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21 19:40:2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圓形的手工紙、一根毛線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

      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鍵。在本節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嘗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談話: 在數學王國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可開心啦!其中就數角娃娃最調皮了,這不,在圖形娃娃們玩捉迷藏游戲的時候,角娃娃躲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體上來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角娃娃,并與角交朋友,好嗎?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生活與新知的鏈結點,即圖形中都藏著角。]

      二、操作時間感知,自主建構

      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 從實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體畫面)調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么感覺?(直直的)

      (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么嗎?它們就藏在數學書的第68頁里面,趕快去找一找吧。

      (3)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到抽象出角、認識角的各部分,這個環節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厚實的感性經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兒童思維特點,同時蘊含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大數學觀。]

      (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說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著說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

      (1)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

      (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

      [教學設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后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兩根小棒、兩根硬紙條、一段毛線、一張圓形的紙),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者身邊的物體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組合作,教師巡視)(2)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也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你能使這個角變大些或者變小些嗎?(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樣使角變大些?變小些?

      (4)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因此,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教學設想:聽過了,便忘記了,看過了,便記住了,做過了,真正掌握了,通過親自操作,學生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小組為單位做角、展示角,讓學生參與了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在交流中學生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初步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 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里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2)自主探究,誘發思考

      問:剩下的這兩個角誰大呢?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

      (4)你知道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角的大小嗎?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設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辦法,不僅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教師和同學的肯定,使自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 綜合應用, 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皮,現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3題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引導思考,根據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2、 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3、 出示智多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

      四、 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 看到小朋友這么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著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

      [設計意圖]

      1、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開始,用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也充滿了活力。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教師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調合作下初步認識角。其次,注重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136頁復習第24、2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能根據收集的數據填寫復式統計表。

      2、使學生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明確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復式統計表的結構,求平均數的數量關系,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是最后一節復習課。我們要復習有關統計的知識,通過復習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結構,能根據收集的數據填寫復式統計表。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會求平均數。

      二、復習復式統計表

      1、出示本年級3個班人數統計表,學生調查后填寫。

      _______小學四年級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______年_____月

      人 性別 數 班級 合計 男生 女生

      總計

      一班

      二班

      三班

      (1)哪個班男生多?哪個班女生多?哪個班總人數多?

      (2)哪個班男女生人數差最大,哪個班男女生人數最接近?

      (3)三個班共有多少人?

      2、師說明編復式統計表時,先要寫表的名稱及日期。表中表頭分哪幾項要設計好。

      三、復習求平均數

      1、怎樣求平均數?(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如果題里總數是未知的,就要先求出總數。總份數有時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根據條件,找出總份數。

      2、練習:

      (1)在一次射擊練習中,小剛投中的環數是9、8、8、9、10、10,小明投中的環數分別是10、7、7、8,兩人誰的表現更好?

      (2)學校氣象小組一天中測得的氣溫分別是:16℃、24℃、28℃、32℃、35、26℃、21℃、18℃,求今天的平均氣溫。

      學生練習說一說第一題怎樣比較兩人誰的表現好?第2題要求平均氣溫總度數如何求?次數是多少?

      3、練習:做期末復習第24題、第25題。

      第24題。

      (1)學生先填合計數。再計算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2)講解:題中已知每個季度下雨的天數,要求的卻是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數,因此應該除以12而不是除以4。

      第25題。

      (1)這是一個什么統計表?第一組7個同學,第二組8個同學的體重分別是多少?

      (2)要比較哪個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應該算什么?怎樣計算?

      學生算第一組、第二組同學的平均體重。注意算總重量時不要加錯。

      比較:哪個組同學平均體重重一些?重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五、布置作業

      1、 先把統計表填寫完整,再回答問題:

      紅旗鎮圖書館少兒書籍借閱情況統計表。

      20xx年4月

      人 日 數 期種類 總計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合計

      連環畫 8 16 15 6 0 24 32

      童話書 7 20 14 16 9 58 56

      科幻書 10 7 8 4 12 50 60

      (1)哪一天借閱連環畫的人最多?

      (2)哪一天接待少兒讀者最多,有多少名?

      (3)從18日~24日共接待多少名少兒讀者?

      2、小明從家到學校走了5分鐘,每分鐘走的米數分別是60米、49米、46米、44米、51米,4、明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先估計一下小明速度的范圍,再計算。)

      3、文具店有兩種牌子的鋼筆,5天內雄鷹牌的銷量分別是24支、18支、23支、24支、21支,中華牌6天的銷量分別是16支、12支、17支、11支、10支、12支。哪一種牌子的鋼筆平均每天的銷量大?下一次文具店進貨時,應選用什么牌子的鋼筆?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讓學生聯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和理解運用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過程:

      修改補充欄:

      一、創設情境,初步體會

      1、算式接龍。(小組學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題)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邀請兩個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講述:第一個算式的得數正好是第二題開拓的這個數,第三體開拓的數正好是第二題的結果像這樣的幾道有聯系的算式寫出來像什么?

      我們把這個游戲叫做算式接龍。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表演動作。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么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些家務活。

      于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運來4個,第二次有運來2個,還剩下一個最大的沒有運

      奶奶一共摘下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個南瓜。)

      提問: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法嗎?(4+2+1=7)

      追問: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你能給這樣的算式取個名嗎?(連加法)

      講述: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們看見一個算式里有兩個以上的+,就叫它連加。(板書課題)

      2、教學例2。

      講述: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快來看,奶奶家還種了一些絲瓜。出示例2主題圖。

      提問:你們能看著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還剩幾根?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4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3、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新的內容?在計算的時候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修改補充欄:

      1、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在幻燈機前演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仔細觀察圖意,表述圖意,再填寫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鴨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還剩3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河里有9只鴨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會議4只。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做在課堂作業本上。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回家后出題給爸爸、媽媽做,好嗎?

      五、作業設計《練習與測試》連加、連減

      教學后記: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五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五篇05-18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8篇05-18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6篇05-1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合集10篇05-13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05-13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五篇05-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a√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