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7-01 11:22:1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被譽為“北方的西湖”。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泊(pō)字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學生可能會有這樣幾種說法:

      (1)傳說鏡泊湖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指導讀準“消災弭(mǐ)禍(hu)”“天庭(tíng)”;理解詞語“消災弭禍”。

      (2)鏡泊湖湖面水平如鏡。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讀準字音“倒(dào)”理解詞語“聳峙”。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一般學生會有這樣幾種觀點: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

      (2)奇在吊水樓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組織學習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的神奇之處。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

      學生按小組匯報研讀討論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發揮主導作用。估計學生的匯報會這樣進行:

      (1)認為“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的學生會認為峰巒綺麗多變,“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課文描寫的奇觀,畫一畫鏡泊湖的風光圖,同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認為“奇在吊水樓瀑布”的學生會認為吊水樓瀑布“濺起千朵銀花”“勢如千軍萬馬”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話:“本來清澈的湖水……形成鮮明的對照。”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萬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響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樣子和氣勢;配上瀑布錄像,音畫合成,指導感情朗讀。

      (3)認為“奇在地下森林”的學生會認為“火山口似乎要吞沒一切”和“林木卻欣欣向榮”很神奇。同時會選擇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朗讀。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深約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榮;指導感情朗讀。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l)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2)比較這三處奇觀有什么不同之處。(湖邊峰巒和地下森林的靜態與吊水樓瀑布的動態)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里,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關于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l)在火山口,怎么會有地下森林?

      (2)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會結冰?

      (3)鏡泊湖和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4)關于鏡泊湖,怎么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3.教師引導: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仔細地讀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推想解決的。讓學生給所提的問題分類:可以通過讀書解決的,學生自己仔細讀書;需要通過推想才能解決的,先自己推想,后進行討論。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這篇課文先寫了鏡泊湖的傳說和形成原因,然后重點描寫了“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的鏡泊湖景色、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表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搜集、查閱有關鏡泊湖的材料,可閱讀書刊,也可網上瀏覽。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交流等形式學習課文。教師從課題引入新課,圍繞鏡泊湖奇觀“奇”在何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國山河的壯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增長見識(了解動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從自身的特點出發,不能盲目學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理解文中字詞。

      教學重點:

      1.讀懂貓媽媽所說的話,知道小貓咪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理解文中的對話。

      教學難點:

      認識、理解文中字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它是誰?(課件小貓咪穿鞋圖)。能告訴我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貓咪嗎?(課件出示“一只( )的小貓咪”)今天這只頑皮的小貓咪鬧出了一個大笑話,我們快一起去看看吧。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看到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心中的疑問來讀讀這個童話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丟字。

      2. 想讀好這個小故事我們就得先來認識這些生詞朋友,你們愿意嗎?

      3.過渡:同學們,真厲害,這么快就個這些生詞寶寶交上了朋友,那么它們回到課文中你還能認準它們嗎?同桌互相讀課文,要讀通順,讀連貫,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4.下面我請幾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指名讀)

      三、品讀感悟

      1.小貓咪為什么要穿鞋子呢?抓住“羨慕”這個來理解小貓咪要穿鞋子的原因。羨慕?你羨慕過別人嗎?你們的這種心情就是“羨慕”,現在你體會到小貓咪羨慕人們的心情了嗎?能讀出她的羨慕之情嗎?指名讀句子。

      2. 小貓咪好不容易找到了四只鞋子,穿在了腳上,它感覺怎么樣?

      你能用既羨慕又好奇的語氣在小組內讀一讀第1自然段嗎?

      3. 穿上鞋子的小貓咪既好奇又高興,忍不住想展示給別人看,小貓咪都給誰看了它的鞋子?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地說嗎?

      課件出示:小貓咪給大公雞、麻雀、白鵝和黃狗看了它的鞋子。

      4.下面請幾名同學們分角色朗讀小動物們的對話,誰想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對話)。

      5.說說公雞、麻雀、白鵝、黃狗為什么不能穿鞋?你能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它們為什么不穿鞋嗎?

      6.小貓咪穿上鞋子很高興,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最后兩自然段,再在小組內交流,看哪一組能找到答案。

      7.這個信息小貓咪是從哪里得到的?媽媽的話應該怎樣讀?

      8.(出示聽診器的圖片)介紹聽診器的功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實驗,請你們左手敲打桌面,右手掌心向下貼住桌面,看一看你會有什么感覺?生進行實驗。現在你明白小貓咪為什么不能穿鞋子了吧?

      四、自主歸納,總結升華

      1. 通過今天小貓咪穿鞋子的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2. 為了檢驗同學們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來做一個練習。(出示大屏幕。)

      (1)公雞穿上鞋子,就不能( )土找蟲子吃了。

      (2)麻雀穿上鞋子,腳趾就( )不住樹枝了。

      (3)白鵝穿上鞋子,( )不方便了。

      (4)黃狗穿上鞋子就( )得慢了。

      (5)小貓咪穿上鞋子就( )地面的動靜了。

      總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動物腳的用途,并且課文向我們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進行全面的考慮,不要只圖好看,而不注重實用。

      3.作業:課下留意觀察動物們爪子,蹄子的形狀和了解它的特殊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初步感知課文從不同方面來介紹水的不同變化。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學難點:了解運用擬人從不同方面介紹水的變化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讀得正確。

      3、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班級匯報。

      5、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曬、害、災、黑”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教師范讀: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指名讀課文:說說“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具體說說“我”是什么。

      3、讀好課文:應該怎樣讀出感情?

      討論交流。

      教師重點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平靜的池水、緩緩流淌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教師范讀、學生品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實踐活動。

      畫一幅水的變化的連環畫。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只白鶴能找到魚,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只白鶴各以什么做標志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只白鶴、太陽、白云”的粘貼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于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只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么時候,三只白鶴在干什么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飽”是形聲字,“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只白鶴分別用什么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只太陽底下第二只白云下面第三只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么寫,學生跟著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只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只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為什么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內容的掛圖,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云”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云飛去”。點明此時白云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動“白鶴”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只白鶴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里,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復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第”的竹字頭約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底”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起”的“捺”要長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后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展練習

      課后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29三只白鶴

      怎樣記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太陽底下 白云下面 柳樹旁邊

      誰能找到魚

      《三只白鶴》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通過詞語的讀背,積累詞匯。

      2.能讀懂成語故事,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3.進行口語訓練,能講熟練的普通話,具有一定的購物講價的能力。

      4.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重點、難點:

      1.積累語言文字,能讀懂成語故事,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2.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教學內容

      本節課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

      二部分內容,達到詞匯積累,從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讀讀背背”部分

      1.復習舊知識積累:說說這學期學過的四個字的成語。

      2.出示小黑板,指名讀詞。

      3.指導個別字的音、形記憶。

      4.用各種方法理解詞意。

      5.指導個別詞造句。

      6.讀讀背背。

      開火車讀。

      學生說說自己用什么辦法把這些詞背下來。

      7.鞏固練習,檢查背誦。

      情同()()不分()()推心()()

      ()()之交問()問()親()無()

      ()老()貧心心()()天()比鄰

      三.完成“閱讀”部分。

      1.快速閱讀短文,說說短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這是一個成語故事,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以下詞語意思。

      此地無銀三百兩: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攢:積聚,儲蓄。

      妥當:適當,停當。

      焦思苦慮:著急,憂慮。

      3.再讀課文,說說為什么覺得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張三和王二都害怕別人懷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來告訴別人這地方沒有埋三百兩銀、王二沒有偷,殊不知正是這些留言泄露了天機,給自己帶來煩惱。所以說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4.聯系實際,看看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和事,他們做錯的原因在哪里?

      5.談談從故事中受到的啟發。

      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應該做的事,否則遲早有被發現的一天。另外,不要時時刻刻懷疑自身的安全,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作業

      1.抄寫“讀讀背背”中的詞語。

      2.將成語故事講給親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背誦上節課學過的詞語。

      2.默寫其中的八個。

      二、學習新內容

      (一)揭示教學內容及能力訓練目標。

      這節課我們一起完成口語交際部分的訓練,這次口語交際內容是“購物講價”,要求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較流利的普通話進行購物講價。

      (二)讀題,弄清題目中的提示。

      1.齊讀題目中的要求。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貨比三家不吃虧”------比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見過什么樣的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自由發言)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座有趣的橋影子橋。

      板書課題。認識橋。

      二、初讀識字。

      1、輕聲讀課文,用熟悉的喜歡的方法認識課后字條里的字。

      2、讀詞語。

      (1)齊讀。(2)男女生比賽讀。(3)指名讀。

      3、讀生字。

      (1)指名讀。(2)開火車讀。(3)搶讀。

      三、細讀感悟。

      1、默讀或小聲讀課文。思考:影子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學習課文。

      (1)匯報第一自然段時,指名在黑板上簡筆畫小河與石拱橋。

      (2)師:站在這座橋上向下看,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學生自由朗讀二、三自然段)

      (3)匯報交流。

      (4)指導朗讀。

      (5)師:夏天,我愛在橋下的石頭上坐著,還可以看影子橋,在這兒有看到了什么?(小組內用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五自然段)

      (6)交流匯報。

      (7)指導朗讀。

      (8)師:這么美麗的地方有誰不喜歡呢?丁丁是怎么做的?

      學習最后一段。

      3、美讀全文。

      四、拓展升華。

      師: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小河和橋,你打算怎樣保護這些美麗的地方?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2、小組內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說一說哪些字最難寫?怎樣寫?

      3、練習書寫。

      六、布置作業。

      把你見到的倒影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⒈關于城市別稱的字詞句練習。

      ⒉寫好左邊有撇的鋼筆字。

      ⒊讀讀背背成語和名句。

      ⒋口語交際——說笑話。

      ⒌學寫毛筆字——斜捺和平捺。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⒈第一部分

      ⑴讀題:弄清題目的要求。

      ⑵自由讀城市的名字及別稱,不認識的字自己查。

      ⑶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⑷你了解哪個城市,能說一說嗎?

      ⑸連線。

      ⒉第二部分

      ⑴讀題:明確題目的要求。

      ⑵自由選擇做題。

      ⑶小組學習:交流所寫的答案,討論。

      教師巡視指導,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

      ⑷完成全部的練習。

      ⑸指名說說填寫的內容,糾正。

      ⒊第三部分

      ⑴小組學習:介紹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城市的別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別稱?

      ⑵小組匯報。

      ⑶練習:寫寫城市的名稱和它們的別稱。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⒈認識要寫的字。

      ⒉讀一讀“小小建議”:右邊的撇要注意和左邊的筆畫相互穿插。

      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這三個字怎么寫才好看呢?指名學生說。

      ⒌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寫。

      ⒍請學生描紅、仿影,提出明確的要求:筆筆入目,看準每個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習作》教案02-25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畫風》教案07-16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7-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