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的文言文

    時間:2021-06-14 13:14:05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1

      釋名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

      木蟹。

      氣味

     。ㄈ剩└省、無毒。(現(xiàn)代認為:木鱉子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

      酒疸脾黃。用木鱉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瀉即見效。

      腳氣腫痛。用木鱉仁,先切開。麩炒過,再切碎重炒,去油至盡,每兩加厚桂半兩,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發(fā)汗即愈。

      陰疝偏墜。用木鱉子一個,磨醋調黃蘗、芙蓉兩藥細末,涂敷患入。

      腹中痞塊。用木鱉子仁五兩,分別放入切開的兩副豬腎中,煨熟,搗爛,再加黃連末三錢,與蒸餅一起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肛門痔痛。用木鱉仁三枚,搗成泥,倒入百沸湯一碗,乘熱先熏后洗。每日三次。

      多年瘰疬。用木鱉仁二個,去油,研細,加雞蛋白,蒸熟粕于飯后服下。每日一服,半月見效。

      小兒丹瘤。用木鱉子仁研成泥,調醋敷患處,一日用藥三、五次,有效。

      風牙腫痛。用木鱉子仁磨醋涂搽。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2

      作者:李時珍

      釋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氣味

      (仁)澀、甘、平、無毒。

      主治

      喉痹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酒送服一錢。

      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腸風下血。用盍藤子兩個、完好的皂莢子四十九個,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選厚重者),濕紙七層包好煨熟、去殼,取肉,研為末。每服一錢,飯前服,黃芪湯送下。一天服一次。

      注釋

      翻譯

      練習和答案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3

      作者:李時珍

      釋名

      異翹、旱蓮子、蘭華、三廉,根名連軺、竹根。

      氣味

      (莖、葉)苦、平、無毒。(翹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瘰疬結核,用連翹、脂訂等分為末,隨時吞服。

      痔瘡腫痛。用連翹煎湯熏洗,后以綠礬加麝香少許敷貼。

      癰疸腫毒。用連翹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為見效。

      附方

      連翹的主要功用是清熱解毒,稱為瘡家的良藥。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4

      釋名

      亦名屬折、接骨、龍豆、南草。

      氣味

      (根)苦、微溫、無毒。

      主治

      刀傷、癰瘍、折跌、能續(xù)筋骨。亦治婦女崩中漏血,破癥結瘀血。

      妊娠胎動。用川續(xù)斷(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二兩,等分為末,加煮爛了的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產后諸疾(血暈、心悶、煩熱、氣接不上、心頭硬、乍寒乍熱等)。用續(xù)斷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打傷,閃了骨節(jié)。加續(xù)斷葉搗爛敷傷處。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5

      釋名

      落蘇、昆化瓜、草鱉甲。

      氣味

      (茄子)甘、微寒、無毒。

      主治

      婦女月經(jīng)血黃。用黃茄子切開,陰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腸風下血。用經(jīng)霜茄連蒂燒盛存性,研為末。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取大茄種三枚,每用一枚包濕紙中煨熟。泡酒一升半。蠟封三天,去茄飲酒(暖飲)。

      腰腳拘攣(腰腳風血積 冷,筋急拘攣疼痛)。取茄子五十斤(按:這是古秤,所得重量約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細,以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木栗粉,令稀稠適當,更配以麝香、朱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一月后可望病愈。

      跌打損傷。用大黃茄一個,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為末。臨臥時服兩小匙,溫酒調服。一夜傷消無痕。

      熱毒瘡腫。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瘡上即消。

      癜風。用茄蒂蘸硫磺附子共研成的藥末摻敷。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牙痛。和秋茄花(干品)燒存性,研末涂痛處。

      血淋。用茄葉熏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或鹽湯送下。隔年的茄葉更好。

      久痢。用茄根澆灰、石榴皮,等分為末,沙糖水送服。

      取去痛牙。用茄莖浸馬尿中三日,取出曬、炒為末,點在痛牙上,牙自脫落。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6

      《本草綱目.草部.蘇》

      作者:李時珍

      釋名

      紫蘇、赤蘇、桂荏。

      氣味

      (莖、葉)辛、溫、無毒。

      主治

      傷寒氣喘。用紫蘇一把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慢慢飲用。

      勞復食復。用紫蘇葉煮汁二升飲下。亦可加生姜、豆豉同煮。

      霍亂用滿。用能吐,用生紫蘇搗成汁服,或用干紫蘇煮汁服亦可。

      九傷出血不止。用嫩紫蘇葉加桑葉一起,搗爛敷貼傷處。

      跌傷出血。用紫蘇搗爛敷傷處,傷口自合。又方:用陳紫蘇圳蘸傷處流出的血揉爛敷傷。血不成膿,愈后亦無瘢痕。

      瘋狗咬傷。用紫蘇葉嚼爛敷傷口。

      乳癰腫痛。和紫蘇煎湯,隨進服下,另取紫蘇搗爛敷痛處。

      咳嗽氣短。用紫蘇莖葉二錢、人參一錢,水一杯,煎服。

      附方蘇子:是紫蘇的果實。氣味辛、溫、無毒。蘇子與蘇葉功用相, 發(fā)散風氣,宜用葉;清得止下,宜用子。蘇子可治:

      順氣利腸。用紫蘇子、麻子仁,等分研爛,水濾取汁,同米一起煮稀飯吃。

      風濕腳氣。用紫蘇子,高良姜、桔皮,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風寒濕痹(四肢攣急,腳腫,不能下地)。用紫蘇子二兩,搗碎,加水三升,磨成汁,倒入粳米二合中煮成稀飯,和蔥,椒、姜、豉一起吃下。

      消渴。用紫蘇子(炒)三兩、蘿卜子(炒)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桑根皮煎湯送下。一天服兩次。體中的水從小便排出。

      食蟹中毒。用紫蘇子煮汁飲下。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7

      釋名

      亦名貫節(jié)、貫渠、百頭、草 頭、黑狗脊、鳳尾草。

      氣味

      (根)苦、微寒、無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貫從根研末,取一錢,水沖服。

      各種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腸風酒痢等)。用貫眾去掉皮毛,焙干,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蚣哟、糊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驅⑺師嫘,研細,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婦女血崩。用貫眾半兩,煎酒服。

      產后流血過多,心腹徹痛。用狀如刺猥的大貫眾一個,全用不銼,只去毛,以好醋蘸濕,慢火灸令香熟,冷后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獨對湯”。。

      赤白帶下。治法同上。對久病者亦有效。 長期咳嗽,痰帶膿血。用貫眾、蘇方木等份。每服三錢,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白禿頭瘡。用貫眾、白芷,共研為末,調油涂搽。

      漆瘡作癢。用貫眾研末,調油涂搽。

      雞魚骨鯁。用貫眾、縮砂、甘草等分,研為精末。棉包少許含口中,嚼汁嚦下。久則骨刺隨痰吐出。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8

      《本草綱目?草部?白頭翁》

      作者:

      李時珍

      釋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氣味

      (根)苦、溫、無毒。

      主治

      熱痢下重。用白頭翁二兩,黃連、黃蘗、秦皮各三兩,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長。不愈再服。婦人產后痢虛極者,可加甘草、阿膠各二兩。

      下痢咽痛。用白頭翁、黃連各一兩,木香二兩,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腸墜偏腫。用白頭翁根,搗敷患處。

      包痔腫痛。治法同上。

      小兒禿瘡。治法同上。

      附方

      白頭翁的主要藥效是:清熱、涼血。近年多用它作為治療痢疾的要藥,對急性及慢性阿米巴痢。功效都比較顯著。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9

      釋名

      亦名石藍、嗽藥。

      氣味

      苦、微溫、無毒。

      主治

      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兩(炒過),甘草一兩(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豬肉、白菜。

      久咳氣壅(體腫、短氣、脹滿、喉中呼吸有聲,不能平躺臥下)。用白前二兩,紫苑、半夏各三兩,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數(shù)次服。忌食羊內,餼糖。

      附方

      李明珍說:“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陰藥也。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痰者宜之,若虛而長哽氣者不可用也!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10

      傷寒發(fā)狂。用石膏二錢、黃連一錢,共研細。甘草煎湯,冷的送下。此方名“鵲石散”。

      小兒丹毒。用石膏粉一兩調水涂搽。

      骨蒸勞(外寒內熱,附骨而蒸,身體消瘦,飲食無味,四肢漸細,腳上浮腫)。用石膏十兩,研細,水調服。每服一茶匙,一天兩次。

      肺熱喘嗽。用石膏二兩、灸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生姜蜜湯送下。

      痰熱喘嗽。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錢,研細,人參湯送下。

      胃火牙痛。用石膏一兩,火煅,淡酒淬過。加防風、荊芥、細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細。天天擦牙,有效。

      老人風熱(內熱,目赤,頭痛,視物模糊)。用石膏三兩、竹葉五十片、沙糖一兩、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葉,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調糖吃下。

      頭風流淚。用煅石膏二兩、川芎二兩、灸甘草半兩,共開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下。一天服二次。

      頭痛,心煩,流鼻血。用石膏、牡蠣各一兩,研細。每服二錢,新汲水送下。同時用水調少量藥滴鼻內。

      風熱性筋骨痛。用石膏三錢、面粉七錢,研細,加水調勻,鍋里煅紅。冷定后化在滾酒中,趁熱服下。蓋被發(fā)汗。連服藥三日,病愈。

      雀目(按:即黃昏后不能視服)。用石膏粉一錢放在兩薄片豬肝中,外用繩捆好,在沙鍋中煮熟,取出切食。每天吃一次。

      濕溫,煩渴,多汗。用石膏、灸甘草,等分為末,每服兩小匙,熱水送下。

      水瀉,腹內如雷嗚。用火煅石膏,加米飯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鉛丹為衣。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

      婦女乳癰。用石膏煅紅,研細。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服藥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如此再服藥一次,即見效。

      油傷火燒。用石膏粉敷上。

      刀傷。用石膏、瀝表,等分為末,撲灑傷處,不要沾水。

      瘡口不收。用石膏燒紅,研以二兩,加鉛丹半兩,共研為末,灑瘡上。此方名“紅玉散”。

      口瘡咽痛。用石膏煅過,取三兩,加丹砂三錢半,腦子少許,共研細,點患處。

    【《本草綱目》的文言文】相關文章:

    《本草綱目》文言文07-23

    《本草綱目·木蓮》文言文07-22

    《本草綱目》文言文原文07-29

    文言文《本草綱目》節(jié)選07-29

    《本草綱目》文言文翻譯07-22

    《本草綱目·木部·桐》文言文08-10

    文言文之本草綱目智子07-22

    《本草綱目木部檉柳》 文言文08-04

    本草綱目律草文言文08-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