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10-30 10:56:46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科學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重點: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難點:探索科學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若干個:(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沙子、玻璃瓶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鄭老師,昨天答應你們要給你們帶來好玩的玩具。瞧:看看是什么玩具呢?好,我們現在要上課,我們先把它收起來吧!

      教師:噢,剛剛我們的箱子是蓋得緊緊的,而現在蓋不緊了,為什么呢?(幼兒說一說)

      教師:好,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請你們做一個實驗。

      二、觀察實驗用品,說說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同?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呀?”“誰愿意來說一說,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一樣呢?”

      2、教師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沙子又細又小,當我們把沙子抓起來時,沙子會從我們的指縫里流下來。

      三、幼兒探索、嘗試把沙子、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里。

      1、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把這三個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都裝到這一個玻璃瓶里,還要把蓋子蓋緊,小朋友,你會裝嗎?好,那我們現在開始實驗吧,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愛動腦筋,能把它們都裝進去!”

      2、教師說明記錄表的使用,并讓孩子們自己選出記錄人,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同時讓孩子注意操作規則:a、要把一種材料放完,再放第二種材料,而且要把它們都放完哦。b、操作時我們要輕拿輕放,不要把沙子撒到外面。

      四、說一說我的發現。

      1、教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裝完了,請你拿著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裝的?你成功了嗎?”(記錄表板書)

      五、引導幼兒把瓶子里的材料放回各自的杯子里,再進一步探索成功的裝瓶方法。

      六、交流和討論實驗結果。

      教師提問:這一次你們都成功了嗎?

      討論:“為什么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后裝沙子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七、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

      教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后我們再放上沙子,這樣沙子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后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八、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里,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么?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見證,成功了嗎?(成功)為什么這么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沙子,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教師:好了,今天的實驗做完了,你們還記得老師之前帶來的那箱玩具為什么拿出來后又裝不進去呢?小朋友想到了嗎?(應該是先放大的到中的,最后放小的玩具)

      九、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探索求知的興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觀察螞蟻的形態。

      活動準備

      課件、自制海綿豆子(數量為幼兒人數的2—3倍)和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從而引發幼兒興趣。

      遠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驢運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進熱鍋里。

      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動物的名稱(螞蟻),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二、出示螞蟻的課件,引導幼兒說出觀察到的螞蟻的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1)你在哪兒見過小螞蟻?

      (2)螞蟻長得什么樣?

      (3)小螞蟻是怎樣搬運糧食的?為什么?

      通過觀看課件聽故事,讓幼兒大膽發言,回憶聽到的情況,教師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

      三、教師提問:我們應該像小螞蟻學習什么?讓小朋友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四、游戲:“螞蟻搬豆”,鞏固認識。

      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四散地站在場地一端。

      游戲開始,教師說:“孩子們,咱們快去搬豆準備過冬吧!”“小螞蟻”自由地(可不按順序)鉆過皮筋,爬過紙箱和墊子,跑到場地另一端,拾一顆小豆跑回家中,將小豆放進小籃。如此反復進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結束部分:

      學螞蟻搬豆走出活動室。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科學活動——水的秘密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寶寶發現:顏料放水里,水變成顏料的顏色;蠟筆放水里,水沒有變色。

      2,體驗玩水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紅綠色顏料、2支排筆、蠟筆(若干)、水盆1個、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材料導入

      1, 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這是什么?

      幼:顏料、蠟筆

      2, 這是兩瓶水,把顏料和蠟筆放水里,水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二、水的實驗

      師:現在我們試一試:

      1, 顏料實驗:顏料是什么顏色? 幼:紅色

      師:紅色的顏料放水里,看水會不會變顏色?

      幼:水變成紅色了

      總結:紅色的顏料放水里,水也變成了紅色了。

      2, 蠟筆實驗:這支蠟筆是什么顏色?幼:紅色

      師:紅色的蠟筆放水里,水會不會變成紅色呢?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試試(幼操作)再把水搖一搖,水變色了嗎? 幼:沒有

      總結:蠟筆放水里,水不會變色。

      三、幼操作

      師:是不是所有的蠟筆放水里,水都不會變色呢?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都試試

      1, 蠟筆實驗:每人一支蠟筆、一盆水,分組投放。

      總結:所有的蠟筆放水里,水都不會變色。

      2, 顏料實驗:人手一個水瓶,師依次投放顏料。

      總結:顏料放水里,水會變成顏料的顏色。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活動取材于新時代出版的幼兒園課程指導(第2版)大班教育活動設計(下冊)中《我奇怪 我發現》主題中‘光與影’的活動內容之一。鏡子是幼兒日常生活所需品,除了用來照鏡子整理自己,鏡子其他的功能可能了解的并不多。《綱要》中指出:教師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有趣的鏡子》是本次半日活動的第一個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去發現,當雙面鏡子的夾角改變了,擺放在鏡子前物品的影像也會不同,從而使幼兒的探索活動從無意轉向有意,激發幼兒探索鏡子的興趣和欲望。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2.通過玩玩、看看,了解鏡子角度變化和成像數量之間的關系。

      3.能夠將經驗進行遷移運用,感受鏡子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單面鏡、雙面鏡;油畫棒、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1.一面鏡子的游戲。

      (1)謎語導入,引出“鏡子”。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仔細聽,猜猜謎底是什么?明明亮亮,又平又光, 誰來看它,跟誰一樣。(幼兒答:鏡子)對,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鏡子(教師出示鏡子)。

      (2)幼兒每人一面鏡子,兩人合作,感受鏡子成像現象的有趣與神奇。

      師:我請小朋友用鏡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幼兒答:里面的人和我長得一模一樣,豐富詞:一模一樣)

      請你來說說,鏡子里面的你長得怎樣?(漂亮嗎、帥嗎?)請小朋友用完整話來表述。

      師:我請你們動動腦筋,怎樣讓自己不回頭,就能看見我身后的老師? (幼兒動腦想辦法)。

      師小結:把鏡子放在面前,調整鏡子的角度,高低就能從鏡子中能看見后面的人和物。

      師:那現在我要更進一步了,我想看見自己后腦勺的發夾,可我怎么也看不到,誰能幫我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讓我看到那個漂亮的發夾?

      (幼兒嘗試探索)?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否和同伴一起來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辦法?(教師引導幼兒相互幫助擺放鏡子的角度)

      師小結:我看到XXX和XXX用的辦法,我請他們上來演繹一下,大家給評評是不是一個好辦法了(用二面鏡子,一前一后放置,調整好鏡子的位置,就能看見自己后面的頭發)。

      2.雙面鏡子的探究。

      (1)師:剛剛,我們用一面鏡子、用兩面鏡子來照自己,都能照出不同角度的自己,那我現在要變換一種鏡子來照照自己,又會有怎樣的秘密?教師出示雙面鏡,提問這是什么樣的鏡子,豐富詞:雙面鏡

      (2)幼兒每人一面雙面鏡,自由探索,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雙面鏡的初次探索:我們一起用雙面鏡來照一照,你發現了怎樣的秘密?(引導幼兒發現鏡子里的事物數量發生變化了)

      師:能告訴我你的發現嗎?(幼兒回答)

      師小結:用雙面鏡照自己我們發現了一個自己變成了二個,那么接下來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魔術,看看這個魔術怎么變。

      3.夾角成像小實驗。

      (1)用奇妙的鏡子給油畫棒變魔術,教師講解示范實驗操作的步驟與方法。

      師:這個魔術師這樣子的:有一根蠟筆,放在雙面鏡的面前,變動雙面鏡的角度,去找找鏡子里的蠟筆會變怎樣的魔術?

      出示筆錄表:這里有一份記錄表,第一欄畫得是鏡子擺放的大小角度,請小朋友把蠟筆放在鏡子前面,按照上面的角度擺放好鏡子,然后觀察鏡子里的變化,把你看到的畫在對應的表格里面,你看到幾根蠟筆就在記錄表上用幾個圓點表示。

      (2)幼兒自主操作,記錄觀察的結果。(鏡子夾角越來越合攏,鏡子里油畫棒的數量就越來越多)

      師提問:從這個魔術中,你們發現了什么秘密?(幼兒回答)原來鏡子夾角越來越合攏,鏡子里油畫棒的數量就越來越多。

      4.油畫棒的魔術

      師:剛才我們是變動鏡子的夾角來變魔術的,那么我們來變動蠟筆擺放的位置又有什么發現呢(幼兒探索回答)

      5. 延伸活動: 鏡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師小結

      師:鏡子的魔術有趣嗎?(幼兒答:有趣)那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鏡子也很多,你還看見過怎么樣的鏡子呢,它有什么作用?(幼兒答,教師出示ppt小結)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去找找幼兒園還有哪些鏡子,像小花貓一樣輕輕的下樓,注意安全。

      戶外游戲【10:00——10:20】

      活動名稱:手影游戲

      活動目標:

      1.學習幾種玩手影游戲的手勢,體驗手影游戲的趣味。

      2.嘗試與同伴合作表演手影小故事。

      活動準備:手影視頻,投影儀,手電筒若干,創設較暗的環境。

      活動指導:

      1.指導幼兒根據視頻提供的手勢來進行手影游戲。

      2.關注幼兒游戲,指導幼兒進行相互的合作,不推不擠。

      集體活動 【10:20——10:50】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中初步了解人眼睛的結構及動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體驗探究活動的快樂。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與同伴、父母一起觀察眼睛的樣子、收集有關眼睛的知識。

      2. 操作活動材料:電筒、鏡子、小鳥旋轉卡片、表情圖。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識

      (一)介紹觀察到的人眼睛的樣子。

      1.談話導入。

      2.幼兒根據記錄單介紹觀察結果。

      3.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二)介紹動物特別的眼睛。

      1.幼兒介紹收集的動物眼睛知識。

      2.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錄像等及時進行補充,幫助幼兒進一步拓展知識。

      二、分組探索眼睛的秘密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兒自主選擇,進行探索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分享發現的秘密。

      三、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看電視要保證房間有足夠的亮光;離電視機1.5米遠;每看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看書也要避免光線太強和太暗,距離書本30厘米……

      四、延伸:了解關于眼睛更多的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火鍋里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鍋可以暖和身體。

      2.體驗大家一起“吃火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前墻面和語言角張貼“火鍋”的圖片;幼兒有品嘗“火鍋”的經驗;故事錄音;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冬天里我們有什么辦法讓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2.欣賞故事

      (1)聽聽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吃火鍋)

      (2)火鍋里都放了些什么呀?為什么?(重點:各動物喜歡的食物對應起來)

      3.說說議議

      (1)你們吃過火鍋嗎?

      (2)在吃火鍋時你最喜歡吃什么?

      (3)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怎樣?

      小結:冬天吃火鍋,大家圍一桌,又暖和,又開心。

      4.操作體驗

      (1)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請你選擇能放進火鍋的東西把它撕下來黏貼到火鍋里。

      (2)幼兒操作。

      (3)交流分享

      你的火鍋里放了些什么?

      4.延伸活動

      (1)為什么這些東西不能放火鍋里面燒?

      (2)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放火鍋里燒?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幼兒進行操作時在桌上墊上報紙,避免漿糊粘到桌面。

      2.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娃娃家放置相關的火鍋材料,對活動進行延伸。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究吸盤鉤的力量與所吸附的物體表面光滑度之間的關系。

      2、學會用數據記錄自己的探究發現。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吸盤鉤、沙袋、記錄表、筆。

      環境要求:有較大面積的瓷磚墻、玻璃窗、木制門。

      操作要求

      1、觀察記錄表左側欄目里所提示的實驗對象:瓷磚墻、玻璃窗、木制門。

      2、將吸盤鉤先吸附在瓷磚墻上,并逐一往上加沙袋。每掛上一個沙袋就在記錄表中間一欄畫個沙袋,直至吸盤鉤因超過承受極限而掉落。

      3、統計吸盤鉤沙袋的數量,并在記錄表右側欄目中記錄相應的數字。

      4、按同一方法,繼續將吸盤鉤分別吸附在玻璃窗、木制門上,并進行統計。

      5、比較吸盤鉤吸附在瓷磚墻、玻璃窗、木制門上所承受的沙袋數量,發現結果:吸盤鉤吸附在光滑物體上承受力最強。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選擇其他的實驗對象進行擴展實驗,如黑板、桌子、鋼琴等。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究。

      3、對操作、記錄能力弱的幼兒給予適時的幫助。

      4、可大小不同的吸盤進行比較性探究。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摸摸、開開、玩玩,初步了解鎖的結構、特性和用途。

      2.知道鎖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懂得要愛護鎖、保管好鑰匙。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常見鎖(與幼兒人數相等:鑰匙和鎖分開)。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客人鎖寶寶,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師以鎖的口吻說話)大家好,我是鎖寶寶,今天我帶來了許多小伙伴到這里來和大家做游戲,你們歡迎嗎?鎖寶寶的朋友在哪里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2.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區域。

      二、探索活動一:了解各種鎖的用途。

      1.師:請小朋友找一個你認識的鎖寶寶做游戲,然后請你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樣子的鎖,在哪里見過。

      2.幼兒分散活動后集中討論。

      3.師:鎖的用處可真多,可以用來鎖門、鎖車、絲哦鑰匙那人們為什么要用鎖呢?

      4.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門上裝了鎖小偷就不能進去偷東西了,裝了鎖的抽屜沒有鑰匙的人是大不開的,裝了鎖的自行車、汽車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動二:初步了解鎖的基本構造。

      1.師:鎖寶寶的本領真大,你們知道嗎?它身上還藏著許多秘密呢?想知道嗎?那就請大家再和鎖寶寶玩玩,仔細地看看、摸摸、開開、關關,把你的新發現告訴大家。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鎖進行探索、討論。

      3.集中討論后,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結合鎖的示意圖。引導幼兒認識鎖身、鎖舌、鑰匙孔。

      4.師:你們誰會打開這把鎖的?

      5.師示范講解幾種鎖的打開方法,讓幼兒懂得開鎖時需要轉動鑰匙,關鎖時有的需要鑰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動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1、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換一把鑰匙能打開同一把鎖嗎?

      2、師:有的小朋友說能打開,有的小朋友說不能打開,這樣吧,我們現在來玩一個換鑰匙的游戲,請你用自己的鑰匙去打開旁邊小朋友的鎖,看看能不能打開。

      2、幼兒動手操作。

      3、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每把鎖里的秘密不一樣,所以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4、師: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看來我們的鑰匙千萬不能弄丟。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鑰匙弄丟了會怎樣?

      五、探索活動三:怎樣迅速的給鎖找上相匹配的鑰匙

      1.游戲:比比誰最快。

      2.引導從鑰匙的顏色、大小、標志上識別。

      六、游戲:開啟百寶箱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感知淀粉遇到碘變藍的現象。

      2、能運用這個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會變藍

      難點:嘗試運用淀粉遇到碘變藍的原理

      活動準備:

      碘酒、村長頭飾、饅頭、胡蘿卜、土豆、白菜、餅干、青瓜、梨頭、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盤子

      活動過程:

      1、認識碘酒

      師(慢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慢羊羊村長,最近我發明了一瓶神奇的藥水——它叫碘酒

      提問:我們來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顏色的?(棕褐色)

      師: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殺死許許多多的細菌,在打針的時候經常用到我,細菌看見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我發現,碘酒除了能消毒之外,還有一個奇妙的現象,我們看看這里有一個饅頭,現在加入了碘酒,現在我們看看饅頭怎樣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2、幼兒操作

      1)試一試

      將碘酒滴到食物上,觀察現象

      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哪些食物變藍了

      2)記錄

      哪些食物發生了變藍的現象,在對應的欄里打勾,教師驗證有異議的食物

      3)揭示現象

      你知道為什么有些食物會變藍嗎?因為他們中都有一樣東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會變藍

      3、問題解決——運用

      1)情景表演

      師:灰太狼,為了掙些錢給紅太郎和小灰灰買好吃的,動起了歪腦筋,開了一家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來買呦,便宜濃稠的奶粉,原來,他在有的奶粉罐中放了許多淀粉,這樣買可以比超市便宜,所以許多羊村的村民上當買回了家,上了當,結果寶寶營養不良

      衛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來進行檢查。警長遇到了難題: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來幫幫他想想好辦法,用什么辦法可以檢測奶粉的真假呢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檢測?

      看顏色、嘗一嘗、用碘酒

      3)動一動

      請你們用碘酒的方法試一試,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結束游戲

      師: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帶走了,神奇藥水把它送進了監獄,羊村又恢復了平靜。請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還含有淀粉。做一份食物淀粉大調查。

      活動反思:

      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活動中教師通過兩個問題情景的創設,把模式貫穿其中。通過孩子的猜想,驗證,發現碘酒的秘密,培養孩子嚴謹的科學態度,懂得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6-21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 在线精品国精品91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跳转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