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6-10 09:36:3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編5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于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機、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游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 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后,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里。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游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游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里,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么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游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游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是在幼兒能夠正確感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征的基礎上設計的。以幼兒喜歡的“小鴨”形象進入角色、以幼兒生活中最熟悉的餅干為材料。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學習以圖形的某些特征來分類,并將分類的標準分層分配到各個游戲中,使活動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鞏固幼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2、初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

      2、錄音機,錄好各種聲音的磁帶。

      3、各種圖形以及各種圖形餅干(形狀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顏色分紅與綠),籃子若干。

      4、請一位老師當貓媽媽,小鴨頭飾若干,鴨媽媽頭飾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演鴨媽媽,幼兒演小鴨,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帶領小鴨子們在教室睡覺。

      師:“小鴨子們醒來吧!”

      幼:“哦!媽媽我睡的多香呀!”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刷牙,洗臉,梳頭,做早操,做游戲。

      早操內容:

      今天空氣真真好,我們大家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腳,踢踢腳,咕嚕咕嚕喝口水,游游泳,游游泳,再來把屁股扭一扭,扭一扭,扭漂亮一點。

      游戲內容:

      發給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娃娃,幫圖形娃娃找家。

      圖形娃娃的家在山洞里面,按不同的圖形穿不同的山洞,把圖形娃娃送回家。

      (評析:教師以鴨媽媽的身份交代游戲任務,幼兒以小鴨的身份馬上就進入了角色,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進行送餅干游戲

      (1)、接到電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貓媽媽打電話過來,說她的貓咪食品店的工作太忙了,想請我們小鴨子幫她到食品廠去領餅干,好不好呀?”

      (2)、帶領幼兒去食品廠領餅干。

      幼兒跟著音樂學小鴨走去食品廠。

      (3)、把餅干送到貓咪食品店處,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①與貓媽媽問好。

      ②幫貓媽媽把餅干送入盒中,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進行分類。

      ③與貓媽媽再見。貓媽媽送餅干給幼兒,提醒幼兒說:“謝謝貓媽媽。”

      (評析: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教師注重啟發幼兒操作探索,主動講述分類方法,讓幼兒充分得到鍛煉和發揮,并且在游戲最后以貓媽媽送餅干給幼兒作為獎勵,巧妙的為下一個環節的游戲作好鋪墊。)

      (4)、把餅干發給幼兒,幼兒學說:“我拿到了什么形狀的餅干。”

      (5)、娃娃哭了,肚子餓,鼓勵幼兒把餅干送給娃娃吃。

      分三次送。問娃娃要吃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餅干,就請拿什么形狀的其顏色的餅干的幼兒送餅干。同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娃娃太挑剔了,可她人還小,我們就滿足她的'要求吧!我們可不要學她哦!”

      (評析:最后以送給娃娃吃餅干的游戲結束,并將分類要求再次提高,使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結局完整,取得良好效果。

      3、結束部分:

      教師用語參考:“今天,小鴨子們表現真好,為貓咪送餅干,而且還把餅干讓給小娃娃吃,媽媽真是要好好夸獎夸獎你,送你們一個大拇指,現在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帶幼兒跟著音樂離開教室,結束活動。

      三、活動評價:

      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數學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興趣極高,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認識,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2、學習按數量分類。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畫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的紙制瓢蟲若干。

      2、樹葉3片。

      3、小蟲若干。

      4、兒歌《小瓢蟲》

      三、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小瓢蟲;。

      小瓢蟲,小瓢蟲(上下彎曲手指) 爬來爬去的小瓢蟲(四指作爬行狀) 緊緊追上大害蟲(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凈(停下做吃狀)

      (二)利用圖片練習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1、通過數瓢蟲身上的斑點,學習數數1、2、3。

      (1)出示1只瓢蟲。提問:瓢蟲寶寶長什么樣?(圓圓的身體)

      背上有什么?(斑點)有幾個斑點?(2個)師幼一起手口一致的點數2。

      (2)再同時出示2只瓢蟲。(身上的斑點分別為1個和3個)讓幼兒說說它們身上分別有幾個斑點,集體手口一致的數1個斑點的瓢蟲,請個別幼兒上來手口一致的數3個斑點的瓢蟲。

      2、觀察瓢蟲的外型特征,鞏固對大小、顏色的認識。

      師:這3只瓢蟲寶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顏色、大小、斑點)

      (三)利用游戲,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

      1、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1)通過照顧小瓢蟲,鞏固手口一致數3以內的數

      師:瓢蟲寶寶的媽媽生病了,想請小朋友幫忙照顧瓢蟲寶寶,請你選一個瓢蟲寶寶來照顧,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蟲寶寶身上有幾個斑點?伸出手指數一數。;

      (2)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它們最喜歡吃蟲子,我們帶著瓢蟲 寶寶去抓害蟲吧。;(聽著音樂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抓害蟲)

      2、送瓢蟲寶寶回家

      (1)讓幼兒把不同斑點的瓢蟲寶寶放到有相應圓點的樹葉上。

      師:瓢蟲寶寶們累了,想休息了,它們喜歡在什么地方休息?(樹葉)請你們送它們去樹葉上休息。(送的時候要求幼兒1個斑點的瓢蟲寶寶送到有一個圓點的樹葉上,2個送到2個圓點的樹葉上,3個;;)

      (2)集體驗證。

      (四)結束活動

      幼兒學小花貓走路輕輕的離開活動室。

      四、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老師們不必擔心孩子不知道數字,其實許多家長在寶寶入園前,就已經讓孩子們熟知數字了。但是關于量詞,寶寶們就比較欠缺了。今天小魚哥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認識量詞的小游戲,幫助孩子們了解什么是量詞,不同的量詞要如何正確使用。

      一,游戲目標

      通過直接的游戲過程,實物的操作過程,老師的講解,孩子自我的感官過程,發展孩子對量詞的概念和感知,并加深孩子對數字的了解和認識,并通過游戲刺激孩子并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二,游戲道具

      由紅,黃兩種顏色的紙剪出來的小紅旗樣子,再用小棍子做成小旗子的模樣來。準備幾個空的飲料瓶子。

      三,游戲過程

      1,先在各個空瓶子上貼上號碼牌,記得,瓶子不能過多,否則數字太大,孩子們可能就糊涂了。建議最好是五個瓶子,分別貼上一到五的號碼牌。

      2,老師安排小朋友排好隊,按先后順序,聽從老師的話,按拿旗子的數量,以及放旗子對應的瓶子的號碼,把正確的.顏色,并數量正確的旗子放到貼有正確號碼牌的瓶子里。

      3,每次小朋友插旗子的時候,要讓小朋友念出來她插了幾只旗子,插的是什么顏色的旗子,插到了幾號瓶子里。例如,完整的句子就是:我在一號瓶子里插了兩只紅色的旗子。

      4,等列隊的小朋友插完旗子后,老師和孩子們一一數插到瓶子里的旗子,然后老師根據不同的旗子數量,開始給孩子們說量詞。例如,插了好多的旗子的瓶子,老師可以說,這個號碼的瓶子里插了許多旗子。另一個號碼的瓶子里一個旗子也沒有插。

      5,同樣道理,讓孩子們自己找一些可以用量詞表達的句子。例如,教室里如果有花,則讓孩子們說花朵的數量,或者是用總結性的量詞來概括。

      其實幼教對于孩子的授課來講,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孩子們之所以不喜歡上課,就是因為老師沒有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果能次次從游戲的方式入手,還擔憂小朋友愛不上學習嗎?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4以內物品數量

      2.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3.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毛絨玩具4個(可請幼兒自帶)

      2.椅子4把

      3.歡快音樂一首(教師自備)

      4.幼兒每人一張"小兔吃胡蘿卜"操作卡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園長老師通知我,我們班會有4個玩具朋友來做客,小朋友先為他們準備好椅子吧。

      教師請4名幼兒每人搬出一把椅子。

      2.感知多少

      另一位教師拿著3個毛絨玩具在教室門外等候,教師打開門把它們請進來。

      教師:我們的玩具朋友已經到了,熱烈歡迎他們進來吧。

      教師帶領幼兒認識毛絨玩具并點數玩具數量。

      教師:咦?為什么只來了3個玩具朋友呢?他們剛才跟我說,有一個朋友臨時有事情要晚來一會兒,我們就先請這3個玩具朋友坐下吧。

      教師請3名幼兒上前將3個毛絨玩具分別放在椅子上。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是不是有一個椅子是空的啊?你們覺得是玩具朋友的數量多還是椅子的數量多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玩具朋友的數量比椅子的數量少一個。

      3.感知一樣多

      另一位教師拿著1個毛絨玩具在教室門外等候,教師打開門把它請進來。

      教師:遲到的玩具朋友終于來了。我們快請他坐下吧。

      另一位教師扮演玩具朋友:小朋友們,對不起,我遲到了。

      教師:我們的4個朋友都到齊了,他們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我們來看看還有沒有空的椅子呢?

      教師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玩具和椅子的數量是一樣多的。

      4.搶椅子

      教師首先為幼兒準備若干把椅子,全班幼兒做游戲(椅子的數量比幼兒的數量少4個)。教師與幼兒一起將椅子排成一圈。

      教師:當音樂響起時,小朋友們開始繞著椅子走圈圈,當音樂停止時,你們就搶椅子,然后坐在搶到的椅子上。

      當幼兒坐好后,教師向沒有搶到椅子的幼兒提問椅子的數量和小朋友的'數量哪一個多。

      此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發生激烈碰撞。

      有效提問:

      (1)玩具朋友的數量多還是椅子的數量多?

      (2)這次椅子的數量和朋友的數量一樣多嗎?

      (3)有幾個小朋友沒有搶到椅子呢?

      有效詞匯:對應、4、一樣多、多、少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幼兒每人一張"小兔吃胡蘿卜"操作卡,教師引導幼兒用一對一連線的方法,觀察比較得出小兔和胡蘿卜是一樣多的。

      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引導幼兒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物品的多少。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精品小班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優質10-17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精品2021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