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教案中班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登鸛雀樓教案中班,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登鸛雀樓》是王之渙的成名作,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詩的意境及蘊涵的哲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2、理解詩的意境及蘊涵的哲理。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已經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課題。
2、解題。登,是登上的意思。鸛雀是一種鳥兒,樣子像鶴。在山西省永劑縣有一座樓,常有鸛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們稱這座樓叫“鸛雀樓”。登鸛雀樓,就是登上鸛雀樓。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天,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就寫下了這首詩。
二、初讀課文。
1、投影出示課文內容,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范讀。指名讀。
三、理解詩句。
一邊看課文,一邊聽朗讀兩遍;想想剛才提出的問題。
1、學古詩要求一:讀準字音。
2、學古詩要求二:讀通詩句。
4、學古詩要求三:知詩人。
介紹王之渙。
5、學古詩要求四:理解字詞。
6、學古詩要求五:理解詩句(字字落實)。
7、學古詩要求六:想象意境。
8、學古詩要求七:感悟情理。
9、學古詩要求八:背誦默寫。
四、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討論:詩人登高觀景時的心情、神情、動作,會是什么樣子,他可能講些什么?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業。
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相關文章:
登鸛雀樓教案中班10-14
中班登鸛雀樓教案07-30
中班古詩登鸛雀樓教案10-04
中班登鸛雀樓新唱教案10-02
古詩中班登鸛雀樓教案10-03
登鸛雀樓中班教案(通用5篇)07-14
古詩《登鸛雀樓》中班教案(精選10篇)07-15
《登鸛雀樓》教案09-09
登鸛雀樓教案08-02
登鸛雀樓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