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22 20:44:5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編8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于挑戰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土多德的理論產生了懷疑,經過反復試驗求證后,在人們的辱罵和猜疑中走上比薩塔,用事實證明了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并學習伽利略大膽懷疑,相信科學,追求執著的精神。

      2、認識3個字會寫12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伽利略試驗的過程與結論,并受啟發,初步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設計思路】

      1、以課外收集的資料來認識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從倍受人們推崇的希臘先哲到年輕的伽利略。他們都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人物介紹中,不要揚此抑彼,各有各的杰出之處。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的資料來互相映證。

      2、教師稍作補充當時社會背景,即科學界對權威的崇拜與盲從。16世紀時,布魯諾因堅持“日心說”被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廣場的資料。伽利略質疑權威不僅要面對人們的嘲笑譏諷,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風險。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體會伽利略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教學準備】

      1、伽利略的生平圖像。

      2、伽利略的故事。

      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實驗,電影片斷。

      4、生字詞練習卡片。

      5、記者所用的道具如攝影馬甲,玩具攝像機。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展示伽利略的圖像,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是17世紀意大利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我所知道的他的情況有限,哪位同學向我詳細介紹一下他的成就。

      學生展示自己的課前預習情況。

      二、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很豐富,除此之外,哪位有心的同學收集有亞里士多德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會爭先恐后,因為亞里士多德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的很廣。

      三、激發完興趣后,學生自學生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

      ⑴ 自己小聲讀課文。

      ⑵ 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⑶ 畫出生字詞,借助字典,消化生字。

      2、小組合作互相聽讀課文,并正音,做個好的傾聽者。

      3、小組自主合作分段朗讀課文,老師分別巡視指導。

      4、自由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畫出使自己深受啟發的句子。在文章的空白處大膽,寫一寫自己的感覺。

      四、全班讀書交流

      1、自己放聲朗讀課文,或與同桌互相讀。

      2、會開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其它同學找其讀得好的地方。

      3、小組自由合作,推舉一位讀的好的同學,為大家范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3、認識雙線格內的10個字,會寫田字格內的12個生字。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展示多彩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歡快的音樂。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們快樂么?這些圖片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有一群孩子,他們的童年過得像風一樣,那又是什么樣的日子呢?(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用?標出來。

      2、同桌或前后桌互讀互聽,指出讀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讀一讀。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講了什么內容?板書(童年生活)

      ★討論課文寫了哪兩件事?板書(捏泥人、野餐)應該怎樣分段?

      ★匯報。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一、二自然段,學生自讀課文后匯報,教師點撥

      A、這風一樣的日子指什么樣的日子 ?板書(像風一樣)

      B、這句話的修辭。

      C、省略號的作用。

      2、讀3、4自然段。分小組討論學習

      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么詞形容泥人、泥物。討論不懂的詞的意思,說一說用這些詞的好處。

      C、用 ——畫出歌謠,并讀一讀。

      D、讀最后一句,畫出“三美”。

      E、兩個省略號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讀,孩子們高興么?你從哪看出來的?板書(美好)

      4、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討論: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復了,說說你的理解。理解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四、總結

      1、說說你對“風一樣的日子”這句話的理解。板書(像風一樣)

      2、全文的結構。

      五、拓展延伸

      回憶你小時候哪些日子像風一樣,說給大家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大意,了解神話傳說中十二生肖的來歷。

      3、正確認讀本課課后的十七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二、教學設計及說明: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知道自己的屬相是什么?屬相一共有十二個,也稱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設計說明:教學伊始,先讓學生沉浸于傳統文化氛圍中,調動學生對生肖的認識,以激發學習興趣。)

      十二生肖是怎么來的?這里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

      (二)認讀課文:

      1、教師范讀,讓學生看著課文中的每個字認真聽。(設計說明:欣賞故事的同時無意識記生字字音。)

      2、學生自由認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每個字音讀準,看誰讀得正確又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讀,其他學生糾正字音,只作糾正,強調正確的,不強調錯誤的。(設計說明:多正面指導,目的是強化正確的讀音,同時也避免挫傷學生的自信。)

      4、認讀單字:

      將生字做成卡片或抄在黑板上,讓學生開火車認讀,如有困難,可以請讀得準的學生教大家認讀。

      (三)理解與朗讀課文:

      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很快就能把課文讀熟,還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

      1、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遍課文,然后想一想,這課文講了什么事?

      2、根據學生的回答,追問:那么十二生肖究竟是怎么來的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述一下?

      (設計說明:如果學生能夠講出故事梗概,就說明他已經理解了課文大意。)

      小組內互講,全班推薦學生講聽。

      3、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讀課文,指導朗讀。(設計說明:此時學生正在講故事的興頭兒上,趁熱打鐵指導朗讀,將會事半功倍。)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教師再度出示六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王、母、住、萬、足、定。

      2、學生再次認讀。

      3、指導生字字形記憶:

      (1)如:“王”字,三橫一豎就是王;

      “母”字,最后三筆“橫、點、點”,先畫“鼻子”后畫“眼”;

      “住”字,一個人做了房子的主人便就是住下了。

      (2)還可以通過象形字演變的方法講解字形,如本課的“足”字,教師可以把古文字中的“足”字寫在黑板上,與今天的“足”字做比較。

      4、學生書寫,教師指導學生占格位置與整體布局。(設計說明:漢字的占格與布局也是一門藝術,把握漢字的布局,也就把握了漢字的形與神的審美統一。)

      (五)擴展活動:

      1、背一背《十二生肖歌》。

      2、課后教師給學生推薦閱讀一些有關生肖的神話與傳說,如《十二生肖中為什么沒有貓》、《鼠怎么成了生肖之首》等等。

      3、鬧花燈活動,讓學生每個人用紙制作生肖燈籠,開個燈會,也可以加入猜燈謎等活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當小導游,明白導游的責職。

      2、用詞要優美,有條理,介紹要吸引旅客,培養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

      一、聯系實際,談導游的責任:旅游的向導。

      二、學習例文,明確要求:

      1、讀文同桌交流,明確要求:,講景點,說清來歷及旅游注意點。

      2、用詞要優美,有條理,介紹要吸引顧客,

      三、分項訓練:

      1、開場白作,的到來表示歡迎,如:“歡到××來旅游。首先我們認識一下,我姓沈,大家可以叫我小沈,也可叫我沈導,這幾天由我服務。如有什么意見,隨時可向我提出,盡量保證大家滿意。”以此融洽與旅客的感情。

      2、景點介紹。首先告訴大家這是什么景點,然后說這景點有什么特點,講它的來歷,引古詠詩,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要說清游覽時應注意的事項。如作東方明珠塔的景點介紹:“上海東方明珠塔共高468米,高度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這是上海改革開放的產物,這座塔由塔和下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等大小不等的鋼質球體組成。塔座是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大廳和2萬多平方米的大型商場。下球體是直徑50米的球體,下層是觀光廊,在那兒你

      們可以看到上海的全貌。假如晚上來,那景色會更美。上面各層安裝了先進的娛樂設施享用。大家等會隨我乘電梯上下球體觀不。電梯以每秒7米的速度上升,大家感到不舒服的感覺,只要咽口水就會好的。”

      3、注意點:⑴介紹要具體、詳細,數據要正確。⑵要穿插故事、傳說,增加講述的.趣味性,吸引游客。

      四、結合課文,介紹長江。

      ⒈小組討論,選點定內容。

      ⒉學習介紹,選取好代表。

      ⒊全班交流,評議提高。

      五、課外作業:選個家鄉景點作一次導游介紹。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發展的重要場所,是他們自己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點燃孩子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在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充分鍛煉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一片廣闊的天空。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2、通過學生的朗讀、表演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輕信別人的話,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生齊讀《酸的和甜的》】

      2、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學完以后都非常喜歡,你們還記得在葡萄架下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嗎?讓我們再去看看,好嗎?你們想怎么讀?(有感情地讀、齊讀、大聲讀等)

      (二)、質疑想象,朗讀感悟

      1、這個故事多有趣啊,剛才,我用耳朵去聽,用我的心去感受,你們讀得真不錯。課文中還講到了(學生說,教師貼出圖片)為了讓你們能把這段話讀得更好一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到葡萄架下去看看。(課件)你們看到了什么?

      【紫色的葡萄、圓圓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2、看到一串串紫紅紫紅的,水靈靈的大葡萄,你想嘗一嘗這些葡萄嗎?

      ·師:真的想吃呀,小狐貍看到這樣的葡萄,他想吃嗎?

      你怎么知道他也想吃呀?【讀課文還能觀察邊上的圖,真好。】

      ·找句子:葡萄架下有一只狐貍,它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有摘到。

      師:這里面哪個句子可以發現狐貍最想吃?(它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

      師:你找的跟老師找的一樣,請看大屏幕。(出示句子)你們自己讀一讀。

      ·指導朗讀:狐貍很想吃葡萄,可是你們這樣讀,有沒有讓人感覺到它很想吃葡萄?想一想,要怎樣讀?再讀。

      ·師:真是一只著急的小狐貍,小狐貍望著那誘人的葡萄,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他一顆也沒摘到。真把他急壞了!現在,咱們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看誰讀得最著急!

      ·師:咱們還可以給它演一演!邊讀邊加上動作!全部起立!開始。

      葡萄摘到了么?小狐貍?哦,一顆也沒有摘到!大家請坐!你們忙乎了半天,沒摘到葡萄,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老師在學生說出一種心情后就讓他帶著這種心情讀讀這句話:它指著葡萄架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大家讀得都非常好,那讀到這兒,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生:我不明白小狐貍也沒有吃到葡萄,他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

      生:葡萄紫紅紫紅的,為什么小狐貍吃不到葡萄就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師:同學們可真會讀書,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那么老師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己解決的,對嗎?

      3、接下來你們還想學哪一部分呢?(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教學)

      (1)小猴子:

      a想先學小猴子這部分的小朋友請舉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我們讀課文的第幾自然段?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

      B師:讀完了嗎?讀完了請你們看黑板。出示:迫不及待,讀迫不及待。看,我這兒就有一串香甜的葡萄,哪一位小朋友從你的座位上迫不及待地跑上來摘葡萄吃?

      C這只小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呀,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樣爬上葡萄架呢?

      你們真了不起,能用這么多詞語來表現小猴子著急的樣子。現在請你看看大屏幕,這兩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d師:是啊,小猴子心里很著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就讓我們迫不及待地讀讀這句話吧。

      (指導朗讀)

      e正當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時,小兔子來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

      這只熱心的小兔子多著急呀,誰能學學他?(生讀)可真像。咱們一起加上動作和表情來學學小兔子吧!

      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學習2、3兩段。【他們兩都是聽別人說的,自己去試過嗎?】

      F所以小猴子沒有相信小兔子的話,還是吃到葡萄了,你們看:

      (出示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吃起葡萄來。)你認為哪句話更好呢?

      學生討論交流。你什么時候也大口大口地吃過東西?

      師:我聽出來了,你當時一定吃得很香,那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呢?

      g小松鼠和小兔子見大家吃得這么開心,也忍不住了,嘗了一顆,不由地說(生接:啊,真甜!)我還想感受一下葡萄甜不甜。(生讀。)【老師及時表揚,還不夠甜,再甜的、有進步,再來一次更甜的。】

      師:葡萄真甜呀,小猴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小猴子因為自己去嘗試,才知道葡萄是甜的。可是,小松鼠和小白兔嘗到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會怎么想呢?

      師:他們不明白,那你們明白了嗎?(交流說說葡萄明明是甜的,狐貍為什么說是酸的?)老師發現我們小朋友們都很會想,就讓我們把這篇課文連起來讀讀好嗎?

      讀完了課文,大家一定有許多心里話想跟這些小動物們說,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

      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他們聽了你們的話以后,一定很有啟示,

      A你看他們多可愛呀,你們想不想讓他們動起來來到我們身邊呢? 我們就戴上頭飾演一演吧。【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夠像小猴子一樣,勤于思考,大膽嘗試,那你們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有順序的說話,有條理的把制作過程寫清楚。

      2.鼓勵學生樂于實踐,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重難點

      訓練學生有順序的說話并寫清楚制作過程。

      樂學善思辦法

      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事來說一說自己的制作過程,激發了學生在組內制作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1.展示一個小制作:用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

      2.師述:同學們,這是老師用紅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你們說做的怎么樣?

      3.學生爭先發言。

      4.師述:老師相信,你們的小制作一定會更出色。

      5.學生情緒高漲,興趣大增。

      二、分工合作,展示交流。

      1.提出要求:(1)四人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小制作,以組為單位開展比賽,看哪組做的又快又好,就能贏得最佳巧手獎。

      (2)每組推一人介紹本組的作品,先說作品的名稱及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再說說是怎么做的,最后還可以說說在制作過程中得到的樂趣或收獲。看哪組介紹的最好,就能贏得最佳口才獎。

      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1)展示做成的小制作,每組推一個人介紹本組作品,大家提問或補充。

      (2)評選最佳口才獎,并發獎章。

      (3)同學互相觀看,展示出來的小制作,自由交談,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4)評選最佳巧手獎,并發獎章。

      (5)請獲獎小組另推一人,介紹獲獎作品,注意講清制作過程。

      三、由說到寫,實現遷移。

      師述:剛剛那些小制作,是小組同學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其實,有很多同學獨立完成的小制作也做的很好,同學們也來講講,由于時間有限,把要說的內容寫下來,可以寫自己的小制作,也可以寫合作完成的小制作。

      1.自主命題。教師指導命題方式:

      (1)直接以小制作的名字來命題:如《小小儲蓄罐》。

      (2)可以以自己的感受或收獲為題:如《我成功啦》,《布娃娃真可愛》。

      2.自主作文。

      寫的時候,一般先說明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接著寫制作的過程,這

      是主要部分,可以分步驟寫;最后,可寫在制作過程中得到的樂趣或收獲。

      四、互批互改,共同進步。

      1.最先完成的前五名同學的習作,評最佳習作獎,頒獎。

      2.同桌之間交換習作,互批互改,教師參與討論。

      3學生自己再次修改文章。

      板書設計:我們的小制作

      1.以名字為題

      材料工具

      2.以感受或收獲為題

      感受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啟發。

      2、通過教學配養和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課文的能力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怨、載、罷、沾、捷、悅。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一課。“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呢?老師不作解釋,大家也不要去猜,要認真讀課文。你把課文讀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去理解。

      二、出示讀書提示,鼓勵同學們自讀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表現。

      提示:

      1、先要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字音讀正確。

      3、注意了解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他的什么事?

      三、檢查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疑難。

      1、抽讀課文。找三個人,每人讀一部分。讀后,請同學們評議,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糾正錯誤。

      2、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主要是寫誰的?

      布斯是哪里的人?課文是講他什么時候的事?(英國人,1910年的事。)講了他的什么事?(研制吸塵器的事——他看到掃地機揚起大量灰塵,給人們帶來危害,下決心要研制不揚起灰塵的掃地機,經過反復試驗,終于成功了。)

      3、鼓勵學生質疑,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歸納,鼓勵學生思考答案或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收獲,加深感受文章中心思想。

      圍繞的主要問題是: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熟悉課文第一部分——“嗚嗚”的響聲,濃濃的塵霧,沾滿了灰塵,灰塵搬運機。)

      2、布斯的母親給予了他哪些幫助?(深入理解課文第二部分有關段落——母親很支持布斯的工作,想辦法讓布斯放松,幫助布斯動腦筋:“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3、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哪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后來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媽媽說:“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布斯說:“是啊,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呢?”)這時,布斯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把“掃灰塵”變成“吸灰塵”,也許就不會揚起灰塵了。他又想到最近發生的一場龍卷風,把地面上的房屋和樹木都“吸”走的情景。如果把掃地機設計成一種小型的“龍卷風制造器”,不就可以把灰塵吸起來嗎?想到這里,興奮地布斯連忙放下已打開的葡萄酒瓶,找來一塊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后趴在地上。他猛地一吸氣,緊挨著嘴巴和鼻子的地面變干凈了。取下手帕一看,手帕上沾了不少灰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地面清掃干凈,而且不會揚起灰塵。)

      4、你認為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做事要有決心,肯動腦筋。布斯“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的念頭,說明了他善于靈活調整自己的思維。)

      五、再讀課文,拓展思維

      1、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你從布斯發明掃地機這件事受到什么啟發?布斯能發明掃地機,你一樣可以發明東西,請想想,你準備發明什么?

      六、教師小結。(略)

      七、課后練習

      (一)填詞語,讀句子。

      (二)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選擇正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母親啟發、幫助布斯

      布斯發明吸塵器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北冰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僅為1500萬平方公里,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它的深度為1097米,最深為5499米。古希臘曾把它叫做“正對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荷蘭探險家W。巴倫支,把它劃為獨立大洋,叫大北洋。1845年,英國倫敦地理學會命名,經漢文翻譯為北冰洋。

      北冰洋上空的極夜陽光

      北冰洋是世界上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會有獨特的極晝與極夜現象出現。每年10月到來年3月,冬半年為"長夜";4月至9月,夏半年為"長晝"。經過一個"白天"和一個"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長夜來臨,大自然只有美麗的月光和五彩繽紛的極光,給人們帶來光明和安慰。在那無邊的冰原上,陣陣五顏六色的極光,像突然升起的節日煙火,一下照亮半邊天;他時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條,時而像掛在天際的花幕,時而如探照燈一樣直射蒼穹。但極光的美,無法掩飾北冰洋惡劣的氣候。這兒千里冰封,終年雪飄,天氣嚴寒,冰山林立,這里的海冰,約有300萬年的歷史。

      北冰洋洋面上的浮冰

      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但即使在這樣寒氣逼人的天地里,海藻依然生機盎然,海豹、海象時常出沒于冰水之間;強悍的北極熊是捕魚能手,狡猾的北極狐常尾隨在后面,企圖不勞而獲分享剩骨殘肉。成群的魚、雪魚,長的又肥又壯;善于用冰雪造屋的愛斯基摩人,過著豪邁的游獵生活。在北極地區土著人、因紐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這里,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過去的漫長歲月中,他們過著一種沒有文字、沒有貨幣、卻是自由自在、自給自足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推移,因紐特人已經開始接受現代文明,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6-23

    小學語文《插秧》教案06-23

    小學語文《午睡》教案08-06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9-15

    小學語文《天窗》教案09-1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6-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在线a免费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