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23 09:49:5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創新目標 認識雨前自然的基礎上,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分析與處理:

      重點:理解小燕子、小魚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話。

      難點:認識下雨前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

      關鍵:是抓住好詞、好句進行理解。

      處理: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這些自然現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情趣

      1、題目講什么時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為什么?(討論)

      二、創造條件,主體參與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這篇童話里都有誰?(用“這篇童話里有____和_______”的句式說話。)

      (2)這篇童話主要講了誰?

      (3)“要下雨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共出現了幾次?

      都是誰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

      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不做過多的課文分析

      3、初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圖文對照。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讀文。

      三、研究學習,體驗發現

      1、讀了這幾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雨下起來了,下得怎么樣?說明了什么?

      3、學習生字。找出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讀文:思考你還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現象能幫助我們做事情?說給大家聽。(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1、練讀生字,糾正字音。書寫生字。

      2、完成課后練習。

      3、本節課你有什么新的發現,說一說。

      六、研究性作業:

      課外讀一讀關于自然方面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自然版》

      板書設計:

      16 要下雨了

      燕子飛得很低

      要下雨了 小魚都游出水面

      螞蟻往高處搬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待、倒、模,理解22個新詞。

      2、能說出第5段排句成段的順序,說出哪幾句是圍繞同一方面的內容寫的。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課文的最后兩段。

      4、懂得自己遇到不幸境況,不要灰心;別人遭到不幸,不要嘲笑。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鞏固本單元訓練點,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段。

      2、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積極意義,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學準備

      《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畫像、磁帶、錄音機、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訓練找反義詞。

      2、讀通課文,了解大致意思。

      3、學習第1、2段,朗讀訓練。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安徒生畫像及《安徒生童話》,簡介安徒生。

      二、揭題,讀題

      三、初讀課文,思考

      1、丑小鴨的丑什么意思?

      2、丑小鴨長大以后成了什么?

      四、學習第1段

      1、自學該段生字

      2、自讀課文

      A、說說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B、劃出說明丑小鴨長得難看的句子

      3、朗讀指導

      4、填空

      嘴(大大的) 腿( 的) 樣子( 的)

      五、學習第2段

      1、自讀,思考:你覺得丑小鴨怎么樣?

      2、填空:()的丑小鴨

      3、朗讀指導:孤獨、可憐

      六、作業

      1、齊讀1、2段

      2、給多音字注音

      等待() 待()會兒

      模()樣 模()糊

      3、課作2、3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3—6段,能按問題找到對應的課文段落。

      2、能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段。

      3、能區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學習3—4段

      1、自讀3—6,思考:哪幾段是寫丑小鴨離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讀3、4段,先自學生字,再填表

      來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鴨()

      ()里小鳥()獵狗()

      ()叢中天氣()

      3、再讀課文3、4段,繼續填表(接上表右邊)

      丑小鴨怎樣做

      離開了水草地

      白天()晚上()

      ()在蘆葦叢中

      4、朗讀指導

      4、丑小鴨離開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學習5、6段

      1、哪幾段是寫丑小鴨發現自己變成了天鵝,很快樂?

      2、自讀,學習生字

      3、學習第5段,鞏固單元學習提示

      A、齊讀,思考: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B、回顧按事情發展寫的段,應該怎樣讀?

      C、自讀,思考:這段話共有幾句?哪幾句說同一方面的內容?這段話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4、學習第6段

      A、默讀,用~~~劃出說明丑小鴨快樂的句子。

      B、訓練有表情地朗讀。

      5、丑小鴨發現自己長成了美麗的天鵝,為什么那么快樂?

      四、作業

      1、課作5

      2、齊讀3—6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5、6段

      2、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學會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中的丑小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課作1、2、3

      五、理解、學用“極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夏日海灘的美麗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們快樂的暑假生活,體會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理解詩句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夏日海灘的美麗景色及深入理解孩子們快樂的暑假生活,體會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播放《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歌唱的是哪里?(生答海灘)你去過大海嗎?見過海灘嗎?請你和同學們講一講你見過的海灘。

      2、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夏日的海灘》看一看,領略一下夏日海灘的美麗風光。

      (板書課題)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感受快樂。

      1、(課件播放音樂,師朗讀課文)想一想你聽懂了什么?

      2、下面請你自由朗讀詩文,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提出來。

      3、到這里你有哪些感受與大家說一說。(學生談感受。)(海灘很美,孩子們很快樂)

      4、這么美麗的海灘,這么快樂的孩子。如果是我們那該有多好哇!下面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把你的感受溶入到課文中吧!(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三、質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體會快樂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體會課文三個小節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美及孩子們的快樂心情)

      (1)出示第一小節的課件,誰愿意把它朗讀出來?在他讀的過程中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用你的話把他描述出來。(讓學生體會詩歌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夏日海灘美麗的景色)。看到這么美麗的海灘,你的心情怎樣?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小節吧!

      (2)過渡;孩子們,多么美麗的海灘,在這么美的海灘上如果是你,你會做些什么呢?

      (3)我們看這些孩子們都做了些什么?(出示第二小節的課件),女生讀。

      (4)學生匯報:(掘一條長長的小河,堆一道堅固的城墻,再拾來五彩的貝殼,造成美麗的房子、涼亭、假山。)

      (5)課件出示“掘一條長長的小河,堆一道堅固的城墻,再拾來五彩的貝———殼,造成美麗的房子、涼亭、假山。你能把畫橫線的詞換成別的詞嗎?并說一—說哪個詞用得好?”(讓學生體會這四個動詞用得生動傳神)

      (6)做了這么多游戲,拾了那么多貝殼,如果是你你會拾到什么樣的貝殼呢?請你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說拾來的貝殼是什么樣的?

      (7)如果是你造的房子、涼亭、假山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學生描繪,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8)假如你就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小節吧!你體會到了什么?

      (9)(出示第三小節詩文),這么美麗的景色,這么好玩的游戲,此時你能有怎樣的心情呢?下面就把你的心情溶入到第三小節中,用你的聲音把它表達出來吧!在你讀的過程中哪個詞重讀了呢?(學生會答多么)兩個“多么”抒發了孩子們怎樣的心情?把這種心情帶到這一小節。用你的朗讀再次把它表達出來!

      4、孩子們為什么感到快樂呢?請你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5、帶著這種心情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沉浸快樂。

      1、出示本詩配樂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體會孩子們的快樂。

      2、朗誦本詩:現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海灘,想不想做一回詩中的小朋友感受美麗的海灘,體會暑假的快樂呢?下面就請你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這首詩,互相評價。

      五、表達訓練,拓展思維——延伸快樂

      同學們,小作者把自己在海灘上玩耍過程中的快樂表達出來了,那么你還在哪些活動中感到了快樂呢,快來說一說。

      六、自主作業,遷移能力

      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將你在活動中的快樂表達出來。(可以畫一幅畫,可以寫一首小詩感情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學做方法。

      情感目標:

      讀懂譯文內容,體會文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在讀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學習作者巧妙地使用關聯詞語。

      難點:

      文章既緊湊又能抒發情懷的寫作方法。

      教學用具:

      搜集資料

      教法:

      讀中感悟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奠基情感。

      學生說自己最喜愛的菜肴,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三、誦讀課文,潛心會文。

      1.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2)把課文中的詞語畫下來。

      (3)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用簡短的話語概括出來,并理清文章脈絡。

      2.品讀詞句,觸摸情感。

      (1)默讀課文,在心靈被觸動的地方讀幾遍,并寫下自己感受和體會。

      (2)集體交流,分享感受。

      (3)帶著感受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四、出文抒情 傾吐移情

      五、揣摩語言,學習寫法。

      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緊扣課后習題2組織學生討論,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第二課時

      一、積累內華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指導生字讀音和書寫。

      “炒、奢、饞、侄”是巧舌音。

      “姜”是后鼻音。

      “津”是前鼻音。

      2.比一比,組詞語。

      灣——彎 暮——墓 遺——遣 裕——俗

      3.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抄寫下來。

      三、實踐活動

      推薦閱讀《梅花魂》、《一面五星紅旗》等文章。

      板書設計:

      淸炒小螺螄

      寄情于物:

      期盼——觀賞、掃墓

      記憶模糊 回味無窮(對比)

      鮮美無比 津津有味

      伴父獨酌 猜謎語(插敘)

      魂牽夢縈——大陸、故鄉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朦朧的情感美。

      2、運用想像、聯想,揣摩、欣賞詩中精彩的畫面美。

      3、以詩解詩,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感悟自然的詩情美。

      教學難點:對詩歌感情的體悟。(突破方法:以詩解詩,戴望舒的詩句)

      教學重點:對詩歌畫面美的感受。(突破方法:以老師范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已是冬天,可我還珍藏著秋天的幾枚落葉,每當看到他們,我就想到了我所鐘愛的秋天,在寂靜的林蔭道上,那金黃的落葉在微涼的秋風中翩躚起舞。同學們, 當你回望秋天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老師:哦。你眼中的秋天的颯颯的秋風里

      你眼中的秋天在粼粼的波面上

      你眼中的秋天在南歸的大雁身上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欣賞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檢查預習,朗讀糾錯。

      請三個學生,一人一節讀詩。學生互相糾錯。

      老師讀一遍,大家在課文上標注一下沒找出來的讀錯的音。

      學生明確易讀錯字(撒、背等),老師幫助辨析。

      三、感知內容,讀出感受。

      剛剛大家讀的和老師讀的,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比如用什么樣感情?語調激昂還是柔和呢?節奏是快速還是舒緩呢?

      集體用柔和的語調、舒緩的節奏把它讀一遍,讀出對秋天的喜愛。

      四、品味第一節,練習朗讀,想象畫面。

      想要讀得更好,我們還要深入理解詩歌。

      當代詩人徐志摩在他的詩作《私語》里,認為秋在“一片將黃未黃的樹葉上”,那么請問第一節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

      大家找到的這些是極具農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寫,可不可以這樣寫?似乎更簡潔呢。打PPT

      1、 大家可以出聲地讀一讀,比一比。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輕盈2、豐收樂 滿披著和“滿載著”比較,得出輕盈的特點。

      “飽食”讓學生想象,餓的時候吃飽了的感覺。豐收的滿足。 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為什么用棲息這個詞,而不用簡潔的秋天在農家里呢?” 你的某個句子讀得很有特色,為什么這樣處理呢?為什么這里重讀了呢?或者,要怎么讀出感情呢?有些詞需要強調,強調有重讀強調,也有輕讀強調,大家看看哪些詞要重讀,哪些要輕讀。

      總結:畫面更動態,情韻更豐富,更能突出秋天豐收的喜悅。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讀

      出農人豐收的喜悅。(板書:農家豐收 喜悅)

      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深深地陶醉了。好像看到了一幅畫面,邀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去想象一下。

      清晨,“唰啦、唰啦”有節奏的割稻聲響在原野上。稻葉上,晶瑩的露珠,一顆顆調皮地跳上了阿婆的衣裳。丁丁的伐木聲從遠方悠悠地飄來,像節奏歡快的曲子,別有韻味。阿婆放下手中的鐮刀,聽得入了迷,她想起了年輕時阿公唱過的山歌。當阿婆發現自己已經沾濕的衣裳時,不禁莞爾,露珠怕是被遠方的歌聲震落下來的吧。阿婆走到果樹旁,伸手去摘那黃橙橙的梨,那肥胖的梨兒,憨厚地躲進了阿婆身后的背簍。

      聽了老師描繪的畫面,感覺怎么樣?能具體評價一下嗎?老師用了什么方法讓大家感覺到身臨其境的?(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優美的細節描寫等)

      五、讀第二節,質疑內容,描繪畫面。

      請大家默讀二兩節詩,也用老師的方法,在腦海中想象第二節的畫面。字句理解上,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讀完后提出來。 請大家提出疑問。

      重點解決:“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一句

      縮句法,然后問魚人怎么會把烏桕葉的影子當成青鳊魚呢?比較兩種意象共同點 讓學生揣想魚人收網后的心情和表情的變化?從哪里看出來的?

      哦,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原來秋天的景物就像在和魚人做(游戲),是的,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那漁人沒有捕到魚,他惱了嗎?、

      哦,原來漁人也是以(游戲的心態)來對待這個結果的。他悠閑地搖著小船,我們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態呢?板書:漁人悠然趣。

      請大家像老師之前那樣,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畫面。拿筆寫在書的旁邊。我們分兩部分,1-3組描寫第二節的12兩句,456三組描寫第二節的后三句。我們比一比哪組的同學的畫面更具有悠閑的情趣。開始。

      師巡視學生寫作情況,完成后,生展示。 好,下面我們就把這種悠然的情緒讀出來。女生讀前兩行,讀出清晨靜謐的感覺。男生讀三四行,讀出悠然的情趣。齊讀最后一句,讀出游戲的活潑。

      六、讀第三節,以詩解詩,體會感情。

      前兩節在字面上沒有明確出現人物,第三節有了,誰?齊讀最后一句話。

      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式變換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場??”(夢)。

      你做過么夢嗎?夢的特點是什么?

      大家說的特點各不相同,但是都體現了夢飄渺、虛幻的感覺。那么當秋天到來的時候,牧羊女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她產生了飄渺、虛幻的夢一樣的感覺呢?

      其間適時補充材料:1、戴望舒《秋天的夢》:“秋天的夢是輕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學生答各種感受后,牧女的感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朦朧的`情懷,板書《牧女朦朧情》 根據詩人的自述,19歲那年,作者經歷了一場愛情風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煩惱都化成了最甜美的回憶的時候,靜靜地流淌出了這樣一首詩歌。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作者自己在《夢

      中道路》中說“最后給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艷麗的秋光”。

      如此純凈的感情,讓我們用優美的朗讀表現出來,男生讀前兩行,女生讀三四行,結句齊讀。

      是啊,在同一片原野,同一條溪水之篇,這里曾經是百草豐茂、流水潺潺而今已經是漸進枯涸。曾經這里發生過、散發著香與熱的美好故事,而今卻在微涼的秋風中消散無蹤。當我們體會到牧羊女的這番感受的時候,同學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牧羊女此時的心情了呢?

      不是秋天夢寐在人的眼里,而是人在秋天中夢寐。當秋天來臨的時候,一切都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生活的悠閑、而曾經那個夏天的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留下一份明朗純凈的懷念。

      七、小結。

      "在詩意畫面的感受和縈縈于耳的誦讀聲里,在朦朧愛情與優美秋光的無限延伸中,我們讀懂了秋天。感謝何其芳,他的《秋天》何其芬芳!最后讓我們帶著飽滿的感情齊讀全文,再品芬芳!

      八、作業布置。

      老師在讀完這篇詩歌之后,深深地被這樣的秋天打動,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讓學生一句話談感受。請你也用幾句詩寫寫自己心中的秋天。

      1、 練習板書

      2、 站姿不夠挺拔(巡視學生的過程中,個別指導的時候不要對著話筒講,講什么都可以)

      3、 因為這首詩的整體語調是輕柔的,這幾個詞需要讀得尤其輕才可以讀出輕柔的感覺。 4、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草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掌握3、5、6三音。

      3、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才能和合作協調能力。

      二、教學內容

      1、完整演唱小學課文《草原上》。

      2、唱準3、5、6三音的音高,并進行創編。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

      3、初步聽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把握節奏、情緒,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基礎。

      三、教學重點

      完整演唱小學課文《草原上》

      四、教學難點

      以3、5、6為基礎音的旋律創編

      五、教學準備:

      琴、光盤、打擊樂器(碰鈴、雙響筒、三角鐵、響板等)頭巾等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情境想象,導入主題

      1、教師以語言及身體語言導入

      ……——揭示“草原”圖畫,放小學課文《草原上》的音樂,教師表演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2、揭示課題,簡單介紹蒙古民族的風俗

      師:我們這是到了什么地方啊?——出示地圖

      (三)學習歌曲小學課文《草原上》

      1、學習歌譜

      (1)聆聽歌曲,模唱曲調——放小學課文《草原上》的音樂

      師……用“LA”來演唱歌譜。

      (2)教學3、5、6的唱名,掌握音高

      師:“聽到同學們動聽的歌聲,草原上的牧羊人們也想一顯身手,……。——(黑板上兩個大圓圈)

      ……

      ——放小學課文《草原上》的音樂

      2、有節奏地念歌曲詞

      (1)教師按照節奏念歌詞邊做動作,學生聆聽

      師……出示歌詞

      (2)學生跟著老師念歌詞,老師注意把握節奏

      師:“同學們愿意一起念念嗎?”(教師帶領學生邊念,邊做動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聽音樂,按樂句填詞入曲

      師……

      (2)完整地演唱全曲

      4、藝術處理

      (1)師:……生回答)

      ……鋼琴伴奏

      ……——放小學課文《草原上》的歌曲

      (2)認識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

      B、實踐練習

      師:……

      C、再唱歌曲

      ……放小學課文《草原上》的歌曲

      (四)課外延伸,創作表現

      1、聽賞《我是草原小牧民》

      ……

      2、分小組合作創編

      師……(生回答)

      2、請部分小組表演兩段音樂

      (五)課堂小結

      師:……

      在飽覽了美麗的草原風光,和熱情的牧民們一起唱歌一起舞蹈之后,我們的內蒙古之行也即將結束,老師也要和同學們告別了!今天是音樂把我們連在了一起,我想,以后我一唱起蒙古民歌、一跳起蒙古舞,就會想起可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呢?

      謝謝,最后……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 體會傳統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嚢樽啵桓叢擁矯扛黿巧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清思路

      1.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一)讀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1.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聽出了什么。

      (藏戲有三個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2.練習朗讀后,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二)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1.默讀8自然段到最后,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5.你想看藏戲嗎,為什么?(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三)師生合作讀,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1.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2.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3.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4.師生合讀: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后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交流、生發: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跡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五、總結

      許多地區、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藏戲,作為藏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六、作業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及特色。

      板書設計:

      戴面具演出

      藏戲 沒有舞臺 傳奇來歷:為民造福 開創藏戲

      三五天沒結束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雛、巢,理解運用相關詞語。

      2、積累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類結構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閱讀芳草地中的兩句話。

      4、通過因果句式的訓練,使學生理解句子間的關系,并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5、了解書信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形式。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以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簡要說明信的重要性

      師: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唐代詩人的詩。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老師也特別喜歡他的詩,記得他的《春望》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出示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由讀,抽生讀,理解句子意思)

      師:這首詩寫出了在戰亂中,詩人對遠方的家人的思念與牽掛,此時一封報平安的家信可以帶給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課件出示]信是心與心的交流,信是情與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貼心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誰能說說我們平時寫信要用到些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師:有一位小朋友剛學會寫信,心情特別激動大家看:

      [課件出示]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寫啊,

      寫許多許多的信

      給自己,

      我也要

      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

      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2、師:自由讀這兩段話,思考他寫信所需的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嗎?

      3、寫信為什么要用心?它又為什么能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

      [課件出示]

      1、聽課文錄音,并思考我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寫給誰的?

      2、生仿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并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封信來讀一讀。

      3、檢查自讀情況。

      4、學習第二節

      a、齊讀第二節,自學生字雛和巢(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學習)。

      雛:誰會讀這個字?(注意翹舌音)開小火車讀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雛這個字?

      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字中也含有這個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雛什么意思嗎?[課件出示]

      師:瞧,它們是那么稚嫩,羽毛還沒有長豐滿,嘴角還是嫩黃的,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幼小)雛鳥、雛

      巢:學生交流。(翹舌音、上下結構)

      哪里見到過這個生字?

      [課件出示]

      師:這些不同形狀的鳥巢,就是給小鳥遮風擋雨的窩,更是小鳥溫馨的家。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三句。

      b、理解內容。讀后回答:

      (1)我替誰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寫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為,讓她快回巢。

      (3)師:在天色將暗的時候,小鳥在巢中焦急地等著媽媽回家。假設你是雛鳥會對媽媽說什么?

      (4)交流后個人競賽讀。(注意讀出急切的語氣)

      C、是啊,它們是親親愛愛的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依戀,小鳥的心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的。師生一起感情朗讀。

      5、學習第三小節

      (1)女生讀第三小節。

      (2)出示畫面,學習姹紫嫣紅的意思。(老師指出詞語后的1和注釋條的1相對應)

      (3)花朵為什么要蜜蜂快來采蜜?

      交流小結:它們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團結一心釀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們人類。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貼得緊緊的。

      抽生感情朗讀第三小節。

      6、習第四小節。

      (1)男生讀第四小節。

      (2)大海為什么要請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練習。

      (4)出示畫面,理解風平浪靜的意思。

      (5)出示詞語練習。

      交流小結:它們是平安和諧的一家親。此時,慈祥的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讓小船在自己的懷抱里自由馳騁。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貼得緊緊的。

      小組競賽讀第四小節。

      7、習第五小節

      (1)分三小組讀這三節課文

      (2)齊讀第五小節,讀后體會2、3、4小節和第5小節的句式有什么變化?

      (3)出示嘗試園,師:聰明的你能否把這兩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節一樣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師讀第六小節。我們給別人寫信,真誠地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給與別人幫助。從而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貼得緊緊的。

      2、師生合作朗讀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最真誠的心,老師和你們一齊

      3、過渡: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誠的心寫了許多許多的信,此時的你是否也有許多心里話要和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小伙伴、處于戰爭中的苦難的人們說呢?請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在紙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選兩句或三句,內容簡短。)

      4、創意讀課文:加學生創作詩朗讀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用一顆真誠的心,而信架起了心與心之間的橋梁。當你感到快樂,請你告訴你的親朋,讓他們共同分享;當你感到憂愁,請你告訴你的好友,讓他們為你分擔。這樣,我們自己的心就會和別人的心貼得更緊、更緊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趣味語文小學教案08-25

    小學語文《家》教案06-19

    小學語文《天窗》教案06-20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6-20

    小學語文《春潮》教案06-23

    小學語文《比尾巴》教案06-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v亚洲v精品v | 日本素人黑人视频 | 日本三级a∨在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