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
校園唱起歡樂的歌,
大街掛滿五彩的氣球,
公園開滿鮮艷的花,
人們跳著歡快的舞蹈,
教室響起朗朗的書聲。
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 二(2)班全體作
這是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歡慶》后,課堂上學生寫的詩歌。
明天就是國慶節,上課伊始,問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國慶節!”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有關國慶的知識。學生說完,我進行了補充:“國慶”最早始于晉代,是皇帝登基或皇帝生日,舉國歡慶。
板書課題后,認識生字“慶”。我范讀課文,讀完,問學生仿佛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接著,學生自讀詩歌,用筆畫出詩歌寫了哪些景物物。唐心陽準確地答道:“田野、楓林、藍天、大海。”我一一板書。
“這些景物是怎樣慶賀祖國母親生日的?”
學生輕松回答。然后進行朗讀。
“想和詩人一樣,也來作作詩嗎?”“想!”
可是,學生卻不知如何寫詩。聽老師來一句:“校園唱起歡樂的歌。”
剛一說完,陳維鑫受到啟發,立刻舉起手,說:“大街掛滿五彩的泡泡。”“應該是‘氣球’”。一激動,方言出來了。“人們跳起歡快的舞蹈。”這是陳吉晟說的。這孩子這學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課堂發言特別積極。接著,孫舟來了一句:“教室響起響亮的書聲。”“改為“‘朗朗的書聲’更好。”我說。陳維鑫又想到一句:“公園開滿各種各樣的花。”“改為‘鮮艷的’是不是更好些?”這時,班上群情激動,一句句送給祖國母親的詩句順嘴而出。我把學生說的表示事物的詞也一一寫在黑板上。
然后,全班一起讀一遍課文中詩歌,再讀一遍我們自己作的詩歌,一遍又一遍,學生興奮著。當我寫上:“二(2)全體作”時,學生們歡呼著:“我們也會作詩啦!”
這個片段,是我早晨上衛生間讀課文時,偶然冒出的一個念頭。學生讀懂這首小詩非常容易,詩歌借“田野、楓林、藍天、大海”來歡慶祖國母親的生日。何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也來作幾句詩歌祝賀祖國生日呢?果然,當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被激發,被打開,一句句富有靈性的句子,隨口而出。因為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運用語言。
[獻給祖國母親的詩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3.音樂教師隨筆
4.歷史教師隨筆
6.教師數學隨筆
7.教師工作隨筆
8.關于母親的隨筆
9.美術教師隨筆
10.獻給父母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