遇到的是腰纏萬貫的于勒,父母親會有怎樣的表現。試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2、學生自由寫作,集中交流。

      3、設問:契柯夫筆下的變色龍也隨著狗的主人身份的不同而改變,莫泊桑

      筆下的菲利普夫婦也隨著于勒身份的不同而改變,是否相同。 3、學生比較:契柯夫表現沙皇制度下,人不如狗的現實,而本文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金錢關系。人物性格不同,契柯夫表現見風使舵、奴顏婢膝、不知羞恥的走狗,本文表現自私、冷酷、惟利是圖、虛榮。

      4、小說的景物描寫是小說不可或缺的因素,試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語句并作簡要分析。 4、去時景物描寫襯托歡快、喜悅的心情。回來時景物描寫襯托失望、沮喪的心情。

      (七)、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稱呼變化:

      ①壞蛋、流氓、無賴②正直、有良心的人③小子、家伙、賊、流氓

      明線:

      態度變化:打發他走——盼望——贊揚——又罵又躲

      情感變化: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暗線:

      于勒在家行為不正——出外發財——最后窮愁潦倒

      主題探討①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②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

      教學反思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3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金錢—拜金主義思潮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另一個外國的作家寫的一篇也是講述人善變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2、板書課題:《我的叔叔于勒》

      3、整體感知小說,知線索

      明確:菲利普夫婦盼于勒發財歸來是敘事明線,于勒離家到美洲冒險10年經歷為暗線。

      情節: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節:人物態度,找出菲利普夫婦言行變化的代表句。

      開端(盼于勒)——發展(贊于勒)——高潮(遇于勒)——結局(躲于勒)

      人物態度對比:

      前:(從文中找出詞語)

      后:(從文中找出詞語)

      5、人物性格分析(討論)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貪婪,庸俗的小市對民,愛慕虛榮。

      “我”一個也涉世未深,天真單純,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說中環境描寫,各自的作用?(略)

      7、小說主題討論:

      金錢至上

      8、發散訓練

      ①小說的結局怎樣?人物命運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發了大財的于勒,他們的言行會怎樣?用150個字來完成。

      ③寫作:請以“人與人這間”為題,反映當代人際關系的中心。

      板書設計:

      中心線索

      于勒貧窮富裕貧窮

      菲利普夫婦厭惡詛咒熱切盼望咫尺不認

      全家恐怖全家唯一的希望出了大亂子了

      分文不值置一所別墅重新拖累我們

      壞蛋流氓好心的于勒賊、討飯的

      打發到美洲去多么的驚喜啊以免再遇見他

      側面描寫主體部分

      介紹家庭成員,引出于勒對于于勒態度的今昔變化全家旅游發現于勒證實于勒躲開于勒

      小引背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主題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4

      一、教材分析

      1、《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篇。

      從語文教材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表達作者思想感情。

      本課在本單元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人物分析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2、教學目標及要求

      ①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②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及曲折的故事情節

      ③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對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

      3、重點難點

      ①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觀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②構思新穎巧妙懸念的設置

      二、教法分析

      1、整體感知法

      指導學生在閱讀小說時,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況,整體感知小說。

      2、比較教學法

      與《變色龍》比較,共性——善變的性格

      3、自主討論法

      深入理解小說主題。

      三、學法指導

      本文在分析人物,環境時抓住一個“變”,在構思鋪排時抓住一個“巧”字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大家在初二學過一篇《變色龍》還記得嗎?請同學們回憶——小說“變色龍”是指誰?為何稱之為“變色龍?有何特點?”

      明確變色龍——奧楚蔑洛夫

      特點——善變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另一個外國的作家寫的一篇也是講述人善變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2、板書課題:《我的叔叔于勒》

      3、整體感知小說,知線索

      明確:菲利普夫婦盼于勒發財歸來是敘事明線,于勒離家到美洲冒險10年經歷為暗線。

      情節: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節:人物態度,找出菲利普夫婦言行變化的代表句。

      開端(盼于勒)——發展(贊于勒)——高潮(遇于勒)——結局(躲于勒)

      人物態度對比:

      前:希望(正直,有良心)→福星唯一希望→不是他,

      后:↑ ↑ ↑

      恐怖流氓,壞蛋不安

      是他→流氓

      ↑ ↑

      哆嗦打聽煞白暴怒

      5、人物性格分析(討論)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貪婪,庸俗的小市

      對民,愛慕虛榮。

      比“我”一個也涉世未深,天真單純,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說中環境描寫,各自的作用?(略)

      7、小說主題討論:

      金錢至上

      8、發散訓練

      ①小說的結局怎樣?人物命運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發了大財的于勒,他們的言行會怎樣?用150個字來完成。

      ③寫作:請以“人與人這間”為題,反映當代人際關系的中心。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06-12

    初三語文《我的叔叔于勒》說課稿06-11

    語文《我的叔叔于勒》12-25

    初三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06-1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4-11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3-18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1-28

    初中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6-12

    語文課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06-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