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時間:2023-02-09 09:53:4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他們的筆盒里有鉛筆、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鉛筆、橡皮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文具,尺卻使用的較少。尺有什么用?怎樣使尺子?小學生為什么要用尺?是幼兒感興趣而又疑惑的問題。設計此活動目的在于擴展幼兒對尺的認識,激發幼兒自己去探索,尋求,解決疑問,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滿足幼兒渴求學習的愿望。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 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厘米的“小河”。

      過程建議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4、 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厘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復測量,確認后再記錄。)

      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為什么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2、 舉辦“各種各樣的尺”博覽會。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應從生活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以帽子為操作材料確定了數學分類活動的主題,這是基于下列考慮:第一,帽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幼兒對帽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利于減少分類活動的難度;第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帽子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利于開展分類活動;第三,這一活動在分類的同時還有助于幼兒感受軀體和部分的關系,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觀察思考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征。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4張桌子,4張蓋布,4塊黑板,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4個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臺,并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這里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么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我們要把這里有4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么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4”表示人數,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之處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們是怎么排的,他們哪里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么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隊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啟發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原來帽子的用處這么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里有這么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商店我們要先做什么準備工作呢?”(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么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征擺放)

      3.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今天,我們請4組小朋友來整理一個柜臺。首先,請上來的小朋友數數柜臺上有幾頂帽子,用數字和標記把它們記下來;然后,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擺在一起并數數每種有幾頂;最后,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看看該怎么記錄。如果你們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數數每種有幾頂,想一想該怎么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的不同記錄方法。

      活動講評

      1.展示這4組幼兒的記錄單,引導幼兒對他們的記錄方法進行觀察、比較。“這些記錄單上記的都是小朋友分帽子的事情,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回答)“每組分帽子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一組的記錄單,為什么?”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給予肯定。“今天小朋友們想出了各種擺帽子的方法,有的按大小擺,有的按款式擺,有的按顏色擺,還會把這些事用數字和標記記了下來,而且每組記錄的方法都不一樣,你們真了不起。下次,我們玩帽子商店游戲的時候就可以有許多不同擺帽子的方法了。”

      活動延伸

      課后教師可以將一組帽子和這組分帽子的記錄單放在區角中,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要求幼兒分的方法和記錄單上的不一樣,分好后并記錄。充分挖掘分類的多種途徑,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篇3

      設計意圖:

      繩子是我們生活中很普通又是很有用的東西,廣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幼兒園里開展的各種游戲,有很多是和繩子有關的。如跳繩的棉線繩、麻繩、塑料繩;做“抓尾巴”游戲的毛線繩、布繩;拉力器上的尼龍繩;攀登架上的粗棉繩;做紙貼畫的紙繩……如何引導孩子從認識各種繩子到了解各種繩子在生活中的用途,從而利用繩子來開展各種游戲呢?筆者有意識地組織了大班上學期末的幼兒開展這次關于繩子的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圍繞“有用的繩子”這一話題進行談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別人談話,能迅速地掌握別人的談話內容,向同伴學習談話經驗。

      3.在小組活動中發展幼兒的交往技能,鼓勵幼兒大膽與別人交往。

      活動準備:

      1.布置“繩子商店”,里面有各種繩子和繩子做的東西。

      2.錄像:小朋友在跳床中游戲的情景;

      建筑工人在安全網中用吊車吊建筑材料;

      楊浦大橋。

      3.每位幼兒自帶一根繩子。

      4.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拉圓卡、棉紗繩、毛線繩、紙繩等各種游戲材料,分組準備好。

      活動過程:

      一、通過參觀導入談話話題。

      1.教師:老師帶小朋友參觀“繩子商店”,看看這個商店里有些什么東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參觀好了回到小組上討論一下。

      幼兒參觀后討論,回答。

      2.教師:“繩子商店”里有各種繩子和繩子做的東西。你帶來了什么繩子?它有什么用?

      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集體談話。

      1.教師引導幼兒交談并提出要求:向你同組的朋友介紹你帶來的繩子。別的小朋友在講的時候,要認真聽、不插嘴,等別人講完了再講。

      幼兒分組自由交談。教師注意傾聽幼兒的談話,引導幼兒注意圍繞話題,用輪流的方式交談。

      2.集體談話“我帶來的是什么繩子,有什么用?”

      教師請幾位幼兒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繩子。教師及時幫助幼兒用連貫的語句表達,提醒幼兒講話聲音響亮。

      三、豐富相關經驗,拓展談話范圍。

      1.教師:你還見過哪些繩子?它們有什么用?

      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看見的繩子及其用途。

      2、請幼兒分別觀看三段錄像,豐富幼兒談話經驗。

      (1)跳床四周圍了尼龍繩編的網,小朋友玩得又安全又開心。

      (2)建筑工地上,有了安全網很安全,用粗麻繩吊東西很牢固。

      (3)楊浦大橋是座斜拉橋,它用很粗的鋼索繩拉住橋面, 很雄偉。

      3.教師小結:

      繩子的.種類很多,有著各自的用處。毛線繩可以編織,做工藝品;麻繩可以捆綁東西、吊貨物;尼龍繩可以編安全網、尼龍袋,拉起來可以晾衣物、曬被子;棉線繩可以縫鞋子、縫貨物袋口;紙繩可以做手工、做工藝品;草繩可以捆綁各種易碎品……還有一種特殊的繩子鋼索繩,可以拉住橋面。我們把這些叫做“有用的繩子”。

      4.教師提問繼續拓展話題:如果你有一根繩子,你可以用它做什么?

      幼兒小組討論后個別回答。

      四、繩子游戲。

      1.教師:繩子除了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用處,也是我們游戲時的好伙伴。你會用你手上的繩子做哪些游戲呢?

      2.幼兒分組自選游戲:翻繩游戲、拉圓卡游戲、紙繩貼畫、玩繩游戲。教師提出游戲要求:玩游戲時小組里的小朋友相互謙讓、相互幫助,比比哪組玩得好。如果有困難,可以請小組里的小朋友幫忙,也可以請老師幫忙,好嗎?

      3.教師巡視,鼓勵幼兒除了同小組里的小朋友玩外,還可以請老師游戲。

      活動延伸:

      1.繼續引導幼兒觀察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利用繩子開展各類游戲。

      3.讓幼兒觀看錄像:繩子的發展史。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06-12

    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08-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各種各樣的尺》含反思11-19

    各種各樣的尺教學設計12-10

    幼兒園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各種各樣的尺》含反思09-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子01-05

    各種各樣的尺數學導學案12-21

    大班數學優秀公開課教案《各種各樣的尺》10-20

    大班數學優秀公開課教案《各種各樣的尺》08-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爱网址久久 | 日本免费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