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

    時間:2024-09-20 02:08:51 志鎧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

      記是一種文體,通過敘事。寫人。詠物來論說一個道理。最重要的手法是托物言志,用美好的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與志向和抱負。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

      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1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xíng),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qiān 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文言現象

      通假字要

      要:通“邀”,邀請 如:“便要還家”

      一詞多義

      出:

      (1)不復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尋:

      (1)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2)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丟下。

      (2)屋舍(shè)儼然:名詞,房屋,客舍。

      中:

      (1)中無雜樹:“中間”。

      (2)晉太元中:“年間”。

      (3)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志:

      (1)處處志之:名詞活用為動詞,“做標志”。

      (2)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標記或者是標記的符號。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

      (1)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2)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3)處處志之:語氣助詞,不譯。

      (4)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

      (6)具答之:代詞,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說法為代之誤入的漁人。

      為:

      (1)武陵人捕魚為(wéi)業:動詞,把······當作。

      (2)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介詞,對,向。

      (3)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讀wèi,介詞,對、向。

      遂:

      (1)遂與外人間隔:“于是”。

      (2)遂迷:“終于”。

      (3)后遂無問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為看見。

      (2)得其船:得到,引申為找到。

      聞:

      (1)雞犬相聞:聽見。

      (2)聞有此人:聽說。

      作:

      (1)其中往來種作:勞作

      (2)設酒殺雞作食:制作(食物)

      其:

      (1)復前行,欲窮其林:那,那片

      (2)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他,指代漁人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他的,指漁人的

      多詞一義

      (1)緣溪行、便扶向路:沿,順著

      (2)便要(yāo)還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請。

      (3)悉如外人、咸來問訊、皆嘆惋、并怡然自樂:都

      (4)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說

      (5)便扶向路、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

      古今異義

      緣溪行(古義:沿著,順著 ;今義:緣故,緣分)

      桃花源記 書法作品

      芳草鮮美(古義:花;今義:氣味芬芳)

      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菜肴等新鮮美味)

      欲窮其林(古義:盡頭;今義:貧窮)

      林盡水源(古義:溪水發源的地方;今義:指人們飲用的水的來源)

      仿佛若有光(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豁然開朗(古義:開闊明朗;今義:樂觀,暢快 多形容性格)

      屋舍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悉如外人(古義:全,都;今義:熟悉)

      問所從來(古義:從哪里來;今義:向來)

      便要還家(古義:邀請;今義:表示意愿)

      咸來問訊(古義:全,都;今義:一種味道)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遂與外人間隔(古義:間離隔絕; 今義:空間或時間上的隔絕)

      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不管)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古義:邀請;今義:延伸,延長)

      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

      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指沒有血緣,親友關系的人)

      說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便扶向路(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既出(古義:已經;今義:關系連詞,既然)

      處處志之(古義:動詞做標記;今義:志氣,志向)

      便扶向路(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對…)

      未果(古義:實現;今義:果實,結果)

      尋病終(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后遂無問津者(古義:渡口,路,探訪。文中指訪求、探求的意思。今義:唾液)

      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欲窮其林):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不復出焉):兼詞,從這里。相當于“于之”,“于此”。

      志(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進行)標記。

      果(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語(此中人語云):名詞作動詞,告訴

      黃發(黃發垂髫):舊說是長壽的特征,所以用來指老人

      垂髫(黃發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咸、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鮮美、屬、阡陌、黃發垂髫、嘆惋、語云

      成語釋義

      1.世外桃源

      成語釋義: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戰亂的美好地方。

      成語例句: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開朗

      成語典故: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成語例句: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成語釋義 從黑暗狹窄變的開闊明亮。比喻領悟到一個道理

      3.怡然自樂

      成語釋義: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晉·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謚“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現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成語示例:這簡直是不倫不類的態度,但他卻怡然自樂,認為是義薄云天,忠貫日月,大有關云長“降漢不降曹”的氣概。--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復辟謬說》

      劉厚守聽了,怡然自樂,坐在椅子上,盡興地把身子亂擺,一聲也不響。(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4.無人問津

      成語釋義: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成語出處:“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示例:這部傳記小說,雖然擺在書架上,卻根本無人問津.

      結構:兼語結構

      用法:常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置之不理

      反義詞:門庭若市

      古意為渡口,今意為唾液

      5.雞犬相聞

      成語釋義: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鄉下景色很美,雞犬相聞,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語釋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著農家的自在。

      7.黃發垂髫

      成語釋義: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成語出處:“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8.落英繽紛

      成語釋義: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成語出處:“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9.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成語釋義:形容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10.與世隔絕

      成語釋義: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成語出處: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1.不足為外人道

      成語釋義: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2.屋舍儼然

      成語釋義:房舍整整齊齊。屋舍:房屋圈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成語出處:“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2

      1、通假字:

      (1)便要還家要通邀(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通俱

      2、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的味道鮮美。

      (2)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交通運輸。

      (3)率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老婆。

      (4)來此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5)說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6)緣溪行古義:沿。今義:緣故;緣分。

      (7)余人各赴延至其家古義:請。今義:延長,延伸。

      (8)后遂無問津者古義:渡口。今義:口液。

      (9)便得一山古義:此處為看到。今義:用為助詞。

      (10)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

      (11)屋舍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今義:形容很想。

      (12)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不管(連詞)。

      (13)仿佛若有光古義:隱隱約約。今義:似乎,好像。

      (14)豁然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

      3、一詞多義:

      1)為A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B此人一一為俱言所聞。(給,替)

      C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2)舍A便舍船(離開)

      B屋舍儼然(房屋)

      3)志A處處志之(動詞,做標記)

      B尋向所志(名詞,標記)

      4)尋A尋病終(不久)

      B尋向所志(尋找)

      5)中A中無雜樹(中間)

      B晉太元中(年間)

      C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4、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

      復前行:名詞作狀語,往前,上前。

      欲窮前林:形容詞作動詞,窮盡,走到頭。

      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5、成語: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怡然自樂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黃發垂髫

      落英繽紛

      與世隔絕

      無人問津

      不足為外人道

      6、翻譯句子:

      (1)描寫自然環境的:

      A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要點:夾岸:在溪水兩旁;雜樹:別的樹;鮮美:鮮艷美麗(古今義不同);繽紛:繁多的樣子(古今義不同)。

      B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要點:平曠:平坦寬闊;儼然:整齊的樣字;良:肥沃;美:美麗;屬:類。

      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要點: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古今義不同)。

      (2)描寫人民安居樂業的:

      A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要點:黃發:老人;垂髫:小孩(借代);并:一并,都(副詞);怡然自樂:高興而滿足,自得其樂(成語)。

      B其中往來種做,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要點:往來:來來往往;悉如:完全像;外人:桃源以外的世人(具體所指)。

      (3)描寫民風純樸熱情的.:

      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點:要:邀請(通假字);設:擺;(補充主語村人和賓語漁人)。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要點:今:現在;乃:竟然;無論:不要說;(補充問的主語村人和賓語漁人,不知的主語村人)。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要點:一一:詳盡地;具:詳盡。嘆惋:皆:全,都;感嘆惋惜(詞典)。

      (4)其它:

      A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要點:得:找到(與前文舍照應)扶:沿著,順著(典型詞);志:作標記(詞類活用)。

    【陶淵明《桃花源記》文言知識】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文言知識03-27

    桃花源記文言知識06-25

    《桃花源記》相關文言知識03-22

    《桃花源記》文言知識匯總03-27

    桃花源記文言文知識04-18

    桃花源記陶淵明11-19

    桃花源記 陶淵明04-14

    陶淵明 桃花源記04-13

    桃花源記——陶淵明01-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大秀视频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在线视频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