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6篇[集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目標:
1.在游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準備: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過程:
(一)導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里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么?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么小動物到公園里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兒學說,幼兒教案《語文教案-不亂扔垃圾》。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游《汽車開來了》。
語文教案-不亂扔垃圾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認讀“嗯、輔、憋、馨、戳、眶、鍛”7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自信心,增強自理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難點:在讀中感悟媽媽的用意。
教具:生字卡片
(一)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畫出不認識的字,通過看拼音和查字典等方法自學生字。其中,“嗯”在文中表示答應,應讀第四聲;“眶”讀“kuang”不讀“kuang”;“驀”讀“mo”不讀
“mu”;“馨”的韻母是前鼻音;“戳”的聲母是翹舌音。
2.讀完課文后,可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再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以此整體感知全文。
(二)交流討論,理解內容
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同學之間交流體會。
“我相信:你能行!珍惜這次鍛煉的機會吧!祝你成功!”
比賽前,媽媽沒有輔導“我”、幫助“我”,并不是她不關心“我”了,而是想通過這次鍛煉的機會,樹立“我”的自信心,培養“我”的自理能力。
“我忽然覺得,應該用母親來稱呼我的媽媽。因為,母親,不僅僅是媽媽。”
一般來說,“母親”和“媽媽”是同義詞,但是通過這件事,作者覺得“母親”這個詞包含的內容更加寬廣,更加神圣。母親這個詞不僅體現了長輩對“我”的養育和關愛,還體現著對“我”成長的關注和教育。
(三)感情朗讀,體會母愛
課文中的對話有三次,可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第一次對話是課文一開始,媽媽表示支持“我”去參加主持人比賽,但一切都要“我”自己做主,并且不再輔導“我”,我不得不壓抑住內心的渴望,決定“自己干”。讀好這段對話,要讀出“我”失望和酸溜溜的語氣,而媽媽的語氣要讀得平淡、自然。
第二次對話是“我”回憶兩年前參加市普通話比賽時媽媽燈下輔導我的.溫馨情景。朗讀這段對話,可讓學生回憶自己有沒有類似被家長愛憐地戳戳鼻尖
的經歷,帶著這份情感融人文中的情境中,讀出“我”的開心和媽媽對“我”的憐愛,親切而又耐心的指導。對方言區學生還可利用課文內容給學生正音,讀好前鼻音和后鼻音。
第三次對話的內容是“我”一個人去參加比賽時與另外一家人對話的情景。讀這一段對話,要讀出“我”敢于一個人來參加比賽的自信和驕傲。讀老人的話,要讀出由“懷疑”到“贊許”的變化。讀女孩的話,要讀出她撒嬌的語氣,更襯托出我的自信和驕傲。
(四)聯系實際,培養自信
學完課文,可讓學生聯系實際談一談自己曾經克服困難、自主完成一項任務的經歷,從而培養學生自信和自理的意識。并教育學生: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膽大,那只是莽撞,自信要有充分的準備和鍛煉。課文中的“我”為了完成好任務,一個人設計了元旦聯歡會的內容,寫好串聯詞,并且默記在心,而且還在交通圖上找到去比賽地的路線,這一切,都為自己的自信和成功打下了基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容:11.畫楊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領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有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出示課件“我會認”學生開火車讀。
2、過渡語:在“畫楊桃”的課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老師說的哪段話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呢?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囑我的話來讀,并找出“叮囑”的近義詞。
3、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要學生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板書:是就)
4、理解“想當然”
5、過渡:父親平時對我畫畫的要求這么嚴格,我在畫畫時有沒有按照父親的叮囑去做呢?
6、學習2~18自然段。
(1)快速瀏覽,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時發生的事。
(2)自由讀第2個自然段找出我畫楊桃時動作、神態的句子,從中你體現出什么?{“我”記住父親的話,對待畫畫一絲不茍}(齊讀父親的話)
思考: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找出有關句子后用實物演示)
小結:
“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僅是因為我看的角度不同,還因為父親平時對“我”嚴格的教育。
(3)我把畫交上去時同學們為什么嘲笑我呢?
(4)討論:老師的兩次發問與學生的兩次回答為什么使用不同符號?
出示課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 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觀察前用嘆號說明學生自以為是嘲笑我)(觀察后用省略號,說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神氣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讀。
(8)體會老師的.“神態”動作。
多媒體出示第6個自然段理解“審視”一詞。
a.為什么老師要對楊桃審視?
“審視”是仔細地看的意思,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桌上的楊桃,是因為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會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b.為什么老師變得嚴肅起來?“半晌”的近義詞是什么?(半天)
因為老師發現我的畫畫得很準確而同學們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c.為什么老師發現“我”的楊桃畫得很正確時不直接告訴嘲笑“我”的學生,而是讓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呢?
因為老師是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結果是不一樣,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d.后來,老師為什么變得和顏悅色呢?( )
因為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里了。
e.多媒體出示老師的話,并讓大家說說其中的意思。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7.學習第19個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父親的話,比較他們的話的相同和不同點。(練習背誦)
說說為什么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誨”的近義詞{教導}
因為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啊!從畫楊桃一事中,讓我明白了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對我來說終身受益。板書:一生受用
附板書;
父親: 是......就是
角度不同 樣子不一
老師: 要......不要......
是......就是......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培養發現問題,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教學難點:
培養發現問題,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扣題探讀 找準入口
1、觀看聽診器的圖片,讓學說說在哪見過這個東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機板書“聽診器”。
2、教師:聽診器的發明,還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嗎?板書“由來”,理解其意思。
二、初讀感知 提煉主旨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聽老師范讀課文,想想本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交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全文,要求盡量把每個字音都讀準確。
三、研讀理解 深情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呢?學生自由匯報
3、指導朗讀。讀出心里非常難過的語氣。
4、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5、你覺得雷奈克是位怎樣的醫生?
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雷奈克是怎樣發明聽診器的呢?自由朗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雷奈克發明聽診器受到什么事情的啟發?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3、雷奈克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說了些什么?孩子們又告訴他什么呢?
4、分角色朗讀雷奈克和孩子們的對話。
5、木板真的能傳聲嗎?請同學們做個小實驗,出示一塊木板,一個學生在木板的一頭劃著,另一個學生蹲在木板緊貼著木板聽聲,然后請做實驗的同學匯報。
6、課文中哪句話也說明雷奈克聽到了聲音呢?找出來讀一讀,果然說明了什么?你能用“果然”說一句話嗎?
7、當雷奈克發現木板能傳聲的.時候,他是怎樣表現的呢?讀一讀,讀出高興的感情,趕緊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詞語說嗎?從趕緊中你體會到什么?
8、看圖,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畫面,想象他會聽到些什么?當他聽到病人的呼吸聲、心跳聲,他又會怎樣表現呢?用驚喜的語氣朗讀“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
9、齊讀第二自然段。
10、雷奈克從此都用小木棍仔細聽病人內臟的聲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診斷,在使用過程中,雷奈克又發現了什么?做了怎樣的改進?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1、說說雷奈克發現的第一聽診器的樣子,并動手把它畫下來,展示學生的作品。
12、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精讀內化 品味賞析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你喜歡那部分讀一讀。
五、拓展延伸 積累運用
1、你喜歡雷奈克嗎?為什么?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雷奈克發明的聽診器對醫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要感謝這位心中裝著病人,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創造的醫生——雷奈克。
六、達標測評
聽診器是誰發明的?
七、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摘抄在課后詞語花籃的空花朵上。
板書設計:
看到病人的痛苦,心里難過 想及早發現人體內的異常變化
聽診器的由來
受到木板傳聲的啟發
用小木棍聽病人內臟的聲音
改進小木棍制成聽診器
語文教案 篇5
和鐘姐姐交朋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按時起居、按時上學的意義。
2、使學生懂得按時上學是遵守學校常規的表現。
3、養成按時作息、守時不拖拉的生活習慣。
4、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使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體驗,懂得按時作息的重要意義。
2、在規律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用具:課件、頭飾、卡通鬧鐘、圖表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學生注意觀察鐘表。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規律。
2、教學器材:鐘表頭飾、40—50個手動卡通小鬧鐘、40—50張43頁的圖表。
3、教學課件:教學光盤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
1、屏幕出示謎語(一座小小機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態度認真又負責,時間觀念比人強。)師念生猜。
2、背景音樂響起鐘表嘀嗒聲,教師戴上鐘表頭飾。我是你們的鐘姐姐,我很想認識你們,你們愿意跟我交朋友嗎?那請你說說為什么愿意跟我交朋友。
3、我想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我,我出道題來考考你們行嗎?現在是幾點,我的長胳膊、短胳膊各應指向哪?(學生撥手中的鐘,教師聽學生發言后撥道具鐘)
二、新授:
1、導:我認識一個小朋友叫明明,我每天和他在一起。屏幕出示40、41頁的五幅圖,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問題?追問:明明這樣會有什么后果?
2、小組討論:我想請你們幫一個忙行嗎?如果你是鐘姐姐,你會對明明說什么?
3、全班匯報:小組逐幅表演,并說明為什么你會這么說?想不想聽聽鐘姐姐是怎么說的。屏幕演示鐘姐姐是怎么對明明說的。你認為明明該怎樣做?
4、師:謝謝你們!明明接受了大家的建議。你們想看看他現在怎么樣了嗎?屏幕演示。
三、鞏固:說說你自己
1、明明現在進步了,那么生活中的你是怎么做的?請實事求是的回答。屏幕出示幾種情境(錄像)
(1)經常被媽媽叫起,仍感到困倦;
(2)上學路上看小攤,不抓緊時間;
(3)經常能早睡早起,起床迅速、輕松。
2、說說自己為什么會這樣?這樣有什么后果,以后想怎么做?
師:紅紅也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屏幕出示40頁兩幅圖,請你看看她這樣做會怎么樣?你想給她哪些建議。
3、小結: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按時上課,就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規律的生活可能會對別人造成干擾,也會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及人格發展不利。
四、課外延伸:
1、小組交流你是怎樣和鐘姐姐交朋友的?撥鐘表,說你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事?
2、誰愿意告訴在場的老師和同學,你是怎樣和鐘姐姐交朋友的?
3、拍手傳唱兒歌,屏幕出示:
鬧鐘把我叫,天天起得早。路上不貪玩,上學不遲到。
晚上早上床,休息睡好覺。守時不拖延,作息習慣好。
五、小結:
(1)時間過得真快,鐘姐姐真不舍得和大家分手。我想讓時間回到咱們上課前行嗎?
(2)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時間不能倒流。因此我們要珍惜時間!你能說說怎樣珍惜時間或珍惜時間的語句嗎?
(3)屏幕出示相關帶拼音的語句,指名帶讀。
(4)評議班上守時守紀的標兵并說明理由。
六、作業:每人手中有一個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內容么?請你把它貼在寫字臺前,每天你做到了哪項,就在哪個格中獎勵自己一小星星。下個星期你畫一個表格來提醒自己,一直堅持到期末,跟鐘姐姐比比誰的紅星多,好嗎?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5個,“酬、吠、歉、貌、舔”,理解“苗條、抱歉、報酬”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表示生氣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嘗試讀出畢加索和貴婦人的語氣。嘗試用畢加索的口吻敘述“巧取報酬”這件事。
3、通過學習了解畢加索,用巧計從一位不愿付錢的貴婦人處獲得畫像報酬的事情,體會畢加索在尷尬的情況下,能控制住情緒,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讀出畢加索和貴夫人的語氣。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用畢加索的口吻敘述他巧取報酬的經過。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畢加索,用巧計從一位不愿付錢的貴夫人處獲得畫像報酬的事情,體會畢加索在尷尬的情況下,能控制住情緒,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的品質。
三、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的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外閱讀資料。
學生方面的準備:搜集一些有關畢加索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已經認識了聰明的阿凡提,也去過鎮定的女主人家做了客。今天我們又要一起來學一個聰明人的故事。他就是——“畢加索”。(板書:畢加索)
學生簡介畢加索
說明:
此環節從已經學過的課文內容入手,引起學生的興趣,走近畢加索。同時也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反饋,也為課文的學習和在課的最后對畢加索的正確評價做好了鋪墊。
師小結:畢加索,作為一名那么有名的畫家,如果他幫別人畫像,肯定能得到很高的報酬。(板書:報酬)
指導讀準“報酬”的字音,學習“酬”(部首是“酉”字旁),
借助字典,理解“報酬”的意思。(字典中的意思是——因付出勞動應該取得的錢或物)
出示課文第一節,理解課文中的“報酬”是指貴婦人請畢加索為自己畫像,畫完像后應該付給畢加索的錢。(板書:貴婦人 畫像)
補全課題:33.巧取報酬
齊讀課題,質疑。
說明:
“報酬”的“酬”是本課的生字,在解決讀音的同時,也讓學生認清字型。用查字典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報酬”這個詞的本義,并聯系上下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這個詞在文中的意思,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
自由讀課文,注意把這些詞語讀好。
(出示:報酬 吠叫 抱歉 愛犬 拒絕 禮貌 親熱)
小組交流:課文主要說了貴婦人和畢加索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用黑板上的詞:“畢加索,報酬,貴婦人,畫像”。簡單說說)
檢查交流:
讀詞語,重點學習“歉、貌、舔”的字形。
根據學生回答的課文主要內容,板書:巧取,拒付
說明: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很強的識字能力,在課上雖然不用老師在逐字講解,但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生字教學,把課文中的生字各有側重地學習,并當堂檢查反饋。讓學生運用板書上的詞語來說說課文的內容,既是幫學生梳理了課文,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精讀課文,朗讀體會:
課文哪一節是寫了貴婦人拒付報酬的.?誰來為大家讀一讀?(指名讀第二節)
默讀第二節,找找貴婦人拒付報酬的理由是什么?用直線劃出有關的語句。
交流劃出的句子,理解“苗條”。
貴婦人看到這幅畫,覺得畢加索沒有把自己畫得苗條些,不想付錢,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貴婦人覺得畢加索沒有把自己畫得苗條些,心想:
。
出示貴婦人說的話,指導朗讀,學習“吠”理解“吠叫不止”(板書:“吠”)
理解“抱歉”,想想當時,貴婦人說這話時真的有歉意嗎?
過渡:面對這么一個不講道理的貴婦人,畢加索是怎么巧取報酬的呢?默讀3—9節看看畢加索取得報酬的過程究竟巧在哪里?劃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隨機教學
預設:學生得出結論——畢加索想出“涂奶油的方法“很巧妙,就進入第三節的學習,引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朗讀體會。
指導朗讀,體會畢加索的聰明之處。
體會畢加索當時的心情,積累其他表示生氣的詞語。
預設:學生得出結論——畢加索的語言很巧妙。(出示畢加索的所有語言)
指導朗讀畢加索的語言(板書:舔)
學生分角色讀。
此時,貴婦人只能驚訝地說“這,這……。”想想她究竟想說什么呢?(想象說話)
補充閱讀畢加索其他的小故事。
學了課文,又讀了剛才的故事,說說畢加索是個怎樣的人。
創設情景,語言實踐。
畢加索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巧妙地取到了報酬。此時,他心里一定很
高興,請你設想一下,他遇到自己的朋友,會怎樣把這件事告訴他們呢?
和同桌討論討論,再演一演。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的教案11-16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語文《養花》 教案02-13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琥珀》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