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29 16:02:2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圖學會聲母Z .C .S ,能認清形,讀準音。

      2、能借助圖學會Zi .Ci.Si 3個整體認讀音節.能認清形,能讀準它們的四聲.

      3、能熟練地拼讀書的音節.

      4、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整體人讀音節.

      教學重點:

      1、Z . C . S. 和Zi.Ci.Si 發音方形。

      2、區分聲母和整體音節形的不同點。

      教學難點:

      拼讀與直呼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二、講授新課:

      1、出示Z的圖。

      看圖師問:小學生在干什么?(小學生在黑板上寫字)。

      (1)指導讀音。

      師說:“小學生中黑板上寫字,“寫”音讀成一聲輕短些就是Z。”

      發音方法:Z是平舌音,發音時舌頭伸平,面住上門齒背,憋住氣流,然后稍微放松。讓氣從窄縫中擠出來。

      師范讀――領讀――自由讀――指名讀。

      (2)指導記字母形。

      Z與2相似,就是把Z的頭稍變成角形。順口溜,像個2Z 、Z 、Z。

      2、學習C

      (1) 出示C的圖。

      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畫一只刺猬)

      (2) 指導讀音。

      師說:“刺猬的“刺”讀和輕短些就是C。

      發間方法:C是平舌音,發音動作加Z基本相同,只是吐氣流較強。

      范讀―――領讀―――指名讀

      (3) 指導記字母形。

      半個圓圈C、C、C。

      3、學習S

      (1)出示S的圖。

      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三的是蠶吐絲。)

      (2) 把“絲”讀得輕短就是聲母“S”。

      發音方法:S也是平舌音,發音時,舌尖平伸,頂住上門齒中間擠出來。

      范讀――領讀――指名讀。

      (3) 記字母形。

      絲彎的樣子很像S。

      順口溜:半個8個S、S、S。

      4、規納:

      剛才我們聲母Z、C、S都是平舌音,我們把這三個聲母的音和形用順口溜的方式牢牢記住,讀順口溜。

      像個2個Z、Z、Z。

      半個圓圈C、C、C。

      半個8個S、S、S。

      5、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1)出示,Zi、Ci、Si

      師問:這三個字母與我們剛學的Z、C、S有什么不同?(多一個i )

      師說:“這是整體認讀音節,其中的i不不發衣的音,不要拼讀,只要把Z、C、S讀得長些。響亮些,就是Zi、Ci、Si 的音,我們把他們看成一個整體去記,去讀,也可以表示一個字的音。因此也有四,標調在i 的頭上。

      (2)指導讀四聲。

      zī zí zǐ zì

      cī cí cǐ cì

      sī sí sǐ sì

      6、指導書寫

      Z、C、S都是一筆寫成。占中格;

      ZI CI SI占上中格,i的圓點在上格靠下寫。

      7、指導讀音節。

      (1)

      聲母讀得輕短,韻母讀得重些,連續快。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直呼音節。

      例:擺好聲母Z的發音口型,心里想著a的讀音。一口呼Za。

      老師邊說,學生邊做。

      學生學生練習直呼共它音節――指名讀――齊讀。

      8、做讀音節的游戲。

      (1)猜一猜。(投影)。

      (2)看準能得小紅花。

      三、讀13課

      四、作業:

      1、寫拼音。

      2、讀課文。

      板書設計:

      zi zī zí zǐ zì ci cī cí cǐ cì si sī sí sǐ sì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認識“評、訪、記”等七個生字。

      2.正確讀詞語,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確讀寫句子。

      4.熟練地讀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說一說,畫一畫美麗的春天,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兩種識字方法,認識七個生字,正確讀詞語,讀句子,會看拼音寫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或資料。

      2.學唱有關春天的歌曲。

      3.春景圖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讀,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

      2.同桌互聽互讀,互相鼓勵說出自己的發現。

      3.指名讀,說出上面三行和下面兩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學生邊說,教師邊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兩種字,在學生自主歸納的前提下,引導其發現兩種識字方法。)

      4.小組賽讀。

      5.出示含有“評”、“訪”、“記”等七個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在讀詞句的過程中識記生字。

      二、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1.開火車賽讀,看哪組讀得又對又好。

      2.出示春景圖課件,感知詞語大意,可以鼓勵學生選詞語說句子。

      (二)我會寫

      1.自由拼讀,讀后工整書寫。

      2.以小組為單位評出優秀者在班內展覽。

      3.全班齊讀書寫的句子。

      (三)讀讀背背

      1.自由讀文,不認識的字請教同桌。

      2.指名讀,說說短文寫了什么?

      3.教師出示花園、果園圖,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背誦。

      4.自由練背。

      5.小組賽背。

      三、課外延伸

      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優美句段,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一、唱春天

      教師播放有關春天的歌曲,學生自由跟唱,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口語交際。

      二、看春天、聽春天

      1.一年之際在于春,古今中外的人都贊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詞是描寫春天的嗎?(學生說幾個詞,教師板書。)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詞語和句子,請大家快速記幾個,一會兒說話時用上一些。(學生看大屏幕,邊讀邊記。)

      2.教師出示春景圖課件,學生仔細觀察、傾聽,然后同桌互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3.除了剛才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外,在春天里,你還發現了哪些變化?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看到的春天,收集的圖片或畫的圖畫,說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三、介紹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評價

      1.學生動手貼、畫春景圖(可以課前布置學生畫春天,以便課上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可自主選擇合作伙伴,選貼畫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也可以獨立做畫,畫出美麗的春天。

      2.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紹作品內容。評一評誰畫得好,講得好,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默讀——散讀——快速閱讀——比較閱讀”等形式,品讀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感悟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體會傳統文化對民族的影響。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才疏學淺”、“告罄”的含義和“疏”“罄”的字形;“炮制”“粗獷”“舀”“掰著”“鑲嵌”“匱乏”“擯棄”的注音;“長盛不衰” “旱澇保收”“省吃儉用”“五光十色”“眼花繚亂”“鄭重其事”“不同凡響”的含義;積累朱用純《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及專用名詞“點彩派”。

      口語交際的訓練設計目標:概述制粥的過程,比較不同時期喝粥的感受;概括比較與《水鄉茶居》的異同。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如何理解稀粥是“貧窮的產物,是時間的產物”?稀粥的變化發展是否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動作、神態描寫展現人物心理。理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你是否喝過稀粥?請你談談喝稀粥的感受。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或小聲散讀課文,思考:文本告訴我們怎樣一件事?

      學生簡要概述文本內容;

      一位走南闖北的人,幾十年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吃稀粥,從中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

      三、體驗文本、品位語句、理解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圈劃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語句,品味這些語句。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理解的重要問題;

      1. 作者少年時代在杭州吃泡飯,也就是稀飯。少女時代喝外婆煮的白米粥。在寒冷的北大荒極少喝到白米粥,喝的最多的是大楂子粥和小米粥。很多年后,和父母去廣州,喝道一種別具風味的生魚片粥,最近,在湖南喝到一種“舂”出來的粥。從作者喝粥的經歷可看出;

      (1) 粥是中國百姓最常吃的,也很愛吃的食物,在中國粥源源流長。

      (2) 表達作者對粥深厚的感情和濃烈的興趣。

      2.“一戶人家吃三年粥,就可買上一畝田呢。”吃粥與買田有什么關系?這句話意在闡明一個社么道理?

      做粥用的米少,這樣可以省錢,三年吃粥省下的錢就可以買一畝田。告訴我們中國人具有節儉的、勤儉持家創家業的好傳統。

      四、適時穿插口語交際設計

      1.通過比較閱讀,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對各種稀粥的制作、吃各地粥的不同感受以及所反映的世情變化。(穿插在品味語句過程中,請學生直接回答)

      2.想象“我”在吃粥時的心理,如果不吃粥會怎樣?

      3.可用制表的形式來概括以上內容

      地 名 制 粥 吃粥的感受 世情變遷

      江 南 一 帶 燒泡飯,“把剩下的大米飯攪松,然后用水燒開。”外婆“燒”白米粥,“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馬上就喝的,微微地燜上一陣。” 在外婆家喝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藥加百合花再加蓮子熬出來的汁,滾燙地喝下去似乎五臟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五六十年代(省吃儉用)

      北 大 荒 “熬”豌豆糖粥,“熬”上一鍋粥,待粥快熟時,把豌豆摻進去,又加上不知從哪弄來的一點白糖。“煮”大楂子粥,“急火煮開鍋了,便改為文火燜,燜的時間似乎越長越好。” 在北大荒喝大楂子粥,“它的米粒飽滿又實沉,咬下去富有彈性和韌勁,嚼起來挺過癮。”喝小米粥,“比之大楂子粥喝起來感覺要溫柔些,細膩些……在掛滿白霜的土屋里,冰涼的手捧起一碗黃澄澄冒著熱氣的小米粥,我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力量活下去,熱粥一滴滴溫熱我的身體烤干我的眼淚暖透我的心。” 時期(大米粥極偶然才炮制一回)

      廣 州 (湖南) 熬魚生粥,“從鍋里舀起一勺滾滾的薄粥,對著碗里的生魚片澆下去……再加少許精鹽、胡椒和味精,用筷子翻動攪拌一會”;新會老家親戚家“煲”具有廣東地方家庭特色的粥,“把淘好的米放在罐子里,加了適量的水,再拔罐子放在封好底火的爐子上,……早上起床,只須將準備好的青菜碎丁、切碎的松花蛋、海米丁,還有少量肉末,一起放入罐內,加上些作料”。還有湖南“舂”出來的米粥。 其味鮮美無比……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達舒暢,與世無爭、別無他求。在親戚家喝特色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再喝……而且內容豐富,色澤鮮艷。” 改革開放年代(稀粥的功能也從一般聊以糊口、解決溫飽的實用性,開始邁向對稀粥的審美、欣賞,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

      4.比較的結果:“我”吃粥從江南一帶——北大荒——廣州(湖南),反映了五十年代的人們省吃儉用置產業的心理——時期極偶然炮制,反映物質的貧乏——“改革開放”年代吃粥是審美、欣賞、享受,反映了“改革開放”不僅使人民的物質生活豐富起來,而且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發展起來了。表達了作者贊美“改革開放”國策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變化的思想感情。

      (適時指出這樣的寫作方法是“以小見大”和“對比”,即以“吃粥”這一常見的、普遍的生活小事的變化,通過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制粥方法比較,來反映世情的巨變、國家的發展變化。)

      五、延伸體味與《水鄉茶居》的比較(時間不夠可布置選擇性作業)

      1.相同點

      地點相同:都涉及廣東省的廣州

      主題相同:都是反映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有了巨大變化。

      寫作特點相同: 以小見大對比

      都運用比喻、擬人等生動的語言

      A.比喻句 “嘆”茶有如牛的反芻 《水鄉茶居》這樣的“草草杯盤共一歡”,便是水鄉生活中的詩 《水鄉茶居》早粥……真像是一幅點彩派的斑斕繪畫 《稀粥南北味》五彩的豆子……如玉盤上鑲嵌的寶石 《稀粥南北味》

      B.擬人句 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搖櫓揚帆來去 《水鄉茶居》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 《水鄉茶居》聽著灶上鍋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滾的聲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樣《稀粥南北味》改換成天底下頂頂溫柔的白米粥 《稀粥南北味》

      題材相同:散文

      2.不同點

      敘述方式不同 《水鄉茶居》以第三人稱《稀粥南北味》以第一人稱

      對比的內容不同 《水鄉茶居》 茶居與城市茶樓茶居與舊時茶樓飲茶與飲酒

      《稀粥南北味》與各地制粥吃粥的不同感受作比較

      六、布置回家作業

      1. 造句

      不同凡響—— 才疏學淺——

      2. 你對“幾位外國朋友,一聽稀粥,聞粥色變”想說點什么?

      3. 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用不少于三百字的短文,來反映世情變化。(此題僅限于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做)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寫音節,寫出詞語。

      2、技能按指定的字組成三個詞語。能仿照例句縮寫詞語。

      3、能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的句式和“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寫句子。能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

      4、能正確的朗讀并背誦有關的格言和諺語,了解其教育意義。

      5、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訓練第1──4題

      第二課時:訓練第5──7題

      ▲教學過程:

      ㈠、訓練第一題

      ①指名讀拼音。(讀準字音,發現音誤,及時糾正。)并齊讀。

      ②這些相應的詞你會寫嗎?哪幾個字要特別注意。(藏、凳、貫)

      ③交流答案。(抽幾本在實物投影儀上展出,大家批改、評議)

      ㈡、訓練第二題

      ①說說課文中學過的相關詞語,再口頭組詞。

      ②選幾個寫下來。別寫錯別字。

      (注意“強”在課文中是第2聲。)

      ㈢、訓練第三題

      ①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②學習例句:“星光”指星星的光,所以“星星的光”可以縮寫成“星光”。

      ③讀四個短句,說說可以縮寫成什么詞語?

      ④寫下來。讀一讀。

      ⑤你能舉出類似的詞句嗎?

      ㈣、訓練第四題

      ①讀題,明確題意

      ②讀讀“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這幾個詞,理解詞義。

      ③充分思考后指名試說,評議、訂正。

      ④各自寫下了,同桌交流。

      ㈤、訓練第五題

      ①讀題,明確題意。

      ②學習例句,辨析異同。(句式不同:陳述句變成反問句。句子的意思沒變。)

      ③學生獨立改寫句子。后同桌相互檢查。

      ④錯句提出來,在班上一起分析原因,引導學生自己訂正。

      ⑤齊讀答案。

      ㈥、訓練第六題

      ①告訴學生,這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很有意思。

      ②你理解句子的意思嗎?一起交流,盡量讓學生自己理解句子,學生不能解決的才有老師指導。

      ③練習朗讀和背誦。

      ④你還了解哪些類似的格言和諺語,背給同學們聽一聽。課外再去收集一些,互相交流。

      ㈦、訓練第七題

      ①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②一起讀讀五個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寫了一件什么事?

      ③獨立思考句子的順序,再標上序號。

      ④交流,分析,糾正。

      ⑤連起來讀這段話。

      課外延伸:

      配套課件中的題目訓練。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推介活動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教學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3、向學生推薦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文章,通過對這些課外閱讀,學生從中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達到教學延展的目的。

      二、教學重點:教學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三、課前準備:

      1、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學都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的發言稿,記熟。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 推薦文章引入教學

      1、引入語:我們曾收集過不少的名人名言,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過“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書的確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就應該向大家推薦,和大家分享!

      2、請1~2位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3、同位互相推薦好文章。

      二、引導學生總結讀書方法

      1、教師向學生推薦一組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文章,讓學生想想為什么老師會推薦一組這樣的文章。

      [因為我們在學習的第五組刻紋飾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

      2、提問:沒有老師的幫忙你準備怎樣讀懂它呢?[隨機板貼]

      3、過渡:其實讀書的方法有很多,我們語文課內也學過不少,同學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板貼:課內得法]

      4、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與文書38、67、68、71、75、82頁的黃泡泡里分別藏著什么樣的讀書方法。

      5、生匯報討論所得。[隨機板貼]

      6、小結。[板貼:課外活用]

      三、運用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閱讀

      1、學生運用讀書方法閱讀教師推薦的一組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文章。

      2、學生匯報讀書所得。

      3、小結:真高興!同學們能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閱讀,更多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最后讓我們共勉一句:課內得法,課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薦。

      板書:

      課內得法 課外活用

      字詞標注讀書感受好詞佳句要積累

      聯系實際去理解遇疑惑善提問學后運用樂趣多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 學目 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內容。

      3、自主閱讀,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 時 第1教時 授課時間 2月 日 上 午

      課前準備 掛圖、課件、投影 執筆人 林中坤

      教學過程: 改進方法

      一、激趣導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一篇寫景的課文,板書:2、三亞落日。出示中國地圖,介紹三亞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亞是觀看日落的好地方,課文寫的“落日”與我們這兒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讀課文(要對學生提出聆聽時的要求。)

      三、初讀指導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利用工具書聯系課文理解課文詞語。(參考)

      美妙絕倫 碩大無朋 收斂 漲溢 赤朱丹彤 熱帶風情 悄然無聲 笑顏

      2、交流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朋 玫瑰 漲溢

      一盞 蘸 椰子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軟軟

      (2)指名讀,注意“碩”“ 盞”是翹舌音,“碩”的韻母是“uo”;“ 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興趣的詞語意思,教師視情況點撥:(以下詞語意思必須掌

      握:)赤朱丹彤 悄然無聲 碩大無朋 美妙絕倫 收斂

      3、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句子。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

      (3-5節)課文第1、2小節分別寫了什么?(在三亞看落日很有詩意;三亞

      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學生分段、簡要說說段意。

      四、再度課文

      1、自由輕讀,畫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話,然后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感悟、理解 的(板書:真有詩意)

      2、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1)學生試讀。

      (2)朗讀指導:重點讀好:“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

      (要求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3)多種形式朗讀。

      五、寫字指導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2、讀一讀,再抄寫4遍。

      課題 2、三亞落日 教時數 3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05-17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05-12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05-10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五篇05-20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集合9篇05-11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5篇05-28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10篇05-23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21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8篇05-21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5篇05-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