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1-10-29 12:26:16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什么是歷史

      “歷史”是一個總稱,涉及到過去的事件以及記憶,發現,收集,組織,介紹,以及關于這些事件的信息解讀。寫歷史的學者稱為歷史學家。

      歷史還包括使用敘事來檢查和分析一系列過去事件并客觀地確定造成這些事件的因果關系的學科。歷史學家有時會通過討論該學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為對當前問題的“視角”,來討論歷史的本質及其有用性。

      特定文化共有的故事,但沒有外部來源的支持(例如亞瑟王周圍的故事),通常被歸為文化遺產或傳說,因為它們沒有顯示出對歷史學科的“無私調查”。 Herodotu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在西方傳統中通常被視為“歷史之父”,或者被某些人稱為“謊言之父”,以及他的當代修昔底德主義者,為現代人類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今天他們的作品繼續被閱讀,以文化為重點的希羅多德與以軍事為重點的修昔底德之間的差距仍然是現代歷史寫作中的一個爭論點或方法。在東亞,一個州紀事《春秋志》早在公元前722年就被編纂,盡管僅公元前2世紀的文本才得以保存。

      古老的影響力促成人們對歷史本質的不同詮釋,這些詮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演變,并在今天不斷變化。對歷史的現代研究是廣泛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研究以及對歷史調查的某些主題或主題要素的研究。通常,歷史是小學和中學教育的一部分,歷史學研究是大學研究的一門主要學科。

      二、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論述的任務是確定最能有助于產生準確的過去敘述的來源。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

      統一國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及意義。

      2、陳勝吳廣起義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3、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西漢時期,漢武帝時為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

      4、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識圖:絲綢之路示意圖)作用: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至今仍發揮著重大作用。

      5、漢武帝大一統措施:采納董仲舒建議,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

      結論:漢武帝時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2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

      (2)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影響:

      (1)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3

      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

      根本原因:奴隸制的存在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缺乏生產力)

      核心矛盾: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時間:1861—1865

      戰爭目的:維護國家統一

      領導者:美國總統林肯文獻:《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頒布)

      作用:調動了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使戰爭局面開始有利于北方,為北方取勝創造了條件

      性質: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發展資本主義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

      北方勝利的原因:

      (1)內戰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支持。

      (2)北方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順應了歷史潮流。

      (3)北方政府維護國家的統一,具有正義性。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4

      第一次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變中國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林則徐禁煙原因: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1)鴉片走私,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中國的貧弱;

      (2)鴉片摧殘吸食者體質。

      措施:派人暗記密查,緝拿煙販;強迫外商交出鴉片;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3、虎門銷煙及意義:1839.6.3,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4、鴉片戰爭的史實: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

      5、《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8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5

      第二次鴉片戰爭

      1、主要侵略者:英法聯軍幫兇:美、俄兩國

      2、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后,掠奪珍寶。搶不走的東西他們就砸碎。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燒毀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3、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爾喀升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5、1860年,中外反動勢力勾結,成立了“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統領。8月,洋槍隊配合清軍進犯青浦的太平軍。李秀成率軍抵抗,把洋槍隊打得落花流水。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斗中,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6

      左宗棠政復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進軍新疆。1878年,清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2、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兩國簽約,中國收回伊犁。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左宗棠建議,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7

      甲午中日戰爭

      1、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日本為了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目的。

      經過:1894.9,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在黃海上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重創日軍。日艦直逼中國旗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指揮艦艇沖鋒向前,迎戰敵艦,致遠艦彈藥將盡,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沖撞日艦吉野號,不幸中了敵人魚雷,全體將士壯烈捐軀。

      2、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日軍占領旅順后,瘋狂屠殺當地軍民,死難者達一萬八千余人。

      4、中日《馬關條約》時間1895.4

      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8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八國聯軍侵占北京:1900年春,義和團勢力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國主義斗爭,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2000多人,由英國海軍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向北京進犯。義和團奮起狙擊侵略軍,在廊坊一帶把侵略軍圍困,經過激烈戰斗,侵略軍死傷多人,狼狽逃回天津。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兇惡本質。

      2、《辛丑條約》:時間1901年簽訂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傷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9

      農村改革

      (1)時間: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2)地點:我國首先從農村開始改革。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3)改革方式: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4)鄉鎮企業:改革中,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0

      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的建立:

      ①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后來又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對于引進外資、國外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經驗,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②經濟特區“特”在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社會制度相同)

      (2)開放14個沿海城市

      (3)開放3個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廈漳泉三角區)

      (4)開放內地(省會城市和邊境城市)

      (5)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1

      國有企業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點)

      (1)我國城市改革開始的時間: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點:國有企業改革

      (3)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2

      “蒸汽時代”的到來

      1、根本原因:隨著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生產無法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動力)

      2、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

      3、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4、參與國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發生的英國)

      5、開始的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手搖珍尼紡紗機

      6、主要標志:蒸汽機的廣泛運用。(促進了煤炭這一新能源開發和利用)

      7、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8、主要發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火車機車。B、美:富爾頓→輪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車機車出現。(加強了各地聯系,世界進一步連成一體)

      10、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1940年前后,英國大機器生產成為生產的主要方式。

      11、影響:

      (1)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逐漸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12、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為開辟海外市場,發動了對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3

      血腥的資本積累

      一、罪惡的“三角貿易”

      1、最早走上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道路的國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

      2“三角貿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勞動力,販賣黑奴可以獲得高額利潤。

      3“三角貿易”的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

      4“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英國人。(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貿易”持續時間:三百多年

      6“三角貿易”的影響:

      (1)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造成非洲長期的貧窮、落后。

      (2)歐洲奴隸販子把賺來的錢投資于工商業,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日不落帝國”在印度

      1、英國走上殖民爭奪道路的時間:17世紀

      2、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時間:18世紀后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3、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負責對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

      4、英國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頭目:克萊武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4

      亞非拉的奮起

      一、印度獨立

      1、背景:二戰后初期,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再次高漲。

      2、時間:1947年,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

      3、領導人:尼赫魯

      4、韓國、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現代化國家

      二、非洲民族獨立浪潮

      1、埃及獨立(1952年,納賽爾領導),收回蘇伊士運河(1956年)。

      2、非洲獨立年(1960年,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

      3、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也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

      三、拉丁美洲捍衛民族主權的斗爭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通過武裝斗爭,推翻親美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2、巴拿馬人民通過不懈斗爭,從美國手里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1999年)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5

      動蕩的中東地區

      一、戰火頻仍的中東

      1.、“中東”概念:亞洲西部,歐亞非三洲交界地帶,以阿拉伯人為主,也是猶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錯綜復雜。

      2、特點:戰火頻仍和動蕩不安

      3、表現: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二、錯綜復雜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強的介入。

      (2)爭奪實質:領土之爭。

      (3)加劇沖突因素:水資源之爭。

      (4)民族矛盾、宗教斗爭:圣城之爭

      2、中東問題的關鍵:巴以沖突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6

      1、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學會人工取火的是山頂洞人。

      2、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這種說法不準確,應該說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漢字。

      3、鐵農具和牛耕出現于春秋時期,而不是戰國時期。

      4、春秋時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學說,戰國時期的孟子要求統治者實行“仁政”。

      5、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創始人,道教興起于東漢。

      6、秦朝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而不是隸書。

      7、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但滅亡秦朝的是劉邦、項羽領導的起義軍。

      8、“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不意味著僅僅是儒家思想得到繼承與發揚,漢代的儒術還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這些思想也得到繼承和發揚。

      9、西域都護是由西漢政府設立的,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是由唐政府設立的。

      10、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造紙術。

      11、西漢的司馬遷編寫了紀傳體通史巨著《史記》,北宋的司馬光編寫了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

      12、官渡之戰后,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后,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13、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唐太宗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時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14、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8世紀初,唐中宗又將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

      15、玄奘西游發生在唐太宗時期;鑒真東渡發生在唐玄宗時期。

      16、隋唐時期已經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17、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瓦子是宋代東京城內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

      18、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

      19、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火藥的配方記載;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17

      1、鴉片戰爭開始的標志: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

      2、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馬關條約》標志中國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標志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役是——威海衛戰役。

      5、《辛丑條約》標志著清政府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道路的標志性事件——洋務運動

      7、標志著洋務運動破產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8、揭開維新變法(戊戌變法)運動序幕的標志性事件是——公車上書

      9、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標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0、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11、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運動

      1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

      13、使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4、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15、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是——南昌起義

      16、長征結束的標志——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17、日本局部侵華或中國局部抗戰開始的標志——1931年“九一八”事變

      18、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9、國共合作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2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21、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22、國民黨政權垮臺的標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23、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24、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事件是或者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事件或者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事件是——新中國的成立。

      25、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6、標志著地主階級被消滅的事件是或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標志性事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27、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的事件是或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事件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28、“文化革命”結束的標志性事件——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29、標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的事件是或標志著改革開放的開端的事件是——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30、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31.標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的事件是——港澳回歸

      32、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33、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的標志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

      3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640年,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開會。

      3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宮廷政變或稱為(光榮革命)

      36、英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的標志是——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

      37、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標志是——1775年,萊克星頓槍聲。

      38、美國誕生的標志是(美國的國慶日)——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

      39、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國慶日)

      40、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派掌握政權。

      41、法國大革命結束的事件是——1794年熱月政變

      42、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

      43、工業革命主要的標志是——1785年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

      4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4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

      46、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47、標志著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事件是——明治維新

      48、標志著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

      4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志或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標志:1936年新憲法的制定

      50、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的標志——

      51、標志著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

      5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閃擊波蘭

      53、標志著二戰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德軍進攻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

      54、二戰的規模空前擴大(世界規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55、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56、標志著歐洲戰爭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57、標志著二戰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58、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冷戰的開始;

      59、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正式形成。

      60、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志著冷戰的結束。

      61、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62、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歷史上偉大轉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

      63、薩拉托加大捷——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4、《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

      65、明治維新——日本近代歷史的轉折點

      66、農奴制改革——俄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

      67、凡爾登戰役——一戰的轉折點

      68、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二戰的轉折點

      69、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失敗的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70、戊戌變法運動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71、辛亥革命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

      72、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73、五四運動的性質——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74、興中會的性質——全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75、同盟會——第一個全國規模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76、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77、文化革命的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78、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一場資產階級文化運動的興起

      79、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既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又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

      80、英國憲章運動的性質——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81、巴黎公社的性質——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82、美國南北戰爭的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83、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84、日本明治維新的性質——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8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86、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無產階級革命或社會主義革命

      87、斯大林模式的實質——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88、巴黎和會的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

      89、“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90、綏靖政策的實質——縱容侵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來維護本國利益。

      9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92、歐盟的性質——它是一個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

      93、冷戰政策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稱霸世界。

      94、杜魯門主義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

      95、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的性質——軍事政治同盟組織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1.初中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2.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3.初中歷史中考知識點總結

    4.初中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

    5.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6.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7.初中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

    8.初中歷史知識點的總結

    9.初中歷史知識點全總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 久久国产精品湿香蕉网 |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欧美日韩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