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6-04 15:35:2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5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

      【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談話導入】

      1、看到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課件出示:

      BTVsoskgNBA……

      同學們能很快的說出這些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的意義嗎?說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式與方程。(板書課題)

      【復習講授】

      復習字母表示數

      1、結合談話導入說說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優越性?

      教師:用字母能簡明的表達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2、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練習。

     。1)填空。(課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練習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那么s=()。

      ②b乘5、6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a乘h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

     、踑、b、c、d表示非0自然數,那么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訂正后提問: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3、師生共同總結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81頁的第一個“做一做”。

     。2)根據題意寫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單價a元,商城第一天賣出m臺,第二天賣出9臺。

      m-9表示()m+9表示()

      ma表示()9a表示()

      (m+9)a表示()(m-9)>a表示()

      答案:

      (1)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出的臺數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賣的臺數

      第一天賣的錢數

      第二天賣的錢數

      兩天一共賣的錢數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的錢數(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賣的錢數)

      【課堂作業】

      教材第82頁練習十六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檢驗。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8課時式與方程(1)

      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學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應用

      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帕砍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⑵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

      [說明:創設設計秋游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2、在探索體積單位進率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

      教學重點:

      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歸納相鄰體積單位間換算的方法。

      課前準備:

      正方體 教法學法 實踐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引導學生回憶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單位間的進率。

      3、提問:(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們學習的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二、引入新課

      到底你們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驗證一下。

      猜想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 出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

      給一條棱涂色,提問:棱長多少厘米?(10厘米。)

      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教師: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棱長1米,即體積為1立方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請生說一說推導過程。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3)完成課本34頁表格,進一步區分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及進率。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 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 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如何計算?并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后歸納,老師:大化小,乘進率。

      3.81000=3800立方分米

     。2)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獨自完成,集體訂正,說明計算過程。

      (3)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后歸納,老師小結。

      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三、鞏固提高

      1、試解下面幾題

     、2米3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教師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

      ②5.34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課本做一做

      總結

      今天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布置 課本P36練習八:1。(寫出轉化過程)

      板書設計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發展練習,(練一練教學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教材第7~8頁例3、例4、想想算算,練習二第1~4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和初步學會整百、整千數加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逐步養成探索、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答。

      600里有幾個百?300里有幾個百?

      6000里有幾個百?3000里有幾個百?

      15個使是多少?14個百是多少?

      2、口算。

      60+3040+20xx+30

      50+870+560+4

      口

      口答時選擇不同類型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口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可以這樣想:幾個十加幾個十是幾個十,就是幾十。按照這樣的思考方法,也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數。(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的。

      提問:按照整十數加整十數的方法想,600加300就是幾個百加幾個百,得幾個百?就是幾百?600+300等于多少?師配合板書。

      誰來說一說,口算600+300要怎樣想,得數是多少?

     。2)出示第(2)題。

      提問:按剛才口算600加300的方法,6000+3000要怎樣想?得數多少?(板書得數)

      哪位小朋友再說一說,6000+3000是怎樣口算的?請大家在第7頁這道題里填上得數。

      (3)指出:口算幾百加幾百,或者幾錢加幾千,可以想幾個百加幾個百得幾個百,是幾個百;或者幾個千加幾個千,是幾千。

      2、教學例4。

      (1)出示第(1)題。

      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算80+70要怎樣想,得數是多少?

      讓學生交流,引導得出不同的算法。結合學生匯報板書。

     。2)出示第(2)題。

      提問:900+500要怎樣想?

      誰來說說900+500是怎樣口算出得數的?

      學生填上得數。

      3、教學試一試。

      指出:幾千加幾百就是幾千幾百。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1題。

      2、做想想算算第2題。

     。1)指名兩人板演,每人一組題,其余做在課本上。

     。2)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道題怎樣想的,為什么上下兩道題的數不一樣?

      3、做想想算算第3題。

      4、完成練習二第1題。

      5、出示練習二第2題。

      6、指名學生口算練習二第3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4題(一道學生看懂表格內容)。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5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8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05-0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5-1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5篇05-26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九篇05-3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6篇05-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亚洲在在线观看 |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