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和平縣教育局 謝國平
兩部電腦、三個明星、四場足球比賽,這些短語中的“兩部”、“三個”、“四場”一般稱之為數量詞,小學生都懂。但像“劫”、“仞”、“鈞”、“舍”之類的特殊數量詞,可能就有一些初中同學也不太清楚了。
“萬劫不復”是個成語。所謂劫,按佛家的說法,世界一成一毀叫一劫。萬劫,比喻時間極長。“萬劫不復”就是永遠不能恢復。成語“一成一旅”比喻地狹兵少,勢力微弱。我國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兵士五百為一旅。“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許多人耳熟能詳。“駟”是指同一輛車的四匹馬。與此相聯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為一乘,如“千乘之圍”。宋代范成大《吳船錄下》:“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遷者,陸續于道,恍然如隔世。”文中“世”原指三十年,此為比喻隔了很長時間。《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仞”古時七尺,也有說八尺的。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錙銖必較”為什么形容極其吝嗇?因為錙和銖都是古代重量單位,“錙”是四分之一兩,“銖”是二十分之一兩。而“黃金千鎰”中的“鎰”則指二十兩。
此外,“庹”約為五尺,是成年人兩手左右伸展之間的距離;“乍”約為五寸,表示張開的大拇指與中指兩端的長度。“一發千鈞”中的“鈞”為三十斤。“退避三舍”中的“舍”為三十里。“三旬九食”中的“旬”為十天。“一刻千金”中的“刻”為十五分鐘,而在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刻,一刻為十四點四分鐘。古代稱三十畝為一畹。“伍”是古代軍隊的最小單位,五個士兵編成一伍。“仨”為口語用詞,意為“三個”,錢鐘書夫人楊絳有部書叫《我們仨》,“倆”為兩個,電影《他倆和她倆》,它們后面皆不能再接量詞。
作者郵箱: xieguopingaaa@21cn.com
[你認識這些數量詞嗎(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4.“佛系”育兒?你確定你敢嗎?
6.你為什么不發朋友圈了?是這些原因嗎?
8.西方餐桌禮儀,這些你知道嗎?
9.認識公頃教案
10.小數初步認識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