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愁陳子龍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5-06-28 11:21:38 銀鳳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山花子·春愁陳子龍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山花子·春愁》全詞用古今對比的方式,以比興寄托的手法,深切表現了黍離麥秀之悲與家國身世之感。下面是山花子·春愁陳子龍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歡迎參考!

      山花子·春愁

      明代陳子龍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譯文

      在薄薄的迷霧中,楊柳依依,杏花飄落,五更的鐘聲響起。寂靜凄涼景陽殿上的月兒照著殘花。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

      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留下蕭瑟悲涼之景。只有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

      注釋

      杏花零落:唐溫庭筠《菩薩蠻》“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宋秦觀《畫堂春》“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

      五更鐘: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

      蝶化彩衣:《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羅浮志》載:“仙蝶為仙人彩衣所化,大如盤而五色。”

      鑒賞

      陳子龍的詞婉麗風流,獨具神韻,無論敘私情,還是言國事,都“以濃艷之筆,傳凄婉之神”(陳延焯《白雨齋詞話》)。這首《山花子》詞就是一首凄麗悲婉的佳作。詞題為“春恨”,但非關春情,也非關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為契機,發(fā)抒悲懷故國的一腔遺恨。

      上片從殘春的景象入筆,自然引發(fā)一脈凄婉的傷逝情愫。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開篇兩句,呈現了四種意象——彌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鐘聲,釀造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這是殘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悵。五更鐘,用語本于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這里暗用宋朝滅亡的舊典。《宋史·五行志》載,宋初有“寒在五更頭”的民謠,“五更”諧音“五庚”,預兆宋朝的國祚在第五個庚申之后終止。宋太祖立國于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公園1259(理宗開慶元年)正好為五個庚申。果然,二十年后,宋朝就宣告滅亡。如今,這五更的鐘聲響起,不啻如一聲聲家破國亡的喪音,敲打著詞人憂傷的心靈。下面“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兩句,又以冷月、舊宮、殘花三種意象,進一步渲染寂寞、凄涼的景況。“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89年(禎明三年),隋軍南下過江,攻占臺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陳后主聞訊,即與妃子張麗華投景陽宮井藏匿,至夜,被隋軍擒獲。

      明朝和陳朝都建都南京。這里是用象征陳朝段滅的景陽宮舊事影射明朝的亡國。曾經照徹陳朝景陽宮殿、目睹過陳后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見證人,冷峻地觀照著明朝滅亡后的慘淡景象——暮春的紅花在寂寞中紛紛凋殘,意味頗為深長。

      下片切入人事滄桑,抒寫憑吊故國的感傷。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過片兩句承襲上片意脈,呈示一派亡國的衰敗景象。《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縷盡”用其事,意謂明朝的皇族貴胄死后,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只留下蕭瑟悲涼之景。這蟲蝕樓空的意象,正是奸佞賣國的象征。“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結拍兩句,看似描繪燕舞東風的春景,實則以燕子的無情隱喻降清舊臣的無義,揭示出他們賣身求榮的丑惡嘴臉。他們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風得意,毫無亡國的悲慟。這兩句含意隱曲,但透過言表,并不難感受到詞人的義慨和憤懣。

      清陳廷焯評此詞說:“凄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白雨齋詞話》),并以“凄麗”二字概括此詞特征,指出這首詞凄清婉麗的風格與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近;“哀以思,則揭橥這首詞的內蘊以哀慟悲思故國為指歸,黍離麥秀之悲,家國身世之恨,久久翻騰在胸中,發(fā)而為詞,便成哀惋清麗的絕唱。”如果說,南唐后主李煜的“哀以思”,主要是哀悼失去的天堂,追思舊日的榮華富貴,那么,陳子龍的“哀以思”則更多地是哀痛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一是圖謀恢復的志士,顯然,后者的作品更富思想的深度。清沈雄謂:“大樽(陳子龍?zhí)枺┪母邇蓾h,詩軼三唐,蒼勁之色與節(jié)義相符者,乃《湘真》一集,風流婉麗如此!”(《古今詞話·詞評》)凄麗的外殼包蘊著哀以思的崇高節(jié)義,如此解讀這首《山花子》詞,方不辜負詞人的苦心孤詣。

      創(chuàng)作背景

      明朝滅亡,作者感嘆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二是圖謀恢復的志士。昔日繁華景象不復返。作者來到景陽宮前,看到蕭瑟的宮殿,看景生情,寫下了《山花子·春愁》這首詩。

      內容解讀

      上闋:“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開篇描繪了一幅凄迷的春景圖。清晨,楊柳在朦朧的曉霧中若隱若現,杏花在五更的鐘聲里紛紛零落,營造出一種迷茫、哀傷的氛圍。“寂寞景陽宮外月,照殘紅”,景陽宮是南朝陳的宮殿,這里借景陽宮指代明朝宮廷,殘月映照在凋零的花朵上,暗示著明朝的覆滅,昔日的繁華已如殘紅般消逝,凸顯出作者內心的寂寞與凄涼。

      下闋:“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化用梁祝化蝶的典故,說彩衣金縷已盡,玉樓被蟲蛀空,象征著昔日的美好和繁華都已化為烏有,明朝的宮殿也已破敗荒蕪。“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以燕子的無情反襯作者的有情,燕子在東風中歡快起舞,全然不顧人間的滄桑巨變,更增添了作者的愁緒和無奈,抒發(fā)了對故國滅亡的沉痛哀悼。

      藝術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詞通過描寫楊柳、杏花、殘月、殘紅、玉樓等一系列衰敗的景物,將作者內心的春愁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使情與景渾然一體,增強了詞作的感染力。

      用典巧妙:運用梁祝化蝶的典故以及景陽宮的歷史意象,豐富了詞作的內涵,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明朝滅亡的悲痛和對故國的眷戀,使詞作更具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蘊。

      對比手法:將昔日的繁華(如想象中的明朝宮廷的輝煌)與眼前的破敗(玉樓空、殘紅等)進行對比,以及以燕子的 “無情” 與作者的 “有情” 對比,突出了作者的愁緒和亡國之痛 。

      語言優(yōu)美凝練:用詞精準,如 “迷離”“零落”“寂寞” 等詞語,生動地描繪出景物的特點和氛圍,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一幅亡國之景,抒發(fā)了深沉的情感,體現了陳子龍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山花子·春愁陳子龍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浣溪沙·楊花_陳子龍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9-18

    春愁曲_溫庭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13

    陳子龍《山花子春恨》閱讀及答案07-23

    謁山_李商隱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4

    悲陳陶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詩經·陳風·月出_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1

    贈陳商_李賀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26

    山鷓鴣詞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6

    和子由踏青_蘇軾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5-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午夜福利视频网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