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5-04-25 09:57:36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范文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范文10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夠借助工具解決簡單的問題。

      活動準備:

      1、輔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將一些小禮物,如:雪花片,小粘紙等,冰凍在冰塊中。

      活動過程:

      一、小企鵝給我們送禮物。

      1、引入:(出示企鵝卡片):今天有以為南極的動物朋友要來給我們送

      禮物,南極是非常冰冷的地方。你們想知道企鵝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嗎?

      2、老師神秘地打開罐子。

      師:喲!冰冰的。原來企鵝給我們帶來夾心冰塊送給我們。

      3、教師提取幾塊冰塊,請幼兒摸一摸,體驗涼涼的感覺。

      師:你們想不想摸摸這冰塊是什么感覺?(讓每位幼兒摸摸體驗一下

      冰的感覺,硬硬的。)。

      4、你們在看看這冰塊里面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冰塊里有東西)。

      師:我們沒有把冰塊打開,那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禮物,為什么

      呢?(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教師小結:冰摸起來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來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塊里面的東西。

      二、拿出冰塊里的禮物來看看。

      1、引導想出打開冰塊辦法。

      師;企鵝送給我們的禮物其實不是一塊冰,原來企鵝是把禮物放在冰塊里面了。誰來想個辦法取出我們的`小禮物呢?

      師:怎樣才能打開冰塊?請個別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到的辦法。(如暴曬,放在水里泡,敲打等辦法)。老師適當的用小朋友想出來的辦法演示打開冰塊的方法。

      2、分發禮物。

      師;企鵝給我們班每一位小朋友都準備了禮物。你們想要收到禮物嗎?

      師;打開罐子,取出冰塊,將冰一塊一塊地分發給幼兒。要求幼兒接到禮物要說:“謝謝”!

      3、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到的辦法來打開冰塊取出冰塊里的禮物。

      師:請小朋友趕快用你們自己想到辦法來打開冰塊,看看你們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禮物。

      師:幫助,支持一些幼兒運用輔助工具將冰塊中的禮物取出。

      4、這么多的小禮物呀!你們是怎樣取出來的。

      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打開冰塊的方法。

      師:敲打的方法,原來冰很硬硬,但是又很脆落,敲打一下就會碎掉。

      師;曬的方法;原來冰冰很冷,但是也很容易融化。隨著溫度的增高,冰就會慢慢的融化。

      5、小朋友們好好玩玩你們的禮物吧!你們喜歡這些禮物嗎?我們一起來對企鵝說聲:“謝謝”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體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活動準備:

      海面、羽毛、毛筆、積木、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哪里最怕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和爸爸媽媽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是怎么玩的?

      2.那你們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撓一撓,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幫他貼上即時貼。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page_break] 5.交流:請你說說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癢?還有其他怕癢的地方嗎?(教師在人體結構圖上貼上即時貼)

      6.師:覺得脖子特別怕癢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單數、雙數)

      7.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出了身體上的脖子、胳肢窩和腰這幾個地方特別怕癢。

      二、癢一癢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有什么?

      2.海綿摸上去怎么樣?毛筆摸上去怎么樣?……

      3.待會兒就請你們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把它們記錄下來。

      4.(出示記錄表)誰看懂了?可以怎么記錄?

      5.小結:請你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在皮膚上相互撓一撓,在使你感覺特別癢的材料下面畫上一個簡單的標記。

      6.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交流:(展示各組記錄表,出示大記錄表)

      我們一起把找出來的材料統計一下,覺得海面癢的有幾個?一起數一數;還有幾種材料誰愿意來統計一下?

      8.師:仔細觀察這張大統計表,你們發現哪幾種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為什么?

      9.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軟綿綿的'、毛茸茸的東西碰到皮膚上就覺得特別癢,而一些硬硬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癢。

      三、經驗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碰到皮膚上是很癢的,我們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撓一撓好嗎?

      修改意見及建議:

      1第一環節中的舉手數數去掉,只要目測一下,小結一下讓幼兒了解就可以了。

      2.教師表述的時候要更明確、規范,體現出“怕”癢。

      3.材料的質地感覺這個環節省略,教師出示材料之后直接引導幼兒探索,在探索完成之后再說說材料的質地是怎樣的。

      4.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撓癢癢的時候可以配上一些象聲詞和肢體語言,讓整個活動氛圍更加的輕松、自由。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比較植物根的不同形態。

      2、發現植物根的種類,了解根的作用及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

      1、各種植物根的圖片。

      2、自然角中生長出來的許多植物的根。

      3、教學掛圖《根的秘密》。

      4、幾種可以食用的根。

      5、《科學》下P.8~9。

      教學過程:

      一、我見過的植物的根。

      1、幼兒將搜集來的圖片一一展示,介紹給大家。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豐富對根的認識。

      二、根是什么樣的。

      1、請幼兒猜一猜自然角植物的根是什么樣的。

      2、幼兒從自然角中拔出各種植物的根觀察:它們是什么植物的根?這些跟像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

      3、教師引導幼兒比較發現:洋蔥的根細細的,像老爺爺的胡須;菠菜的根中間直直的.;紅蘿卜的根紅紅的、胖胖的。

      4、讓幼兒說說還有哪些植物的根和上面說的一樣。

      三、根的作用有多大。

      1、觀看教學掛圖和畫冊《根的秘密》。

      2、幼兒講一講植物為什么長根呢?

      3、植物的根還有什么用途?

      4、鼓勵幼兒將自己觀察到的不同形態的植物的根畫在畫冊上。

      5、請幼兒品嘗煮熟的胡蘿卜、紅薯。

      6、教師與幼兒一起根據生活經驗介紹根與人類的關系。

      7、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角,發現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態。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冷和暖。

      2、發展感知和分類能力。

      活動準備:

      1、分別裝冷水和熱水的杯子(數量多于幼兒人數)

      2、紅、藍標記若干,太陽和雪花的大標簽各一張。

      活動重點:

      感受冷和暖。

      活動難點:

      能將冷暖分類,貼上標記。

      活動過程:

      1、 感知體驗:

      提出活動要求:

      ——“老師在許多杯子里放了水,等會寶寶們摸一摸,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操作。

      小結:這些杯子摸上去有的.冷,有的暖。

      2、 區分冷暖杯:

      教師提出要求:

      ——“請你們給摸上去暖的杯子貼上紅色標簽,給摸上去冷的杯子貼上藍色標簽。”

      幼兒操作。

      3、 冷暖杯找家:

      分別出示太陽、雪花的標簽,讓幼兒辨別冷暖。

      幼兒將冷暖杯送到合適的標簽處。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體驗手影游戲的愉悅情緒;

      2、動手探索影子形成的科學現象,初步了解影子在民間藝術中的運用;

      3、大膽發揮想象,創造有趣的影子。

      活動準備:

      1、 臺燈、手電筒、應急燈若干 布3-4塊

      2、 手影及鏤空圖片、樹干、書本等若干,

      3、 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以教師自編的手影故事引題

      2、與幼兒共同討論手影形成的`科學原理

      a、 剛才故事里的小動物是怎么變出來的?(小動物是手的影子變出來的)

      b、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師小結:影子的形成是東西擋住了光就形成影子,如果我們把燈關了,看看還有沒有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需要光的幫助。

      3、自由探索,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嘗試手影游戲

      a、提供各種工具及圖片,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影子游戲

      b、邊玩邊交流探索發現影子的科學想象

      4、集中幼兒共同討論,交流總結

      a、你發現了什么?

      b、你還在什么地方發現影子(借助圖片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5、播放《皮影戲》片段,欣賞影子在民間藝術中的運用,加深對影子的了解

      師:我們的民間藝人根據影子的現象發明了皮影戲,讓我們一起欣賞吧!

      6、與幼兒共同跟著音樂表演影子,結束游戲

      活動延伸:

      1、剪畫影子,表演影子

      2、制作并表演皮影戲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在實驗中了解玩具打氣簡的進氣孔、出氣孔的構造及其作用。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并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能拆裝的玩具打氣筒若干。

      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

      師:打氣簡上有兩個不同顏色的口子,這根打氣管應該裝在哪個口子上呢?

      2。幼兒預測。

      此前幼兒盡管使用過打氣筒,但從沒留意過打氣管的裝法。參加活動的16個幼兒中有9個幼兒預測錯誤,7個幼兒預測正確。

      3.幼兒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預測正確的7個幼兒很快就獲得了實驗的成功,另9個幼兒卻遇到了困難,后來他們在同伴的啟發下也獲得了成功,并記錄了實驗結果。

      4.師幼共同探討。

      師:你們的實驗都成功了嗎?

      幼:我的實驗剛開始沒有成功,我用腳踩打氣筒,打氣筒癟了。不過后來我換一個口子插管子,結果成功了。

      幼:我的實驗剛開始也沒有成功,我看見某某的做法,一試也成功了。我剛開始猜錯了!

      師:你們都成功了,都知道管子應該插在哪個口子上了!那誰能告訴我:這插著管子的口子叫什么?不插管子的口子又叫什么呢?

      幼:插著管子的叫進氣孔,不插管子的叫出氣孔!

      師:有不同意見嗎?

      眾幼:沒有。

      師:按你們的說法,這不插管子的口于是出氣孔,那我來想個辦法不讓氣跑出去。我把出氣孔堵上,這樣打氣就更方便了!

      (教師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支持,他們一致認為堵住出氣孔,效果一定會更好。于是,教師使勁按住不插管子的口子,請一個幼兒腳踩打氣筒,可是,打著打著孩子們發現打氣筒癟了,再也“抬”不起來了。)

      幼:這個打氣筒肯定是壞了,我的打氣筒是好的`,試試我的吧!(教師再次實驗,結果同前。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以。)

      師:怎么會這樣?

      幼:你堵住的肯定不是出氣孔,應該是進氣孔!

      師:打氣筒的出氣孔到底在哪里?

      幼:那個插著管子的地方!

      師:有什么辦法證明這是出氣孔?

      幼:撕張小紙片放在出氣孔前,若有氣出來,紙片就會動。(結果實驗成功,大家發現出氣孔有氣出來了。)

      幼:打氣球!(結果實驗成功!大家發現氣球變鼓了。)

      幼:用手放在出氣孔前面,也能感覺到有氣。

      5.幼兒修正自己的實驗記錄。

      6.師幼共同收拾實驗室。

      (點評:本次活動體現了“用事實來說話”的精神。孩子們通過實驗不僅了解了打氣筒的構造,而且在教師的引導下用事實糾正了錯誤概念。利用玩具引導孩子們科學地探究其中的奧秘,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它能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認識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出蠶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點。

      2. 能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初步了解兩種植物的相同點。

      3. 積極與同伴交流,感受觀察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孩子收獲的蠶豆和豌豆植株、蠶豆生長PPT、兒記錄單 。

      活動過程:

      1. 觀察蠶豆,感知蠶豆的特征。

      教師:蠶豆是什么樣的?我們仔細看一看,還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 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感知它們的不同。

      (1)幼兒自主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的不同點。

      教師:蠶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3)幼兒有序的觀察并記錄。

      (4)師生交流并共同小結。

      3. 打開蠶豆莢和豌豆莢,進一步了解它們的特征。

      4. 觀看PPT,了解感受蠶豆和豌豆的生長過程。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欣賞并理解故事(小點點去太陽旅行)

      2、 初步了解太陽的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小點點去旅行》

      活動過程:

      一、 猜一猜

      1、 教師點擊課件【謎語】,請幼兒猜一猜謎語中說的是什么。

      2、 教師點擊課件【謎底】動畫,給幼兒展示太陽的.動畫幫助幼兒了解答案為什么是太陽。

      二、故事欣賞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太陽上是什么樣子的么?現在,有一位還叫做點點的小朋友想到太陽上去旅行,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吧!點擊播放【引入】

      2、教師點擊播放【點點和小狗】

      教師:小狗為什么不愿意跟點點到太陽上去?

      3、 教師點擊播放【點點和小貓】

      教師:小貓同意和點點一起上去么?為什么?

      4、 教師點擊播放【點點和鼴鼠】、【點點和小熊】

      教師:鼴鼠和小熊去了么?為什么?

      5、 教師總結:小動物們不愿意一起到太陽上去旅行的原因是因為太陽太大了,太熱了,太陽上也沒有小動物,所以下動物們不愿意去。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找找、說說的過程中了解動物與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關系,獲取初淺的科學經驗。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3、樂意用自己的本領表達對朋友的祝福,體驗禮物的意義。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PPT

      2、分組操作材料:禮物與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活動。

      1、今天是獅子大王的生日,讓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吧!

      2、過生日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

      (二)集體討論,觀看PPT:想想、猜猜,獲取動物與物品的相關經驗。

      導入語:今天獅子大王過生日,森林里的`小動物會送什么禮物給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情景一:猜一猜奶牛會送什么禮物?

      情景二:想一想蜜蜂會送什么禮物,為什么?

      情景三:母雞有什么本領呢?想一想母雞會用雞蛋做了哪些不同的禮物呢?

      小結:奶牛送了香香的牛奶,蜜蜂送了甜甜的蜂蜜茶,小母雞把雞蛋做成各種各樣的蛋制品。他們都用自己的本領,做成禮物送給獅子大王。

      (三)分組操作:找找、說說,分析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系。

      1、情景四:討論動物的本領。

      又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是誰?會送些什么禮物?

      2.幼兒分組操作并交流:配對游戲找一找,分析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系,并進行配對。

      3、集體展示并交流:理解動物與物品的關系。

      (四)表達祝福,理解禮物的意義。

      情景五:小鳥用清脆的歌聲作為禮物,送給獅子大王。

      延伸活動:

      用自己的本領表達祝福,進一步理解禮物的意義導入語:小動物們能用自己的本領作為禮物送給獅王,那你們有什么本領可以送給獅子大王作禮物呢?

      小結:小朋友,其實禮物不需要有多么貴重,只要你用心去準備,用自己的本領去表達祝福,這就是送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鞋子是幼兒身邊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鞋子,不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給幼兒帶來了許多樂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創意的空間。我們選擇鞋子作科學活動設計的課題,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鞋子的基本特點,初步了解鞋子從單一的保護功能到集保護、保健和美觀等多元化功能的發展過程。知道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用途。感知什么樣的鞋子最好看,最舒適,最方便。引發孩子對將來穿什么樣的鞋子最好的想象、好奇心和創新沖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探究鞋子的基本特點及作用。

      2.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體驗新產品“魔術貼”鞋子的優點。

      3.講述、繪制自己喜歡的鞋子,感受創意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鞋子若干(皮鞋、布鞋、球鞋、綁帶鞋);“魔術貼”鞋子若干。

      2.“小鞋店”的環境布置(鞋柜、鞋架)。

      3.繪畫工具(畫紙、蠟筆、剪刀、漿糊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認識鞋子

      1.教師講述故事“會唱歌的鞋子”引出課題。

      2.討論問題。

      (1)你們穿的鞋子是什么樣的?

      (2)鞋子為什么會唱歌?聲音從哪里發出來?

      (3)你喜歡唱歌的鞋子嗎?為什么?

      3.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的鞋子,教師引導個別幼兒,并給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發言的機會。

      4.教師小結鞋子的主要特點及作用。

      活動(二)“鞋子的一家”

      1.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子讓幼兒辨認,并說出鞋子的特點及用途。

      2.讓幼兒講述不同的鞋子的不同特點及不同作用(布鞋、皮鞋、球鞋)。

      3.討論問題:

      (1)布鞋、皮鞋、球鞋的異同?

      (2)球鞋在什么時候穿最合適?

      (3)下雨天怎么辦?穿上布鞋會怎么樣?

      4.“小鞋店”游戲,幼兒扮演角色,進行鞋子歸類的游戲活動,鞏固對鞋子的.認識。

      活動(三)“我最喜歡的鞋子”

      1.讓幼兒自己選擇最喜歡的鞋子,體驗和享受穿不同鞋子的不同感受。

      2.投放魔術貼鞋,讓幼兒感受鞋子的優點:方便、美觀、舒適。

      3.討論問題“將來我們穿什么樣的鞋子”。

      4.讓幼兒講述,繪畫。啟發幼兒的創意,設計一雙更好看、更有新意、更適用、更方便的鞋子。

      活動反思

      小班科學活動設計以“鞋子”這一幼兒生活中常用的事物作為活動的選題,把幼兒科學活動和教育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和探究精神,以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寓科學教育與生活、活動之中,值得提倡。

      該科學活動設計目標明確、具體,把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和實踐操作按認知―分析―探究―創意,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的順序有機地加以組織,符合兒童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于實踐的基本規律。特別是該活動把創意培養作為核心目標,緊扣科學啟蒙活動,培養創造性品質和精神的宗旨。

      此活動的內容豐富,活動形式生動活潑,有利于激發孩子們活動興趣,啟發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創造意識,訓練孩子實際操作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8-01

    科學活動教案07-25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科學活動教案10-13

    (通用)科學活動教案07-27

    (合集)科學活動教案07-28

    【優】科學活動教案07-25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永久在线亚洲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