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5篇[優秀]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激勵方式的選擇和激勵強度的設計是方案的關鍵內容。
本文試圖建立績效和獎勵之間的關聯關系,并初步給出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方案的原則性方法和步驟。
績效管理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基礎上的:員工取得一定的績效X,如果給予一定的激勵Y(可以是內部激勵也可以是外部激勵,通常指外部激勵),則可以導致新行為的產生,即新的績效X,連續的可持續的激勵Y可以不斷產生新的績效X,這種導向約束可以塑造員工形成習慣性的行為。
我們將這種假設用函數關系來表示,就是Y=F(X)和X=F(Y)兩個函數。
績效激勵方案更多的是解決第一個函數即Y=F(X)的問題。
績效X的表現形式
績效,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兩個方面。
從字面意義上講,績效是績和效的組合。績就是業績,是員工行為的結果,效是指及時效率、效果、態度、品行、行為、方法、方式等,是一種行為或態度。
因此績效X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結果績效和行為績效兩種:
1)結果績效:結果績效又可以分為工作量、相對工作量、分值三種表現形式:
工作量:是以工作的數量、貨幣金額做為基準的,比如產量、銷售量、銷售額、利潤額、投訴次數、事故次數等等
相對工作量:主要是完成率、合格率、不良率、投訴率等等
分值:將工作量或相對工作量按照一定的規則折算為分值
2)行為績效:行為績效往往是不能量化的,因此常常采用轉化為分值的方式進行考核。
轉化的方式主要有五種:關鍵事件法、評定量表法、行為評定量表法、360度反饋法、書面報告法
激勵Y的模型分類及選擇
激勵Y要針對不同的績效X,選擇不同的'激勵模型,主要有:
1)計件工資制:獎勵系數一般是稱為計件單價,獎勵的程度往往是直線性強化模式,也可以是分層強化模式。
2)銷售提成制:獎勵系數一般稱為提成比例,又可以分為銷售量提成、銷售額提成兩種方式。
3)利潤提成制
4)超額提成:一般是針對超工作量、超銷售額、超利潤或者節約的成本金額等按比例提成
5)積分制:類似于航空會員積分制,適合技術、研發類崗位的績效激勵設計,是一種長期的激勵方式,既可以用定量的指標,也可以用定性的指標。
6)團隊獎勵方式:即通常意義上的二次分配方式。
激勵F(X)的設計
激勵F(X)是激勵方式Y的具體實施規則,也是對激勵強烈程度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線型激勵:適用于激勵和績效之間是強線性關系的情況,比如計件工資制。激勵的強烈程度取決于斜率的設計。直線型激勵又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上不封頂,設定下限;
設定上限,下不保底;
設定上限,設定下限。
2)層級型激勵:激勵和績效之間也是線性關系,但是不是連續的線性關系,需要設定基準線、將績效分成多個等級(比如不良、合格、良好、優秀、卓越等),針對不同的等級設計不同的斜率或起始點。層級型激勵又可以分為強化獎勵型和強化懲罰型兩種。
3)曲線型激勵:激勵和績效之間的關系是連續曲線關系,比如指數型激勵常常應用在工齡工資的設計上。
多指標績效組合設計
對單一崗位或部門的績效指標的選擇,往往不是單一的指標,而是多個指標的組合。常見的平衡積分卡BSC、關鍵績效指標KPI方法也都是多個指標的組合運用。
不論是定量的結果型績效指標還是定性的行為績效指標,都可以通過分值的轉換進行多指標組合設計,組合的方法主要有四種類型:累加型、權重比例型、系數調整型、混合型。
績效考核周期的選擇
影響績效考核激勵周期的因素主要有:
1)行業特征:產品生產周期或銷售周期較短,則可以月度、季度考核,大型設備、房地產、大型項目等周期長,則可以季度、年度或項目周期進行考核。
2)職系特征:銷售職系、生產職系往往按月、季度進行考核,研發職系往往按研發周期進行考核,人事行政職系、技術職系可以靈活安排,既可以按月、季度,也可以按項目/任務周期。
3)職級特征:高層級管理人員考核周期一般較長,以季度、半年、年度為宜,低層級員工較短,以月、季度為宜。
績效考核激勵方案的設計遠不止于以上內容,但是激勵方式的選擇和激勵強度的設計是方案的關鍵內容。
在以上原則的指導下,結合客戶企業的具體產品、生產流程、業務流程、戰略目標,可以設計出更具科學合理的指標組合體系和激勵模型,從而提高方案的可落地性,更好的發揮績效管理的行為塑造作用。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學習,調動學生情感參與,與主人公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深刻體會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體會課文內容,用讀啟發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學生角色互換。 2、讀中質疑,讀中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借助認字表、字典,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繭”的正確讀音。
(2)學習會寫的字:
先給生字注音。讀一讀。確定容易記住的字,將難字標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
找出形近字,寫在練習本上,并練習組詞:
均( ) 程 ( ) 獎( ) 張( )
鈞( ) 逞 ( ) 槳( ) 章( )
(3)重點學習易錯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標記。
自學:“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容。試著做學習筆記。
3、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放入資料袋。
二、預習匯報、提高:
1、同桌互讀課文,認真聽生字詞語是否讀得正確,并根據情況給予評價。
2、同學范讀,同學評議。 3、擴詞練習。評判組詞。
4、書寫指導:把難字寫正確。 5、交流資料。
三、學習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介紹: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迎善的真實的事情。
1、用你喜歡的形式朗讀課文。
2、你是怎樣做摘錄筆記的?匯報給大家聽。(以強帶弱。)
(1)不懂的詞語方面:禮節性、鎬、次生林(2)積累喜歡的詞語。
(3)喜歡的句子:對大手的描寫及帶有數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嗎?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滿老繭、看到一山翠綠的森林、植樹26萬多棵
3、自我小結: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在文中課題下做簡單筆記。
4、小組討論并匯報:
(1)課文中多次描寫了老張的手,找出相應的句子畫出來,談談你的理解。
(扣準課題思考問題)
(2)你觀察過別人的手嗎?說說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點問題:
(1)老張的手是一雙怎樣的手?(讀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為什么會這樣?(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3)自讀課文(4――19)自然段,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手的?你見過這樣的手嗎?
(4)課文中多次運用數字描寫,而哪些數字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說說為什么?
6、本文要告訴我們:
因為長年累月的辛苦,老張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這雙手,創造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創造了翠綠的森林。贊美老張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獻的質樸心靈。
修改自己的`筆記。
7、本文有什么特點?說出文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么?(養成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1)比喻的恰當運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樣硬。
(2)巧妙的數字描寫:讓人從空間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雙手,說說你最了解的手的樣子及作用。
(最好說說爸爸、媽媽、老師、阿姨等比較親近的人,從而加強了解和溝通)
四、大家一起長本領:(結合書后“日積月累”進行學習)
1、積累手的動詞。2、做翻繩和打手影游戲,觀察手的動作,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出來。
五、布置作業:
1、完成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方案 篇3
虎灘小學數學備課案二 年級
第一單元 加與減(主備人:吳金花)
《秋游》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5頁《秋游》。
二、教學目標:
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圖發展學生獲取有價值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話,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以及數學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實際意義,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學情分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明白,要知道還有多少個空座位,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
3、具體目標
(1)能從具體的情境中獲取信息,發現問題。 (2)經歷探索連減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筆算連減豎式的方法,并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筆算連減豎式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列豎式計算連減法。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本等。) 三、過程設計
設計方案 篇4
為增強孩子們的體質,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開學伊始,我們大班小朋友開展了學習跳繩的活動。雖然天氣很冷,可我們每天早早來到幼兒園,努力練習,從一下都不會跳到會跳一下、兩下、三下……直到現在能連續跳上幾十下甚至一百多下,每一個小伙伴兒都有了進步。
今天我們大家聚集在一起,要來個高手之間的'對決呢!快來看看我們跳繩高手們的精彩表現吧!
活動方案:
一、活動名稱:我是跳繩小能手
二、活動對象:大班組師生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該比賽活動提高幼兒學習跳繩的積極性。
2、鍛煉幼兒身體動作協調性和增強幼兒克服困難的信心。
三、活動規則:
比賽限時一分鐘,時間結束比賽停止,如在規定時間內中途失誤,允許其繼續比賽,直至時間到。
四、活動流程:
1、每班選出5名幼兒參加集體項目比賽,以每人每分鐘跳繩個數相加總數最多者為團體第1名。
2、報名參賽教師進行比賽(根據情況分2-3組,每分鐘跳個數最多者為勝)
3、每班再選出8名幼兒參加小組個人比賽,每組每班一名幼兒進行比賽,以1分鐘跳最多的幼兒為勝。
4、幼兒表演花樣跳。(單腳跳、倒著跳,跑著跳等)
5、宣讀比賽成績、獲獎幼兒名單,頒獎。
五、活動時間:4月14日(周5上午9:30)
六、活動地點:機關二幼操場
備注:
比賽每位選手設成績計分人1名
記錄人兩名
比賽監督人一名
設計方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區分家禽與家畜
二,活動準備:
家禽與家畜動物圖片若干,頭飾若干;地上有紅色和綠色兩個圈.
三,活動過程:
(一)學習區分家禽和家畜
1"住在農村的張爺爺飼養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有什么動物呢?"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說出其名稱.
2"小動物住在一起常常吵架,張爺爺想了一個好辦法,將小動物分成兩家,有相同特征的長的一樣的住在一起.請小朋友幫助分一分."幼兒動手操作
(二)了解家禽家畜的不同點
1請幼兒介紹自己分的結果,并說明理由.
2小結:豬牛羊等都長著皮毛,有四條腿和一條尾巴,靠人們喂養,生的'寶寶和媽媽長的一樣,這一家叫家畜.
雞鴨等都是身上長羽毛,有兩條腿和兩對翅膀,媽媽生的是蛋,經過孵化變成小動物,靠人們喂養,這一家叫家禽.
3討論:家禽和家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外形 生育方式等)
(三)游戲:加深理解
1請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動物,地上分別有家禽家畜的房子.
2天黑時,小動物找回自己的家.
3互相檢查"家找對了嗎?"為什么?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3-05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經典)設計方案08-30
設計方案03-09
設計方案03-12
設計方案03-13
設計方案03-13
設計方案03-17
設計方案04-20
設計方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