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通用13篇)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我們通常會學習到一些做人的學問,可以把這些感想記錄在活動總結。那要怎么寫好活動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5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1
12月3日是“世界殘疾人日”,為利用好主題紀念日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愛心、同情心的情感教育,徐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中班組開展了“關愛殘疾人,從小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首先,老師利用集體活動向幼兒講解了世界殘疾日的來歷,通過看視頻感受殘疾人在運動場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他們身殘志堅的優秀品質。在美術活動中,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制作愛心卡片,來表達自己對殘疾人的關懷,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從而進一步認識到,應時常關心那些身體有殘疾的人,讓他們感到溫暖。孩子們還表演了情景劇,各班幼兒通過情景表演“模仿盲人走路”、“模仿盲人取東西”、“幫助盲人過馬路”等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感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萌發關愛殘疾人、熱愛生命的情感,從而激發對殘疾人的關愛之情。此外,老師還發動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們為殘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殘疾人、主動為殘疾人讓座等等,激發起孩子們對殘疾人的.關愛之心。
這一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學會了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愛殘疾人,而且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2
12月3日是“世界殘疾人日”,在殘疾人日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幼兒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意義,增強幼兒的愛心意識,從小培養他們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的情感,20xx年12月2日安吉縣良朋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關愛殘疾人”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之下,首先,觀看了有關殘疾人的圖片和視頻,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由來和意義,其次,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讓孩子們肢體模仿各種殘疾人如閉上眼睛看不到東西是盲人,閉緊嘴巴不能說話是啞人,捂起耳朵聽不到聲音是聾人,親身感受各種殘疾人的'不便與內心世界,萌發同情心,激發關愛之情;再次,通過觀看殘疾人運動會,讓幼兒了解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堅強意志;最后,通過同伴互助,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會在生活中用實際行動為殘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自己的“愛心永駐”。
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認識、了解了殘疾人,培養了幼兒對殘疾人愛護和尊重的情感,同時也給幼兒的心靈撒下關愛他們的種子,更倡導了團結友愛、扶殘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3
今天幼小班開展“關愛殘疾人,愛護眼睛”活動,通過玩“盲人找朋友”游戲,讓幼兒深刻的體會了盲人的感受,他們在游戲中跌跌撞撞的體會到了盲人的黑暗世界,了解了盲人的內心世界,更加深切的體會了盲人在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從而讓幼兒明白了盲人是需要關愛和幫助的,盲人也是我們社會的一部分,讓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營造一個“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他們在游戲中摸摸索索的感受到了眼睛的重要性。從而讓幼兒知道以后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眼睛,引導幼兒平時在生活中要少看電視、少玩手機、不在強光下看書、寫字,平時要多看一些綠色的植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眼睛。
在游戲中,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他們在快樂的同時也明白了“關愛殘疾人”和“保護眼睛”這兩個重要的道理。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4
為了培養幼兒助殘意識,消除對殘疾人的畏懼、歧視心理。近日,區民族幼兒園開展“關愛殘疾人、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上,教師利用圖片、視頻讓幼兒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由來和意義,讓幼兒感受到殘疾人在生活中堅韌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身殘志堅的`優秀品質。幼兒門通過親身體驗各種肢體、器官殘疾等方式,感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萌發關愛殘疾人、熱愛生命的情感。
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自強友善的傳統美德,增強了孩子們扶殘助殘、團結互助的意識,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5
在第xx個“世界助殘日”到來之際,為了弘揚扶殘助殘的美德,培養幼兒的愛心、同情心,清河幼兒園于2018年12月3日邀請社區陽光家園里的殘疾孩子們,共同開展了“關愛殘疾人,共享一片天”主題助殘日活動。
老師們首先帶領孩子們觀看視頻了解殘疾人生活的艱辛;接著在教室內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親身體驗失去眼睛、雙手等器官后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引導幼兒明白應該怎樣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最后在《最美的光》、《讓愛傳出去》等表演后,大1班的孩子們向殘疾孩子們獻上了自己制作的禮物。
幼兒園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孩子們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思想意識,更多地關注到身邊的那些殘疾人,一起用實際行動為那些特殊的孩子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幫助他們也能象正常孩子一樣快樂地學習和游戲,感受生活的美好。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6
在“世界殘疾人日”到來之際,筏頭幼兒園于12月3日開展了“關愛殘疾人,從我做起”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幼兒助殘意識,消除對殘疾人的畏懼、歧視心理。
活動中,教師指導幼兒通過觀看視頻、模擬體驗等方式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由來和意義,并向老師家長發出了關愛殘疾人的倡議。幼兒通過體驗各種肢體與器官殘疾等方式,親身感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萌發關愛殘疾人、熱愛生命的情感,從而激發對殘疾人的關愛之情。同時,教師指導幼兒通過觀看視頻,感受殘疾人在生活中堅韌的意志、以及在運動場上頑強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身殘志堅的優秀品質。
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樹立幼兒“人人平等”意識,學會在生活中關愛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殘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孩子們本就溫暖的心里,更是增添了濃濃的愛,學著盡可能去關心、幫助身邊的所有人,帶給別人更多溫暖。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7
12月3日是“世界殘疾人日”,在殘疾人日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幼兒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意義,增強幼兒的愛心意識,從小培養他們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的情感,20xx年12月2日安吉縣良朋中心幼兒園開展了“關愛殘疾人”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之下,首先,觀看了有關殘疾人的圖片和視頻,了解“世界殘疾人日”的由來和意義,其次,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讓孩子們肢體模仿各種殘疾人如閉上眼睛看不到東西是盲人,閉緊嘴巴不能說話是啞人,捂起耳朵聽不到聲音是聾人,親身感受各種殘疾人的不便與內心世界,萌發同情心,激發關愛之情;再次,通過觀看殘疾人運動會,讓幼兒了解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堅強意志;最后,通過同伴互助,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會在生活中用實際行動為殘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自己的“愛心永駐”。
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認識、了解了殘疾人,培養了幼兒對殘疾人愛護和尊重的情感,同時也給幼兒的心靈撒下關愛他們的種子,更倡導了團結友愛、扶殘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8
世界因為有愛才美麗,因為有愛,心更美,人更美!
20xx年全國助殘日大型公益活動昨天已經圓滿結束了,累,并快樂著!在此,我代表xx幼兒園的全體患自閉癥和智力障礙的寶貝們感謝所有支持、關心、關愛和幫助過和正在幫助著我們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謝謝!感謝您,祝福您!
為了這次活動,從五一節前我就開始準備,五一后就忙這一件事。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在忙些什么,總是忙著......
在這里,我特別感謝以下愛心企業和個人:
當聽說我們要做全國助殘日活動的時候,xx藥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xx馬上就答應幫助我們的孩子,做一對一的幫扶。
去年xx第一次來幼兒園后,他們就一直在關心和幫助著我們這些寶貝。五四青年節這一天,xx的青年朋友在人力資源部經理xxx帶領下再次來到了幼兒園,他們給孩子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玩的東西。而且,在那天,幾個朋友還和孩子們比賽跳羊角球,他們為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去年圣誕節,總經理xx帶著他們的員工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過圣誕節,這是他們第一次走近這些寶貝。王總感觸很深,當時就做了決定,要一直幫助我們這些寶貝!
是的,xx藥業有限公司做到了!今年的助殘日,也就是昨天,他們為我們捐贈21600元現金,捐贈了價值近30000元的鈣片。現金主要用于幼兒園貧困家庭孩子的救助,鈣片是給小朋友們補鈣用的。
xx集團的`xxx找到我,說要幫助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們,這,讓我非常吃驚!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找到我的。剛剛我打電話問了一下聯系我的xxx,她說xxx總經理是從她的一個朋友那里知道我的,我是她朋友的同學。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9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為培養幼兒的愛心、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讓幼兒了解殘疾人的生活狀態,學會尊重和關愛殘疾人,我園于 [具體日期] 開展了 “愛心牽手溫暖同行” 關愛殘疾人主題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在互動中感受殘疾人的不易,萌發幫助他人的意識。
二、活動流程
認知導入(20 分鐘)
教師通過繪本故事《不一樣的朋友》,向幼兒講述殘疾人的生活場景,如盲人如何用盲杖行走、聾啞人如何用手語交流。播放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短視頻(如殘奧運動員比賽片段),讓幼兒初步了解殘疾人雖身體有不便,但依然努力生活。
體驗互動(30 分鐘)
設置 “體驗區”:幼兒蒙眼嘗試觸摸物體(模擬盲人)、用一只手穿衣服(模擬肢體殘疾)、用手勢表達想法(模擬聾啞人)。體驗后,教師引導幼兒分享感受:“蒙眼時看不到東西是什么感覺?”“一只手穿衣服難不難?” 讓幼兒直觀感受殘疾人的生活困難。
愛心行動(25 分鐘)
組織幼兒制作 “愛心賀卡”,畫上自己想對殘疾人說的話和圖案;準備小型手工作品(如折紙、串珠),作為禮物送給社區的殘疾人家庭。部分幼兒代表在教師帶領下,前往社區探訪一位殘疾老人,為老人表演兒歌,送上禮物并陪伴聊天。
總結分享(15 分鐘)
活動結束后,幼兒圍坐成圈,分享今天的收獲。教師總結:“殘疾人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幫助,一個微笑、一句問候都能給他們帶來溫暖。”
三、活動成效
幼兒成長:多數幼兒能說出殘疾人的常見困難,如 “盲人走路會撞到東西”“聾啞人說話別人聽不見”,并表示 “想幫助他們”。在體驗環節,幼兒學會了耐心和包容,如幫助同伴完成單手穿衣服的任務。
家園反饋:家長反饋,活動后幼兒在家會主動說 “要尊重殘疾人”,有的還會模仿手語向家人表達想法。社區殘疾人家庭對幼兒的探訪表示感謝,稱 “孩子們的到來讓家里充滿了笑聲”。
四、不足與改進
不足:體驗環節的`道具不夠豐富,如模擬盲人的體驗僅局限于觸摸,未能涉及更多生活場景;部分幼兒年齡較小,對 “殘疾人” 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
改進:下次活動增加更多體驗道具,如輪椅模型(讓幼兒嘗試推動輪椅);針對低齡幼兒,用更形象的動畫代替短視頻,加深認知。
五、后續計劃
將關愛殘疾人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如在角色扮演區設置 “愛心小使者” 游戲,讓幼兒模擬幫助殘疾人的場景;定期組織幼兒參與社區助殘活動,讓關愛行為持續延伸。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10
一、活動主題
聽見世界看見愛 —— 關愛聽障人士,從了解開始
二、活動目的
聚焦聽障人士這一群體,讓幼兒了解聽障人士的溝通方式和生活需求,學習簡單的手語,培養對聽障人士的尊重和關愛,同時感受 “無聲世界” 里的溫暖與堅強。
三、活動內容
手語小課堂(30 分鐘)
邀請社區手語志愿者來園,教幼兒簡單的手語:“你好”“謝謝”“我愛你”“再見”。志愿者用生動的'比喻講解手勢含義,如 “‘謝謝’的手勢像捧著一顆感恩的心”。幼兒跟著模仿,反復練習后,能與同伴用手語簡單問候。
故事與繪畫(25 分鐘)
教師講述聽障兒童努力學習說話的故事,提問:“聽不見聲音的小朋友怎么學習呢?” 引導幼兒思考后,讓幼兒畫出 “聽障小朋友的一天”,鼓勵幼兒在畫中加入 “幫助” 的元素,如 “幫他拿東西”“陪他玩游戲”。
“無聲” 游戲(20 分鐘)
開展 “無聲傳話筒” 游戲:幼兒分成小組,前一名幼兒用手勢比劃詞語(如 “蘋果”“月亮”),后一名幼兒依次傳遞,最后一名幼兒說出答案。游戲中,幼兒體會到 “不能說話時,手勢很重要”,也意識到聽障人士溝通的不易。
愛心傳遞(15 分鐘)
幼兒將繪制的畫作整理成 “愛心畫冊”,由教師轉交給當地特殊教育學校的聽障兒童,并附上手語視頻(幼兒錄制的 “你好呀”“我們做朋友吧”)。
四、活動亮點
專業性強:邀請手語志愿者參與,保證手語教學的準確性,同時志愿者分享了聽障人士的真實故事,讓活動更具感染力。
互動性高:從手語學習到游戲,幼兒全程參與,在 “做” 中 “學”,對聽障人士的理解從 “知道” 變為 “體驗”。
五、反思與展望
幼兒對手語表現出濃厚興趣,但部分手勢較復雜(如 “我愛你”),需要后續在區域活動中反復練習。未來可與特殊教育學校建立長期聯系,組織 “手拉手” 活動,讓幼兒與聽障兒童面對面交流,深化關愛意識。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11
一、活動概述
針對肢體殘疾人的生活特點,我園通過 “認知 - 體驗 - 實踐” 三個環節,讓幼兒了解肢體殘疾人如何克服困難,學習用實際行動提供幫助(如攙扶、讓路),培養 “不以善小而不為” 的意識。活動時間為 [具體日期],參與對象為中班全體幼兒。
二、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教師用繪本《小拐杖的旅行》講述一位拄拐杖的老爺爺的故事,重點描述他人如何幫助老爺爺(如扶他過馬路、幫他取高處的東西)。
情境體驗:設置 “障礙小路”(用積木搭建低矮障礙),幼兒拄著玩具拐杖走過小路,體驗 “走路不穩” 的感覺;嘗試用勺子舀豆子(模擬手部殘疾者吃飯),感受 “精細動作困難”。
實踐模擬:在角色扮演區布置 “公園場景”,幼兒分別扮演 “拄拐杖的人” 和 “小幫手”,模擬 “攙扶過馬路”“幫忙撿掉落的物品” 等場景,教師在旁引導:“扶的時候要輕輕的,問一句‘需要幫忙嗎’”。
延伸活動: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 “愛心提示卡”(如 “請給殘疾人讓座位”),張貼在小區公告欄。
三、活動成效
幼兒能主動說出幫助肢體殘疾人的方法,如 “看到拄拐杖的人,要讓他們先走”“不嘲笑他們”。在模擬場景中,多數幼兒能做到主動詢問 “需要幫忙嗎”,而非直接動手,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
四、改進建議
體驗用的玩具拐杖較輕便,與真實拐杖的重量差異大,可改用稍重的泡沫拐杖,增強體驗真實性;增加 “無障礙設施” 認知環節(如輪椅坡道、盲道),讓幼兒了解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12
一、活動背景
自閉癥兒童常被稱為 “星星的孩子”,他們在社交、溝通等方面存在困難。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自閉癥兒童的特點,學會用溫和、包容的態度與他們相處,傳遞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 的理念。
二、活動內容
認知環節:教師用動畫《星星的孩子》展示自閉癥兒童的日常(如喜歡重復動作、對聲音敏感),用比喻解釋:“他們像生活在自己的小星球里,需要我們慢慢靠近”。
互動體驗:設置 “安靜角”,讓幼兒戴上耳機聽輕柔的音樂(模擬自閉癥兒童喜歡的安靜環境);嘗試 “重復搭積木”(模擬重復行為),感受他們的世界。
愛心表達:幼兒制作 “星星掛飾”(用彩紙剪星星,貼上亮片),寫上 “我們做朋友吧”,送給當地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教師帶領幼兒錄制 “歡迎你” 的視頻,視頻中幼兒保持微笑、動作輕柔,避免大聲喧嘩。
分享總結:教師提問:“如果遇到自閉癥小朋友,我們可以做什么?” 幼兒回答:“不打擾他”“給他看我的'畫”“輕輕和他說話”。
三、活動反饋
康復中心老師反饋,掛飾和視頻讓自閉癥兒童很開心,有的孩子盯著星星掛飾看了很久。家長表示,活動后幼兒會主動說 “要對小朋友有耐心”,體現了包容意識的萌芽。
四、不足
由于自閉癥兒童的特殊性,未安排直接接觸環節,幼兒對 “如何與他們相處” 的理解停留在理論層面。未來可邀請康復中心老師來園,通過更具體的案例講解互動技巧。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 13
一、活動概況
為讓幼兒全面了解不同類型的殘疾人,我園開展了為期一周的 “關愛殘疾人” 系列活動,每天聚焦一個群體(盲人、聾啞人、肢體殘疾人、自閉癥兒童、智力障礙者),通過多樣化活動滲透關愛教育。
二、系列活動安排
周一(盲人):“黑暗中的小向導”—— 蒙眼走迷宮,由同伴攙扶指引,體驗 “信任與幫助”。
周二(聾啞人):“手語樂園”—— 學習日常手語,用手語表演兒歌《小星星》。
周三(肢體殘疾人):“我的小輪椅”—— 用玩具輪椅模擬移動,體驗 “無障礙設施的重要性”。
周四(自閉癥兒童):“安靜的擁抱”—— 制作軟布玩偶,了解 “溫柔陪伴” 的意義。
周五(智力障礙者):“一起做游戲”—— 玩簡單的'集體游戲(如丟沙包),學習 “耐心等待、共同參與”。
三、活動亮點
系統性強:通過一周的系列活動,幼兒接觸到多種殘疾人類型,對 “殘疾” 的認知更全面,避免了單一活動的局限性。
家園協同:每天布置 “家庭小任務”,如周一讓家長帶幼兒觀察盲道,周二學手語給家人打招呼,讓教育延伸到家庭。
四、綜合成效
系列活動后,幼兒在生活中出現了主動關愛他人的行為:看到同學摔倒會主動攙扶(受肢體殘疾人活動影響);與同伴說話時,會注意對方是否在聽(受聾啞人活動影響)。教師觀察到,幼兒之間的包容度有所提升,更少出現嘲笑他人的現象。
五、未來規劃
將 “關愛殘疾人” 納入幼兒園 “愛心教育” 課程體系,與節日結合(如國際殘疾人日)開展主題活動;聯合社區、特殊教育機構建立 “愛心實踐基地”,讓幼兒在長期實踐中深化關愛意識。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06-10
鄉鎮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精選12篇)11-18
國際殘疾人日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08-31
關愛殘疾人主題的活動方案10-11
關愛殘疾人05-04
關愛殘疾人志愿服務活動方案05-12
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8篇10-19
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7篇10-09
鄉村關愛殘疾人活動總結范文(通用42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