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所向的故事

    時間:2025-07-22 18:52: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心所向的故事

    人心所向的故事1

      【釋義】眾人都有共同的向往。

    人心所向的故事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熊遠列傳》。

      晉朝人熊遠很有威望,人們敬重他為官清廉、孝敬父母,而且平易近人,待友誠善。

      熊遠在年輕時便胸懷大志,立志做國家棟梁。

      一次,縣令召他到縣衙門做功曹,但他卻辭謝不從。

      人們看他不愿做官,但又希望這樣的好人做官,為了讓他能為百姓謀利益,便強行為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拉著他來到縣衙里,他才勉勉強強地做了這個功曹。

      熊遠在縣衙里辦事認真,處事公道,深受百姓的愛戴,他的名聲越傳越遠。

      他到縣里僅僅10天,郡里便看上了他,將他提拔到郡里做官。

      來到郡里,熊遠見到太守,頭一件事便是對太守說:“大人,你還是讓我回去吧,我能辭退大官不能辭退小官,請讓我回到縣衙去吧!”太守哪里肯放他硬是讓他留在郡里。

      在郡里他又為國家和百姓做了許多好事。

      后來,熊遠成了司馬睿的主簿。

      當時晉朝執政的是愍帝司馬鄴。

      有一年新年,朝廷要舉行盛大慶祝活動,為了使慶祝更有氣氛,朝廷安排要歌舞奏樂。

      熊遠認為這樣做有些太過分,與當時國家的危難局面非常不相稱。

      因為連年的戰爭與災害,使國庫空虛,現在朝廷的開支都處于維持現狀,再拿出錢來大肆鋪張,這錢從哪里出?惟一的.辦法就是到百姓那里去搜刮,這無疑又要給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使他們更加苦不堪言。

      于是,熊遠決心上書勸諫晉愍帝。

      他連夜起草奏章,第二天早朝便急急忙忙地呈了上去。

      在上書中,熊遠寫道:“上古時候,堯帝死后四海之內都停止演奏音樂。

      《禮記》一書說,遇到兇年喪事要減少飯食,撤去奏樂。

      現在晉懷帝剛剛死去不久,賊人當道,人神共忿。

      天子應與百姓同憂,人心所歸向的只是道德與仁義(人心所歸,惟道與義)。

      我勸天子應該提倡忠孝之儀,宣揚仁義之統,不要搞那些聲色犬馬的玩藝。

      這與社稷安危、與百姓安危都沒有什么好處。

      臣下所言如有一定的道理,就請圣上不要再搞那些不必要的東西了。

      ”司馬睿對熊遠的這些建議非常贊同,也苦口婆心地去規勸晉愍帝,并對他曉以利害,讓他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的生活為重。

      在熊遠的奏章與司馬睿的勸說下,晉愍帝最后還是聽從了。

      后來,熊遠看到國內農田不整,到處一片荒蕪,這使得糧食產量極低,百姓們無心種糧,幾乎到了無法糊口的地步,至于向國家交稅就更無從談起了。

      于是熊遠建議皇帝,在這一年的立春那天,率領三公九卿,滿朝文武百官到田里躬耕,用這種辦法鼓勵百姓種田。

      到了立春這一天,只見田野上龍旗飄揚,身著各色官服的百官在晉愍帝的率領下,拉犁的拉犁,點種的點種,一片繁忙景象。

      百姓們看到皇帝親自率領百官種田,也都爭先恐后地來到田間,這一年果然獲得了大豐收。

    人心所向的故事2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杭州富陽)人,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從十八歲始,孫權繼父兄之業治理江東,直至壽終七十一歲,稱帝三十一年。孫權在位期間,東吳疆土倍增,國力由弱到強,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鼎足而立,成為一方強國。雖處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卻能保一方國泰民安。曹操不敢小覷,慨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諸葛亮重視與東吳結盟,自始至終向孫權示好,稱其“真乃聰明之主也!”

      三國期間,發生三次投入近百萬兵力的大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其中兩次矛頭直指東吳,旨在消滅東吳。孫權統率東吳均以數萬之眾而克百萬雄師。

      赤壁之戰前夕(公元208年),曹操百萬大軍虎視江南,東吳上下驚惶,生死存亡之秋,孫權召集文臣武將集思廣益,各抒己見,聽取建議,冷靜分析,汲取智慧。他接受魯肅、周瑜兩位年青人的建議,舉劍斬案形成決議,果敢地將一切軍事大權交給年僅24四歲的周瑜執掌,同仇敵愾一舉破曹,曹操83萬大軍僅剩27騎倉惶逃歸。

      公元222年,劉備為關羽報仇,發動彝陵之戰,統軍七十五萬,全軍掛孝舉哀,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東吳危若累卵。孫權不失理智,毫不遲疑,聽從謀士闞澤之計,力排眾議,大膽起用年僅21歲的白面書生陸遜,拜其為大都督,假節(代皇帝之權力行事),賜寶劍印綬,掌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國之內孤主之,國之外,將軍制之,一切先斬后奏”。陸遜不負重托,出奇制勝,巧施奇謀,火燒連營七百里,蜀兵尸疊如山,降者無數,劉備狼狽逃回白帝城,由此魏蜀都不敢小覷東吳,這一切都是孫權別具慧眼,任賢使能,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結果。

      荊州本屬東吳,赤壁之戰孫劉聯盟,被借給劉備,魯肅還為此擔保。但東吳屢要不還,劉備軟泡硬磨,總是耍賴。周瑜為此英年早逝,也無濟于事。孫權任用呂蒙為大都督,使“白衣渡江”之妙計,兵不血刃,雞犬不驚,順利取回荊州。關羽眾叛親離,父子生擒,呂蒙保護關羽部屬家眷生命財產,秋毫無犯,荊州人心歸向。

      東吳大將甘寧原為劉表手下黃祖所轄,當年孫堅與劉表大戰時,甘寧射殺孫堅大將凌操。后來甘寧歸降東吳,凌操之子凌統為吳將,屢次要殺甘寧為父報仇。孫權多次勸解,但凌統仍難接受。吳魏大戰中,凌統與樂進交戰,勝負難分,曹操令曹休放暗箭,射殺凌統坐騎,凌統被掀翻于地。樂進挺槍來刺,不料飛來一箭正中面門,凌統得救,拜謝孫權救命之恩。孫權說:“放箭者是甘寧!”凌統感激不已,甘寧雙手扶起凌統說:“主公令我仇將恩報”。甘寧遂與凌統結為刎頸之交。

      孫權可謂仁義之主,上對大臣下對庶民從不恣意殺戮,除此,他還格外注重培養年青人。呂蒙家貧目不識丁,孫權親自指導他讀《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孫子》等經典。呂蒙遵教而學,不負重望,終于由粗漢成為“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的出色將軍。與曹操對壘的`濡須之戰中,孫權被曹操猛將張遼、徐晃、許褚圍在垓心,將被生擒,周泰三番殺入重圍,救出孫權,受傷幾十處,箭透重鎧,又復殺入重圍救出徐盛。孫權事后設宴,親手為周泰把盞撫其臂背,令周泰脫去衣服,親自查看傷處,繼而以青羅傘賜予周泰,令其出入張蓋。

      為一國之君,應以廣聚精英而喜,國自當興;如量小而妒,對優秀人才人才壓抑迫害,就是國之災難;為一國之君,如無雅量,則德不配位;舉賢授能,和善而有雅量,此乃孫權讀圣賢書得到的大智慧也。

    人心所向的故事3

      【成語故事】晉朝時期,登基不久的晉愍帝司馬鄴要舉行盛大慶典,丞相司馬睿的主簿熊遠認為與國家危難局面不相稱,就上書勸諫愍帝:天子要與民同憂,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我勸天子應該提倡忠孝之儀,宣揚仁義之統。司馬睿也加以贊同,愍帝接受勸諫。

      【出處】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晉書·熊遠傳》

      【解釋】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用法】作補語、定語;指受群眾所擁護

      【近義詞】眾望所歸、深得人心

      【反義詞】眾叛親離、怨聲載道、眾矢之的。

    【人心所向的故事】相關文章:

    育兒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懶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兒故事08-25

    龍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親的故事03-09

    象棋的故事03-09

    讀書的故事03-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中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亚洲AV有码在线天堂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