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

    孫杰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聯系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并說說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后,找出題眼“盜”。

    2、查字典,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么“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系插圖,了解什么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么?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后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系。(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系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么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說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教學設計評語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賣油翁教學設計

    4.詩經教學設計精選

    5.反義詞歌教學設計

    6.教學設計模板心得

    7.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8.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9.《荷花》教學設計

    10.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最新文章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 无遮挡在线看国产 |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