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教學課件

    時間:2021-03-30 12:35:13 教學課件 我要投稿

    面積教學課件

      面積教學課件篇一

    面積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和 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另一個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

      學具:每四人一組,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各一個,每組一袋學具,內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充分感知面積的意義

      同學們,今天鐘老師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家有信心來上好這節課嗎?有信心的話咱們同桌之間擊個掌,(孩子們擊掌)我也來(老師加入學生的擊掌中,從第一排開始從左向右依次與學生擊掌,停留在與一個學生擊掌的過程中)。老師的'手掌面大還是他的大?(學生進行比較)同學們,請把你的手掌輕輕地放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比比看,數學書的封面大還是手掌面大。(學生進行比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還是數學書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還是黑板面大(師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還是黑板面大。

      師:剛才我們說手掌、數學書、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體,他們有的大,有的小,像這樣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這是他們的面積(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 就是他們的面積)。今天我們來研究面積(板書課題:面積)

      師:誰能舉例說說什么叫面積?(師拿出數學書摸數學書的封面)如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如:我們剛才摸的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的面積;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閉圖形的面積。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有大小嗎?

      課件出示:

      選一組你喜歡的圖形涂上顏色,比較這組圖形的大小,說說在比較中你發現了什么?

      (1) (2) (3)

      (學情預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1)或(3),不選擇(2),適時提問,為什么不選擇(2),學生會認為(2)的圖形無法比較,因為這個圖形是不封閉的。這時老師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課件上的其余四個封閉圖形進行鋪展變色。)

      師:可見封閉圖形也有大小。(板書:封閉圖形)我們說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師:孩子們,咱們來玩一個比大小的游戲

      (一)觀察法

      直接出示兩個非常明顯的有大小之分的圖形。

      哪個面積比較大?你怎么比的?(板書:觀察法)

      師:兩個面積相差比較大的圖形,我們只要觀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

      (二)重疊法

      師:這兩個看上去相似的圖形,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出它們的辦法?

      預設: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師:就聽你的,我們用重疊法來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板書: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三)測量法

      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1)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學生經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激發認知沖突,怎么辦?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用尺子量,比周長。學生猜測周長相等,面積也就相當)

      驗證猜測:老師可以出示畫好方格圖,且周長相等的圖形,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周長相等,面積不相等。

      周長(6+1)X2=14(厘米)

      周長(5+2)X2=14(厘米)

      周長(4+3)X2=14(厘米)

      (2)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如果要測量這兩個圖形的面積,你認為老師要提供怎樣的學具比較合適?

      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選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B、遇到困難,可在小組內尋求幫助。

      (3)學生操作。

      (4)指名匯報演示

      師:在操作中有遇到困難的小組請舉手。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因有個別組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同,操作中必然出現困難)。在這里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①小組內合作使用圖片,一種是圓形,一種是正方形,或一種是長方形,一種是正方形,形狀不同,無法比較。

      ②小組內合作使用圖片,是兩種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形狀相同了,大小確不同,無法比較。

      得出結果:要選擇大小一樣的小方格,也就是要統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三、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一)要求自學p73、p74的內容并思考下面問題:(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和你的同桌說說你學到了什么?

      (二)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

      1、匯報自學情況?

      (板書: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平方厘米

      (1)拿一拿:從學具中分別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生拿,)師:你確定嗎?有什么方法驗證你拿的對不對?最好用測量,

      (2)量一量:用尺子量的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多長?

      (3)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課件出示)

      3、認識平方分米

      (1)1平方分米是怎樣的小正方形?(生答)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

      (2)找一找,我們的身邊什么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

      生找,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試著上前比一比,如比開關盒。

      4、認識平方米

      (1)猜

      師:1平方米是怎樣的正方形呢?(生答)從你的學具袋里找找看?(生找不到)

      到底有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教具)猜猜看在1平方米的地毯上大約能多少人?

      學生猜測、站位驗證。

      (2)找

      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米。

      生找

      師:你家房子大概有多少平方米?(學生說出自己家房子的面積。)

      (3)想

      閉眼想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5、總結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用了什么方法學習這些知識的。?

      四、結合實踐,綜合運用

      1、第74頁“做一做”第1題。

      師:學習面積單位,你會測量面積的大小了嗎?測量桌面的大小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教室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整個校園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整個永定縣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

      2、改錯題。(媒體出示)

      4月27日 星期六 天氣睛

      今天我到姑姑家做客。姑姑家的房子可寬啦!大約有160平方厘米。為了歡迎我姑姑還特意做了蛋糕。坐在面積大約是15平方米的凳子上,看著金黃的蛋糕,我直咽口水。姑姑笑著說:“吃吧!”我趕緊張開大嘴一口氣吃了兩塊有1平方米的大蛋糕。我還教表妹畫了一張大約有4平方厘米的畫。中午,躺在面積大約是3平方分米的床上,我想:這個國慶節我過得真開心!

      學生讀日記、幫明明改面積單位。

      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六、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觀察法 物體表面

      重疊法 的大小叫它們的面積

      剪拼法 封閉圖形

      測量法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面積教學課件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學具:兩生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三角形紙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學具。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學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從而提煉出比的結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 (長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物體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導建構。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1.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

      3.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面積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關于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4-11

    最新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4-07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說課件05-18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03-30

    《乞巧》教學課件06-25

    《絕招》課件教學02-20

    教學設計課件02-17

    a拼音教學課件04-11

    元旦教學課件04-08

    《匆匆》教學課件04-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亚洲入口一区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