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2-28 16:10:3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同前)和數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布置的展覽區。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看到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學號、年齡、時間等) 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你們發現了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字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聽故事很認真.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日期

      1)現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日等),并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聽。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2

      【活動設計】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有的小朋友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通。那么,該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進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需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鐘在時鐘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大鬧鐘和一分鐘計時器,(ppt)課前讓幼兒認識整點和半點。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彈珠若干、筷子、記錄紙、筆、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鬧鐘引題,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1、復習、鞏固認識時鐘。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認識嗎?(鐘)你們真的都認識?我要來考考你們。

      師:這根粗粗的、最短的針叫什么?比時針稍微細一點長一點的叫什么?那這根最細最長、走的最快的針叫什么呢?

      師:這鐘面上的三根針哪一個走一圈表示一分鐘呢?那一分鐘有幾秒呢?數一數。

      2、教師總結:一分鐘有60秒。

      3、感受秒針無論從哪來開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開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鐘。

      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讓幼兒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

      4、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5、感受一分鐘。

      師:你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那我們來感受一下吧?

      6、教師總結: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可能覺得一分鐘很短,但像現在這樣靜靜地坐著等也覺得它蠻長的。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幼兒動手試試?

      (1)欣賞成人一分鐘內能做什么?(ppt)

      (2)教師總結:這些大人厲害吧,一分鐘內能做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挑戰一下,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挑戰一分鐘》的游戲。

      2、游戲一:山上有個木頭人

      3、游戲二:一分鐘內不眨眼

      4、游戲二:夾彈珠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然后把它記錄在記錄表上。

      B、請幼兒介紹夾彈珠的方法,傳授經驗。

      C、幼兒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D、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夾的多,有的小朋友卻夾的少呢?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抓緊時間了你完成的任務就多了。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剛剛我們用了很多個一分鐘,現在還能回去嗎?

      2、教師總結:時間過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們小朋友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讓時間白白浪費。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3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有趣的的立方體》的教案 教學設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

      活動流程:

      ㈠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㈡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一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兒玩積木后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㈣、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4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規律,欣賞規律排列的美。

      活動準備:

      廢的細長形盒子人手一個;幾何形積木玩具若干;展示架兩個(可用圖書架代替);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鋪小路。

      師:“我們新建的`小區要修一些漂亮的小路,這有設計盒和地磚,我們把地磚鋪在設計盒里變成小路,比比誰鋪的又快又漂亮!”

      1、出示盒子和積木,引導幼兒用積木在盒中鋪小路,

      2、幼兒操作。

      二、師引導幼兒發現有規律的小路很漂亮。

      1、幼兒把鋪好的小路擺放在陳列架上欣賞,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并說出原因。

      2、師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小路的美,進行小結:小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鋪,我們看上去會覺得很漂亮很舒服。

      三、幼兒再次設計有規律的小路。

      四、陳列小路,相互交流經驗,觀察排列規律。

      五、引導幼兒將鋪好的小路擺放在結構游戲——“美麗的住宅小區”里的合適位置。

      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用木珠、扣子、夾子串出有規律的項鏈和手鐲。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學重點:

      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你知道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變本領的是誰嗎?大家真厲害,就是孫悟空。誰孫悟空的老家在哪?看來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孫悟空的老家看一看。(課件出示“花果山圖片”)

      師:孫悟空有變化的本領,老師呀也有和他一樣的本領。看!(課件演示:以動畫形式在圖片上出現猴子)老師變出了什么?猴子在哪呢?分別有幾只?

      你來說,說的真好,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就是關于小猴的數學信息。

      誰還能完整的說一說?這位同學說的真好!現在請同桌互相說一說,說完后用坐姿告訴老師。

      二、理解加法的意義

      1.根據信息提問題。

      根據“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一數學信息,老師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猴子?”

      請小朋友一起把這個數學問題讀一遍。同學們讀的真好!

      2.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師:“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老師利用圖片在黑板上演示:先貼上2只猴子,再貼上3只猴子,接著把兩部分猴子圈起來。】請小朋友看著圖給同桌說一說“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3.學習加法計算。

      師:“把2和3合起來”是多少?

      大家都認為2和3合起來5,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是通過數一數的方法得到5。他是通過擺小棒的方法得到的。你會擺嗎?拿出你的小棒擺一擺,擺完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我們知道2和3合起來是5,我們也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2+3=5

      你來試著讀一讀這個算式,讀的真好!2加3等于5。“+”是加號,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師:這里的“2、3、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來。非常好!“2”表示石頭上的2只猴子,“3”表示樹上的`3只猴子,“5”表示石頭上和樹上合起來的猴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求“一共有幾只猴子”就是求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4.學習解決“一共有幾只小鳥”。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又變出了什么?(課件演示:以動畫形式在圖片上出現小鳥)

      師:誰能說一說關于小鳥的數學信息?

      你來說,說的真完整。左邊飛來4只小鳥,右邊飛來1只小鳥。

      師:誰能根據小鳥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你來說,你真棒!提出了“一共有幾只小鳥”這樣的問題。“一共有幾只小鳥”是什么意思?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左邊的4只小鳥和右邊的1只小鳥合起來”是多少。

      怎么列算式呢?你來到黑板上寫一寫。寫的真漂亮。“4、1、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說的真好。

      5.解決其他數學問題。

      再看看圖片,又變出了什么?請同學們仿照這兩個例子,用3句話說說信息,并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在本上用算式表示出來。

      咱班的同學真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靜息。

      三、自主練習。

      我們知道了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練習題,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請在你的書上做一做。

      同學們做得都很棒,寫字漂亮,而且做題也正確。

      四、教師小結今天咱們認識了“+”,知道了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回家把今天學的知識給爸爸媽媽講講好嗎?

      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同學們再見。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實用6

      活動目標:

      一.學習“對稱”這一數學知識點,大志了解“對稱”這一含義。

      二.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活動難點: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活動重點: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活動流程:

      一.”玩”對稱,體驗特征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二.”剪”對稱,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定義:什么叫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合另一半,會是什么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三.”找”對稱,提高認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2-22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10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9-16

    最新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購物教案11-25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2-17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2-19

    大班活動《數學超市》教案09-03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找對稱》教案10-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色爱AV综合网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