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24 16:17:0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白晝與黑夜的含義。

      2.能正確運用白晝與黑夜的時間詞匯。

      3.養成定時作息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白晝黑夜》掛圖、《白晝黑夜》游戲卡(見教具盒)。

      ◎《白晝黑夜》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過程:

      ☆感知依次出示《白晝黑夜》中太陽、月亮、星星游戲卡,引發幼兒說出標記圖表現的時間。

      師:太陽掛在天空中,說明是白晝還是黑夜?

      月亮、星星什么時候掛在天空中?

      ☆討論

      1.與幼兒討論白晝小伴侶在幼兒園活動的情景,把白晝區分為早上、上午、中午、下午。

      師:小伴侶什么時候上幼兒園?

      小伴侶在幼兒園都做了哪些事情?

      這些事是在白晝的什么時候做的?

      2.先討論黑夜活動的情景,再出示《白晝黑夜(一)》掛圖。

      師:黑夜里你做什么事情?最后呢?

      關燈了,你敢一個人睡小房間嗎?

      你看到什么東西的影子?

      ☆分一分

      1.出示《白晝黑夜(二)》掛圖,請幼兒進行觀察區分。

      教師:圖中畫的是白晝還是黑夜?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出示《白晝黑夜》操作單,引導幼兒區分并涂色。

      師:下面四幅圖中做的事是發生在白晝還是黑夜?

      師:發生在白晝,給太陽涂紅色;發生在黑夜,給月亮涂黃色。

      3.教師說活動內容,請幼兒搶答來區分白晝和黑夜。

      活動建議:

      《白晝和黑夜》是關于認識時間的數學活動。本活動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感知白晝和黑夜,并能正確區分和表達。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使用一些時間詞匯,所以時間對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只是需要在活動中通過回憶、梳理,進一步明確和規范。由于小班幼兒思維比力形象、直觀,為了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表象來加強對"白晝黑夜",尤其是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的具體感知,教師在活動前應結合本班幼兒在園的作息活動進行影像記錄。活動中通過形象化的視覺圖片,在視聽同步的感知體驗中,可以較好地資助幼兒對時間分段的感知和認知。

      通過看看說說影子,讓幼兒感受到雖然到了晚上,但是白晝周圍的事物都在,只是光線變暗了看不清楚了,有的就是影子了。其實晚上并不行怕,看看影子也很好玩。引導幼兒不怕黑,做個勇敢的孩子。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說出總數。

      2、嘗試5以內的排序,并進行點子和食物的匹配。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幫助毛毛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人手一塊墊子,貼成半圓形,并在后面對應擺放小簍子,里面是一張排序操作卡和1—5的點子卡;

      2、展板上布置:毛毛蟲圖片;

      3、毛毛蟲圖書,排序卡,大的食物和點子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幫毛毛蟲找食物的興趣。

      孩子們,有一條毛毛蟲醒來了!它的肚子好餓好餓,好想吃東西呀,你們知道毛毛蟲喜歡吃什么嗎?(幼兒借助已有經驗回答,然后老師梳理給予拓展知識經驗)

      二、開啟食物大禮包,感知5以內食物的數量。

      孩子們,瞧!老師呀給毛毛蟲帶來了一個食物大禮包,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吧。

      1、出示蘋果:這是什么?有幾個?

      2、出示黃梨:呀,這是黃梨呀,看看有幾個?

      3、出示青菜:這綠綠的是什么?數數有幾棵?

      4、出示葉子:瞧,這又是什么呀?這么多葉子有幾片呢?伸出小手指一起來數一數?

      5、出示葡萄:這圓圓的又是什么呢?有幾顆葡萄?伸出小手指一起來數一數?

      毛毛蟲可高興了,瞧,有這么多的好吃東西。一個蘋果、兩個梨、三棵青菜、四片葉子、五顆葡萄。(按數量的順序念,為孩子們下面的排序做準備)

      三、根據食物的數量,嘗試1—5的食物排序。

      為了讓毛毛蟲看得更加清楚,我們把這些食物卡片按數量的多少來排個隊吧。

      (出示貼有小紅旗的排序底卡):瞧,老師帶來了一張排序卡,有上下兩層,我們把這些食物卡片在樓上排個隊吧。

      師:這些食物中哪個最少?最少的應該排在哪里?

      師:那誰最多呀?它排在哪里?

      師:還有三張片片怎么排呢?

      師:孩子們,把后面長長的排序卡取出來,從小紅旗開始,把你們的食物片片也來排個隊吧。注意哦,從小紅旗開始,最少的在前面,最多的在后面。

      幼兒自主進行排序操作,老師隨機觀察引導(允許孩子們操作的錯誤)

      師:孩子們,都排好了嗎?你們是怎么排的?誰來告訴我呀。

      師:先請操作對的孩子帶著操作卡進行集體前的講訴:一個蘋果、兩個梨、三棵青菜、四片葉子、五顆葡萄,誰也是這樣排的?舉起來給老師看看,真棒。

      師:謝謝孩子們幫忙,老師也來完成它(在展板的操作卡上貼入剩余的三張卡片)

      (請一個不正確的孩子)這張排對了嗎?哪里排錯了?然后操作改正。

      看看邊上的好朋友排對了嗎?要是錯了,一起幫個小忙吧。(再次給孩子們改正的機會,鞏固5以內的排序)

      四、嘗試食物和點子的匹配,幫毛毛蟲制定食譜計劃。

      師:這么多的食物毛毛蟲一天可吃不完,怎么辦呢?(幼兒發散思索)

      師:對呀,可以讓毛毛蟲分成幾天來吃,現在我們就來幫毛毛蟲制定一份食譜計劃吧。(出示1—5的點卡)

      一個圓點表示第一天,看看它跟哪張食物片片一樣多?第一天它應該吃什么呢?(在幼兒的回應中將一個圓點對應貼入操作卡上)

      師:那么第二天呢?毛毛蟲該吃什么?我們把后面小簍子里的圓點拿出來,一一對應地貼到食物片片的下面,注意哦,圓點的數量要和食物一樣多。

      幼兒進行操作,老師隨機觀察指導。

      先好的孩子可以先貼到展板上,送給毛毛蟲。

      五、分享食譜計劃,體驗幫助毛毛蟲的樂趣。

      師:孩子們,我們給毛毛蟲做了一份食譜計劃,都做對了嗎?一起來看看。(要是有錯誤,請幼兒上前操作改正)

      師:孩子們真棒,不僅幫毛毛蟲找到了好吃的食物,還給它們做了食譜計劃,瞧,它呀可開心了,為了謝謝我們,還給我們送了一本毛毛蟲的書呢,讓我們一起回班級里看看吧。(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5以內的數,并能手口一致的點數。

      2、引導幼兒學習按數量分類。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5以內的數,并能手口一致的點數。

      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能按數量分類。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小狗、小豬、小鴨的圖片。

      學具:各種菜的圖片;“快餐盆”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喜羊羊開了間快餐店,生意可好了,他一個人忙不過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愿意)那我們開著車子出發吧!

      聽音樂做動作。

      二、集體活動。

      1、感知5以內的數量。

      (1)課件出示圖片1。

      師:喜羊羊的快餐店到了,看,天空當中飄著漂亮的氣球呢?數一數,有多少個氣球呢?可以找幾個點子做朋友呢?

      師幼共同數一數、說一說。

      師:快餐店門前有多少個花籃呢?可以找幾個點子做朋友呢?

      師幼共同數一數、說一說。

      (2)通過看、聽感知5以內的數量。

      師:看!已經有小動物來幫忙了,誰來了?我們用小眼睛看一下(課件出示小狗)有幾只呢?一起來數一數。

      師:還有誰也來幫忙了呢?我們用小耳朵聽一聽!(播放小貓的叫聲)有幾只小貓在叫呢?(播放課件)

      師:還有小兔子也來幫忙呢?有幾只呢?(課件出示)數一數?5只兔子可以跳幾跳?引導幼兒跳5下。

      2、數物匹配。

      (1)師:小動物們都去幫忙了,我們也趕快去幫忙吧。喜羊羊說,他接到了一個大訂單,要求我們小朋友幫他來配餐,喜羊羊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菜單。

      教師出示帶點子的“快餐盆”交代要求,根據餐盤上的點子配上相應數量的菜,并要求幼兒將菜放在格子里,有幾樣菜就放幾個格子里。

      教師示范。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幼兒,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來配菜的。

      三、分類活動。

      (出示帶點子的小熊、小豬、小鴨圖片)

      1、師:原來是小熊、小鴨和小豬老板來訂的快餐啊,看一看,我們配好的快餐應該送給誰呢?

      引導幼兒發現幾樣菜的快餐就送給幾個點子的老板,并請幼兒示范。

      2、幼兒分組進行分類操作。

      3、師幼共同檢查糾正。

      四、結束活動。

      喜羊羊非常感謝我們小朋友,對我們小朋友說:“謝謝”。我們應當怎么說呢?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中,初步感知圖形組合的有趣畫面,發展想象力。

      活動準備:ppt,三種圖形若干,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說圖形

      師:今天,有幾個客人來看我們小4班的寶寶,我們來看是誰啊?

      小結:哦!有三個尖尖角的是三角形寶寶,四條邊一樣長的是正方形寶寶,還有圓圓的,沒有角的是圓形寶寶。

      二、變圖形

      (一)三角形

      1、師:它們三個是很好的好朋友,它們有很大的本領,它們會變魔術,想不想看看它們變出了什么。

      2、師:我們看看哪個圖形寶寶先來給我們的小朋友變魔術了?咦!是誰啊?(三角形)

      3、師:三角形寶寶會給我們變什么魔術呢?

      小結:小朋友的想法真棒!想不想看看三角形寶寶到底變出了什么?

      4、師:變魔術之前,它們都會說一句很好聽的咒語,三角形,三角形,變,變,變。三角形寶寶變出了什么啊?

      5、師:我們來看看三角形寶寶到底變出了什么好看的魔術?

      小結:三角形寶寶本領真大,變成了一條小魚。三角形,三角形,變變變,變條小魚,游啊游。

      (二)正方形

      1、師:咦!看到三角形寶寶變出了一條漂亮的小魚,正方形寶寶和圓形寶寶不服氣了,它們說,我們的本領也很大的,看我們變的魔術吧!

      2、師:正方形寶寶變成什么啊?(幼兒自由說)

      3、師:你們的想法真特別,我們一起來念咒語,正方形,正方形,變變變。

      小結:正方形寶寶變成了一輛大卡車。正方形,正方形,變變變,變成卡車,嘀嘀嘀,大卡車開到馬路上去了。

      (三)圓形

      1、師:我們看看圓形寶寶給我們變出什么了呀?圓形,圓形,變變變。

      小結:圓形寶寶變出了一對可愛的小眼睛,圓形,圓形,變變變,變成眼睛, 眨呀眨。

      小結:三角形寶寶變出了一條小魚,正方形寶寶變出了一輛大卡車,圓形寶寶變出了一對小眼睛。它們變得魔術好不好看呀,別急,我們還有更大的本領,我們能一起變魔術。

      (四)兩種圖形的組合

      1、師:你看到了什么圖形寶寶啊?

      2、師: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會給我們的小朋友變什么魔術呢?(幼兒自由說)三角形,圓形,變變變。變成了什么啊?(小雞)

      小結:變成了一只小雞,小雞有圓圓的身體,尖尖的小嘴巴。小雞在草地上吃著小蟲子。

      (五)三種圖形組合

      1、師:咦!呀!看看,有什么小動物飛過來了?(是一只漂亮的小蝴蝶)

      2、師:你在小蝴蝶身上,你看到了哪幾些圖形寶寶?

      小結:哦!你的小眼睛真亮,你在小蝴蝶身上找到了三角形寶寶,正方形寶寶,圓形寶寶,原來啊小蝴蝶是由三個好朋友一起變魔術變出來的。

      師:圖形,圖形,變變變,變成蝴蝶飛啊飛,小蝴蝶在花園里自由自在得飛。

      三、拼圖形

      1、師:看到圖形寶寶有那么大的本領,變出這么好看的魔術,奚老師也想來試一試,我也變了個魔術,想不想看看奚老師變出什么魔術啊?

      2、師:看看奚老師變出了什么呀?

      小結:奚老師變出了一小娃娃,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身體。

      3、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魔術啊?奚老師,幫你們準備了許多圖形寶寶,我們也去自己變一變,你可以用一種圖形寶寶變魔術,也可以用兩種三種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

      四、幼兒作品交流

      師: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變了什么魔術,用到了哪些圖形寶寶?

      小結:你們變得魔術真漂亮,我把小朋友變得魔術做成了一個很漂亮的圖片展,給爸爸媽媽看,你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說你變了什么。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白紙人手一張、6個蘋果,幼兒園PPT課件活動過程:

      一:1今天蔣老師不僅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請來了,還請來了動物朋友,猜猜會是誰呢?

      2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誰呢?

      3就小熊一個人嗎?

      4不僅小熊,還有熊爸爸,熊媽媽,那哪個是熊爸爸呢?為什么?

      (一般爸爸多比較高大,所以最高的這個是爸爸。)哪個是小熊呢?為什么?

      (熊寶寶還是小寶寶所以長的比較矮些)那哪個是熊媽媽呢?為什么?

      (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

      二:1三只熊要做什么呢?他們還沒吃早餐,要吃早餐了,你們說他們吃什么呢?熊最喜歡吃什么?

      2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準備吃什么呢?

      3一共幾樣東西呢?(3)牢牢的記住這三樣東西哦。

      三:1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先要準備餐具,那個是給爸爸的呢?為什么?

      (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較大,吃的比較多,所以用大碗)哪個是給寶寶的呢?為什么?

      (寶寶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個是給媽媽的呢?。,為什么?

      (媽媽吃的比寶寶要多,比爸爸要少,所以用這個不大不小的碗)

      四:餐具分好了。開始吃早餐了,他們吃的第一樣是什么呢?(蜂蜜)哪瓶蜂蜜給爸爸吃呢?為什么?

      (瓶子要高,里面的蜂蜜比較多,爸爸胃口大,給爸爸吃)哪瓶蜂蜜給熊寶寶吃呢?為什么?

      (矮的瓶子里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給他吃)哪瓶蜂蜜給媽媽吃呢?為什么?

      (媽媽吃的比熊寶寶多,比爸爸少,所以給他吃中間這瓶蜂蜜)

      五:蜂蜜分好了,接下來他要吃第二樣東西了,是什么呢?(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么分呢?為什么?

      哪個給爸爸吃呢?為什么?

      哪個給小熊吃呢?為什么?

      哪個給媽媽吃呢?為什么?

      (這個玉米長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以給爸爸吃,瘦的,就是細的玉米,細的玉米身上玉米要少,所以給熊寶寶吃。中間這個玉米,不粗不細,身上的玉米不多不少,正好給熊媽媽吃。)

      六:要吃第三樣東西,是什么呢?(蘋果)這里有幾個蘋果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六個)這六個蘋果怎么分了?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明確要求: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而且要全部分完。

      總結:有的時候數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老師這里也有蘋果,你們想不想吃?那我們先去洗手吧!!

      教學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數學活動是讓孩子在故事情節中認識三只熊,在對家庭成員的認識中區分大小和比較的大與小,高矮和比較高與矮,由此幫助三只熊分早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讓幼兒知道3添上1是4,讓幼兒學會手口一致地正確點數4個物體并說出總數。

      活動過程:

      1、拍手游戲《你說我答》讓幼兒復習2、3兩數的關系。如:

      師:小朋友告訴我,比1多1就是幾?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幾?

      (2)比2多1就是幾?

      (3)比3少1就是幾?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蘋果招待客人的過程,幼兒認真觀察后,啟發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是怎樣變成2個蘋果的?2個蘋果又是怎樣變成3個蘋果的?

      3、請幼兒學當小主人,教師說出家里來了1個客人,幼兒從籃子里取出1個蘋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個蘋果,通過操作知道1添上1變成2,2添上1變成3。

      4、啟發幼兒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3個添上1個變成4個。教師提問:3個怎樣變成4個?讓幼兒邊思考邊操作。根據操作得出結論:3添上1是4。

      5、教師出示4個兒童卡片,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出來了幾個小客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請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個糖果,4塊餅干、4杯可樂……)。

      6、游戲《捉迷藏》鞏固幼兒點數4以內的數量。幼兒到活動室尋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數一數卡片上有幾個小朋友,并把總數告訴教師。

      7、游戲《四人手拉手》,幼兒四散活動,邊走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變成四人手拉手。幼兒立即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圈,并點數人數。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會將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 學習將兩種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會講述出排列的順序。

      3. 能用語言講述排列的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 動物圖片(烏龜3只、蝴蝶4只、小狗只、小兔2只)

      學具: 各小組各一套動物排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森林里要舉行音樂會了,好多小動物都想去參加。可是參加這個音樂會有個要求,就是小動物們必須得整齊的隊伍去,這可難倒了小動物們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排過隊呀!這可怎么辦呢?

      小朋友們,我們去幫幫他們好不好?

      2. 集體活動

      (1)認識大小不同的小動物

      師:看,有小動物來參加音樂會了,我們來看看是誰來了?(出示圖片烏龜)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只烏龜?(三只)這三只烏龜有什么不一樣啊?

      引導幼兒說:有大烏龜,小烏龜(并用身體動作來表示烏龜的大小)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最大的烏龜、大烏龜、小烏龜。

      (2)按順序給烏龜排隊

      師:請小朋友們來想一想該怎樣給三只小烏龜整齊的排隊?排完后,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說一說排列的順序(最大的、大的、小的或小的、大的、最大的)

      (3)出示其它動物,鞏固練習

      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小烏龜們順利的進入了音樂會,又有其它的笑動物來了,來看看是誰來了?(蝴蝶)有幾只呀?(四只:最大的蝴蝶、大的.蝴蝶、小蝴蝶、最小的蝴蝶)

      師:現在難度可變大了呀,現在這么多蝴蝶應該怎樣整齊的排隊?仔細想一想(請幼兒到黑板上排序)

      (4)依樣接放,交替排序

      師:看,又有小動物來了,是誰呀?(出示圖片小狗和小兔子各兩只)這次來的小動物更復雜了,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幫助小動物們整齊的排好隊?(1、兩只兔子,兩只小狗2、兩只小狗兩只兔子 3、一只兔子,一只小狗,一只兔子,一只小狗)

      3 .小組活動

      接著給動物排隊

      每3人一組,每組準備不一樣的動物卡片,小組討論共同商討如何整齊排隊,將小動物整齊的排列在準備好的卡紙上。

      請小朋友帶著排列好的小動物圖片到前面展示,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幫助小動物們排隊的。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正確感知數量

      2,了解數字3的實際意義。

      3、 體驗尋找和發現的樂趣。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6、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 布置1、2、3車位的停車場,并標上相應的數字。

      2、 玩具車每人一輛。

      活動過程

      1、 通過游戲,感知3以內的數量。

      2、 游戲:朋友抱一抱

      教師發出指令,2個小朋友抱一抱或者3個小朋友抱一抱。幼兒聽指令玩游戲,請幼兒相互檢查是否正確。游戲可反復進行。

      觀察、點數,進一步理解3的實際意義。

      (1) 游戲:汽車開回家。

      (2) 每個幼兒一輛玩具汽車。

      師:每個幼兒拿一輛小汽車,今天我們要送汽車回家。

      帶幼兒到布置好的場地,觀察并提問:請看看停車場的停車位有幾個?

      師:請將小汽車送回停車場。

      請將停在3個停車位的汽車開出來。

      小結語:我們的停車場停的車的數量不一樣,1個停車場只能停1輛汽車,2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只能停2輛小汽車,3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只能停3輛汽車。

      3、 認識數字3的字形特點。

      師:這個數字寶寶3像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上的數字3,鼓勵幼兒大膽聯想。

      活動反思:

      此活動《汽車開回家》是小班的數學活動,最主要的目標是正確感知數量3,了解數字3的實際意義和體驗尋找和發現的樂趣。幼兒和教師的互動很緊密,環節相扣,課堂氛圍很活躍,幼兒基本達到我的預期目標。

      安排的任務,還發現有個別幼兒幫助不會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來停放的車輛,與幼兒共同總結評價,對正確停車的幼兒給予表揚。

      過后我會在益智區中投放圖卡和操作材料、數字和操作材料相對應的區域材料,讓幼兒在游戲化的學習情境中繼續感知3的實際意義。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數的感性經驗。

      (2) 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活動。

      (3) 激發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數的感性經驗。

      活動難點: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 收集生活中常見的有數字的物品進行展覽。

      (2) 教具:0"9數字卡以及物體卡片若干套。

      (3) 錄象資料:如汽車牌照、居民住宅樓、紅綠燈------

      活動過程;

      (一). 參觀數字展覽區

      1、通過參觀展覽,讓小朋友發現物品上的數字。

      提問:我們身上有數字嗎?教室里有數字嗎?它們有什么用呢?

      幼1:我的衣服上有大小尺碼,代表我的衣服大小

      幼2:門上有三班的“3”,代表我們的班號

      2、相互交流:你發現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數字?(組織幼兒用語言進行表述)

      門上的數字是門牌號碼,

      日歷上的數字是表示月份與日期

      時鐘上的數字表示時間

      汽車上的數字表示車牌號碼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的有關數字,進一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3、請你們猜猜:如果這些物品沒有了數字會怎么樣?(混亂)

      (二).了解數字的用途

      1、這些物品上的數字有什么用呢?

      2、你覺得數字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用處呢?(請幼兒回憶講述生活中見過的數字)

      3、觀看錄象,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數字。

      (三)數字游戲(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數字多1的座位號坐下。

      (四)延伸活動:

      你能用這些數字組合成一個有意義的編碼嗎?(比如:1、1、0、組合成110)

      (五)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字,數字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數學教案08-31

    小班數學教案:感知3以內的數量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