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7-21 18:52:36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科學活動教案范文5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各類能滾動的物體,體驗玩滾動游戲的樂趣,引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

      2.愿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1-2種自己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活動重點:

      探索怎樣把物體滾動起來。

      活動難點:

      了解物體滾動的原因。

      審美元素:

      探索活動的成功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喜悅,能夠激發人向更高更難的方向發出挑戰和進取,本次活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師:你帶來的是什么?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4.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并交流各自經驗,了解什么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后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并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么能滾起來呢?

      教師小結:

      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會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我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動起來。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自然現象——風的存在,知道風能使風車轉動。

      2、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使風車轉起來。能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發現。

      3、激發幼兒對風車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使風車轉起來;能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紙扇、彩帶、書本若干,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2、多于孩子人數的風車、盆子、米若干。在角落里擺放一只電風扇和若干風車用布遮住。

      活動過程:

      一、感知風,認識自然界的風,自己動手制造風。

      1、王老師今天要和小朋友玩變魔術的游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用扇子給小朋友扇風。)教師: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2、平時你看到什么就知道有風來了?教師引導天上白云飄、樹葉搖、紅旗舒展、小草點頭、河里有波紋來理解。還可以說舒服、冷熱等感覺中理解風。

      3、教師出示電吹風,給幼兒吹風,讓幼兒感知風的存在。

      4、我們小朋友也能制造風,大家動手試一試。(幼兒身邊準備了紙扇、彩帶、書本等讓幼兒制造風、感知風的工具)

      二、玩風車,初步獲得讓風車轉起來的經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1、小朋友和風玩得真開心,有些寶寶他們也想出來和小朋友玩了。教師出示五顏六色的風車,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看看我身上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請小朋友和我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

      2、幼兒自由挑選插在米里的風車,選一個空的地方玩。教師放音樂,制造輕松活躍的氣氛。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1)觀察孩子探索風車的玩法,抓住個別典型的玩法。教師:倪可可真棒,你的風車寶寶是怎么轉起來的?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你的風車寶寶是怎么轉起來的,快告訴小伙伴吧!

      4、引導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玩風車的發現。

      (1)讓孩子停止玩風車,坐下來休息。

      教師:小朋友帶著風車寶寶回家了。你們看老師的風車寶寶多聽話,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們的風車寶寶聽不聽話,我們也讓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風車寶寶玩的開心嗎?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師:“你是怎樣和風車寶寶玩的?”請幼兒演示給同伴看,同時請同伴一起嘗試風車的玩法。

      (3)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知道用嘴巴吹吹,用手撥,迎著風跑、頂著風推、甩、用手搓等方法讓風車寶寶轉起來。風車寶寶可高興了。他們要跳集體舞給小朋友看呢!

      三、多觀察,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風車的興趣,拓展幼兒的思維。

      1、教師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可以讓很多的風車一起轉起來,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很多轉的風車)請你們猜猜看是什么東西讓許多風車一起轉起來?小朋友猜猜得對不對呢?(出示電風扇)小朋友除了電風扇還可以有什么辦法使風車寶寶轉起來?

      2、幼兒相互討論。

      提問:風車會轉嗎?怎么才能轉起來?人不跑動,風車能轉起來嗎?風車對著風,為什么也沒轉?

      3、拿好我們的小風車,用剛才我們想到的方法和風車寶寶開心的玩吧!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風,和風車寶寶玩得真開心。可是風車寶寶累了,讓風車寶寶休息吧。以后,我們再和他一起做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層次清晰,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整個活動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學目標明確,效果很好。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孩子的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游戲化,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既使幼兒積極思考,自主創編多種玩法,培養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想象力,激發幼兒對玩風車的興趣。但整個活動還存在一些遺憾: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幼兒自由玩風車時,我發現幼兒對玩風車還意猶未盡,如果多給幼兒探索玩的機會。肯定效果會更好。在區域活動中,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的語言引導能力,讓孩子學會既動手又動腦。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聽診器能把聲音放大的科學現象;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激發幼兒對聲音的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卡紙、書、25~35厘米長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漏斗、手表、手機等。

      活動過程

      說一說周圍有哪些聲音?人的身體內部有什么聲音? 聽一聽,把耳朵貼在同伴的胸口上,有什么聲音?與平常聽到的聲音有什么區別?身體里還有哪些聲音也是很微小的? 試一試。幼兒將卡紙卷成紙筒,將紙筒一端貼在同伴的胸口,將自己的耳朵貼在紙筒的另一端,聽一下心跳的聲音,與耳朵貼在心口聽到的心跳進行比較。 做一個小小“聽診器”。把橡皮管一端套在漏斗上,若有空隙用彩泥固定。

      游戲:“聽診器”好用嗎?

      (1)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用漏斗聽同伴的心跳聲,再用耳朵直接聽,比一比用哪種方法更方便、聽得更清楚。

      (2)請同伴原地做運動,再用自制“聽診器”聽他的.心跳聲,比較一下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3)利用“聽診器”聽同伴呼吸、腸蠕動等內臟發出的聲音。 應用“聽診器”去聽周圍的環境及身體內部發出的細小的聲音,如手表、手機、喝水、咽唾液、呼吸等聲音。

      注意事項

      1.應選擇適合幼兒操作的小漏斗。橡皮管的長短應選擇在25~35厘米之間。

      2.橡皮管和漏斗銜接不密封,可以用橡皮泥或膠帶密封。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了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并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對話。

      3、激發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

      2、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著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3、《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著《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伙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秘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說:"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進入下一環節.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了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后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著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說出雞蛋里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后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著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

      "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

      "青草嘛,是讓我們踩著走路的。"

      "哦,那個圓點點是什么東西?"

      "那是露珠。"

      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著媽媽去找吧。"

      小雞跟著雞媽媽,"悉沙悉沙"踩著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

      欣賞完故事后,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游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著母雞頭飾,胳膊帶著用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著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著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后老師說:"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觀察實驗中的科學現象,初步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塑料小吸盤、飲料包裝盒、吸管、玻璃杯、硬紙板、小盤子、蠟燭、水盆

      活動過程:

      一、玩玩小吸盤

      1、教師出示吸力球,提問引發幼兒的思考:沒有膠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盤上的?

      2、用吸盤試著吸一吸,吸盤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樣讓吸盤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盤,有什么感覺?怎樣輕松地拿起吸盤?

      4、兩人一組,將吸盤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開嗎?

      5、想一想,是誰把吸盤粘住了?

      二、玩玩飲料盒

      讓幼兒向空飲料盒內吹氣,再吸氣,觀察包裝盒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在吹氣時紙盒會鼓起來,吸氣時紙盒會癟下去?

      三、小實驗:流不出來的水讓幼兒在玻璃杯中裝滿水,用一塊硬紙板蓋住杯口,用手按在紙板上把杯子倒過來,再慢慢地松開手,觀察有什么現象。水流出來了嗎?想一想為什么?

      四、小實驗:誰讓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蠟燭,倒入少量的水,點燃蠟燭,然后將玻璃杯罩在蠟燭上,觀察有什么現象。引導幼兒說一說誰讓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鋼筆、針管、吸盤玩具等實物,小結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三a四a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 | 日本羞羞的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