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
導語:光學包括兩大部分內容,其中包括了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 1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可分為
(1)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
(2)人造光源如:蠟燭,電燈
2、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直線傳播現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無影燈
②小孔成像:倒立、實像
3、光的傳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108
(2)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現象:光射到物體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現象
2、概念:
(1)一點:入射點
(2)二角:
①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學分與法線的夾角
(3)三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共面)
(2)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兩線異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兩角相等)
4、反射分類: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鏡面反射: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也平行
(2)漫反射: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不平行
5、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等大,正立,虛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現象:光由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在介面上將發生光路改變的現象。常見現象:筷子變"彎"、池水變淺、海市蜃樓。
2、光的折射初步規律:(1)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不變(4)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隨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定義:白光經過三棱鏡時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紅、綠、藍。混合后為白色
3、顏料三原色:紅、黃、藍。混合后為黑色
4、顏色
(1)透明體的顏色決定于物體透過的色光。(透明物體讓和它顏色的光通過,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體的顏色決定于物體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光)。
五、光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2、相關概念:①主光軸②焦點(F)③光心(O)④焦距(f)
3、經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異側焦點;
②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③經過凸透鏡焦點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出。
4、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過同側焦點。
6、凸透鏡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2)成像規律:物近像遠像變大,二倍焦距見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
六、眼睛與視力的矯正
1、眼睛
(1)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2)成像原理: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視力的矯正
(1)近視眼
①、特點:看不清遠處物體。②、矯正:利用凹透鏡來矯正。
(2)遠視眼(老花眼)
①、特點:看不清近處物體。②、矯正:利用凸透鏡來矯正
(3)眼鏡的度數=100/f(f以米作為單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物體在焦距以內,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顯微鏡
①結構:目鏡、物鏡。
②成像原理: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把實像再次放大成虛像。
3、望遠鏡
①結構:目鏡、物鏡。
②成像原理: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把實像再次放大成虛像。
4、照相機
①結構:鏡頭、光圈、快門、膠片。
②成像原理: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5、投影儀
①結構:凸透鏡、平面鏡、屏幕。
②成像原理:當物距在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 2
光源
1.定義: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
2.特點: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將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光能,光在介質中傳播就是能量的傳播.
物理知識點二、光的直線傳播
1.光在同一種均勻透明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各種頻率的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C=33108m/s;各種頻率的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即v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發出并與投影物體表面相切的光線在背光面的后方圍成的區域.
(2)本影:發光面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體后形成的光線完全不能到達的區域.
(3)半影:發光面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體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線照射的區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內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內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區域(即“偽本影”)能看到日環食.當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將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別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
3.用眼睛看實際物體和像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質是凸透鏡成像原理:角膜、水樣液、晶狀體和玻璃體共同作用的結果相當于一只凸透鏡。發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經這只凸透鏡作用后,在視網膜上會聚于一點,引起感光細胞的感覺,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產生視覺。
物理知識點三、光的反射
1.反射現象: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質的現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且反射光線和人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類: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現象叫做鏡面反射。發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現象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幾何光學中的光現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物理知識點四.平面鏡的作用和成像特點
(1)作用:只改變光束的傳播方向,不改變光束的聚散性質.
(2)成像特點:等大正立的虛像,物和像關于鏡面對稱.
(3)像與物方位關系:上下不顛倒,左右要交換
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 3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
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一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理解:
(1)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
(2)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3)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8、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初三光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三物理知識點的總結06-18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3-26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12-07
化學初三知識點總結01-13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6-14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7-28
初三圓的知識點總結01-11
初三政治知識點總結07-07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8-28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總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