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10 10:28:5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語言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游戲中蘊含的道理。

      2.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經歷著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隨著作者的敘述,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并在學習中提出問題。

      難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有關高洪波的錄像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閱高洪波的相關信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在自己體會比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對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掌握詞語

      本課中用了很多成語,把自己喜歡的成語抄寫下來。

      二、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請你從中找出描寫戰斗性強的詞讀一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2.簡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體課件,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樣特點。

      3.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脈絡

      根據提綱把文章分成下面幾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給“我”帶來歡樂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抄寫本課的生字詞并識記。

      板書設計:

      陀螺

      毫無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勝心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抓住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一、回顧上節內容,提出本節學習要點

      二、賞析文章語言美

      1.玩陀螺曾經由于什么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引導)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為此不知挨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把“快樂”比作“過冬的燕子”這一修辭手法)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于恍惚的狀態,老想象著那只陀螺英武的風姿。”

      (幸福得感覺有點不真實)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極度的興奮)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倫不類,士氣也大受挫折)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于好勝的孩子來說,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文字,分別讀出懊惱、自豪的語氣。)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三、朗讀句子,學習寫作方法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四、 談談文后的體會

      讀課文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說誰呢?談對自己的啟示。

      板書設計: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學反思:

      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溫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目的要求: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導入

      1、師述:在青海湖的西北部,有兩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一東一西,聳立于蔚藍的湖畔。當你踏上這兩座美麗的小島,就會看到上萬只鳥在你的頭頂飛翔,在你的周圍嬉戲,你會聽到到處是清脆的鳥鳴。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2、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鳥島上游覽一番。

      板書:19、鳥島(讀課題)

      3、去游覽之前,你有問題嗎?

      (1)、鳥島在什么地方?

      (2)、為什么叫“鳥島”?

      二、學生輕聲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1、鳥島在什么地方?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1)鳥島在青海湖的西部。

      (2)鳥島的名字叫“海西皮”。

      (3)鳥島聞名中外。 板書:聞名中外

      3、你能把“聞名中外”換個詞嗎?

      ( 馳名中外 中外有名 中外著名)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這個小島為什么被人們稱作“鳥島”呢?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鳥島是怎樣的?

      2、出示第二自然段。

      輕聲讀,想想你讀懂了這一節中的哪個詞或哪一句句子?

      3、交流

      (1)第一句

      a、“一群”、“一群”、“陸續”說明鳥兒很多。 板書:鳥多

      b、用“一群一群鳥”圖進行演示,理解“陸續”

      c、指導朗讀

      指名讀 學生自己練習讀 指名讀 齊讀

      (2)第二句

      a、筑巢安家:做窩

      養育后代:撫養小鳥

      b、齊讀

      4、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讀第二自然段

      (1)每當春天,小鳥們怎么樣?

      (2)它們飛到這里干什么?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幻燈,你們看——六月------老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3)

      3、輕聲讀第三自然段,選你喜歡的一句多讀一遍

      4、交流

      (1)第一句

      a、你知道了什么? (鳥多)

      b、從哪些詞可以看出鳥多?

      “各種各樣”、“聚”、“最熱鬧”、“鳥類的世界”

      c、指導朗讀,用喜愛的語氣讀一讀。

      輕聲--指名--齊讀

      (2)第二句

      a、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鳥窩多) 板書:窩多

      b、你怎么知道的?

      “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 貼圖

      c、指導讀

      (3)第三句

      a、你知道了什么?(鳥蛋多) 板書:蛋多

      b、你是怎么知道的?

      “窩里窩外”、“到處是鳥蛋”

      c、你能到黑板上畫一畫嗎?

      d、指導讀

      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到處都是,確實很美

      5、老師:島上鳥窩多,鳥蛋多,也是說明鳥多,讓我們有感情地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感受一下鳥島上鳥多、窩多、蛋多吧!

      6、齊讀第三自然段(配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回蕩著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知識目標:

      1、學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圣潔、駿馬、雄鷹、潺潺、回蕩、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標:

      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情感目標:

      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課前配樂欣賞西雅圖的美麗風光圖,從而引出“西雅圖”這個城市。

      2、教師: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來,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對土地有著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7課《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4、齊讀課題。

      5、理解“神圣”,帶著神圣的感覺再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認讀。

      圣潔 駿馬 雄鷹 潺潺 回蕩 滋潤 善待

      松脂 寶貴 滋養 嬰兒 眷戀 閃閃發光

      2、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體會?(熱愛土地)

      三、精讀課文“神圣”部分。

      (一)“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過渡語:印第安人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土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最能體現他們與土地的關系,是哪句話?

      1、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體會“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懷抱”的關系,從而引導印第安人與土地的關系。

      3、理解“眷戀”的意思,體會感情,指導讀出“深深地眷戀”之情。

      (二)“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

      1、過渡語:正因為他們熱愛大地,就像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所以他們才說:—————————————.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會“家園”、“兄弟”、“姐妹”說明了什么。

      (三)“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只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云,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圣潔的。”

      過渡語:同學們,就是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他們印第安人卻永遠就要與之分別了。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背景資料)

      1、同學們,離別之際,他們想再看看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請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一讀,并說說他們留戀的是什么。

      3、對比閱讀:文中連續用了好幾個“每一”,什么意思?把他們去掉,好不好?自己對比著讀讀這兩個句子。

      4、指名談談自己的理解。

      5、練習讀出感情。

      6、教師引讀:在印第安人的眼里,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難忘的。沙灘美不美?嗡嗡鳴叫的昆蟲美嗎?他們永遠都看不到了。離別之際,他們心中有萬分的不舍,讓我們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

      7、齊讀。

      8、想象:在他們眼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四、精讀“善待”部分。

      1、過渡語: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氣、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邊讀邊想,西雅圖要求他們善待什么呢?

      2、交流。

      3、這部分內容中,有一句話,作者反復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好讀一讀。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4、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在什么情況下才放棄?你放棄一件事時,是什么心情?

      5、引讀,是呀!這是深深的無奈呀,指名讀————————;這是萬分的不舍呀,指名讀————————;這是不放心的叮囑呀,指名讀————————。

      6、他們僅僅是要求善待這三種嗎?還有什么?

      7、教師小結:他們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樂朗讀:讓我們帶著深深的無奈,帶著萬分的不舍,帶著真誠的叮囑,配上音樂,再去讀讀西雅圖的話,齊讀——————————。

      五、結尾部分。

      1、過渡語: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發出了怎樣的呼吁呢?

      (一)“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二)“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并好好讀讀,體會感情。

      3、教師補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們被西雅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動,就把這座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現在,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華。

      1、過渡語:大地為人類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真應該熱愛這片熱土。

      2、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的一首詩。教師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

      3、小練筆: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有許多的話要對我們腳下的土地說,請拿出你的筆,用上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表達你對土地的熱愛。

      4、交流,讀一讀。

      七、激情總結。

      1、同學們,西雅圖說土地是神圣的,僅僅指的是他們腳下的土地嗎?(不是)齊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學們,為了自己的幸福,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讓我們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護大地吧!

      八、作業。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感受自己創設的游戲樂趣,關用畫表現出來。

      2.綜合練習表現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3.通過趣味性繪畫,培養繪畫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記憶、表現創作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創作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美的、有情趣的畫面。

      作業要求:

      畫出孩子們吹泡泡的場面,畫面要富有情趣、色彩鮮艷明快。

      教具準備:

      幻燈機錄音機磁性黑板動物人體模型范畫圖紙肥皂液或洗滌劑吹管油畫棒

      學具準備:

      鉛筆橡皮彩筆油畫棒肥皂液或洗滌劑吹管(草桿筆桿塑料管)

      教學步驟:

      一、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問好,安穩紀律,有秩序地擺放用具。

      二、導入新課程:(游戲導入3分鐘)

      教師向空中吹出皂液泡,引起同學極大興趣,然后組織同學做“吹泡泡”游戲(配歡快音樂),同學隔行輪流吹泡泡,一行吹,相對一行扇動泡泡。然后全班同學相對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大,吹得多。錢班同學在盡情游戲中,體會到肥皂液(洗滌劑)吹扇等人的動態,看到了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中呈現出來的如彩虹般園長七色光。

      出示課題吹泡泡

      三、講授新課:(10分鐘)

      1、體現與觀察

      引導學生的回憶剛才吹泡泡的形態,色彩以及同學們的不同動態。然后看書20頁圖:(剛才我們有些同學在吹泡泡時,就是這樣的表情,億們多高興,炊泡泡時多努力。)

      2、擺動態

      根據學生的回憶,老師用活動人體模型先在磁性黑板上擺,其余同學在下面擺。

      3、幻燈燈出示范畫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范畫,并分析畫面的構圖,色彩及人物動態。

      4、構思

      引導學生思考要畫幾個小朋友在吹泡泡?這幾個小朋友動態怎么樣?

      5、作畫步驟(邊講邊示范)

      (1).定位構思:

      先按自己的構思擺出人物動態,再根據所擺動態用鉛筆輕輕勾出人物動態骨式。無論全身人的都要充滿畫面。

      (2).用鉛筆勾畫人物:

      仍用鉛筆勾畫人物動態骨式上畫出頭部、五官、發式、頸部、衣服、四肢。

      (3).用彩筆勾線刻畫:

      用一顏色較深的彩筆細致描畫人物形象,并添加手中拿著的小杯子,吹管和大小高底各異的泡泡。

      (4).涂色:

      由學生任意選用豐富的顏色染人的。選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中的二、三染色在一個泡炮里,每個泡泡的顏色都不同。染色時手要輕,顏色要淡、干凈。最后用與人物顏色有差異的顏色涂涂背景,以人物,完成畫面。

      四、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25分鐘)

      1、放輕音樂。

      2、提出作業要求,要評出“課堂能手”并授予獎牌。

      3、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展出優秀學生作業。

      五、小結:(1分鐘)

      1、展示學生優秀作業。

      2、講評:用提問的形式啟發學生自學參與欣賞評定,評出8—9名“課堂繪畫能手”,并授予每人一枚自制獎牌,鼓勵大家繼續努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學,交流資料。

      1、齊讀課題: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疑問難: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二、同伴互助,檢查自學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匯報:

      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你是從哪些詞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教師重點講解)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完成表格。(見教案后)

      2、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⑵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⑶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⑷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四、積累運用,培養能力(此部分的目標與過程并不統一,加強品讀)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多讀書、讀好書的體會。

      五、拓展活動

      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交流看“閑書”的經歷,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學生自學完成表格:

      苗苗的觀點季先生的觀點“我”的看法(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案示例

      識字學詞學句(一)1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4個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怎樣讀好較長的句子。

      3.能理解“也”,并能正確運用“也”字說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你發現我們周圍的事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自由說),這節課老師帶同學們到大自然去看一看。

      二、學生看圖

      出示幻燈片,啟發、引導(果樹開花圖)

      1.同學們請看圖,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觀察后學生說出,同時教師分別在圖下出示“桃花、梨花、蘋果花、杏花”的音節及生詞,并齊讀。

      3.這是發生在什么季節的什么事?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狀態怎樣?像什么?

      (桃花、梨花、蘋果花、杏花春天開放,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蘋果花,非常鮮艷、美麗,像花園)

      4.(出示果樹結果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音節及詞:“杏子、桃子、梨、蘋果”學生認讀。

      5.桃子、杏子、梨、蘋果什么季節成熟?長得什么樣?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劃出自然段和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的。

      2.指名讀生詞和課文,邊讀邊學習生字新詞。

      3.重點指導

      (1)認識“讠”“禾”這兩個偏旁。

      (2)“桃”的右半部筆順是:

      “許”右半部是“午”不是“牛”

      “成”的筆順是:,它是翹舌音。

      (3)指導書寫,認清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讀生字、詞。(看圖)

      2.學生讀課文。

      二、看圖學詞學句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課文中是怎樣描繪這兩幅圖的?指名朗讀。

      2.讀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許多”是什么意思?“許多”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結合投影,理解“許多”)

      3.讀第二段,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說我們村成了花園?(結合圖畫)

      練習用“也”說話。

      (春天果樹開滿了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蘋果花,真美麗,我們村像個大花園。)

      4.有感情地讀第二段,指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讀,讀后學生看圖說說意思。

      5.讀第三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段的意思。

      (到了秋天,果樹結滿了果子,果子熟了,有又紅又大的桃子,黃澄澄的梨子、杏,紅通通的蘋果,我們村成了果園)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讀。

      6.學了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果樹春天開花,秋天結果。)

      三、總結

      進行思想教育

      春天非常美麗,花開了,草綠了,我們要用雙手把祖國打扮得更美,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四、布置作業

      1.第1課時后完成1題、2題。

      2.第2課時教學中讀3題,先讀,再練習說。

      探究活動

      你看見過桃花、梨花、蘋果花嗎?它們長得什么樣?有什么區別?你一定吃過蘋果、桃子和梨,那么你知道它們的生長過程和生長環境是什么樣的嗎?課外收集一下有關的資料:可以是攝影作品,也可以是有關的圖片,還可以是有關的文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在學的過程中,能找出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體現灰椋鳥歸林的壯觀的句子。

      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鳥是人類的朋友,它使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老師從家鄉云南帶來一組圖片,請欣賞。

      生:觀看。

      師:你從圖片中看到了什么?

      生:灰椋鳥。

      師:你很會觀察,有一雙銳利的眼睛。

      2、師生共寫課題。

      3、指名讀。評價:讀的婉轉。齊讀。

      評價:導入自然,評價及時而富有個性。

      二、讀文分析字詞,理解文意(展示讀書情況,教師及時指導)

      1、生自由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讀書情況,教師及時指導點評。

      例:杉、毯

      評價:讀得流利正確。

      3、師:想看看“刺槐林”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看看教材134頁插圖吧!

      生:細心觀圖,然后女生讀文字。

      師:讀的很輕巧,“懷”字讀正確了,再讀自信點會更好,重疊詞

      “郁郁蔥蔥”也讀好了。

      生:翹(qiáo)首

      師:老師要表揚你,你把這個多音字讀對了,還有一個讀音?

      生:qiào 翹翹板,一二組同學讀一讀。

      師:同桌互相讀,推薦你同桌讀的同學把手舉高點。

      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果然名不虛傳,慧眼識英雄啊,讀得十分自信。

      評價語言豐富,具有激勵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指導“棱”的讀寫。

      師: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有馬上撲楞楞地飛起。

      你覺得這個句子哪個詞最難讀?

      生:“撲棱棱”反復練讀。

      師:評價,讀得正確,自信。

      指導書寫“棱”字,說說怎么記住它。

      生:鳥的家園是“木”它們凌晨時飛出家園。

      師:范寫“棱”

      身正、肩平、背開、足安(強調寫字姿勢)

      生:描紅。

      師:巡視(寫得工整、漂亮、寫字姿勢正確)

      男生:讀好“撲棱棱”有力的拍打聲。

      評價:重視難寫字的寫法與習慣的培養。

      5、指導“嘰嘰啾啾”的讀法。

      師:讀得再有力些,輕柔點,再熱烈點,再響亮點。

      生:讀好帶有“嘰嘰啾啾”詞語的這段話。

      師:什么是“深澗”。

      生:齊讀。

      6、過渡語

      剛才,同學們讀好了字、詞句,思考一下作者對灰椋鳥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默讀,標畫詞語。

      評價:默讀有助于思考,注重讀書習慣的培養。

      三、品讀析文、升華感情(精讀歸林時的場景)

      (一)交流

      生:討厭——喜歡,從課文第4—6自然段知道的。

      歸林時的壯觀,從課文第1自然段知道的。

      生連讀:我……我們……我……(4—6自然段)

      師:讓我們翹首遙望,凝神注視,盼著、等著,灰椋鳥趕快歸林吧!

      (二)課件:“歸林情景”

      1—4 歸林場面

      5—最后 問候場面

      1、指導、理解“排空而至”

      采用聯想和觀察會場人們的方法。

      2、練讀(讀出精彩)

      它們……有的……有的……

      師生共讀“嘰嘰啾啾”

      3、歸林(拿出手中的鳥讓它們歸林)創設情境,感受歸林之美。

      貼在圖畫上,體會“排空而至”的感受。

      讓學生體會做一只“灰椋鳥”,教師配音說文。

      4、拓展延伸,練習說話(課件)

      我情不自禁地對同伴說 ……

      生:歸林壯觀、發現美、我很丑,但我很可愛,改變了對灰椋鳥的看法。

      5、練習讀“歸林”句子。

      生:反復讀。

      師:讀的深沉,讀的有力量,震撼人心。讀的動容、動情,還動心呢!

      生:齊讀。

      過渡自然,語言精練。

      (三)學習“問候的場面”

      1、師:你覺得前面的場景是壯觀,現在的場景是什么呢?

      生:和諧、激動。

      2、創設情景:大鳥會對小鳥說什么?

      學生扮演,練習說話。

      培養學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滲透寫法。(注重了讀書結合)

      師:這樣一個溫馨、和諧、快樂的場景,作者是用一個什么樣的寫法寫出來的呢?

      生:比喻。

      師:為什么這樣說?

      生:不同意,應是想象。

      師:這就是人與鳥的和諧美,你還認為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

      生:擬人,更活靈活現。

      4、讀好“問候場景”的句子。

      5、教師小結,再指導讀一遍。

      四、回顧總結全文

      課文很長,要學的內容還很多,比如第4、5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一會兒老師還會帶你們繼續學習,謝謝大家!

      感悟:經過反復觀摩這節課,我感受到課堂的高效,教師語言的精煉,以及巧妙的引導、點撥,指導學生有讀不好到讀好,不理解到真正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等等,都讓我為之震撼。特別讓我感受深刻的是潘老師確實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確實是學習的主人、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努力學習,取別人的優點,認真扎實研究課標、教材,多關注學生。爭取是我的課堂成為優質而高效的課。

      五、板書設計

      25 灰 椋 鳥

      壯觀 和諧

      想象 擬人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習作》教案02-25

    小學語文識字的教案07-11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7-21

    小學語文《雷雨》教案07-22

    有關小學語文的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5-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一区校园 | 亚洲最大的AV在线影院 |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