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03 10:30:4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區別物體大小、長短的不同,并能按大小、長短給4個物體排列順序。

      2、有一定的觀察、比較能力。

      3、愿意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3以內的大小比較。

      物質準備:

      教具:四條大小不同的魚。

      學具:剪下《幼兒用書》(P13、14)大小排序卡片,幼兒人手一套;長短不同的紙條若干,排序圖。幼兒用書(P7),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魚兒快樂游。

      1、教師出示四條大小不同的魚: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2、教師出示排序板:魚兒要去參加游泳比賽,要求它們有順序地排成一條線。請幼兒來幫小魚排隊,并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排隊才能有順序呢?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將小魚排在排序圖上,從小紅旗后面開始排。說說小魚是按什么順序排隊的(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啟發幼兒思考:除了這樣排隊,還能怎樣排隊頁時有順序的呢?再請個別幼兒示范。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去比賽:請幼兒將小動物按大小順序在排序板上排隊。

      2、紙條比長短:請幼兒將4根長短不同的紙條在排序上有順序地排列。

      3、找一找: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7),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請找出最大的動物,并將它圈起來;找出最長的動物,并在最長的動物旁邊畫圈。

      三、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的操作活動,請幼兒說說按什么順序排列物體。

      2、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將各種各樣的糖果按照某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2.增強與同伴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愉快。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盤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包裝不同、軟硬不同等)、小盤子個兩只。

      2.每組糖果一籮筐(其中有四種不同種類、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糖果)、小盤子每組若干。

      3.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將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類。

      (1)師:現在請你們把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個盤子里。

      (2)幼兒操作分糖果。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能邊操作邊講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分糖果。

      (3)幼兒展示(在視頻展示儀上)和交流分糖果的過程與方法。

      師:請你說一說是怎樣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圓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裝的糖果和盒子裝的糖果分開,把瓶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裝的糖果放在一起。

      2.游戲:"糖果超市"。

      (1)討論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師: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們準備怎樣把它們分一分?

      幼A:把不一樣的糖果都分開來。

      幼B:把一樣顏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幼兒給"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兒想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法來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種方法呢?平平想出了舉手表決的方法,最后幼兒決定用按顏色特征來分,"糖果超市"的營業員一起動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齊齊。

      (3)幼兒交流分糖果的過程。

      師:"糖果超市"真整齊,請營業員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紅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綠色糖紙的放在一起,蘭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黃色糖紙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潤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圓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長圓的糖果放在一起。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點的一種,指以糖類為主要成份的一種小吃。若水果或堅果類食物裹上糖衣,則稱為甜食(如糖葫蘆)。在亞洲文化廣義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時亦會視為糖果的一種。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與三只大象的關系。

      2、樂意參與活動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分操作材料、三只大小不同大象以及對應的三捆木頭圖片、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大象)是大象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為什么你說他是爸爸?

      3、哪個是大象寶寶?為什么?

      4、那媽媽呢?

      5、小結:在我們家里,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大象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大象一家今天要感很重的工作所以要先吃的飽飽的才能干活,吃飯需要什么?,碗呢?大象寶寶早就準備好了三只碗。

      2、哪只碗給爸爸?什么顏色的?哪只給媽媽?什么顏色的?寶寶呢?什么顏色的?

      三、情境“分香蕉”,體會香蕉的大小和三只大象的關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2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么呢?請你來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香蕉)第一樣早餐是香蕉

      3、哪一個給象爸爸吃?為什么?哪一個給象寶寶吃?為什么?哪一個給象媽媽?為什么?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香蕉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水”,感知“高”、“矮”

      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么?(水)剛剛香蕉有大有小,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裝水的瓶子有什么特征,要怎么分呢?為什么?在瓶身上標有數字最高的表上數字1、最矮的表上數字3,不高不矮的表上數字2。

      幾號瓶給大象爸爸吃?為什么?幾號瓶給大象寶寶吃?為什么?幾號瓶大象熊媽媽?為什么?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高”、“矮”

      小結:大象爸爸胃口最大,喝的水也是最多的……

      五、情境“運木頭”

      引導幼兒操作現在大象爸爸媽媽吃飽了也喝了水,就要開始工作了,今天他們的工作是要搬運木頭(出示木頭圖片),請小朋友觀察哪一捆木頭適合大象爸爸搬運,哪一捆木頭適合媽媽搬運,小象適合搬運哪一捆呢?

      小象想請芽芽一班的小朋友幫忙分木頭,看看到底大象一家的成員能不能搬運適合的木頭。

      1.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2.請幼兒展示操作材料,集體指導。

      六、游戲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區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

      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驗的比較。

      二、長方形像什么?

      讓幼兒打開《數學》第19頁"看一看,畫一畫",說說方形天化成了什么?長方形添畫成了什么?說說空白的方形、長方形能添畫成什么?說說還有什么物品像方形?像長方形?

      三、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學》第18頁。讓幼兒數數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1-3的數、物對應。

      2、感知1-3以內的數量,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蘿卜、青菜、南瓜)圖片、菜地、數字卡(1、2、3的數字)小籃子、蘋果貼貼、操作卡。

      活動重難點:

      進一步感知數量的關系,感知數和量對應。

      活動過程:

      1、復習感知3以內的數量。

      游戲:采摘蔬菜。

      師:小兔的菜園豐收了,請我們去幫忙它采摘菜。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到每塊地里各摘一顆菜,每種蔬菜都要摘到。

      幼兒挎著籃子摘蔬菜圖片,回到座位。教師指導幼兒互相檢查采摘是否正確。

      2、學習判斷數目的多少,并按量歸類。

      (1)幼兒數數自己采摘的每種蔬菜有幾個,放在分類盒相應的格子里。;

      (2)鼓勵交流自己的操作情況。

      (3)請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結果,與大家分享經驗。

      提問:你摘了幾個?你把什么放在一起了?為什么要這樣放呢?

      引導幼兒總結:把數量一樣多的歸為一類。

      3、完成操作卡,進一步鞏固學習(教師指導幼兒完成操作卡)

      4、小結(表揚操作正確并能收拾、整理活動材料的幼兒)

      教學反思:

      《小兔種菜》

      活動是在主題活動《小兔乖乖》下深入開展的,活動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以小兔種菜為主線,在活動游戲的氛圍中、初步感知1-3以內的數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讓幼兒樂意參加點數活動,能大膽判斷物體數量是否一樣多、并進行1-3的數、物對應活動。活動從易到難,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只是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說的太多了,對于提問的形式,還可以更開放些,從而讓幼兒更好的自主探索。

      小百科:兔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區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并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

      二、材料準備:背景:平面房子圖,猴、熊手偶,狗、貓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配班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

      2、提問:

      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里啦?(下鋪)

      B、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猴聽了嗎?

      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鋪)

      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并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

      4、議論:

      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

      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為什么放下面嗎?

      5、老師小結:

      A、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

      B、以近處物體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6、游戲活動:《小狗和小貓》

      A、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B、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

      C、看誰找到又快又好,表揚找對房子的幼兒,給最快的掛金牌。

      D、游戲進行二、三次,小結,游戲結束。

      7、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讓幼兒自由組合,繼續做游戲。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數學教案08-31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數學教案:感知3以內的數量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