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27 10:42:3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幷淼男W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出示教學掛圖

      1、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什么內容。

      2、議圖,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什么事。

      二、續編故事

      1、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么做呢?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2、選擇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續編故事。

     、判∨笥颜J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該怎么辦?

      ⑵小朋友不認識這位叔叔,又該怎么辦?

      三、全班展示

      1、小組評選好的同學到臺前講故事。

      2、評選故事大王。

      四、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課時

      一、展示臺

      1、完成“填字游戲”。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戲。

     、仆篮献,把詞語補充完整。

     、侵该x成語,看是否正確。

      ⑷豎著讀填好的字,說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說發現了什么。(新世紀我能行)

      2、猜謎語

      ⑴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謎語。

     、菩〗M互猜謎語。

      ⑶全班猜謎語比賽,評出猜謎大王。

      二、畫畫、寫話

      1、教師出示一幅畫,指名說說畫的內容。

      2、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畫,并說出畫上的內容。

      3、寫話,注意語句通順,寫清楚畫上的內容。

      4、小組相互展示交流。

      教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闭Z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借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發現排列的規律,并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并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臺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搜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扎實而有效。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塘報落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秋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秋天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秋天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秋天,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池塘岸邊電報運動場熟了當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豎橫撇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激趣導入

      1.分別出示畫像和植樹圖。提問:

     。1)這位爺爺誰認識?(他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2)再看著張圖,鄧爺爺在干什么?(植樹)這是鄧爺爺1985年3月12日植樹節親手栽種一棵小柏樹時的照片。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出示課題學生讀好課題。

      二、合作學習完成預習

      1.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段,其他同學在聽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互幫互學。向同組同學請教,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

      3.小組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1)爺爺植樹時多大年齡了?

     。2)樹栽好了鄧爺爺滿意嗎?從哪里能看出來?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畫上記號。

      三、反饋、質疑、自悟

      1.全班器讀課文

      2.說說通過自己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四、朗讀、感悟、體會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做做動作。

      3.討論交流:鄧爺爺那么大年齡了,工作又非常忙還親自參加植樹活動我們同學該怎么樣做?

      五、學習積累詞語

      1.課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詞語,學著找一找,畫出來,再讀幾遍。

      2.小組內交流,各自畫出的詞語是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具體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古詩,能背誦并默寫詩文。

      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古詩的一般特點,簡單概括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詩的意思。

      情感與態度:初步理解古詩的意境及蘊含的哲理。能聯系生活去感受和領悟。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2、教學重點:

      創設情境,利用畫面和音樂等幫助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從而達到有感情的誦讀。

      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采用合作式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向學生滲透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學習方法。

      課前準備:

      為了使學生們在課上更好的理解詩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兩點預習任務:

      1、積累描寫祖國壯麗景色的故事。

      2、預習《登鸛雀樓》,試著理解詩意,查閱相關資料。另外,為了幫助學生很好的體會誦讀古詩的韻味,我還制作了一個簡單的課件,給學生提供了有形的畫面和意境深遠的音樂。

      環節設計:

      一、導入:

      1、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們背過好多古詩,上學以后我們也學了很多古詩,古詩已經是我們的好朋友了。那你們能說說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點嗎?(學生回答,師板書: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字數相同。)

      2、師:現在我出幾個題目考考你們,看誰能背出這些古詩?

      《鹿柴》空曠的山林,斑駁的光影,偶爾傳來的說話聲,讓我們體會到靜中有動的山林景色。

      《早發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聲不斷的兩岸青山,滔滔不絕的'長江水,讓我們領略了祖國山河的壯美。

      《望廬山瀑布》一道白練飛流直下,讓我們懷疑是九天銀河從天而降,這是何等壯觀的景象啊!

      這一首首流傳千古的詩文,讓我們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詩不但能帶給人美的享受,還能引起人們的思考。本課里面的兩首古詩,就既給我們描繪了景色的壯美,又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一起體會,看誰能發現并理解它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地一首古詩《登鸛雀樓》。

      二、檢查預習,呈現目標。

      1、出示整首詩文。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每個人都能把這首詩讀的正確、流利,現在就給你們一個展示的機會,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古詩?

     。ㄟ@里讀的時候要注意提示本詩題目的讀法:登/鸛雀樓)2、師:請大家想一想,學習一首古詩,我們要學習哪

      些方面的內容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并板書在旁邊:了解作者、誦讀、理解詩意、背誦、默寫。

      3、提出合作時的要求:

      今天我們就圍繞著幾個方面,通過小組合作來學習《登鸛雀樓》這首詩。在學習中,大家要積極發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和大家交流。同時將重點內容記錄下來,并選出一名中心發言人。最后咱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有收獲。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學生合作交流前面總結的五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并適時指導。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請一組派代表介紹作者情況。大致了解一下內容即可:王之渙字季凌,絳州人。唐朝著名詩人。但作品在《全唐詩》中只流傳六首。擅長描寫邊塞風光。如《涼州詞》。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常有鸛雀棲息,因此得名。

      2、請一組派代表談談對詩意的理解。只要求整體感知詩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釋。重點指導學生體會詩的深刻內涵及意境。

      3、指導誦讀。

     。1)師:我們已經大體了解了詩的意思,下面就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請大家邊讀邊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指名學生朗讀,其他人邊聽邊想象畫面。讀完后請學生自由談想象的畫面及感受。

     。2)師:誰能帶著這種感受給大家讀一下前兩句古詩?再指名讀前兩句,指導學生讀出黃河的宏大氣勢。借助課件里的畫面和音樂,讓學生體會前兩句所描繪的畫面的雄偉和壯麗。再請學生配樂朗誦。

      師: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極目遠望,見到遠處雄偉的高山,輝煌的落日,聽著耳邊傳來的黃河的怒吼,望著腳下波濤洶涌的河水,不覺吟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播放這個畫面的同時,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學生朗誦這兩句詩文)詩人看著眼前這波瀾壯闊雄偉壯麗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又緩緩吟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又示意了三名學生朗誦后兩句。

     。3)師: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詩人一起,站在鸛雀樓上,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完整的朗誦一遍這首古詩。

      這里我請幾名學生展示配樂朗誦,根據每人朗讀時的不同特點進行評價。最后齊讀一遍全詩。

      4、指導背誦。

      請兩名學生試著背誦這首古詩。

      說一說怎樣可以很快的背下來?向學生滲透:理解記憶的方法和熟讀成誦的道理。

      學生自由背誦。

      在班內展示背誦。

      五、課外拓展練習。

      1、默寫《登鸛雀樓》。

      2、搜集王之渙的《涼州詞》,試著背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了解色彩色相知識的課程,屬于“造型表示”學習領域。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出現以和各類藝術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同學能科學地認識、理解色彩現象,從而培養他們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示能力。

      書中通過多幅攝影、設計、繪畫作品,向同學傳達色相給人的視覺帶來的美感。

      教學目標:

      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感受色彩中不同色相的美感,培養對色彩知識的探究欲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

      利用色彩的知識進行繪畫創作,使畫面變得更美觀、漂亮。

      教學難點:

      如何更好地運用色相知識進行創作。

      教學方法:

      討論、練習

      教具:

      色相環、美術書、水粉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

      提問:同學們看,這些圖美在哪里?

      同學討論。

      師:美麗的色彩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人們為了區別不同的顏色所以給它們起了個名字,這就是色彩的色相。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色相知識。

      二、講授新課

      1、認識色相

      出示色相環

      提問:色相環包括了許多顏色,你能認一認這些顏色嗎?

      同學討論。

      出示色卡

      提問:你能說一說這些顏色的色相叫什么嗎?

      同學討論。

      師:原來世界上的色彩很多很多,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美好的感受。

      2、分析考慮

     。1)彩色與黑白的比較

      出示一幅彩色畫,一幅黑白畫,內容相同。

      提問:這兩幅畫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哦?說說你的感受。

     。2)色彩單一的與色彩豐富的繪畫作品進行對比。

      出示一幅色彩單調的畫和一幅色彩豐富的畫。

      師:同學們,這兩張畫又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呢?

      同學討論。

      師小結:不同的色彩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也是不同的?

      3、欣賞同學的色彩作品

      提問:在同學們的作品中都表示了什么內容?使用了哪些顏色?

      說一說美術書中你最喜歡的作品。

      同學分組討論。

      4、比較觀察

      師:豐富的色彩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各不相同。

      出示圖《哭泣的大樹》《好斗的公雞》

      提問:兩幅畫在色彩的運用上有什么不同?它們分別給人什么樣的感受?

      同學分組討論。

      5、同學創作

      提問:老師這兒有張畫,可是用哪些顏色能使它的顏色對比強烈呢?

      同學討論。

      提出作業要求:

      運用色彩的色相知識創作一幅色彩豐富的畫。

      同學創作,老師指導。

      6、作業講評

      師:你能介紹一下自身的畫中運用了哪些色彩,你想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同學展示自身的畫,小組評議。

      三、小結

      色彩可以使生活亮起來,課后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用來豐富的色彩。

      板書設計:

      色彩的色相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區別色彩種類的名稱。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