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作文(精品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習俗作文1
今天是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早上9點半,天仍然下著小雨,我和爺爺冒雨到香溪洞的路邊給太爺,太太掃墓。我們先在興安門坐4路公交車到香溪路口下車,然后和爺爺步行20多分鐘才來到香溪路旁邊的墓前。我的太爺和太太都是人民教師,生前在漢濱區教師進修學校工作,一輩子辛勤努力,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我很敬重他(她)們,我要學習他(她)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認真學好文化知識,長大以后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爺爺和我拿著掃把將墳前打掃干凈,盡管天上仍然下著小雨,我和爺爺還是忙前忙后,終于將整個墳墓打掃干凈。爺爺和我將準備好的花籃放在墳的兩旁,又把買好的清明吊掛在墳的兩邊。爺爺點燃了一把香,爺爺先給太爺太太上香,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把點燃的'三根香插在墳前的香臺上。我們又待了一會兒,才離開了墳墓。
這是我第一次給太爺、太太清明時節上墳,回家的路上雖然雨已經慢慢停了,但我的心里還是有點悲傷。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跟前多盡孝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顧好他(她)們。
家鄉的習俗作文2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里,買年貨的人們數不勝數。小攤上,小店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擺滿了鮮艷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家鄉的習俗作文3
我的家鄉是“老子故里,道德之鄉”的渦陽,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雖說忙忙碌碌,但是,在忙碌中體會到的何嘗不是歡樂呢?
除夕是最令人興奮的日子,這天可以說是辭舊迎新,大家穿上了新衣服。因為“無新衣,不新年”。傍晚,吃過年夜飯,就跑到大街上同朋友一起買各種煙花爆竹。到了店門前一看,哇!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有飛天炮、摔炮、水雷、雷鳴......我真想統統拿走。
我把煙花拿在手中,用打火機點著,一下冒出了金色的火花。隨之又開始冒出不同顏色的火花。我急忙揮舞,揮舞出不同形狀。眼看快滅了,我又拿起了另一只來引火,居然引著了。我又拿起幾個煙花,全引燃,一只手上拿幾個,不停地揮舞,像仙女在凌空飛舞彩帶。真是美麗又壯觀!
還有摔炮,拿起一個,往地上一摔,立馬發出了清脆的響聲。還有飛天炮,是一個蜜蜂的外形,旁邊還有一個綠色的引火線。我把線點著,趕緊跑開了。它像一個飛碟一樣,旋轉著,隨之升天,發出各色的光芒。
當我們玩累了,便一起回家看聯歡晚會了,里面的舞蹈優美而喜慶,演員揮舞著手中的彩帶,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還有各種小品,使人笑得合不攏嘴,又頗令人感動。
這天夜里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歲數大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了給父母延壽。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之一。
家鄉的習俗作文4
然后就是烤。把月餅整齊地放在一塊巨大的矩形鐵板上,幾個人把它放在一個巨大的爐子里,用紅磚做成,下面燒著旺旺的`木柴。月餅慢慢烤香味會漂浮很遠,烤月餅總是圍繞一群像我這樣的孩子,好奇地盯著主人根據月餅的顏色控制溫度,同時急切地等待自己的月餅可以快速完成,第一次帶幾個朋友一起品嘗,月餅總是擱置幾個小時,或者在爐子里有花生油的余熱。
中秋節快到了,每個家庭都要去找親戚。我有一個叔叔,一個阿姨,六個阿姨和一個最小的叔叔。我的父母是祖母家的老板,叔叔阿姨逐漸結婚,所以家庭團聚的日子,孩子們聚在一起非;顫。
中秋節天黑不黑的時候,爸爸會幫我拎很多酒和月餅,很重。走一段路,敲開大奶奶家和三奶奶家的門,送給他們這份禮物。這個時候,他們總是很開心,讓我留下來吃飯。
家鄉的習俗作文5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日,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大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此刻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能夠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僅有小孩能夠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當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閑時光,但今日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大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約莫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大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可是,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大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可是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大年夜飯和制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6
在潮州,春節最忙的就是拜神,拜祖宗,訪友。
每到年三十,所有人都會準備鮮艷顏色的新衣裳,這樣能夠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平平安安。每家的主人都要把屋子打掃好,把美味的食物準備好,迎接從遠方來的親戚朋友。
這天晚上,差不多十二點鐘,就要在家門前掛上一串長長的禮炮,還要在十二點整點燃。據說這樣是為了新的.一年踏進家門送來福氣
大年初一,大人們帶領著小孩們登門拜訪。一大早就要拿上禮品,封好紅包。至少要上五六家。孩子們收到紅包都會跑到小店鋪買吃的喝的玩的。
初一晚上,我們都會聚在一家人里吃團圓飯。我的伯母很會做年糕,馬鈴薯糕和蘿卜糕,這些都是用各種材料和面粉做出來的。咬起來很脆,雖然好吃,會上火,所以不能吃很多。
初二和初三這兩天是最忙的。我們早晨七點多鐘就要起床。拿好貢品去拜神。
我們先到黃氏祠堂。 拜完后要到土地廟和財神廟等……
第二天,就要到老屋里拜老祖宗。我們家所有親戚都要來到這里。不管老少都要一個一個跪拜祖宗。
拜完祖宗后,還要放一次禮炮,燒大經。
初四初五都是去玩。
初六幾乎都要回自己家了。
這就是潮州過春節的習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7
馬上就要過年了,大街上彌漫著喜慶的氣氛,街邊的小攤有賣玩具的,有賣元宵的,還有賣春聯的。今天,我跟爸爸一起出來買春聯,爸爸一連選了幾個,還買了一個“!弊郑弥职仲I的春聯,嘴里嚼著糖葫蘆,我們準備回家貼春聯。
回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貼春聯的來歷。春聯最早被稱為“春貼”。古人在立春當天,會在門上貼寫有“宜春”二字的紙,有迎祥納福的寓意,后來春貼漸漸發展為春聯。
終于到家了,我左手拿膠帶,右手拿膠棒,對爸爸說:“我準備好了,讓我來貼吧!”爸爸笑著說:“行,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干啊!”我拍著胸脯應道:“放心吧,小事一樁!”我先用膠棒在春聯上涂了一遍,然后拿著春聯的上聯,把它往門口左側的墻上一按,雙手慢慢撫過整個上聯,讓它貼得更緊實,最后我又用膠帶把上聯的四個角緊緊粘在墻上。“大功告成!”我大笑一聲,接著說:“了一半!”我越干越起勁,又用相同的方法把下聯也貼好了。橫批要貼在門框上邊,我夠不著。不過,這也難不倒我,我搬來椅子,站在上邊把橫批也貼好了。
當我把“福”字也貼好后,我擦擦頭上的汗珠,看著自己貼的春聯,心中甚為得意。雖然我是第一次貼春聯,但我感覺比老爸之前貼得好多了。去年他貼得歪歪斜斜的,大不如我。于是,我大喊道:“老爸,我貼好了,快來看看!卑职致劼暥鴣,他摸摸我的頭,笑道:“貼得不錯,不過‘福’字這么貼不對,要倒著貼!
我心中不服,辯解道:“什么倒著貼啊!你這是雞蛋里挑骨頭,嫉妒我比你貼得好!”爸爸笑著說:“你貼得確實不錯,但我也沒說錯,你仔細想想,我往年是不是倒著貼的?”我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只好又把“!弊值惯^來貼。此時,看著倒貼的“福”字,我忽然明白了這么做的用意。小伙伴們,你們猜到倒貼“!钡暮x了嗎?
家鄉的習俗作文8
春節來了,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春節風俗。我們東北的風俗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吧。
春節的時候,我們東北不會忘記的一件事就是在家里和面包餃子,這時候,家里人會想出許多的辦法來讓家里人幸福,好運。比如說有些人會把一個紅棗放進餃子皮讓人嚼一嚼就嚼到了好運。還有一些人把一個杏子放進了餃子皮讓人咬一咬就咬到了幸福。
對了,東北還有一些人玩一種東西來慶祝新年,那就是紅紅的鞭炮。吃完熱乎乎的餃子就會來放鞭炮,人們把鞭炮立在雪堆上點燃了就馬上跑去遠處看!芭!砰!砰!”鞭炮炸開一團火焰出了來,代表著紅紅火火。
這就是東北的風俗。
我競爭的'目標是我原來的職位——班長,原因是我很快樂我也要帶給同學們快樂,建立心中快樂星球!
家鄉的習俗作文9
由于,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里過。在家里,吃上那平常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春游),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肴——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勝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打算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馬上拿來自己家里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潔凈的報紙,然后當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里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終,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后備箱中。一切預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后備箱中的佳肴特別擔憂,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殊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漸漸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最終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后來我又悄悄的在墳墓前許愿“期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歡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家鄉的習俗作文10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下面讓我來講一下我們家鄉的習俗吧!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春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貼春聯,掛燈籠,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春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餃子,想起餃子那美味的味道就會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一家出去買面粉,買完面粉后就開始包餃子了。首先把面粉倒入盆子里,再倒入水,接著再揉搓成面團,再用保鮮膜蓋上醒一會兒。在群面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里,放入香油,生抽,老抽,鹽,十三香,攪拌均勻。
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包餃子了媽媽和嬸嬸搟餃子皮,其他人包餃子。首先,拿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接著夾起一塊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點水抹在餃子皮的邊上最后把餃子皮合起來,兩邊一捏就包好一個餃子了。這個像金元寶一樣的餃子,有很多寓意呢!餃子又名交子或嬌耳,有著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團圓,早日歸來的寓意。
這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你們那里有什么特別的春節習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11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面里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眼前…… 在我家鄉,臘月里最重大的節日就是臘月初八,……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噴香的臘八面里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眼前……
在我家鄉,臘月里最重大的節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有句俗語叫“紅白蘿卜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的土話,意思是說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手藝高低的平臺。家鄉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卜、白蘿卜、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蔥、蒜苗、茴香等調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搟好臘八面。在家鄉,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搟面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搟時要拿穩放平,用力要勻,先松后緊,先慢后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面團搟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面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折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抬,伴著“咯噔、咯噔”的節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里,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著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幾滴紅艷艷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后意猶未盡。
“母親叫你吃臘八”說的是臘八這天,嫁出去的'姑娘無論是十里八里、無論是忙還是閑,都要趕回娘家吃上一頓母親做的臘八面。這天,在鄉間的道路上,你會不時地看見穿著一新的姑娘、媳婦們高高興興地回娘家。臘月天寒地凍,為了迎接女兒回來,往往是做一大鍋臘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這天全家人端著一大碗臘八面邊吃邊嘮著閑話,圍坐在熱炕頭或是灶火前,溫暖而愜意。
吃完面后,母親還叮嚀兒女們給豬兒、貓兒、狗兒留下一碗,給樹上、糧倉等地方掛上面,據說,這樣會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樹木快長,人的身體也會更健康,這也寄托了家鄉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鄉的臘八面啊!
家鄉的習俗作文12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嘗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墒强傄鹊侥棠滔鹊綇N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后,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搟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制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里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后,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著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征著財源滾滾來、年年有余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里蒸著吃,而是用豆角炒著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后,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說說這一年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說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征著大吉大利。然后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嗎?
家鄉的習俗作文13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兩個地區的過年習俗,其中徐州是我的家鄉。首先我來介紹常州的過年習俗:古時候,常州從農歷12月初便開始張羅著過春節了,備年貨、做團子、撣煙塵……在以下這幾樣常州民間習俗,您未必聽說過,不過若想照著做做,體驗一下“復古”的感覺,倒也不是難事。過年時常州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做團子、元宵、蒸糕、蒸饅頭、吃糖果、吃長生果(花生),團子和元宵預示著團團圓圓,糕與高諧音,表示生活和事業節節高升,饅頭表示“發”,糖果表示甜甜蜜蜜,長生果(花生)即長生長壽。壓歲盤與現代人習慣年初拜年時才給小輩壓歲錢不同,舊時常州人的“壓歲”是從大年夜開始的。大年夜睡前,家里的老人會給小輩一個“壓歲盤”,盤子里裝著瓜子、長生果、糖和壓歲錢。小輩要把壓歲盤放在枕邊,年初一早上醒來以后抓來吃。搶財神大年初五,是常州人“搶財神”的日子。誰家鞭炮響得早,這一年就會得到財神眷顧,為了搶這個“早”,有些心急的人家年初四晚上就放上鞭炮了。以前的南大街上有好幾家銀樓,據說每家銀樓的老板都會提前準備好一只1錢重的足金戒指,初五這天早上一開門,第一位進門的客人只要說聲“恭喜發財”討個好口彩,再象征性地出上5毛錢,就能得到那枚金戒指。不難想象,趕早在銀樓門口爭第一的人群會是怎樣一幅熱鬧景象了。
接下來該介紹最后一個了,它就是徐州:1、叫火燭中華民國成立前,從臘月(農歷十二月)初一起,各村鎮便要設專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鑼擊鼓表示時辰外,邊打邊喊:“小心火燭,謹守門戶”,“柴倉要清、水缸要滿”。提醒人們注意防火防盜。徐州城里,則有乞丐頭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貼著衙門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盜”等警句。2、送財神臘月二十以后,乞丐向所在地住戶遍送財神像。到正月(農歷一月)初五前后,乞丐們分別拿著木版,去各家用版對證,向各家索取年摸(過年蒸的饅頭)。3、打塵進入臘月下旬,家家要“打塵”(俗稱“掃屋”),即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室內外衛生和個人衛生掃除。個人衛生一般在除夕那天進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發,俗稱“不留隔年頭”。4、辦年貨從臘月下半月開始辦年貨,雞魚肉蛋外,另準備一些傳統食品,如摭糖、炸麻葉子、油炸果、丸子等。此外,剁上夠吃好幾天的餃子餡,蒸好夠十數天吃的饅頭。5、送節禮送節禮多在親戚中間進行。最遲不得超過除夕。節禮也就是幾斤糕點,送男性長輩的,往往加一二瓶酒。但新女婿,尤其是即將結婚的未婚女婿,送節禮極為講究;铍u、鮮鯉魚、糕點、酒是必不可缺的,每樣最少也得4只(包),多的有達16只(包)的。擺闊氣的還要另加名煙、現鈔,女方只收一半,另回一半。6、貼年畫、春聯春節前,人們要購買新年畫裝飾住房。象征吉祥如意的雄雞圖、象征富貴有余的鯉魚圖等,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年輕婦女則愛把“胖娃娃”類的`年畫張貼在臥室里。除夕守歲過去守歲時,一家人圍爐而坐,吃著各種茶點、包著扁食(餃子),話舊談新。黎明前,講究放一掛鞭炮。電視普及以來,守歲改成看電視,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時燃放。貼春聯多在除夕這天,用紅紙寫好后,貼在大門及門框上。另用紅紙截小方塊,以一角朝上,寫上“!薄ⅰ皦邸钡荣N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門楣上貼各色剪紙,祈交好運,故俗稱其為“運箴(遷)”。另有用桃樹枝插在門側的,大概是古桃符的一種象征。
介紹完,我還是覺的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比常州的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14
馬上就要過年了,今年是兔年,街道兩邊都擺滿了花花綠綠的剪紙、年畫和對聯,各種各樣的,看得我眼花繚亂。我跟奶奶一起買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兔子年畫,還有對聯,就等到三十那一天把它們高高地貼起來。
三十的晚上,我們全家都圍坐在一起,等到八點鐘的鐘聲敲響,就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爸爸媽媽還一邊看著春節晚會一邊包著餃子。這餃子是為我們家年夜飯和大年初一做準備的。今年春晚的'節目可真多!有唱歌、有跳舞,我很喜歡她們上臺表演穿的漂亮裙子。我也有一身新衣服,它們非常好看,是媽媽在過節前專門給我買的。等大年初一這一天,我穿上新衣服,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爺爺奶奶給了我許多壓歲錢,我好高興!我拿著壓歲錢買了不少的花炮,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放著鞭炮和煙花,滿天五彩繽紛,真是好看極了。
家鄉的春節總是熱鬧、喜慶,我喜歡過春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15
家鄉的春節習俗 穿新衣,戴新帽,端著碗兒放鞭炮過年嘍!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大家都忙著進年貨。房檐上掛起了一盞盞紅紅燈籠,家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
大年三十的早上媽媽把湯圓端進屋子里來,媽媽說;‘‘快來吃湯圓咯!吃了湯圓團團圓圓!’’我端起一碗湯圓就吃,今天的湯圓真甜啊!‘‘哎呀!’’我突然大叫起來,‘‘怎么啦?怎么啦?’’媽媽著急的問我,可一看到我嘴里是一枚一塊錢的硬幣,媽媽便驚喜萬分,她對我說;‘‘你居然中獎了!’’‘‘什么叫中獎?”我好奇的問道!霸跍珗A兒里放硬幣是我們的習俗,代表著財源滾滾,如果吃到這枚硬幣,代表著你會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年,’’“那我今年會平平安安的咯?’’“當然啦!”媽媽說;呵呵、真有趣,我開始關注起春節的習俗來。
吃了早飯后,大家開始貼春聯和貼“!弊、年畫。真好玩,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到”‘‘福氣到”。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也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希望。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普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圍坐在一起閑聊,或是燃起篝火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疫病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哈哈,我們的壓歲錢。它是長輩給我們壓住邪祟的,因為“歲”與“祟”諧音,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
你看,春節的習俗好玩吧!這可是我查了資料的,長見識了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習俗作文11-08
【精選】家鄉的習俗作文07-05
家鄉的習俗作文[經典]12-28
(經典)家鄉習俗作文02-13
【精選】家鄉習俗作文11-26
家鄉的習俗作文(經典)12-25
【經典】家鄉的習俗作文08-31
家鄉習俗作文【精選】09-15
(經典)家鄉的習俗作文02-02
家鄉習俗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