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做法和說法

    發布時間:2017-5-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汶上縣苑莊鎮田村小學   孫翠云

    一年春節,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飯的時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嘩啦”一聲,碎了。 

      朋友生氣了,說:“看你!做什么事都是冒冒失失的,連個碗也端不住……”

      孩子不安極了,要哭。

      孩子的奶奶卻笑著說:“碎(歲)碎(歲)平安!碎(歲)碎(歲)平安!再找個碗來!”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高興起來。家里立刻又洋溢著節日的祥和氣氛。

      我佩服朋友母親的說話藝術。一句“碎(歲)碎(歲)平安”,把由孩子打碎碗而帶來的“晦氣”,轉化為吉祥。我們當老師的,每天不知要講多少話,處理多少事,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應該“換個說法”、“換種做法”?

      一天,我到一所小學聽二年級的一位老師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個人一張桌子,還是你的同桌今天沒來?”我輕聲問。

      “自己。”他說,語言的簡潔說明的不是他的表達能力強,而是局促和羞怯。二年級的孩子還不會認識到“事以簡為止,言以簡為當”。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動分子”,是個“不受歡迎的人”。

    老師開始講課。當她講到李大釗教育女兒學習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時,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說:“咱們班有個別小朋友,學習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師的本意顯然是好的。她是想:“聯系實際”,教育這位小朋友。是呀,講到這里,提醒學生改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況且老師的語氣又是極柔和的,沒有半點兒嚴厲。

      可是,事與愿違。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話,宣告了老師教育的失敗。只見我的“同桌”,臉一紅,頭一歪,嘟囔了一句:“誰三心二意了?”

      這使我記起一位教育家說過的話:當學生意識到老師是在教育他的時候,這種說教往往是失敗的。

      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做:請這位學習不用心的男孩讀讀李大釗教育女兒的這一段話。如果讀得尚可,及時予以肯定;如果讀得不令人滿意,及時糾正、指導,直到讀得較好時。不妨說一句:“這次你讀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會做好的。”這樣效果可能會好得多。“文貴自得”,“書忌耳傳”,這些古訓,我們是萬萬忘不得的。

      還有一天,我到一所學校聽一位老師教《金色的細雨》,生字學完了,老師請一位學生讀生字卡。一個“柁”字擋住了去路。

      “誰來告訴他?”老師問。

      一位學生站起來,把正確的讀音告訴了處境尷尬的同伴。隨即,老師讓他連讀三遍。

      “記住了嗎?”

      “記住了。”

      接著寫生字。生字寫完了,臨下課前,這位老師又把“柁”的卡片舉起來,請開始讀錯了的那位學生讀。多么負責的老師啊!但我也擔心,生怕他忘記了讀音,經不住老師的“突然襲擊”,再次陷入尷尬境地。學生讀對了!我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換個做法和說法]相關文章:

    1.勤訓輪換個人集訓總結

    2.豆腐腦有什么來歷說法

    3.關于詩經集結歷代的說法

    4.今日說法系列節目讀后感

    5.南瓜的做法圖片

    6.立體心形剪紙的做法

    7.炒螃蟹的做法圖片大全

    8.折紙花的做法圖解

    9.非洲和埃及教案和教學反思

    10.冰皮月餅的做法以及圖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宅男噜噜69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