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時間:2024-11-28 21:29:37 晶敏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精選10篇)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1

      【活動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位“上、下”。

      2、培養簡單的觀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位“上、下”。

      難點:培養簡單的觀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圖片、音樂cd、貼畫、彩筆、活動教材

      2、經驗準備:身體的'各部分所處的位置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鋪墊新知

      師:1、你知道鼻子在哪?(幼兒回答)請摸一摸。

      2、你知道嘴巴在哪?(幼兒回答)請摸一摸。

      3、摸一摸鼻子和嘴巴,哪個在上面哪個在下面?(幼兒回答可能不標準)教師邊摸邊示范表達:鼻子在嘴巴的下面,嘴巴在鼻子的上面。

      4、說說你的頭和你的腳,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5、這就是我們今天活動的目的:上上下下(板書)

      2、游戲活動:先跟著老師感受一下上上下下的方位。

      老師一邊念兒歌《上上下下》一邊做動作: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往上爬,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往下滑,太陽公公起床了,花兒對我微微笑,上上下下上。

      3、應用幼兒熟悉的環境、圖片、掛圖,應到幼兒觀察、理解上下方位。

      4、出示活動教材圖片,引導幼兒分析上下關系和語言表達。

      教師手指圖片1說:

      1、這幅畫里,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2、我這有一架飛機,它應該在哪?上面還是下面?為什么?(讓小朋友學一學飛機飛)。教師說: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飛機是在天上飛的,請小朋友把你們的飛機貼在正確的位置。

      教師手指圖片2說:

      1、這棟房子里住著小豬和小狗,小狗已經住一樓啦,小豬住哪了?請小朋友貼一貼。

      2、小朋友們說一說小豬和小狗他們倆誰在上面誰在下面?

      師:請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訴我,小螞蟻在哪兒爬?(幼兒向下指)小鳥在哪兒飛?(幼兒向上指)

      教師手指圖片3:動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請小朋友兩人一組演示一下玩蹺蹺板。小老鼠也想玩,請你貼上去,說一說,誰上去了,誰下來了。強調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教師手指圖片4:小猴子喜歡在那玩耍,貼一貼,說一說,它們的上下關系。

      5、生活快車雙層巴士開來了,小動物們去旅行,深入感知。

      (1)巴士上,下層都有誰?上層都有誰?

      (2)請用紅筆把上面的小動物和他的頭像連起來,請用綠筆把下層的小動物和它的頭像連起來。老師個別輔導。

      6、請小朋友們收拾好活動材料,整理好課桌,依照上下順序放好彩筆和教材。

      【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課后隨音樂跳一跳《上上下下》。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2

      活動目標:

      1、能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區別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并使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

      感知物體間上下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一個、帽子一頂、襪子一雙。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指五官

      幼兒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師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師生共同探索。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請幼兒說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關系。

      2、教師給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襪子。請幼兒說出帽子和襪子的上下關系。

      3、幼兒感知上下的方位。

      師:“大灰狼明天要開一個玩具店,可是貨架上的東西還沒有擺上去,誰能來幫幫大灰狼呀?

      4、區別兩個物體的上下關系。

      請幼兒將玩具放入貨物架中。(幼兒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對性。

      小結:在表述物體的位置時一定要說完整的`話,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圖說一說。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

      三.師總結講評,并請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誰?后面呢?

      四:做游戲。(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觀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方位。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小貓捉迷藏”教學掛圖一副。

      2、布置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利用游戲的方式導入

      游戲:小貓藏在哪里?

      師:“小貓想跟小朋友來玩個“躲貓貓”的游戲,把小眼睛閉起來,數到3睜開來看看小貓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貓互相問好。)

      ——教師把小貓藏在沙發上、桌子下、柜子上、閣樓上,讓孩子分個別、小組、集體來學說:小貓藏在沙發上等完整的話。

      二、通過觀察掛圖認識上下。

      師:“瞧,其他的小貓看見剛才的小貓玩捉迷藏的游戲覺得很好玩,它們也跟貓媽媽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幫貓媽媽來找找小貓們都藏在哪里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幼兒討論描述小貓躲藏的方位,老師重點指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

      ——請個別幼兒描述,其他幼兒學說。

      三、操作活動:捉迷藏。(分組)

      ——“給上面的小動物涂色”:請幼兒找一種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的油畫棒給圖畫中每副圖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動物涂色,提醒幼兒輕輕涂,注意畫面整潔。

      ——“誰在往下爬”:請幼兒觀察圖畫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圖,說一說誰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來。

      ——“樓上樓下住著誰”:請幼兒觀察圖畫上的樓房圖,說一說小猴的樓上住著誰?并把它涂上紅色;小猴的樓下住著誰?把它涂上綠色。

      四、結束

      評出誰是遵守操作規則的?表揚畫面整潔的幼兒,給其他幼兒加以鼓勵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物品的擺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語言說出。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利用課間教育幼兒非常感興趣,也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整個活動利用游戲貫穿始終,使孩子在感受中認識了上下,一環扣一環,完成了活動目標。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4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這段時間對方位詞的概念含混不清,對物體空間位置的指認總是用這里或那里來表達,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這個故事情節為主線設計了這節《區分上下》的小班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上下。

      2、教幼兒初步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別上下。

      3、通過游戲,增強幼兒對方位的感性認識,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游戲:小朋友,你們聽過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嗎?(聽過)好了,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去森林里轉一轉,看看有什么新任務。

      二、播放PPT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我們又來到了小猴家,小猴請大家去家里做客。

      出示PPT5,看看誰在桌子下?誰跳到了桌子上?最后來的兔子在哪?小鳥在哪?(幼兒自由回答。)

      出示PPT6,這間房子里都有誰,都在什么地方?點擊4個按鈕出現小動物,讓幼兒分別回答。(毛毛蟲在窗臺上,松鼠桌子上,小鴨子椅子上,刺猬在桌子下)

      2、出示PPT7,出現機器貓圖片和音樂。

      問:小朋友們,大家看這是誰?幼兒回答:機器貓、大雄和靜香。然后引導他們以人體為中心,分別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結束活動。

      我們的小朋友們真聰明,幫小猴子摘到了桃子,還參觀了小猴子的家,又看到了機器貓和他的伙伴們,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區分上下,所以你們是最棒的!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利用PPT課件教學讓幼兒非常感興趣,也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整個活動利用游戲貫穿始終,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這個故事中認識了上下,一環扣一環,完成了活動目標。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5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別上、下的位置。

      2、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活動重點:能夠以一物體作為參照物,區分物體所在上下的位置關系。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掛圖《小貓在哪里》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積木、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貓媽媽有六個孩子,今天貓媽媽出去給孩子們釣魚,等媽媽回來打開房門,發現小貓寶寶都不見了,貓媽媽非常著急,我們一起來幫貓媽媽找找小貓。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告訴貓媽媽小貓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兒講清楚小貓在某某東西的上面還是下面。)

      3、教師帶領全班幼兒一起面熟小貓躲藏的位置。

      二、引導幼兒以桌子為參照物區別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著這些玩具,并用報紙遮好)貓媽媽為了感謝小朋友們,給你們送來許許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帶領幼兒說說玩具名稱)。

      2、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讓幼兒自由說說)

      3、桌子上面有什么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么玩具呢?(引導幼兒一一說出物體的位置)

      4、同樣形式,教師先后出示娃娃、小兔子、積木、小雞等玩具,分別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反復練習: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三、請幼兒找一找,教室里哪些東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東西在某物的下面。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6

      活動目標:

      1、能去區分兩個物體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區分兩個物體的上下關系,并會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

      感知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圖一幅、桌子一張、床單一張。

      2、圖片:小猴子、小鳥、小兔、小狗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看誰最快。讓幼兒初步感知上下。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游戲,他的名字叫做看誰最快: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椅子下,小手放在小腳下,小手放在小腿上。

      (二)用“捉迷藏游戲”,引導幼兒學會用上下方位詞,表達物體的上下關系。

      1、師:看我們小朋友玩的這么高興,有幾個動物朋友也想來跟我們小朋友玩兒游戲,看看都有誰來了?(小猴子、小鳥、小兔、小狗)

      2、師:他們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游戲,名字叫做“捉迷藏”。它們要把自己藏起來,讓小朋友們找一找到它們都藏在在哪里了!

      3、師:游戲開始了。我們一起數五下:1…3…5。(教師揭開桌面上的布),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們分別藏到了哪里?

      4、教師小結:小猴、小鳥藏到了桌子上面,小兔和小狗藏到了桌子下面。

      (三)通過游戲:送小動物回家,鞏固幼兒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1、師:現在小猴子、小鳥、小兔、小狗要回家了,我們要跟他們說什么?(再見)哎呀!糟糕!小動物們找不到家了(出示大樹背景圖),怎么辦呀!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2、師:小猴子它住在什么哪里呀?(引導語:樹上還是樹下)小兔子呢?(樹下面)誰來把她們送回來呀?

      3、師:還有誰沒有找到家?(小狗和小鳥)她們的'家住在哪里呢?(引導語:樹上還是樹下)

      4、師小結:小猴子住在樹上面,小兔住在樹下面,可是有小鳥和小狗還沒找到家,小朋友還幫助小鳥和小狗找到家好嗎?

      (四)操作:送小狗和小鳥回家。

      1、教師發放操作紙,幼兒操作。

      2、師:小鳥的家也在樹上面,小狗的家住在樹下面。你們真棒,都是愛幫助別人的人,幫助小動物找到了家。小動物讓我謝謝你們,還叫我帶了禮物給你們。(獎勵幼兒貼紙)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7

      活動目標:

      1、學會以自身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上下、前后。

      2、學習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活動準備:

      PPT課件,布娃娃幾個,小貓頭飾一個。

      課件:大班數學課件《認識上下前后》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游戲:找一找。

      為幼兒提供娃娃幾個,分別藏在桌子下面,上面,椅子前面,后面等位置。

      導入: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小動物,請小朋友瞪大眼睛找一找,它們都在哪里?

      (引導幼兒說出“我在某某地方找到的某個玩具”)

      教師隨機進行講評,鞏固幼兒對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的`認識,并引導幼兒正確學說以上方位詞。

      2、游戲:小貓在哪里。

      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貓藏起來,師扮貓媽媽,其它幼兒先閉眼再尋找,并大聲告訴貓媽媽,它的孩子在哪里。

      3、看圖說一說。

      出示PPT課件,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

      天上(上面)有什么?

      地上(下面)有什么?

      房子的前面有什么?

      房子的后面有什么?

      4、教師總結講評,并請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誰?后面呢?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激起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區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并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讓幼兒知道上下的含義以及上下的相對性。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背景:平面房子圖,猴、熊手偶,狗、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1、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保育員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

      聽故事:懶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會屋休息,小猴搶先躺在了下鋪。并說:“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說:“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說,我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還是不聽,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問:

      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里啦?(下鋪)

      B、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猴聽了嗎?

      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鋪)

      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并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

      二、1、議論:

      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

      幼1:燈泡吊在房頂上。

      幼2:鐘掛在墻上。

      .....

      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為什么放下面嗎?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層的,我睡在下層。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臟呀?

      2、老師小結:

      A、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

      B、以近處物體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戲活動:《小狗和小貓》

      1、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

      3、看誰找到有快又好,表揚找對房子的幼兒,給最快的掛金牌。

      4、游戲進行二、三次,小結,游戲結束。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讓幼兒自由組合,繼續做游戲。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9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認識上下》是學前班中班數學課本的一個內容,只要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對上下的空間方位有個初步的感知認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游戲,感受上下這一空間方位;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會用“上下”進行簡單的描述;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歌曲《生日快樂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貼圖、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畫有柜子的A4紙、水果貼紙)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根據的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這一特點,在組織本次活動時,我主要讓幼兒通過觀察、游戲、操作等方法,來幫助幼兒理解上、下方位。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感受上下空間方位;

      難點:能清楚的用“上下”進行簡單的.描述;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情境導入:給大樹爺爺過生日;

      教師課件出示大樹圖片,相繼出示老鷹、小兔、小松鼠、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位置;

      1、老鷹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鷹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一)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觀察課件,比較小動物的位置,用語言準確描述小動物的位置;

      1、老鷹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鷹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兒注意,引出活動主題;

      (二)引導幼兒認識上、下方位;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雞蛋、蘋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師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說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師播放歌曲、與幼兒一起唱生日歌,為大樹爺爺慶祝生日;

      (二)認識上、下

      1、觀察課件,準確說出雞蛋、蘋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兒觀察,說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運用實物,以具體的形象向幼兒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兒理解。

      (三)游戲: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戲的方式鞏固幼兒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四)動手操作,《幫大樹爺爺整理禮物》,鞏固幼兒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1、給幼兒發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導幼兒動手操作;

      2、指名讓幼兒上臺匯報,檢查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動手操作,《幫大樹爺爺整理禮物》,鞏固

      1、幼兒擺放實物,把大樹爺爺的生日禮物放到柜子里;

      2、個別幼兒到講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說一說自己把這些禮物分別放在什么地方。加強、鞏固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能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區別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并使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感知物體間上下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一個、帽子一頂、襪子一雙。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指五官

      幼兒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師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師生共同探索。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請幼兒說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關系。

      2、教師給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襪子。請幼兒說出帽子和襪子的上下關系。3·幼兒感知上下的`方位。

      師:“大灰狼明天要開一個玩具店,可是貨架上的東西還沒有擺上去,誰能來幫幫大灰狼呀?

      4、區別兩個物體的上下關系。

      請幼兒將玩具放入貨物架中。(幼兒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對性。

      小結:在表述物體的位置時一定要說完整的話,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圖說一說。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

      三.師總結講評,并請幼兒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誰?后面呢?

      四:做游戲。(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02-22

    小班數學認識上下教案03-14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上下》01-30

    大班認識上下的數學教案08-11

    小班數學教案上下教案03-10

    《認識上下》教案06-18

    小班數學區分上下教案09-21

    小班數學區分上下教案12-14

    小班數學詳案《認識上下》含反思10-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久久免费清高视频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