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案

    時間:2022-08-04 18:05:58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鳥的天堂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鳥的天堂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鳥的天堂教案合集五篇

    鳥的天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蕩、槳、暇。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

      天堂

      你知道怎樣的地方是“天堂”?

      板書:

      鳥的天堂

      能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地方是怎樣的?

      二、自習,交流,理清課文順序

      1、要求:

      讀準生字詞語,讀通讀順課文。認真讀讀課文,想想鳥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幾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準備好課前收集到的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

      2、學生輕聲讀,思考,交流。

      三、學習第一部分

      抓住有關段落詞語,初步感受榕樹的巨大,葉子的可愛,作者輕松愉快地心情。

      四、自學課文

      1、說說喜歡哪些描寫,有什么感受。還有什么疑問,想想該怎樣解決。

      2、學生自學,準備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多媒體出示“榕樹”圖片,說說從上節課的學習中了解到了什么內容。

      二、學習“鳥的天堂”

      1、師: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灑滿天際;槳聲悠悠,如動聽的樂曲,湖面平靜無波。我們遠遠地望見了那茂盛的榕樹,現在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請同學們認真傾聽,仔細地看,我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師投入而且跟屏幕相配,配樂朗讀7、8節。)

      師:你看到了怎樣的榕樹?

      (定位:初步感受茂盛,說得簡潔些,一兩位學生就可以了。)

      師:那我們就來學習7、8小節,自由朗讀描寫榕樹的段落,你覺得榕樹很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體會,寫上批注。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2、師:你們體會到榕樹美在哪里?誰來說說。

      ⑴ 體會榕樹的奇特之美:

      出示:

      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師:(學生交流到“不可計數”。)你說說“不可計數”的意思──出示:枝藤纏繞的圖片──用書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枝上又生根,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描繪一下畫面(這些像繩子一樣垂下來的枝條叫氣根,氣根越長越長,漸漸伸向地面扎進泥土里,支撐著榕樹碩大的樹冠。)結合學生所說的氣根的特點,這樣枝干交錯在一起,分不清哪是主干了,就叫“盤根錯節”。

      師:你見過這樣奇特的榕樹嗎?請學生讀這一句“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學生突出“真是”。)評價:真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奇特的樹,你很驚訝。還有別的讀法嗎?──(學生突出“大樹”。)評價:聽出榕樹確實很大。還有別的讀法嗎?──(學生突出“一株”。)說說你要表達什么意思?(是一株榕樹,而不是開始說到地許多株,或是兩株。)──語文就是這樣有意思,不同的讀法我們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受。

      ⑵ 體會榕樹的奇特之美:

      師:榕樹的奇特之美還表現在哪里?

      (學生交流到“臥”,“從遠處看”。)

      評價1:

      這一臥多少面積?(十幾畝)比操場還大呀!

      評價2:

      從遠處看就有那么大,從近處看該有多大呀。

      評價3:

      你體會到了榕樹壯觀之美、奇特之美。

      齊讀引導: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然而大自然卻為我們展現了“獨木成林”的景象,榕樹多奇特呀。

      出示:

      獨木成林

      讀詞,讀出榕樹的壯觀奇特之美。

      (生一起讀句。)

      3、出示: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榕樹之美還美在哪里呢?

      ⑴ 生:榕樹的枝葉很多,“一簇堆在另一簇”很美。

      師:你能把它讀出來嗎?──這就叫“茂盛”。

      結合交流(卡片出示詞語:枝繁葉茂)──再讀句,評價:“榕樹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真是:“枝繁葉茂”──再讀詞語“枝繁葉茂”──誰再來讀 。

      (看誰能在腦海里再現榕樹的枝繁葉茂。)

      ⑵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感受到葉子綠得好美,充滿生命活力。

      師:1、你來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霞光掩映下榕樹是怎樣的?誰來說說你還感受到什么?

      再讀。

      朗讀過渡:(一兩位學生讀后。)夕陽的余暉里,微風的吹拂下,波光的反射中,每一片綠葉都在閃閃發光,多么奇妙!看來我們每個人對這句話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自由朗讀這一段,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誰來讀這段話?

      一生讀后配樂再讀,齊讀。

      4、總結過渡:

      師:巴金先生不愧是語言大師,了了數筆,榕樹那寧靜、充滿生命活力的美像一首優美的詩靜靜流入我們的心田。難怪作者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

      師:生個別讀后評價:陶醉了;贊嘆啊;聽出來了,你們把自己的感情融進去了。因為這也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贊美──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不僅是贊美榕樹,贊美南國,更是贊美神奇的大自然──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板書:

      這棵榕樹啊!

      三、學習“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1、師:朋友們告訴我這里是“鳥的天堂”,剛才我們和巴金先生一起欣賞了這株茂盛的奇特的榕樹,遺憾的是沒有看見鳥兒的蹤影。第二天清晨,我們再一次來到這里,請自由朗讀11~13節,說說你感受到什么?像剛才學習榕樹那段一樣抓住重點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呆會兒請你來說說,讀讀。

      2、交流喜歡的句子:

      ⑴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

      師:誰先來交流?

      生:我從這一句感受到鳥兒真多,這里真熱鬧啊!

      師:你來讀──誰來說說,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鳥兒歡快,種類多。)

      請你來試試,讀出作者的驚喜。

      師評價:

      昨天沒見到鳥兒很遺憾,這次見到這么多歡快的鳥兒該多高興,再讀。

      生評價:

      從同學的朗讀中感受到什么?鳥兒飛呀、叫呀、撲翅膀呀真歡快,這兒真是鳥的天堂。

      ⑵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生:我從這一句中感受到鳥的歡快,多,我們都來不及看。

      師:這就叫: “應接不暇”。

      再讀。

      生: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下,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師:這一嚇,怎么它倒越發叫得起勁了呢?

      (學生閱讀第九節,說到愛護榕樹愛護鳥類。)

      師:是呀,要想鳥的天堂永遠是鳥的天堂,的確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3、師:聽,鳥兒們在做什么?如果你是生活在榕樹上的鳥兒,在這樣美麗的安全的地方生活,你想對榕樹、對伙伴或者對游客說些什么呢?

      ⑴ 生說話:

      對榕樹說:贊美的話,抒發自己感情的話。……

      師生對話。

      師評價:說得多好,我們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鳥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在榕樹上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⑵ 生說話:

      對游客說:歡迎,請愛護我們。……

      師評價: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這兒真是鳥的天堂。

      四、總結

      我們呆在榕樹下,眼前是鳥影翩翩,耳邊是畫眉、白鷺、灰鶴等鳥兒美妙的歌唱。鳥與樹,樹與山水,與人類構成了一副多么和諧而又生動活潑的畫面。

      出示文章末句:

      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總結

      師:學了課文,你還想做哪些事?

      生:背誦喜歡的段落。交流背哪些段落。

      生:運用學到的方法閱讀自讀課本中的幾篇寫景文章。請他說說篇目。

      生:研究作者的其他文章,師推薦《香港之夜》、《繁星》。

      生:對如今“鳥的天堂”的情況感興趣,可以搜集收集有關資料。

      師總結:

      課文學完了,但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用心去體會,我們會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鳥的天堂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槳、榕、糾、逼、潮、禁、暇、拋”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大榕樹的茂盛和生命力強的特點。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初步了解靜態描寫。

      4.拓展閱讀,積累語言,能加入自己的理解介紹“鳥的天堂”。

      二、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大榕樹的大和生命力強的特點,感受大榕樹的美麗。

      三、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能加入自己的理解介紹“鳥的天堂”。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全文。

      1.在你們的心中,怎樣的地方是“天堂”?板書“天堂”怎樣的地方才能稱作“鳥的天堂”?板書“鳥的”

      2.巴金爺爺筆下的“鳥的天堂”,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那兒有一株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大榕樹,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每天清晨,萬鳥齊鳴,凌空翱翔,形成了南國的一大奇觀。請帶著你對“鳥的天堂”的美好想象齊讀課題。

      3.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

      4.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讀句子,注意生字的拼音。課件

      ①三支槳(jiǎnɡ)有規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yuè)曲。

      ②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ǔ)。

      (2)讀詞語,注意帶點字的拼音。課件

      rónɡjiūbīcháojīnpāoxiá

      榕樹糾正逼近漲潮不禁拋在應接不暇

      ·······

      (二)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到底是四年級的學生,能在預習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見聞,哪些自然段寫了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見聞,最后又寫了哪些內容呢?板書:次數→一→二

      第一部分(1~9):“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板書:(1~9)

      第二部分(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板書:(10~13)

      第三部分(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2.一株榕樹便是天堂!這是怎樣的一棵樹啊!

      (三)品讀“榕樹”,學習寫法。

      1.讓我們隨著巴金爺爺,伴著黃昏板書:黃昏的紅霞,走近這株神奇的樹,同學們可以閉上眼睛,仔細聽老師朗讀,也可以看屏幕。(課件配樂朗讀7、8自然段。)

      2.你仿佛看到了一顆怎樣的榕樹?板書:榕樹(引導體會:“大”、“綠”、生機勃勃、茂盛等。)板書:茂盛、生機勃勃

      3.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它的?從哪個句子中體會到的?板書:由遠及近

      4.“逼”字可以換成什么詞?作者在這里用“逼”字說明了什么?

      5.自由朗讀第7自然段,劃出描寫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的句子(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6.匯報,交流:你從哪兒體會到榕樹的茂盛?。

      相機:(1)誰來讀這一句(課件“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①突出了“真是”——你從他的朗讀中感受到什么?(真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奇特的樹,很驚訝。)

      ②突出了“大樹”——你聽出了什么?(榕樹確實很大。)

      ③突出了“一株”——說說你要表達什么意思?(是一株榕樹,而不是開始說到地許多株,或是兩株。)

      :語文就是這樣有意思,不同的讀法我們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受。讓我們一塊兒齊讀這一句,讀出你的感悟。

      (2)你說說“不可計數”的意思。榕樹枝干的數目為什么不可計數?能從課文中找相關句子讀一讀嗎?(“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

      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見過“枝上又生根”的樹嗎?(課件出示“鳥的天堂”的圖片)介紹:大家看到這許多的像胡須一樣的東西,就是榕樹的氣根,當它垂到地面時,伸入泥土,漸漸粗大,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所以——(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嗎?(停頓一下后)相當于100多個教室(停頓一下后)。把你的贊嘆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出來。

      (3)還有哪個句子寫出了榕樹的茂盛?(課件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這是一個什么句?(擬人句)這個“臥”字仿佛又讓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書:靜態請把這種安寧的感覺讀出來。

      (4)讓我們再次走近這榕樹,引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生齊讀第7自然段。)

      7.繼續交流,作者還寫出了榕樹的什么特點?

      (1)請反復輕聲自讀第8自然段,把你的疑問提出來。

      (2)指名匯報,學習小組長記錄問題。

      (3)小組討論解決問題,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4)指名匯報,互相補充。

      (5)指導朗讀:

      ①榕樹的生機勃勃就表現在:那風吹是——新的生命,那鳥動是——新的生命,那陽光的照耀是——新的生命,那新發的嫩芽是——新的生命,所以(齊讀)課件“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強調:新的生命)

      ②這是樹葉在顫動,是生命在顫動,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顫動,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贊嘆——“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強調:顫動)這也是我們的心在贊嘆——(齊讀):課件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8.讓我們用朗讀去再現這文字的生命吧!齊讀7、8自然段。

      (四)拓展閱讀,遷移練筆

      1.師:巴金爺爺不愧是語言大師,了了數筆,便把觀察的時間、景物、特點、順序、的方法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板書:時間、景物、特點、觀察順序、寫法。而榕樹那寧靜、充滿生命活力的美更像一首優美的詩靜靜流入我們的心田。

      2.同樣是榕樹,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描述。同學們,課前,你們還收集了哪些描寫榕樹的精彩片段?請同座交流一下。

      3.假如你是第一只飛到這兒的鳥兒,將怎樣用幾句話描繪它的美,以吸引同伴們到此安居?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話,可以用課前收集到的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4.全班交流。

      相機:課件

      在你們美妙文筆的召喚中,一只鳥兒飛來了,一群鳥兒飛來了,千萬只鳥兒飛來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成了真正的(齊讀)——鳥的天堂。

      (五):文學巨匠巴金爺爺又是怎樣通過文字來展示這種百鳥出巢的生命之美的呢?我們明天再一次去感受這天下奇觀(齊讀)——鳥的天堂。

      板書設計(含第二課時):

      25鳥的天堂

      次數時間景物特點觀察順序寫法

      一(1——9)黃昏榕樹茂盛、生機勃勃由遠及近靜態

      二(10—13)早上鳥兒多、歡快由面至點動態

      (:14)“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鳥的天堂教案 篇3

      《鳥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這是本課教學的第二課時,要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同時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并建立環保意識。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大榕樹根的神奇,枝葉的盛艷,群鳥的歡愉。

      讓學生在朗讀中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明白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從中悟出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鳥的天堂》這一課在本冊教材中有其獨特的作用,擔負著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重點訓練的實踐任務。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語文的實踐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教學方法應遵照本單元訓練重點的內容來安排。我們組在設計本課教學方式時,以讀、思、悟、說、做作為路線,大膽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讀中去勾劃,去想象,去感悟,去暢談,走出由老師設計好板書非讓學生鉆死胡同的舊的教學模式,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實踐“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感受并暢談景物靜的深沉與動的歡暢。

      王宇平老師上課說話風趣幽默,具有跳躍性,總體來說這一課上得比較有特色。

      一、挖掘“美”的因素,讓學生入情入境。

      新課標倡導“打破了課堂內外、學科內外、學校內外的界限”。王老師遵照這一新理念,設計的教學活動頗具匠心。使學生在活動中入情入境,獲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樂激情”的方式,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設計以《百鳥朝鳳》的音樂引入課文的手段,創設美的意境,

      激發學生對鳥的天堂無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鳥朝鳳》來烘托群鳥歡躍的熱烈氣氛。最后以《回家》這首曲子結束課文,啟發學生靜靜地深思:鳥兒們應該有一個怎樣的家,我們人類應該怎樣幫助它們建立一個安寧快樂的家。通過這些手段,我們希望學生感受到鳥兒們在大榕樹上快樂生活的怡然美,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采用“活動寓情”的方式,寓教于樂。

      新課標提倡做到“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的全新教學模式。王老師嘗試這一模式,不僅將音樂引進語文課堂創設情景,還將繪畫也引入語文教學課堂。如在研究榕樹根部的教學時,眺望老師就創設了讓學生在圖上補畫氣根的活動。又如,為了引導學生體會群鳥歡愉的場面時,設計讓學生將課前畫的自己喜歡的小鳥,在《百鳥朝鳳》的樂曲中,貼在大榕樹上的活動。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親和美,同時產生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用“暢談抒情”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文中“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一句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王老師抓住了在人們講求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義的特點,為了讓環保觀念深置于學生的思想,他不僅讓學生明白這鳥的天堂是當地群眾精心保護的成就,而且為了樹立從小重視環保的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由于人類的破壞,導致鳥兒沒有家和由于人類注重環境保護,鳥兒又有了理想的棲息之地的資料,為課文擴大了人文性外延。讓學生通過暢談環保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聯系,交流對大榕樹的神奇、盛艷和鳥的歡愉的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美,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

      二、不從讀中悟,難有見解出 。

      新課標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我們組遵循這一新的精神,設計了一系列朗讀訓練。如在研究教學描寫大榕樹枝干部分時,我們設計了探究性朗讀的訓練,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榕樹枝干和氣根的神奇美。再如研究榕樹葉子部分的教學時,我們設計了自主性閱讀訓練,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想象榕樹葉子茂盛濃密、蒼翠欲滴、隨風搖曳,在陽光下不時閃葉子部分的教學時,我們設計了自主性閱讀訓練,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想象榕樹葉子茂盛濃密、蒼翠欲滴、隨風搖曳,在陽光下不時閃亮的靜謐美。我們還設計了讓學生在齊聲朗讀中感悟鳥群活動的熱烈氣氛,從而體會到百鳥群集的歡躍美。希望通過這些閱讀形式,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

      然而王老師對這一課有其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會。因此,上課的形式與我們當初的設想有較大的差距。

      1、在朗讀的形式上顯得單一,而且采用一句一頓的朗讀方式,其結果是不僅破壞了原作的音韻,而且讓學生難以通過朗讀悟、明理。

      2、“思”的過程太急,沒有充分讓學生思考,學生的想象沒有發揮夠,每個環節都顯得有些倉促。因此,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

    鳥的天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做巢、樹梢、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創設情境。

      1、(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

      2、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2、自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么景象?

      3、檢查。

      ①標出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一讀。

      ②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

      ③課文寫了什么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

      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

      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3、自讀相關段落、語句,圈圈畫畫。

      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

      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靜態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自學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①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

      ②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③通過教師參與的反復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贊嘆“這美麗的南園的樹。”

      重點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群鳥紛飛”的動態美。

      1、播放“群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并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大榕樹的美、南國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教育。

      2.提高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理解課文的中心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節段;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講讀第二段。

      學生瀏覽第二段,理清觀察順序,分清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遠看大榕樹,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近看大榕樹(第5、第6自然段寫遠看,第7、第8自然段寫近看)。

      學生自由讀第5、第6自然段,思考:遠看大榕樹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師:遠看大榕樹這么大,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樣的呢?誰愿意讀第7自然段?請你抓住重點詞語來說一說。

      指名讀第2句,區別兩個“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本來;真是:的確,確實)學生讀句、體會作者情感。(自由讀、指名讀)

      師:枝干的數目為什么不可計數呢7請大家齊讀第3句。

      師:(出示投影片、一邊指示一邊與學生共同敘述)大家請看,只見它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又長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師:你們還能從最后一句中的'哪個詞語看出榕樹很大?(臥)

      師:這個“臥”字展示了榕樹姿態的龐大。老師告訴大家,這是一株已經生長了500年的古樹,它村冠的遮蓋面積相當于200多個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見的、龐大而又奇特的榕樹啊!這段課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樹枝干的奇麗多姿來介紹它的真面目。(板書:枝干)作者接著觀賞的是榕樹的葉子。(板書:葉子)

      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這句寫什么?

      學生自學第2、第3句,邊默讀邊劃出表現榕樹茂盛的詞語,并想想該怎么理解。然后交流匯報學習體會。(教師教給匯報方法:先讀句子,再找詞語,最后談理解。)

      (從“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點縫隙”等詞語中體會樹葉多和密;從“翠綠”“照耀”“新的生命”“顫動”等詞語體會大榕樹充滿活力的樣子。)

      師:(出示投影片)這株榕樹枝繁葉茂,簡直是一種奇觀。它那鮮嫩翠綠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機勃勃,多么可愛的榕樹呀!因此.作者在結尾處由衷地贊嘆道:“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板書:喜愛)

      指導朗讀。(體會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師:作者這次去鳥的天堂是在黃昏,鳥兒都歸巢休息了,因此,他一只鳥也沒有看到,只看到了這棵茂盛的榕樹。他從枝、干、葉的顏色、形狀、位置等方面進行描寫,突出了樹大、干多、枝美、葉茂的特點。這種描寫方法就叫作靜態描寫,這種靜態描寫展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美。那么,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又看到什么場面呢?請大家一邊看錄像,一邊聽朗讀。

      三、講讀第三段

      看錄像,聽朗讀。思考:作者看到什么場面?(群鳥齊飛的熱鬧場面)哪兒寫出熱鬧場面?教師引讀(鳥的叫聲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寫的——,形狀呢——,顏色呢——)。

      師:為了突出鳥多,作者不僅寫了鳥的叫聲、影子,還寫了形狀、顏色和它們的活動情況,寫得很具體。這些鳥在樹上有哪幾種活動呢?請用書上的詞概括。(板書:叫、飛、撲)

      師:這里的鳥的確很多,據有關材料介紹,在這棵榕樹上大約生活著10多萬只鳥,光鶴類就多達七八萬只。而在課文中。作者既沒有用一個“多”字,也沒有列舉一個具體的數字,就使我們感到這里的鳥確實很多、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應接不暇”。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投影片:這里的鳥真多,它們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

      要求學生:

      (1)按書上的內容齊說;

      (2)想象—下,這些鳥是怎樣叫的、飛的、撲的,指名學生具體說一說它們當時的姿態或叫聲。

      師:作者這次看到了這個熱鬧場面,于是他先寫了群鳥的活動,又具體地寫了一只畫眉鳥歡叫、雀躍的情景,寫出了鳥叫、飛、撲的活動變化。上段是靜態描寫,這段就是:(師生齊說)動態描寫。(板書:動態)

      師: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樹,歡快的鳥,感受到了鳥的生活是很快樂的,而此時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樣的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講讀第四段。

      齊讀,思考:作者的心情怎么樣?(留戀)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留戀”。

      作者此時對大榕樹不僅僅是“留戀”,還有什么感情?(板書:贊美)

      指名讀最后一句。出示投影片: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在這句話中,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沒加引號?(第一個“鳥的天堂”是對大榕樹的特殊稱呼,所以加引號;第二個鳥的天堂指能讓鳥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沒有引號)

      討論:這茂盛的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呢?(榕樹枝繁葉茂,鳥能在上面筑巢;周圍環境幽靜,適合鳥生活和繁衍;樹旁就是河,榕樹因而長得茂盛。鳥也能戲水;農民保護鳥,鳥生活得無憂無慮)

      教師小結。

      重點語段練習設計: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有的在撲翅膀。我注意地看著。……那歌聲真好聽。”(《鳥的天堂》第十二、十三節)

      教學設計:

      1.自由朗讀這兩段,“拎出”鳥兒活動順序的詞語。

      2.鳥的天堂怎樣由靜寂變得熱鬧起來?

      3.找出具體描寫“熱鬧”的詞語,并講一講。

      4.什么叫“應接不暇”?齊讀寫“應接不暇”內容。

      5.在百鳥爭鳴中為何單獨寫畫眉鳥的叫聲?“興奮”一詞在這里起什么作用呢?

      6.想象百鳥爭鳴的熱鬧景象,并繪聲繪色地口述出來。

      訓練目的:

      掌握景物變化中的狀態,插上聯想的翅膀,在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的氣氛中富有感情地描述,感受作者喜愛、贊美和依戀之情。同時懂得景物描寫動人的訣竅在于親自觀察,具有強烈的感受,如果憑空臆造,就根本談不上形象生動了

      教學小結:

      本課是一篇較難的課文,在講解榕樹時,抓住遠看和近看,遠看象許多株,近看只有一株。“好像把它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給我們看……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感受到大榕樹的枝葉茂盛。讓學生明白兩種寫作方法。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鳥的天堂教案 篇5

      一、引題引新,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創設情境:(播放“百鳥齊鳴”的錄音)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非常尊貴的客人,大家想知道是誰嗎?那么,請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聽,邊聽邊想,這些聲音,讓你想到了什么?

      (聽后學生自由發言)用“我聽到小鳥……的聲音,想到……”的句式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出發了,旅游時,別光顧著瀏覽,要把你的旅游發現填進旅游報告中。

      2、檢查朗讀。

      師:你拍攝了那些畫面呢?請把它來讀一讀。

      4、交流旅游發現。

      師:老師把你的發現寫在黑板上。(板書:榕樹大茂盛美)

      師穿插:這棵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三、讀課文,品味賞析

      1、同學們,鳥的天堂給大家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那么,大榕樹到底有多大有多美呢?讓我們深入到文中去感受。

      2、默讀寫榕樹的部分(5—8自然段),讀的時候,用你喜歡的記號劃出寫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語句,再標出讀不懂的地方。

      3、小組交流。

      4、現在讓我們交流一下,你從哪兒看出榕樹的大和茂盛?

      ①第五節中的句子。

      ②第七自然段的“是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丫枝”一直到“就像一棵大樹斜躺在水面上一樣”

      師:這段話從哪方面來描寫榕樹的大和茂盛?(枝干多)

      師:讓我們來再現一下看到的景觀吧!(放錄像,師邊講解)

      師:看了錄像后,你有什么感想想說?

      生說感想。

      師:你們說得真好,這棵樹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它何止大得驚人,簡直是一種特有的自然美。你們能不能把心中的感受讀出來呢?

      (指名讀這段話)

      ③在這一節中,還有什么詞能看出榕樹的大和茂呢?(逼近)

      作者為什么說“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為什么不用“靠近”

      師:非常好。“逼近”正體現出了榕樹那逼人的氣勢,而“靠近”就不行了。

      ④第八節中“那么多的綠葉”

      師:你找出的是從哪一方面描寫大榕樹的大和茂呢?(葉)

      師:來,大家欣賞一下大榕樹的綠葉吧!(放錄像,師邊讀第八節講解)

      看了錄像,再讀這段文字,你體會出了什么呢?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來?

      a“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寫出了榕樹的多和密。

      指名讀。

      b“現在正是枝繁葉茂的時節。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師:你是如何理解“榕樹好像在把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的?

      說明榕樹非常綠,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指名讀

      c“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這一句話寫得多好啊!把葉子都給寫活了。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⑤師:當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時,作者聯想到了新的生命在顫動。那么,你呢?你聯想到了什么?(看錄像)

      出示句式: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時,似乎……

      師: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說你的聯想嗎?(像綠寶石似的,還像一汪綠的水,似乎要滴下來似的。)

      ⑥師:你們描述得真美。看著這株榕樹,作者不禁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讀這句話?

      帶著熱愛、贊美之情讀。(生齊讀)

      師:對,速度慢一些,感情是發自心底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生齊讀)

      ⑦師:在寫榕樹的這個部分中,你們覺得哪一段寫得最好?

      生:(齊答)第8自然段。

      師:你讀出了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師:誰還愿意讀(生齊舉手)

      師:這么多同學想讀,那好,我們一起來吧。(配樂讀)

      (生有感情地齊讀第8自然段)

      ⑧師:看著這株美麗奇特的大榕樹,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你聽了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進“總結與感想”這一欄。

      生填報告,師巡回指導。

    【鳥的天堂教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的教案06-28

    鳥的天堂教案07-04

    《鳥的天堂》教案10-31

    《鳥的天堂》的教案09-09

    教案:鳥的天堂01-05

    《鳥的天堂》教案07-20

    鳥的天堂教案12-14

    鳥的天堂教學的教案01-20

    《鳥的天堂》教案范文07-03

    人教版《鳥的天堂》教案07-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综合曰本久久 | 最新国产午夜福利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