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1
1.嚴禁進入倉庫的人員在倉庫內吸煙和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違規者每次罰款100元。
2.每個倉庫應配備至少一個干粉滅火器和一個水桶。所有消防設備應放置在固定位置,便于查找。對違反規定放置消防器材的,每次罰款50元。
3.各倉庫提供的消防設備主要用于本倉庫的備用,必須存放在本倉庫。滅火器不得外借,不得隨意與其他倉庫或部門調換。
公司發生火災時,任何倉庫管理員都不需要向領導請示,必須自己攜帶滅火器參加滅火救援。救援結束后,必須將滅火器帶回倉庫并仔細檢查。滅火器如需補充藥液或維修,應立即向倉庫主管報告。倉庫主管還必須主動檢查和維護滅火器。違反規定的,每人每次罰款30元。
4.倉庫主管必須數量和注冊所有干粉滅火器在倉庫,建立“管理責任制”,定義倉庫和滅火器的負責人,和每個月的第15天進行例行檢查,檢查滅火器的藥物是否過期,無效,并檢查滅火器是否受損,可以正常使用。在每個滅火器瓶上粘貼《檢驗記錄表》,記錄責任人姓名,倉庫主管應于每月15日填寫檢驗結果。任何需要更換或修理的滅火器必須在發現當日報告總經理。倉庫管理員每違反一次,罰款50元。
5.倉庫主管必須組織所有店主每月學習防火知識,并提供防火知識培訓新店主,以便所有員工能理解如何盡快找到滅火器,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撲滅了火,如何在火災中自救。倉庫管理員每違反一次,罰款50元。
6.倉庫人員應具有較強的'防火意識,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特別是倉庫主管。要經常巡視倉庫各個角落,及時檢查火災隱患,督促落實倉庫防火措施。
7.發生火災時,首先組織現場滅火,向總經理及公司其他領導報告,必要時呼叫消防隊
敞開無人看管。每天離開前,一定要鎖好倉庫所有的門窗。每位違反者每次罰款30元。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2
1、沒有有效收、發料單據,倉庫不得收發物料。具體參照《領(發)料作業橫向控制卡》處理;
2、按規定時間收發物料,緊急、特殊情況以“服務生產”為原則處理(固定領發料時間);
3、物料進出倉時應嚴格計量、計數,不得以估算物料量作為收發依據;
4、未經有效批準不得超量收料(供應商送的備品除外),也不得超量發料或發貨;
5、領發物料后(含領、發、退、補料等),應按規定時間完成賬務、單據、登卡等處理等工作;
6、倉庫備(發)料須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并注意于收、發料時采取措施予以保證;
7、物料的`進出倉由倉管員主導,其他人不得擅自對物料進行處理,無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倉庫;
8、倉庫主管應隨時對下屬倉管員收發情況進行監控,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9、研發部取打樣板物料時必須辦理正常的領料手續,按《領發料作業橫向控制卡》執行。
10、儲存應遵循三項基本原則:a、防火、防水、防壓;b、定點、定位、定量;c、先進先出;
11、對存在色差的物料應做好標識工作,相似物料要分開區域擺放;
12、不良品與良品必須分倉或分區儲存、管理,并做好相應標識;
13、對庫存時間超過12個月未動用的物料,制定、參照《呆廢料處理作業流程》進行處理。
14、倉庫須按公司財務部、PMC部要求進行盤點配合,并負責呈報盤點結果。具體參照《盤點控制卡》執行;對于盤點有誤差的物料,倉管員不得私自調賬;
15、倉管員在發現庫存出現異常狀況時,應對異常物料實施抽查、抽盤作業;
16、倉管員每天必須自查10款以上物料的賬物卡情況,倉庫主管應隨時對倉庫物料進行抽查盤點,作為考核下屬工作績效的一種手段。
17、倉庫人員不得監守自盜,嚴禁公物私用;倉庫人員不得收受供應商禮金與物品;
18、在倉庫范圍內嚴禁抽煙,違反者樂捐200元/次,責任倉管員樂捐50元/次;
19、對于盤點中出現的問題依具體責任劃分進行處理、追究;對所有的樂捐納入員工基金。
20、考核指標:帳物卡相符率,由財務部、PMC物控員每周統計,每月匯總。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3
1、倉庫保管員必須合理設置各類物資和產品的明細賬簿和臺賬。
2、原材料倉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各類原材料的性質、用途、類型分明別類建立相應的明細賬、卡片;半成品、產成品應按照類型及規格型號設立明細賬、卡片;
3、財務部門與倉庫所建賬簿及順序編號必須互相統一,相互一致。合格品、逾期品、失效品、料廢、返修品等應分別建賬反映。
4、必須嚴格倉庫管理規程進行日常操作,倉庫保管員對當日發生的業務必須及時登記入賬,做到日清日結,確保物料進出及結存數據的正確無誤。
5、做好各類物料和產品的日常核查工作,倉庫保管員必須對各類庫存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盤點,并做到賬、卡、物一致。如有變動及時向主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反映,以便及時調整。
6、倉庫通道出入口要保持暢通,倉庫內要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7、各種物料碼放、搬運入庫時應先內后外、先下后上;出庫時應先外后內、先上后下,先進先出,防止坍塌傷人及損壞機械設施。各種物料不得拋擲。
8、供應部門必須根椐生產計劃及倉庫庫存情況合理確定采購數量,并嚴格控制各類物資的.庫存量。
9、倉管員在月末結賬前要與車間及相關部門做好物料進出的銜接工作,各相關部門的計算口徑應保持一致,以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確性。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4
一、任何人員未經倉庫管理人員允許,不得擅自進入成品倉庫。違者每人每次處罰50元。
二、所有進入成品倉庫人員,嚴禁在倉庫內吸煙,嚴禁攜帶火種及易燃易爆物品,嚴禁攜帶有毒有害有異味物品,嚴禁攜帶液體及潮濕物品,非倉庫管理人員嚴禁隨意開關用電設備。違者每人每次處罰100元。
三、盜竊行為認定:成品未辦理出庫手續(即出庫單)而被帶出倉庫大門,即構成盜竊行為。內盜行為,按盜竊物品價值的10倍但最低罰金不低于500元的.標準處罰。內外勾結的盜竊行為,可加重處罰。對所有盜竊行為,公司保留訴諸法律解決的權利。
四、未經倉庫管理人員允許時,任何人不得揭開封箱條,不得撕開包裝箱(袋),不得觸摸搬動成品箱子(袋),不得品嘗偷吃成品,不得私帶私藏成品。違者以盜竊行為論處。
五、入庫工人和裝車工人,在入庫或者裝車結束后,不得在成品庫內閑坐休息。違者每人每次處罰50元。
六、倉庫管理人員對可能違規的人員及行為應立即制止;對已經違規的人員立即處罰,對不聽勸阻故意違規、惡意違規的人員,能夠加倍處罰。
所有處罰以現金收繳送達財務部。凡有拒交罰金的,倉庫管理人員應立即報告行政辦公室主任,請保衛人員協助收繳罰金。
倉庫管理人員對以上違規行為不予制止的,或違規后不予處罰的,以瀆職行為論處,并對倉庫管理人員每人每次處罰20元。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5
1、倉庫實行嚴格的分區管理,庫管員要嚴格按照劃定的區域堆放物資,不得隨意擺放。
2、倉庫內有部分廢舊物品和外包項目組暫時存放的.物品,暫不要求做出入庫管理,但庫管員要將其單獨設區堆放,不能與公司物資混放,同時有計劃的將該部分物品清理出倉庫。
3、庫管員要注意保護倉庫物資的安全,倉庫內嚴禁煙火,離崗時鎖好門窗,做好防盜防火。
4、易燃易爆等特殊物資要單獨分區儲存,以保證安全。
5、嚴禁在倉庫內存放私人物品和堆放雜物,嚴禁私領和私分倉庫物品。
6、庫管員要經常對倉庫內的物資進行整理,該維修的物資及時組織人員維修。無法維修的物資要填寫“倉庫報損報溢單”交總經理審批后及時報損,清理出倉庫。如果有報溢的物資,也要及時填寫“倉庫報損報溢單”交總經理審批后放入倉庫對應區域儲存管理。保損時,在“倉庫報損報溢單”上數量填寫為正數,報溢則填寫為負數。
7、每月月末,庫管員必須對倉庫進行一次實物盤點并做好盤點記錄。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6
1、科長的領導下,負責本科所用各種材料領發,公用工具的'保管工作。
2、守紀律,不善離工作崗位,熱情服務。
3、格按照科規定的工具管理,材料發放制度進行工作,對班組、車間使用的材料必須車間負責人簽字后才能發放。
4、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把發放關,努力降低材料消耗。
5、負責庫存、領發及外借工作的登記造冊,所有工具,一律建帳,做到帳、物相符,借出工具要及時收回以免丟失。
6、用工具齊全,完好,清潔衛生,及材料放置整潔。
7、每月清查核對一次庫存工具的數量,將工具使用、損壞及材料消耗情況以書面形式向科長匯報。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7
研究所(包括各科研組)的所有儀器和財產屬于研究所,由所長或組長設立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不得據為己有。研究所的儀器管理條例具體如下:
1、研究所的公共儀器指用學校的專款購買的儀器設備,公共儀器的基本器材消耗費由研究所從運行費中開支,設備的維修費和x光管及電鏡場的更換等費用由學校負責。
2、每臺儀器設備和實驗裝置必須建立技術檔案,制定工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并設有專人負責儀器設備的保管、工作、維修維護、改進更新和發展研制。
3、儀器設備和實驗裝置的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并嚴格遵守所用設備的'技術工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客座人員要在經過技術培訓,經負責人允許后方可在固定人員的指導下工作或上機,并服從實驗室的統一安排。遇異常情況或故障,工作人員應及時向設備負責人反映,妥善解決。凡不遵守實驗室管理條例,故意違反技術工作規程和注意事項,且不聽從勸告者,有關設備負責人有權提出質詢或取消其工作資格,并上報研究所妥善處理。凡屬違章工作而造成事故者、擅自拆卸而造成損失者、保管不妥或違反安全條例而發生失竊、災害以及破壞者,對所造成的損失,工作人員所在組應及時進行處理,本人應作出檢查,并負擔相應的責任。由于自然損耗和意外事故,經研究所主管領導會同有關部門鑒定后作出結論,并在設備損壞報告單上簽署處理意見,可免于賠償。
4、儀器設備應有運行記錄:記錄工作人員、日期、時間及運行情況等。若發生重大故障或損失,工作人員應及時報告負責人,組織修理,并詳細填寫報告單,經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報研究所主管領導查清原因,并作出相應處理。
5、未經所務會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將其使用或保管的儀器設備和實驗裝置帶出本所,不得私自外借、出租或它用。凡儀器設備借出實驗室者,要登記,按時歸還。未經組長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借、調換或報廢組內儀器及說明書。大型設備報廢前應書面上報實驗室,經所務會批準后生效。
6、課題組用課題經費購置的儀器由課題組負責其運行和維修。如果有其它組內人員要求使用,該儀器所在的組應積極配合,測試費用協商解決。
7、無論是公共使用的儀器還是課題組負責使用的儀器,其直接看管人有義務將設備的主要技術資料及驗收報告保存好。公共儀器的技術資料要送交研究所存檔。
8、專門負責儀器設備的人員在長期離開崗位時,應認真做好儀器的交接工作。由有關負責人和即將接管的技術人員共同辦理交接手續。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8
切實管好用好各類測繪儀器設備,充分發揮每一臺儀器設備的作用,是保證測繪產品的質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1、儀器的保管與使用
1.1公司設專門的儀器設備室由辦公室管理并設兼職設備管理員一名,負責本公司儀器設備的歸檔、登記、發放、入庫、檢查、保養、送檢等各項工作。
1.2每臺儀器設備均應有自己的使用記錄卡,記錄卡由設備管理員負責填寫并保存。
1.3儀器領用者(測繪工程部負責人或項目部兼職設備管理員)根據工作需要,以書面形式提出需用儀器(設備)的類型和數量。報辦公室主任審批后,由設備管理員與使用者一起清點、登記發放出庫。
1.4儀器出庫時,領用者應對每一臺儀器進行開箱檢查,確認儀器狀態正常、箱內附件齊全,檢查無誤后,在儀器領用登記簿上簽字設備管理員填寫[儀器使用登記卡"。
1.5工程施工期間,儀器工作員負責所用儀器的安全保護。作業過程中,儀器(包括主、付站)周圍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有人看護。如雨天作業,必須采取防雨措施避免儀器淋雨。需要遷站時,儀器應裝箱上鎖。
1.6工程完工后,儀器領用者應將所有的儀器設備進行清查。如有丟失或(損壞),應由直接責任人填寫儀器丟失(損壞)登記表。設備管理員與儀器領用者共同對照領用記錄簿進行查對,并逐臺儀器開箱檢查。發現問題由領用者負責解釋并處理檢查確認后,歸還人在[儀器使用登記卡"的[歸還人"欄內簽字經保潔處理后,儀器方可入庫。
1.7儀器入庫后,由設備管理員對[儀器丟失(損壞)登記表"進行審查,按有關規定確定賠償金額,報公司領導審批。
2、儀器維修與檢定
2.1儀器設備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設備管理員負責組織安排,報辦公室主任審批后送儀器維修站或廠家進行維修。在外地施工的'儀器需要維修時,經測繪工程部負責人批準后可在當地就近維修。
2.2設備管理員負責制定儀器檢定計劃,保管儀器檢定書。凡需強制鑒定的儀器應提前1個月報公司領導,以保證每臺儀器的檢定周期連續有效。
3、儀器丟損賠償
3.1儀器出現丟失或損壞時,根據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由有關責任人負責賠償。丟失儀器(包括附件等)按折舊后的余額計算賠償。
3.2儀器發生損壞時,由設備管理員負責組織維修,由有關責任人按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賠償。
3.3凡發生儀器丟失或損壞事故,直接責任人均應寫出詳細的事情經過。根據情節輕重,除按規定進行經濟賠償外,必要時還應進行行政、經濟處分。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9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倉儲設備的管理,使機器設備和工具時刻處于完好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倉儲設備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是指設備的維護保養、檢查修理,以及日常的登記、保管工作。
第三條 為了保證有效地實現設備管理目標,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并重的原則,正確使用,精心保養,做好使用、保養、檢查、修理等工作。
第二章 設備技術狀況管理
第四條 倉儲設備的技術經濟指標一般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評估。
(1)設備完好率,表示設備技術狀態的完好程度,是檢查企業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
(2)設備故障率,是指因設備發生故障而停機的時間占設備運轉時間的百分比。
(3)維修費用效率,是指單位維修費用所能生產的產品產量。
(4)單位產品(或萬元產值)維修費用。
(5)平均單臺設備年維修費用。
第五條 對所有設備按技術、維護、管理狀況分為兩類:一類是完好設備,另一類是非完好設備。
第六條 倉儲部的設備必須完成上級下達的技術經濟指標,即考核設備的綜合完好率。
第三章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
第七條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準確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并據此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
第八條 建立健全系統的設備巡檢措施。倉儲部對每臺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巡檢點、巡檢內容、正常運行的參數標準,并針對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給設備的每一個巡檢點確定明確的檢查周期,一般可分為時、班、日、周、旬、月。
第九條 巡檢保證體系。設備操作人員負責設備的巡檢點檢查任務,機務員負責設備的.日常巡檢任務。
第十條 信息傳遞與反饋。
(1)設備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時,要立即通知機務員,由機務員負責處理。
(2)機務員進行設備點檢并做好記錄。
第十一條 動態資料的應用。
(1)倉儲部機務員針對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隱患,提出應安排檢修的項目,納入檢修計劃。
(2)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如情況緊急,為了不影響倉儲活動,應及時處理;
如不能及時處理,應由機務員確定解決方案,統一處理。
(3)重要設備的重大缺陷,需由倉儲部經理等主要領導組織研究,確定解決方案和處理方案。
第四章 設備使用管理
第十二條 設備使用前,操作人員應在人事部門的安排下,由機務員負責培訓。
第十三條 使用人員清楚設備的日常保養知識和安全操作知識,熟悉設備的性能,取得設備操作的上崗證后方能上崗操作。
第十四條 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發現設備有異常現象,應立即通知機務員檢修。
第十五條 操作人員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認真遵守交接班制度,準確填寫規定的各項運行記錄。
第十六條 未經領導批準,不準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員的機器零件和工具。
第十七條 對因不遵守操作規程或玩忽職守,使倉儲設備受到損失者,酌情給予經濟處罰。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八條 本制度由倉儲部制定,其修改權、解釋權亦歸倉儲部。
第十九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審批后,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10
為了規范倉庫庫存材料(設備)的領用發放管理,確保材料(設備)發放秩序和授權審批流程的執行,特制定倉庫庫存材料(設備)領用管理制度,內容如下。
一、領料申請
1.領料人持領用單位開具的.“車間領料申請單”,至物資倉庫領取。
2.物資倉庫保管員根據“車間領料申請單”,將票號輸入造船決策支持系統,自動生成“天津新港船舶重工責任公司領料單“,進系統驗證可用后發放。
二、倉庫發放
1.倉庫保管員根據領料憑證核對無誤后限額發料,發出的數量要準確,不得超出憑證的數量。
2.按發放器材的規格、型號、數量詳細核對,清點后交給領料人員防止差錯。
3.屬(XGSIC/QMS2-708《配套產品質量檢驗控制程序》中常規檢驗項目)的出庫物資,在發料前通知質量保證部檢驗人員到現場檢查,在《配套產品入廠(出庫)檢驗單》上簽字認可后方可發放。
4.屬船東檢查經驗收合格后的入庫物資,發放時按規定要求:
A 提供有效技術文件、配套備附件、測量設備和其他保障資源。
B 提供按規定簽署的產品合格證明和有關檢驗情況等文件。 C 提供有關最終產品技術狀態更改的執行情況。在發料前通知檢查員(必要時通知船東)到現場檢查,在《配套產品入廠(出庫)檢驗單》上簽字認可后發放。
5.生產急需代用物資發放,限額器材發放都要履行手續,進口設備動用拆套必須經主管計劃員簽字后,方可發料。
6.物資發出后及時銷賬,填單登帳注銷,一般當日內結賬,賬目不得任意涂改。
7.倉庫內所有物資,禁止以白條抵庫。
8.數量不確定產品的發放規定如下:
領用人要求數量(個)與倉庫存放成套物資數量(套)領用不匹配時,
原材料、配套產品根據設計部下發的托盤表,嚴格按照托盤表數量發放,每次記好段號,逐項簽字確認后組織發貨,直至成批(套)物資發出后出賬,填單登帳。機電設備根據設備裝箱單發放,要求主體或附件逐項簽字確認后組織發貨,直至成套物資(主體)發出后出賬,填單登帳。
9.物資倉庫保管員對物資發放過程進行記錄,及時出賬,確保賬物相符。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11
1、倉庫管理人員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落實誰負責、誰負責的'原則。倉庫消防安全由本單位倉庫管理人員負責。
2、倉庫管理員為倉庫消防負責人,全面負責倉庫消防安全管理。
3、學習消防法規,完成上級部署的消防工作。
4、制定電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5、定期自查,消除隱患。
6、定期總結倉庫安全工作。
7、倉庫工作人員應熟悉儲存貨物的分類、性質、儲存業務知識和防火系統。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維護,做好本崗位的防火工作。
8、倉庫新員工應接受倉儲業務和消防知識培訓。
9、禁止所有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裝卸貨物。
10、倉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應清明,存放隔離,嚴防運行、泄漏。
11、注意抽風散熱,確保照明設備完好無損。
12、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 12
為了加強對學院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提高儀器、設備的完好率,使儀器、設備長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精度,確保正常運行,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修次數和修理費用,保障教學順利進行和科研生產的順利開展,特制定本辦法:
一、各單位對本部的儀器設備要加強管理,確定責任人。責任人應每天將儀器、設備的運轉情況登記在《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本》上。若因玩忽職守和維護保養不善,造成設備損壞或功能下降并影響正常教學、科研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使用人。
二、各單位儀器設備的使用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設備的負責人應對儀器、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堅持“每天一小掃(擦)、每周一中掃(擦)、每月一大掃(擦)”,做好儀器、設備的清潔、潤滑、防塵、防潮、防腐蝕工作。
三、學生在操作儀器和設備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則進行,儀器、設備責任人要負起監督、指導學生安全操作設備的責任。若因違反設備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則而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在各節假日和寒暑假前,各單位責任人應對儀器、設備做好保養工作,關好電源,確保儀器和設備的安全。
五、責任人或使用人一旦發現設備故障,要及時保修,確保實習實訓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六、實訓教學儀器設備不得外租(借)。
【電子設備倉庫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倉庫管理制度09-07
白酒倉庫管理制度02-01
倉庫盤點管理制度10-20
【熱門】倉庫管理制度10-16
倉庫領料管理制度11-03
酒店倉庫管理制度08-06
倉庫安全管理制度08-02
工廠倉庫管理制度07-25
公司倉庫管理制度10-31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