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可久《清江引·秋懷》小令賞析
清江引·秋懷
【元代】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譯文】
凜冽的西風,像是要把家里人寫的信吹過來一樣,問我什么時能回去?
大雁在滿是長滿紅葉的秋林上空長鳴而過,遠離家鄉的游子,醉臥在秋菊盛開的園中,思鄉的夢里隱約聽到秋雨輕打著芭蕉,聲聲不斷。
【注釋】
清江引:曲牌名。
未:什么時候。
紅葉天:秋天。紅葉,楓葉。深秋楓葉紅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黃花地:菊花滿地。
【賞析】
這首曲寫出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秋風中接到家信,來自萬里之外寄來,諄諄“問我歸期未”,這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兩個方面表現了“我”與“家”的暌隔。而詩人未對來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復,僅是鋪排了自己所處客鄉的秋景。“紅葉天”、“黃花地”,顯然受了《西廂記·長亭送別》中“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的啟導,而《西廂記》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蘇幕遮》詞的“碧云天,黃葉地”,亦為感秋之作。紅葉黃花勾勒了清秋的輪廓,色彩鮮明,但卻有一種蒼涼冷頹的情韻。尤其是作者在這一背景中添現了“雁”、“人”的活動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這種蒼涼冷頹發揮到了極致。“雁啼”最牽愁惹恨,“人醉”則是為了忘憂,而“芭蕉雨聲秋夢里”,秋雨的蕭疏冷酷,使得鄉夢也為之驚醒。這三句景句無不暗寓著人物的客鄉況味和主觀感受,代表著詩人的“秋懷”。深沉的鄉思與有家難歸的羈愁,便足以回答“歸期未”的提問了。
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無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視作詩人因家信問起歸期而惆悵苦悶的應接。可以這樣想象:詩人因在現實上不可能回到萬里以外的鄉園,無語可復,心中充滿了憂愁與歉疚。他抬頭望天,想看看那傳書的鴻雁可在,結果發現“雁啼紅葉天”,大雁似乎也在為他發出悲鳴。滿地秋菊盛開,但那并不是故園的黃花,詩人只能借酒狂飲,在酩酊中暫忘鄉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夢中實現回鄉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白居易《夜雨》),蕉葉上的雨聲又無情地提醒著他的孤寂。“問我歸期未”,不敢答復,至此也無須答復。小令的這三句景語,在時間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懷”的一貫凄涼,確實是頗見妙味的。
本詩前兩句,作者道出自己的鄉思情。然而這種鄉思情有多深有多濃?作者沒有直接外露,卻是以“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這些富有季節特征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襯自己濃濃的鄉思情。
【背景】
此小令為作者秋風中接到遠自萬里之外寄來的家信時,內心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具體作年不詳。
【張可久《清江引·秋懷》小令賞析】相關文章:
清江引·秋懷賞析12-17
秋懷原文賞析02-27
雙調清江引03-08
秋懷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雙調》清江引原文03-02
(優選)《雙調》清江引原文03-03
[薦]秋懷原文賞析13篇02-27
懷秋的作文08-11
秋懷的作文08-10
《秋懷》原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