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

    時間:2021-08-19 09:03:07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2篇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2篇

    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1

      己亥雜詩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本詩開頭兩句,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襯托離愁,這種表現手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

      2、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

      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

      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愁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

      C、詩中用冷色調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析,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

      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官場決裂、歸隱田園的遁世思想相同。

      3、“落紅”在這里比喻自己

      4、最后兩句詩有什么深刻含義?

      以落花自比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5、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

      A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

      B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

      C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

      D “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現常用來贊美老一輩對下一代的關心、愛

      6、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抒發了詩人復雜的感情。

      7、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志?

      表明作者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或:表現了他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癡情。

    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2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9.下列對詩歌的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抒寫了詩人辭官告別寓居多年的京城、回歸故里時的復雜心情,既有回歸的喜悅,又有離別的愁緒。

      B.全詩以一種熱情洋溢的戰斗姿態,對清朝當政者以諷諫,表達了作者心中對國家未來命途的`關切和希望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的渴望。

      C.詩人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

      D.詩人以擬人化手法將落花寫成有感情的,說是即使化作了春泥還要護花,用以比喻詩人雖辭官離京,仍要像落花變春泥再護花一樣,對社會,對國家還要竭盡全力。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要會描繪詩的景象,從內容里理解。理解作者的感情,從全詩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細細品味詞句所包含、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把握詩歌的內容應在疏通詩意的基礎上緊緊抓住關鍵詞來分析斟酌。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不向命運低頭、高昂進取、執著地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為社會無私奉獻的情懷。顯然,B項理解錯誤,故選B。

    【龔自珍《己亥雜詩》閱讀答案2篇】相關文章:

    龔自珍《己亥雜詩》拼音版12-25

    己亥雜詩龔自珍拼音版07-18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賞析12-23

    龔自珍寫《己亥雜詩》的背景10-12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5拼音版04-09

    龔自珍《己亥雜詩》拼音版及賞析12-26

    王維雜詩閱讀12-07

    王贊《雜詩》閱讀練習及答案11-01

    六年級下冊《己亥雜詩》教學反思12-16

    八年級下冊語文《己亥雜詩》教學反思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 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直播 | 天啪天天99久久 | 色色色色色精品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