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智取生辰綱》導學案及答案
【學習目標】
1、鞏固小說的有關知識:概念及三要素。
2、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3、學習用矛盾沖突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導學生走進古典文學名著,提高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
【學習重點】
1,通過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鑒賞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學習難點】
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過程。
【自主預習案】
1,讀準下面加點的字的讀音。
趲行()嗔()虞候()樸刀()恁地()聒噪()
【zǎnchěnyúpōnènguō】
2,根據你掌握的文學知識填空。
《智取生辰綱》出自《水滸》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我國四大古典小說是:《水滸》《》《》《》。
3,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1)這干系須是俺的!干系:責任。
(2)那十一個廂禁軍雨汗通流,都嘆氣吹噓。吹噓:口出氣;噓氣。
(3)賣一桶與你不爭。不爭:不要緊。
(4)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計較:計策,策略。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播放電視劇《水滸》主題曲《好漢歌》:
大河向東流哇
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
說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見不平一聲吼哇
該出手時就出手哇
風風火火闖九州哇
并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把握情節
1,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自己的發現(生僻字詞)或疑問記錄在書上。
2,概述故事情節,要求說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畫出小說描寫“天氣”的語句,評點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并體會其作用。
(二)體會“智取”
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其“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1)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后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云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幾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征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無還擊之力。而晁蓋、吳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最佳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晃蓋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急于歇息。晁蓋等人為楊志一行已畫好了他們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罷都將進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這一矛盾。矛盾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說明晁蓋等人運用前兩智的高明得當。
(4)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等人喝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2分析楊志的思想性格,明確他失陷生辰綱并非不“智”。
明確:楊志并非無"智"。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楊志是個十分精細、警覺且有智謀的"押解官"。
(1)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后,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動。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楊志也盡量減少中途休息,唯恐軍漢們心生懶怠,一旦有情況難以應敵。
(3)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選擇了連強盜也不愿行走的艱難路徑,以此來保護生辰綱。
(4)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毒藥……
以上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良苦,實非常人可比。
3.進一步探究楊志既不乏“智”,卻最終輸給晁蓋等人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這一關鍵癥結就在楊志內部分化,而晁蓋內部團結一心。老都管斥責楊志的一番話,順應了軍漢、虞侯的心愿,而使楊志最終妥協,同意軍漢們買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見,楊志的“智"敗于晁蓋、吳用的"智"下,有諸多的外在因素。
(三)妙點尋蹤
再讀全文,品評文中“妙點”
1,從情節上看,小說構思巧妙
⑴妙用伏筆
楊志痛失生辰綱實際在前文有多處暗示。
如:楊志極知天下不太平,不肯去,又不得不去,去而卻又為一都管,兩虞候掣肘。晃蓋,吳用等人團結一心,胸有成竹,而楊志率眾卻矛盾激化,眾叛親離······
⑵妙用環境烘托
善于運用自然環境的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是本文的又一藝術特色。它主要表現為對天氣炎熱的描寫。從楊志一伙開始上路起,到楊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幾處著力寫天氣,寫太陽,寫樹林;直接寫“熱”的近二十處之多,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余處。而且寫“熱”又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復描述,不斷點染:有的通過作者的介紹來寫,有的通過作品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寫。對天氣炎熱的描繪,不僅能烘托氣氛,有助于刻畫人物性格,同時推動了情節發展。天熱成為矛盾沖突發生,發展,激化以至解決的重要客觀原因之一。從另一方面看,吳用的巧計之所以能在黃泥岡松林里得以實現,就天時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氣炎熱。作品對天氣炎熱的著意描寫完全為“智取”服務。
⑶妙用敘事角度
課文標題是“智取生辰”,文章卻從楊志等人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這樣就造成發一種“明防”而“暗奪”的效果,使故事敘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讀者如墮云里霧里,直至結尾補敘其中緣由,這才豁然開朗,令人叫絕。
2,從人物塑造上來看,妙用矛盾沖突
本文善于從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文中有兩個矛盾:一種是楊志與軍健,虞候,老都管之間的內部矛盾,即奴才與奴才之間的矛盾。隨著天氣日見炎熱行程日見緊迫,路途日見難行,這一矛盾不斷激化,最終爆發。另一種矛盾是押送與智取的矛盾,這是整個故事的主要和主要矛盾。楊志一方是明防,而晃蓋一方要暗奪。結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內部不和,給暗奪的一方以可乘之機,終致失敗。這些不同的矛盾沖突互相勾聯,互相影響,不斷推動情節向前發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智取生辰綱》導學案及答案】相關文章:
《濟南的冬天》 導學案及答案09-14
《過秦論》導學案06-2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背影》導學案02-29
《老王》導學案03-07
《散步》的導學案03-27
《秋天》導學案12-17
棗兒導學案12-16
《太陽》導學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