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測試題參考

    時間:2021-06-10 14:22:12 試題 我要投稿

    有關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測試題參考

      【教學目的】

    有關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測試題參考

      (1)了解人口基數龐大和較高的人口增長率,對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形成較大的人口壓力,進而出現種種資源和環境問題

      (2)人類對資源不合理利用的種種表現以及帶來的環境問題。

      (3)認識到人類只注重經濟的增長,就可能導致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生活質量的下降。

      (4)了解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環境問題伴隨著人口、資源和發展三大問題而出現的。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到人類只注重經濟的增長,就可能導致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生活質量的下降。

      (2)了解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環境問題伴隨著人口、資源和發展三大問題而出現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和講述相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引導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導入: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咱們知道,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進步,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推進了社會文明的進程,但是與此同時,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些都嚴重阻礙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繼而威脅著全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那么,人類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回答:

      板書:8.3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這種思想它不是一可是就有的,它是隨著和人地關系的思想發展而來的。下面,同學們就從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中看一下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

      板書: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

      提示:從人地關系的思想發展來看,人類社會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不同的階段人類對自然的適應,對發展的認識都是各不相同的,同學們就總結一下各個時期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總結,回答

      板書:

      采獵文明:崇拜自然

      農業文明:改造自然

      工業文明:征服自然

      新技術革命時期:謀求人地協調

      解釋:

      采獵文明時期: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很有限,在這一階段,由于生產力低下并且發展緩慢,環境對人口的制約作用較強,人類改造環境的作用微弱,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種恐懼和依賴的關系。

      農業文明: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開始大規模低改造自然。

      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世界各國先后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科學和技術突飛猛進,在這個階段,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積累了大量財富,人地關系前面呈現不協調。到了新技術革命時期,人口激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和發展問題開始得到各國的重視,這樣,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可持續發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了公認。

      轉折:下面咱們就詳細地了解一下可持續發展這種思想:

      板書: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1)概念:

      學生總結,回答

      板書:它即滿足了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要做到這一點,至少要在三個方面做到可持續發展:

      副板書:

      社會系統

      生態系統經濟系統

      解釋副板書。

      (2)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過渡:那么人類怎樣做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遵循三個原則:

      1.公平性原則:

      提問:什么是公平性原則?人類的那些做法符合公平性原則?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公平性原則包括同代人之間,人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公平。

      舉例:保護珍稀的動植物,各國有權根據需要看法本國自然資源,并確保不對其他國家的環境造成危害。

      2.持續性原則

      提問: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當然要遵循持續性原則,那么人類的那些做法符合持續性原則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舉例:人類應該作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

      3.共同性原則

      提問: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什么要遵循共同性原則?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的問題往往轉化為全球性問題,這就要求地方的決策行為,應該有助于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舉例:解決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蔓延等跨國界問題,必須進行國際合作;

      對于全球工友的大氣、海洋、生物資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國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過渡:如果要使可持續發展從一個觀念走向實踐。人類還要做許多的工作。下面同學們就考慮一下人類的那些做法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板書: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回答

      總結:首先要求公眾的.參與。為什么??

      學生回答:

      歸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變革,是人類行為方式的變革。公眾既是消費者,有是生產者,也是環境的管理者,因此,公眾是否認識、愿意接受并積極參與,是實施這些變革的必要條件。

      其次,我們只有建立其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使得可持續發展從概念走向實踐。

      舉例:清潔生產。

      提問:怎樣的生產才符合清潔生產?

      歸納:評估產品對環境影響的傳統方法只是把焦點放在末端處理上,即產品使用后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上,清潔生產則從原料開采——生產制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再次,為了促進清潔生產的發展,人們還應該對選購帶環境標志的產品。這些做法都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下面同學們看一下我國、加拿大和北歐的環境標志分別是什么

      學生看書(P110)

      課堂小結

      在這一節課當中,主要講了可持續發展的形成,概念、原則以及人類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做的一些事情。(和學生一起回顧)

      課堂鞏固練習:基礎訓練P92第二題選擇題

      課后活動題

      板書設計

      8.3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

      采獵文明:崇拜自然

      農業文明:改造自然

      工業文明:征服自然

      新技術革命時期:謀求人地協調

      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1)概念:它即滿足了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2)內涵: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原則:公平性原則

      持續性原則

      共同性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1.公眾的參與

      2.實行清潔生產

      3.選購帶環境標志的產品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測試題參考】相關文章:

    閱讀測試題參考06-13

    數學測試題參考06-13

    小升初數學測試題參考06-11

    小升初語文測試題參考06-11

    從我做起測試題-參考06-14

    數學測試題大全參考03-19

    小學語文測試題參考06-12

    物理試卷測試題參考06-12

    電阻測試題及答案參考06-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呦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