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16 09:37:5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熱】小學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小學語文教案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課件播放)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老師想知道你們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讀準字音,學生自己認讀生字。

      3、同桌互相認讀畫出的生字,互相糾錯,看誰讀得好。

      4、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開火車認領讀。

      (2)課件出示詞語:先開火車領讀,再自己選詞說話。

      5、檢查讀文情況。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要做到不丟字,不錯字,不加字。

      6、評議

      三、讀讀悟悟:

      1、課件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后,提問:聽了課文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么?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 輕聲讀課文,讀后標出課文有多少小節。指名匯報。

      3. 學習第一節。

      (1)邊讀邊想“我”為什么會“心亂跳”呢?這時“我”心里都想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指導讀,讀時讀出害怕的語氣。

      (2)思考:你認為課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

      (3)指導朗讀。指名讀,評議。

      4.學習第二節

      (1)自由讀第二節,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誰能用“偏要”說一句話,指名說。

      (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進行體會。(課件出示句子: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

      (3)指導朗讀,要讀出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5)課件播放“美麗的'夜景”圖片,學生觀看。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課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想象意境。這是一幅多么靜謐、安詳的圖畫啊!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了,好象還做了個美夢呢!

      (7)指導朗讀,讀出自信、驕傲而又高興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5、說話訓練:你有過害怕黑夜的故事嗎?現在還怕嗎?小組說一說。

      6、小結:我們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其實黑夜里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要我們去發現,去觀察。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背誦課文。

      五、拓展:

      1、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眼中的夜色:

      (1)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讀;

      (2)指名說說自己眼中的夜色。

      2、課件展示小朋友畫的《美麗夜色》畫,學生觀看后,你們也可以用自己的彩色畫筆把你看到的美麗夜景畫下來。課下畫一畫。

      板書設計:

      13、夜色

      怕黑——————不怕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讀、說、議、演、寫貫穿教學過程,把語文知識能力的發展同師生學習過程結合起來。

      3.師生共同學習,體會海力布舍己為人的高尚精神,每個人都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靈。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或自編一些民間故事的開頭(3—5個),展示方法可用課件展示。

      (2)學生課下閱讀幾篇民間故事,把最感興趣的1—2個記下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說一說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民間故事嗎?民間故事是一些長期流傳于老百姓之間的故事。它們或者機智幽默,或者歌頌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簡要地講給大家聽!(發言者每人1分種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說清楚。)

      (此過程看似無意,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尤其是“簡要地說”更要求學生能抓住線索,理清條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內容,此過程預計5—7分鐘。)

      二、讀一讀

      師:同學們,《獵人海力布》是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吧!(或朗讀、或默讀,或輕聲讀,課堂上同學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讀。此時的讀不是細讀、精讀。而是摸清脈絡,弄清梗概的讀,此過程約5—7分鐘。)

      三、寫一寫

      師:大家都已讀過課文,下面請大家用10分鐘的時間為這個故事寫一個內容提要,約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經過、結果,敘述清楚。)

      (“寫”比起“說”更鄭重了些,而且每個人都參與了,動手了,練習把全文縮寫150字的“內容提要”,實際就是在“抓主要內容”,而且又和“練筆”有機地結合實際起來,這樣可以達到“一石兩鳥”的目的,此過程約為10分鐘左右。)

      四、議一議

      師:同學們,《獵人海力布》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們傳頌。那么同學們讀完課文,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下面請大家再細致地讀課文,提起筆,把你最感動的地方劃出來,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說什么,怎么說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處令人感動的地方值得深入體會。

      1.第2自然段中“他熱心幫助別人……敬愛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對話,他不求回報,不要珠寶等細節。

      3.第7—9段中,海力布勸大家搬家的三句話,及他犧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這些是備課時預想的“感動”語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勸大家搬家的話要重點通過讀、說來體會。文中還有許多感人之處,學生提出,教師相機引導。師生在此過程中體會、感悟,為后面表演打基礎,時間約為15分鐘左右。)

      第二課時

      一、演一演

      師:同學們,為了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再現,請大家自由結合成“表演團”,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們認為最感人的情節演一演,好嗎?

      (此過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鄉親”一部分,學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臺詞,但情真意深,怎么演?鄉親們會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勵學生能根據課文及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發揮,和創造性的表演,此過程約為10分鐘。)

      二、理一理

      師:同學們,學習了“獵人海力布”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那么這個故事為什么那么吸引讀者呢?我們來共同討論一下。(有曲折的情節,環節緊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書圖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知道,一篇文章,一個故事要想寫得生動,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節,合理想象。)

      三、編一編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提供的故事開頭續寫故事,或者自己設計開頭編故事。要求發揮想象力,把故事編得曲折動人,爭當“編故事大王”!

      擬提供以下開頭(3——5個)

      (1)“一個窮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撿到一把金斧頭……”

      (2)“一個孩子,得到了一幅畫。忽然有一天,畫上的東西活了……”

      (3)“一個窮人,一個富人,在一個寒冷的日子分頭上街去找溫暖……”

      (此處題目可教師擬幾個,也可以讓學生自擬,編寫過程約15—20分鐘。)

      四、評一評

      評講過程要注重大膽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動人的情節,對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作適當點撥,約10分鐘左右。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課題:《流動的畫》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和“彎彎曲曲、白紗、穿梭、明鏡、點點人家、臉頰”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媽媽為什么夸“我”是個懂事的娃娃。

      3、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祖國的秀美山川,并學習用實際行動來愛護她。

      教材分析

      《流動的畫》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首兒歌主要講“我”坐在火車的車窗邊看到窗外的風景隨著火車開動而“動”起來,更加美麗,禁不住發出贊嘆,并且在媽媽的幫助下以實際行動愛護它的事。小詩既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著濃濃情趣。它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習

      重點目標2

      學習

      難點目標3

      板書設計

      小河

      流白沙畫畫

      動汽車愛

      的鮮花不扔懂事

      畫水庫

      山坡

      學生學習活動教師行為

      一、復習舊知走入課文

      1、一起回答:喜歡

      2、一起背誦古詩《畫》,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畫”的本質。

      3、傾聽老師談話,跟著老師一起寫“流動”。齊讀課題

      4、理解“流動”,可以解釋,可以說出什么會流動。

      5、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己讀書,用不同的符號動手勾畫、圈出會認、會寫的字。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讀通課文,兩個孩子分小節朗讀,分別評價。全班齊讀。

      3、認讀生字

      (1)先一位孩子教全班同學讀,全班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2)自讀,3個小組開火車讀,同桌互相讀。

      (3)全班齊讀詞語,分小組讀。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全班輕聲讀。理解詩意。思考老師的問題

      2、讀課文、思考,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句子,把后面六句讀出來。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描寫的景物,一位學生匯報,全班反饋矯正。

      3、思考,舉手回答。要點:一是因為坐在火車車窗旁,火車開動,看到的景色是變化的、流動的;而是因為景色美麗,像一幅畫。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課間休息,唱一唱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小節。

      2、匯報交流讀懂了什么?

      3、理解重點

      想象“我看到了什么”并說一說

      思考回答。要點:因為我不亂扔垃圾,沒有破壞美麗的環境。

      4、自己練讀,個別朗讀,評價,全班齊讀。

      四、明理導行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說一說

      3、自由說

      4、齊讀標語一、情景導入

      1、孩子們,你們喜歡畫嗎?

      2、有一首描寫畫的古詩還記得嗎?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畫”是靜止的、不動的)

      3、今天老師也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幅畫,可老師帶來的這幅畫很特別,是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

      4、“流動”是什么意思?

      5、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想知道什么?(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五、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請孩子們把書輕輕地、快速地翻到20頁,認真讀課文,對照課文后面的認字表和生字表,運用圈畫的方法讀課文。

      2、檢測學生課文是否讀正確、通順了。

      3、出示課件,檢測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字寶寶把帽子摘掉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3)出示詞語

      六、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講讀第一小節。

      1、師:誰能告訴大家,這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講什么?傾聽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抓主要內容。

      2、“流動的畫”是怎樣的畫呢?那幾句描寫了畫中的景色?畫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自己在文中勾一勾(相機出示課件:小河、山、白紗、汽車、路、、鮮花、水庫、山坡、人家。)

      3、師:為什么管這些景色叫“流動的畫”?

      4、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課間音樂:書上的小朋友用美麗的詩來贊美祖國,我們用歌聲來夸夸我們的祖國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二)講讀第二小節。

      1、師:看到車窗外流過這么美的景色,坐在車廂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請大家讀讀第二小節就知道了。

      2、傾聽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3、引導學生領會詩意。

      師:我想干什么?(邊吃橘子邊畫畫,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課件出示(媽媽嚴厲的目光,好像在批評我。)

      媽媽為什么夸“我”是個懂事的娃娃?

      4、指導朗讀。

      四、總結談話,明理導行。

      1、齊讀課文。

      2、師:讀了這首詩,你覺得我們應該向書上的小朋友學習什么?

      3、怎樣做個懂事的娃娃?(例:愛護花草樹木,不任意采摘;愛護公共設施,不亂刻亂畫;多植樹,讓祖國到處都是綠樹,都是鮮花。)

      4、出示標語

      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課文中的句子展開想象,從而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3、能正確完成課后第二題填空。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育方面:

      1、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情。

      發展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第五段青蛙媽媽對小青蛙說的話。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教設備(電腦、投影儀、電教平臺)

      多媒體電教軟件(《回聲》.課件)

      幻燈機、盛水的玻璃缸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節

      教學要點:

      誘導預習。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四、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第二節

      教學要點:

      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理解青蛙媽媽的話從而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聽回聲的錄音。

      2.你覺得這聲音有什么特別?你想知道些什么?

      3.設疑:你聽過回聲嗎?在什么地方聽到了的?回聲是什么回事?

      4.板書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二、檢查預習

      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導細讀,邊讀邊議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思考:這段話有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示圖,用導讀的方法回答思考題:

      第一句告訴我們:小河上……

      第二句:半圓的……和水里的……連起來,好像一個……

      3.)指導感情朗讀:你覺得這里的景色怎樣?誰能把這美的感覺說出來?

      過渡:就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請同學們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完后用一、兩句話告訴老師。

      2.學習二、三自然段。

      1.)小聲自由讀。

      2.)在這里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強調“橋洞”)

      3.)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小青蛙和“看不見的小青蛙”的話用“___”劃出來。

      4.)檢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

      5.)指導讀句 想一想:小青蛙兩次說話的語氣一樣嗎?從哪里知道的?

      a.指導按標點符號讀好句子。

      b.分角色朗讀:誰來當小青蛙?誰來當看不見的小青蛙?讓我們聽聽“看不見的小青蛙”怎樣學小青蛙說話的?(提示:學話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聲音要小。)

      6.)(讀小青蛙媽媽的問話。)聽到有人在學自己說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書上怎么說。

      理解:奇怪極了

      板書:奇怪

      示句:“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

      7.)指導讀好這個句子。

      出示生字卡讀讀理解: cang

      過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橋洞里真的藏著一只小青蛙嗎?讓我們跟著青蛙媽媽一起去看一看。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

      思考: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

      2.)示第四自然段

      默讀:把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用“.”把它點出來。

      示生字卡讀讀理解:

      jian reng

      撿 扔

      (用做動作的方法學記這兩個生字)

      3.)再找出寫河水變化的句子,用“___”劃出來。

      4.)做實驗: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觀察水面的變化。

      5.)剛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剛才老師做的實驗,跟課文所講的現象是一樣的,讓我們一邊讀課文的句子,一邊想象剛才的情景。

      6.)讀句“……河水……蕩回來”,出示生字卡讀讀理解:

      bo dang

      波紋 蕩

      7.)演示動畫“扔石頭”,進行說話訓練。

      8.)齊讀這個自然段。

      9.)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小結板書: 碰

      水的波紋 河岸

      過渡: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回聲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聽聽青蛙媽媽是怎樣說的?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

      思考: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

      2.)示青蛙媽媽的話:

      問: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3.)示2、3句話,引導比較,理解。

      先引導學生從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詞,再引導悟出聲音的波紋與水的波紋相似之處:碰到擋住它們前進的東西,都會回來。

      4.)引導學生板書: 碰

      聲音的波紋 石壁

      5.)演示動畫:青蛙叫的回聲。

      練習說話: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

      6.)填空練習:

      1.水的( )碰到( )又( )回來。

      2.青蛙叫的聲音的( ),碰到橋洞的( ),也要( )回來。

      7.)小結板書:明白

      8.)分角色朗讀這段。理解:一蹦老高

      過渡:回聲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橋洞里聽那有趣的回聲了。

      5.情景導學最后一段。

      四、小結質疑。(略)

      1、按板書小結。

      2、質疑: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第三節

      教學要點:

      鞏固練習,訓練提高。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練習說話,用“因為……所以……”說說回聲的形成。

      三、完成課后練習題

      四、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導田字格的書寫,進行擴詞,說話的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附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說明人類和太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課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系。這兩大部分,在內容上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課文在介紹太陽有關知識時,運用數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把有關知識說得很具體、很通俗、很明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對象分析:

      本次上課的學生不是本班的學生,而是四(3)班的學生。太陽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對于太陽的日出東方,從西邊落下這種現象、太陽是怎樣的、它離我們有多遠等在腦袋里有一連串的問題。而對于有關太陽的一些比較簡單的謎語、文章都接觸得比較多。但對于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就不太了解。

      設計思路:

      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并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我認為《太陽》這篇課文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我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教學目標:

      1、會讀13個生字,正確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課文的結構,大概意思,了解太陽“遠”、“大”“熱”的特點。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幾個特點,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謎語引入(齊讀謎面)

      2、指名猜(師板書:太陽)齊讀課題

      3、(幻燈出示圖片)師: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在晴天我們都能與太陽見面,從古到今人們對太陽都有不同的描述,你還知道哪些?(指名學生說)學生說不出時師簡介。

      4、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挺多。那現在面對著太陽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學生質疑題目)

      5、師小結:同學們真會提問,那剛才的問題有些^答~`案已經在這篇文章里,有些還得讓同學們課后從課外書中尋找^答~`案,有些問題可能到現在還沒有^答~`案,正等著你去解開其中的奧秘呢?

      過渡:那現在就讓我們讀讀這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打上小問號。

      2、檢查字音

      座位讀————指名讀————全班讀————開火車讀————指名讀(去掉拼音的生詞)————全班讀

      3、指名說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理解,當真正理解后再擦去問號)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把課文讀通了,下面請同學們用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再讀課文。(師幻燈出示方法)邊讀邊畫出或寫出課文的每一段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4、座位討論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5、指名匯報

      師板書: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

      與人類的關系

      6、根據課文敘述的內容,你能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主要講什么?

      (指名回答)板書:特點、與人類關系密切

      7、通過讀第四段開頭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課文整個的脈絡。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過渡:那下面我們就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課文

      1、請四人小組學習1—3自然段,想想課文運用了什么方法說明太陽“遠、大、熱”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組匯報:師板書:列數字、舉例、比較、比喻、引用

      3、讀句子,再次體會這些方法的具體、通俗、明了、有較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渡:既然這些方法有這樣的作用,那我們也學著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上吧!

      四、拓展練習

      1、(出示月亮圖)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點是什么?(遠、小)

      2、(出示月亮的有關資料)請同學看著這些資料,選擇其中一個特點,運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寫具體,通俗好嗎?

      3、生小練筆

      4、師點評

      五、總結

      看到同學們這節課能學以致用,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希望我們以后能再有機會坐在一起探討大自然的奧秘!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與人類的關系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2-1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模板02-24

    小學語文簡短教案10-27

    小學語文的優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作文的教案11-03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1-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