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課后測試題

    時間:2024-10-09 21:39:3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課后測試題

      引導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長安的時候寫的一首送別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課后測試題,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課后測試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

      學習目標:

      1、了解詩歌的一些常識。

      2、了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1、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

      2、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

      教法設計: 通過反復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詩中一些字詞的運用,學生可能在理解上產生問題,可采用討論、點撥、聯(lián)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應該說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離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勃在與自己的好友分別時的贈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預習,改寫了這首詩,要求有人物的'描寫,下面我們就請一位同學來讀他的作品。(一學生讀)這位同學仿佛已經把我們帶入了那種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這首詩了,下面我們就進入對此詩的學習。

      二、 整體感知:

      1、 本詩屬于哪種體裁?

      五言律詩。

      2、 回顧關于律詩的知識。

      律詩有四聯(lián),分別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以數(shù)字來判斷是幾言。

      三、 正課:

      1、 師范讀本詩,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和感情基調。

      2、 學生齊讀,注意把握詩的節(jié)奏。

      3、 學生自由朗讀,在把握節(jié)奏的基礎上揣摩詩歌的感情。

      4、 抽個別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點評,大家在朗讀上共同進步。

      5、 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點?

      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的情誼,感情比較達觀。

      6、 你從詩中的哪句話理解到作者的這種感情的?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7、 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用自己的話來說。

      “只要四海之內知心的朋友時刻關心著自己,即使遠隔天涯,也會覺得跟近鄰一樣。”這句話可以說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共同心聲。

      8、 分析其他三聯(lián)

      (1) 我們來看一下首聯(lián)。它是在寫景嗎?或是寫什么?

      看似寫景,實則勸慰友人。這里出現(xiàn)了兩個地點,“我”在長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離別并非遠別,何必傷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別地點,“五津”是上任地點。

      (2) 頷聯(lián)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這句話怎樣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勸勉友人,我們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別為別中之別,不必傷感。

      (3) 頸聯(lián)則推開一層,轉述別后思緒,所以1—6句詩意似悲而作者曠達的胸襟可以顯見,怎樣理解最后兩句呢?

      尾聯(lián)由前三聯(lián)層層逼出——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比鄰,自當與分別之時不要效仿小兒女的情態(tài),哭泣悲傷。

      9、 背誦

      要求學生默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味,檢查背誦效果。

      四、 拓展:

      同學們,結合我們剛才分析詩的方法來看下面幾首詩,首先請大家用兩分鐘時間快速閱讀,找出你最喜歡的一首,分析詩人的感情,最后比較詩人之間相同或不同之處。

      五、 作業(yè):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們自己的感情,回贈王勃一首現(xiàn)代詩。

      六、 板書:

      三秦(送別地點)

      望 并非遠別

      五津(上任地點)

      同 宦游(身份)

      知己 豁達、樂觀、坦然

      意 心愿

      比鄰

      無為 共沾巾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下面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1、引導學生借助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理解詩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反思。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談到了相關的內容。體會到了每首詩都是作者內心情感的不同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情感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2、一改以往的逐句講解和整體串講的方法,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看到了詩中的哪些畫面。學生你說一個,他說一個,組成了完整的詩歌畫面。雖說打亂了詩句順序,但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理解詩句,從而感知詩的意境,

      3、學法指導與情感的熏陶也做得比較成功,拓展讓學生寫寫自己的離別經歷讓學生們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課后測試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春,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本詩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詩人),他和 駱賓王 盧照鄰 楊炯并稱為“初唐四杰”。

      2.說說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這首詩不同于其它送別詩,開辟了送別詩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別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能給友人以安慰和鼓勵。

      3.此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表達了與知己的惜別之情,抒發(fā)了對朋友遠行的留戀慰勉之情,體現(xiàn)出作者高遠的志趣

      4“風煙”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濕荒遠,上任路途的艱險。“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聯(lián)系起來。

      5、頸聯(lián)蘊含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的哲理,真正的友誼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這一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誦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B  )

      A.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2.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lián)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3、這首濤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對待離別態(tài)度很積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課后測試題】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4-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案例及反思01-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課后習題及答案04-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賞析02-0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04-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實錄04-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06-0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說課稿06-0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拼音01-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久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在线观看1024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