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07 16:41:2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6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西湖秀麗的景色。抒發了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開門見山,點明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顆明珠。

      第二自然段介紹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

      第三自然段生動地描繪了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

      第四自然段描繪月光下的西湖給人留下的美妙意境。

      課文層次清晰,詞匯豐富,文筆通達流暢,應將指導朗讀和背誦作為教學的重點,以增加學生的語言及文化積累。

      學情分析:

      課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和贊美,在教學時重點就要抓住美麗的詞與句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由感興趣到感情趣,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境的作者的情感。反復誦讀,悟出作者的強烈思想感情;反復誦讀,與作者讀出共鳴。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和音像資料,通過朗讀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如何讓學生理解具體描繪西湖主要景點;

      2.比喻句“像”、“仿佛”、“宛如”和“猶如”的使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照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

      教學過程:

      一、俗語導入

      1、出示俗語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有誰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蘇杭)蘇杭——蘇州和杭州

      2、天堂是怎樣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讓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樣美,令人神往。)

      3、這么美的地方大家想去嗎?老師介紹推薦大家去西湖走走看看,那是鑲嵌在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板書:西湖

      4、簡介西湖:位于杭州市區的西部。四面環山,湖水平靜。縱貫南北的蘇堤和橫列東西的白堤把西湖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等五個湖區,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

      立湖心。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小組預習課文,要求:

      a、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b、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中的意思。

      c、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

      3、檢查自學效果。

      a、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b、理解詞義:素(一向)有碩(大)大泛(漂浮)舟

      令(使得)人初(開始)垂鑲(嵌或加上)邊

      c、找反義詞:淡(濃)

      d、換近義詞理解:格外(分外、特別)一般(一樣)

      宛如(猶如、如同、好象)

      4、讀了課文,你仿佛看見了西湖哪些美景?

      (指名說,并板書:山巒湖面湖堤小島華燈)

      小組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四、作業

      1、描紅,抄寫詞語

      2.把文中美的句子畫下來,再根據想象,把它畫成一幅畫。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體會“話中畫”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聽寫生字詞

      2、檢查反饋

      二、品讀課文,理解文意

      1、引讀第1自然段

      總起西湖——是杭州的一顆明珠,閃耀奪目。

      2、指名讀文章

      3、聽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歸納:

      a、西湖美在湖

      畫出山美的句子——把它畫成畫

      b、西湖美在山

      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引導朗讀: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碩大”,在平靜而寬闊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十里明湖中,孤山()

      (畫出來,結合圖畫理解)

      c、西湖美在堤

      白堤和蘇堤()

      d、西湖美在島

      三個小島()

      小結: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呢?讀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理解“飄逸”、“掩映”、“典雅”等詞語。

      e、西湖美在夜

      生自由讀文,想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出示:夜幕初垂,明月東升……

      畫下夜景

      三.展示畫,對照片,深感悟

      1、學生所畫的西湖若干張,品品怎樣?

      2、出示新西湖的美景,欣賞—看圖讀文

      3、總結:遠眺西湖→近賞西湖→月下游賞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嘗試用“如”、“像”、“仿佛”、“宛如”造句

      6、西湖

      山巒湖水(遠眺)

      湖堤小島(近觀)

      華燈琴聲(夜游)

      板書: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1、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一、復習檢查

      聽寫:悠揚蔥綠圍繞蕩漾一般

      二、背誦指導

      1、默讀課文,確定你想背誦的自然段。

      2、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背誦這一自然段。

      以第四自然段為例:

      (1)這一段層次清晰,一共五句話,第一句承接上文,第二句用幾個短句寫景,很美。第三句是一個打比方的句子,第四句寫琴聲,第五句概括寫,很容易記住。

      (2)這一段話里的短句較多,讀起來上口,還有打比方的句子,寫得生動。

      3.自由選擇,練習背誦。

      4.當眾造句。

      三.指導造句

      1.出示句子。

      (1)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2)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3)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4)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2.自由讀讀句子,想一想,這是些什么句子?(打比方的句子)

      3.討論:用什么比作什么的?

      4.任選兩個說話,先自己準備,后當眾交流。

      5.評議

      四、作業

      1.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2.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四個詞語中,任選兩個造句。

      教后小記:

      寫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雖然文章美得讓人驚嘆,但是對于一個才9歲的孩子來說,的確難以體會、“百聞不如一見”,一點也不錯,讓學生從有限的'好詞佳句中也只能讀來津津樂道,樂完了還是沒能夠完全領會,因為想象與真實總有距離,因此在對待這樣的寫景散文,除了品讀理解外,最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也親身體驗一回,這樣,很多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說到比喻句,不少學生誤把類似于“我長得像哥哥。”“我們真像是一家人。”這樣的句子當成是比喻句,其間的本體與喻體構建不上,事物屬同類型;另外,就是本體與喻體不恰當,構不成一個合理的比喻句。文字之妙在語感,語感也往往在積累,以后的教學中更要面向未來,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緩慢而有節奏的過程。

      課后反思:寫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雖然文章美得讓人驚嘆,但是對于一個才9歲的孩子來說,的確難以體會。如果有相應的課件,將西湖展示給學生,學生就能身臨其境感受美。從文字到形象的的過程,學生有點缺乏,因為有時離他生活實踐太遠了,但是將形象和實踐結合,他們就更容易理解文字了。唉,生字還是大問題,學生許多字都念的是別字,如仿佛的佛,輕拂的“拂”讀“fo”……讀一句話,要停好幾次。這如何體會文章的美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什么是“納米技術”,以及納米科技的廣泛應用。

      2、理解文章結構,能利用規律概括段落大意。

      3、能收集相關資料,并根據文章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4、會用關聯詞來介紹一樣物品。

      5.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導學單:

      1、這篇課文我已經讀了()遍,自己認為讀得(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組內伙伴評價:(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我已經會認讀這些新詞:

      除臭技術、微觀對象、納米緩釋技術、長度度量單位、這種大小的物質、納米自清潔技術、碳納米管、納米管儲氫氣、納米吸波材料、探測雷達波

      3、我要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有?

      4、讀了課題《新奇的納米技術》,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問題要與大家交流?

      導學過程

      基礎部分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新奇的納米技術》。

      2、以前聽說過“納米技術”嗎?“新奇”的意思?說說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新奇的事物。

      二、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1、檢查課文朗讀。

      出示課文中的科技術語和句子。先組內相互聽讀糾正,然后全班交流。

      詞語:除臭技術、微觀對象、納米緩釋技術、長度度量單位、這種大小的物質、納米自清潔技術、碳納米管、納米管儲氫氣、納米吸波材料、探測雷達波。

      句子:納米技術就是與納米尺度的微觀對象打交道的先進技術。

      納米技術就是研究并利用這些特性造福于人類的一門新學問。

      2、自由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學了課文后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重點部分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段,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課文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呢?

      2.品讀句子,感受說明方法。

      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度量單位,非常非常小。

      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度量單位,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

      你覺得哪句話寫得更明白形象些?為什么?

      文章中還有哪些句子也是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納米是很小的長度度量單位?

      3、理解“顧名思義”的意思。

      4、理解:納米技術就是與納米尺度的微觀對象打交道的先進技術。

      5、你覺得這句話是圍繞著哪句話來寫的?從文中用——劃出。分析總分段式的特點。根據規律,找到3、4、5的總起句,說出主要內容。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讀這本段,從文中找一找,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冰箱的涂層、納米領帶、納米彩旗)

      2、細讀這些例子,說說運用了納米技術后,有哪些神奇的效果。

      拓展部分

      仿寫片段:納米技術就在我們的身邊。

      ?納米雨衣傘是雨傘與雨衣的結合體。納米雨傘收傘有三折傘和直桿傘的收傘形態(簡單說,收傘時有長短兩種選擇)。納米雨衣可由納米雨傘轉變而成,納米雨衣又不同于一般的雨衣,因為納米雨衣可以保證從頭到腳絕對不濕。因為納米材料,所以這雨傘可以一甩即干,雨傘轉變為雨衣后,這雨衣也只需穿戴著輕輕一跳也即可全干。

      仔細觀察使用圖,看看納米牙刷有什么特點?仿寫一個片段。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樂曲感受童年給同學帶來的快樂,通過模仿有節奏的朗讀歌詞掌握樂曲節奏,并通過節奏的伴奏熟悉樂曲旋律,為演唱歌曲奠定基礎。

      2、 通過聽音訓練感受旋律音程,并在變化旋律的聽辨訓練中鞏固音準,為歌曲演唱作準備。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節奏特點。

      2、掌握旋律音程音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光盤、電腦、投影。設計發聲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哼唱練習

      1 3 5 1 5 3 1

      引導同學感受氣息的變化隨音高的變化而變化。

      分別用 lu la lo li 哼唱。

      2、聽音訓練

      說音高 1 3 5 1 。

      聽旋律找音高,嘗試聽音訓練。

      二、教學過程

      1、欣賞

      提問:作為一個老師,作為一個大人,我覺得童年是老師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的快樂時光,那你認為童年時什么呢?

      搖籃、木馬、隊旗、國歌

      師:因為童年珍貴所以我們稱童年時金色的童年,那童年時什么呢?讓我們一起欣賞,聽聽作曲家的答案吧!欣賞歌曲。

      2、說情感

      提問:童年的歌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嘗試演唱,引導跟隨旋律有節奏的念歌詞。

      3、哼唱第一局部

      感受樂曲給我們的感受,聽,討論旋律特點。分樂句演唱。

      4、節奏

      口技表示節奏。

      動作表示結尾句的節奏。

      5、唱歌譜

      聽琴嘗試哼唱,引導同學視唱。

      6、節奏

      跺腳 拍手 x x x ︱ x x x ‖

      口技 動作

      三、結尾

      1、歌曲演唱

      引導同學討論情感的表示。

      2、扮演

      個別同學演唱,小組扮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花兒學校》是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長春版語文教材第六冊第八板塊的第三篇課文。

      二、教材分析:

      《花兒學校》是一首節選自泰戈爾《新月集》里的兒童詩。詩人以清新流暢的筆觸,勾畫出甜美純凈的兒童世界。頑皮活潑而且具有豐富細膩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兒時,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馳騁起來。詩人巧妙地從孩子的眼中敘出花兒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充滿了兒童情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2、6自然段,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和豐富細膩的想像,培養學生的質疑、表達、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默讀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

      關鍵點: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像。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三課時。

      七、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想給你們看一些美麗的圖片,想看嗎?課件出示一組美麗的花兒圖片,你們覺得這些花怎么樣?(漂亮)老師告訴你,這些漂亮的花兒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媽媽,有自己的學校。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它們的學校?(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花兒學校》

      (二)讀文質疑:

      學生默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1)花兒們的地下學校是什么樣子的?

      (2)花兒們的媽媽是誰?

      (3)花兒們的老師是誰?……

      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相繼寫在黑板上,這些問題會在我們接下來的學習中逐步解決。你們知道嗎?泰戈爾寫《花兒學校》時,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純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質樸的語言閃耀著寫作的快樂,奇妙的想像充滿了童真童趣。現在讓我們走進花兒學校,去感受這些奇思妙想。

      (三)精讀解疑:

      1、指名學生讀課文,想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屬于描寫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1)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六月的陣雨。嘩啦啦,是什么詞語?(ABB)你能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它也是象聲詞,用這樣的詞語可以讓描寫更生動。(指導學生朗讀)

      (2)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是一個什么句子?(擬人句)“冒出、歡天喜地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贈汪倫》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送別詩。在教學過程中,俺們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進行了古詩教學新的嘗試,把《大綱》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別詩,歸納整理,并提供相關圖畫及重點詞語的解釋,以一帶六擴展閱讀,使同學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閱讀量,并讓同學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內容,注重發展同學的個性。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俺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①古詩趣背復習;②《贈汪倫》詩句;③自學提示;④《贈汪倫》意境動畫演示;⑤送別詩6首;⑥學習提示。

      學具(課件)

      ①《贈汪倫》詩句和重難點名詞注釋;②古詩學法概括;③擴展自學送別詩6首(圖文加重點詞語解釋)。

      學習方法:1.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結合生活實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教師提供學法和學習資料,點播助學、培養能力。

      3.同學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利用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自學互助。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俺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示得特別出色,你們愿意展示一下自身的學習效果嗎?

      出示[課件一]

      1.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泥融飛(燕子)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于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絳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云(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 ②青絲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 (緣愁似個長) 低頭思故鄉

      ④(朝辭白帝彩云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 復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復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俺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同學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俺們已經查閱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誰能結合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了解?(同學交流有關資料)

      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俺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容簡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氣,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俺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疑惑。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 通過資源共享,使同學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發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古詩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俺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結合資料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 使同學掌握自學方法,并能借助工具書和自身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身的見解,訓練同學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②找出難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

      "潭"字:同學邊說記憶方法,教師邊板書,并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

      [設計意圖] 中年級識字教學雖不是重點,但對難記的字教師必需強化,協助同學記憶。

      ③了解詩意:指名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④質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后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夸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愿意到前面扮演,協助同學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來了客人,俺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 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并通過反復吟誦,加深理解。

      師:有個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俺,你們愿意幫俺解決嗎?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俺"的情誼有什么關系?(同學討論)

      [設計意圖] 在同學有疑問卻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問題未能提出時,教師把難點問題留給同學,有助于進一步深入理解詩意,同時用協助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由保守的"要你學"改變為"俺要學",營造了師生之間的民主氛圍,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師小結:俺明白了,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俺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 在理解詩意之后,通過詩文的聲調和節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配樂背誦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俺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 為同學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擴展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現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6首,供你們自學欣賞,請你選擇其中一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同學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 同學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根據自身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從而使同學的個性有所發展。

      2.匯報學習效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設計意圖] 整首詩的學習采用"自學--初步理解、釋疑--加強理解,誦讀--體悟詩情,背誦--積累語言"四大步驟,使同學掌握學習方法,便于進一步擴展學習。同學匯報時,其他同學邊看邊聽,既培養了認真傾聽的習慣,又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

      五、引導課外練習。

      這節課先交流到這里,語文課外活動時再繼續展示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設計意圖] 將課堂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使課內外結合,引起同學的考慮,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詠鵝》是我國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白、毛、水,認識5個字。

      2、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帶表情有節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腳穿一雙紅鞋子,唱起歌兒伸脖子。"學生猜。

      (老師以一則謎語作為開頭,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

      2、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板書課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二、層層遞進,整體輸入。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①教師:“請同學們趕快把書打開,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②讀后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③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你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白鵝的感情呢?”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①出示圖、文。(一幅大白鵝圖畫,白鵝的頭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腳部分別貼著這首古詩的四個句子。)

      ②教師:“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照它的節拍讀才能理解得好,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

      ③師:“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拍了嗎?請自己練習讀。”

      ④請學生有節奏地在全班朗讀。

      (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次意境,體驗情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解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3、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領悟古詩情趣。

      ①師:“大白鵝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別開心。駱賓王看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詩呢?我們把他這種感情讀出來好嗎?”

      ②生:“小組讀、同桌讀者、指名配樂朗讀。”

      ③師:“你們誰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④生:“學生到前面戴著頭飾進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邊演邊背。”

      ⑤師:“你們喜歡這一只大白鵝嗎?請你按詩的內容給你手中的"白鵝圖"(課前準備好的)涂上顏色。”

      三、識記生字,培養能力。

      1、學生畫出詩中要求記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

      2、小組討論,匯報識字方法。

      3、練習用字組詞,說話。

      (在學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記一記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的興歷和激動之中。)

      四、鞏固練習。(略)

      1、找朋友讀生字。

      2、男女生輪讀古詩。

      3、背誦古詩比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習作》教案02-25

    小學語文識字的教案07-11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7-21

    小學語文《雷雨》教案07-22

    有關小學語文的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4-12

    小學語文教案05-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亚洲激情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