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三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九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醉翁亭記三

    教學目的及要求: 

    1、總結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本文的藝術特色。 

    3、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總結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本文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 一、背誦課文。

    二、 逐段背誦。每段限定背誦時間,以強記。

    三、 指導背誦,重點在引導學生從內容理解入手,盡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11句話,分作三層來理解背誦。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遠而近寫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這里寫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號的由來。最后兩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誦,先分一分層,將內容相關聯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記憶。

    二、由學生自己邊背邊理清文章脈絡。

    (1)開頭部分介紹了醉翁亭,包括兩個銜接得十分自然的層次:前一層介紹亭的環境;后一層介紹亭名由來。

    (2)中間部分描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兩層:第1層寫山間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詞領起,后接“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第2層寫人游瑯琊山之樂,先用“至于”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平列,然后依次寫了滁人游、太守宴、眾賓飲和太守醉四項內容。

    (3)結尾部分也分兩層,第1層寫游人去,禽鳥樂;第2層寫太守樂其樂--與民同樂。這兩層中間用“然而”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

    (4).貫穿全文的主線是:全文圍繞“樂”這一主線展開。

    三、本文的記敘、寫景、抒情是如何相結合的?

    以抒情貫穿于記敘寫景之中。第1段寫亭之概況,第二層寫朝暮圖、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為主線貫穿起來。景中處處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四 、本文語言有很大的特色。駢散相間,多為散句,但也間有駢句,本文還有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環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等等。這些名句要熟記、牢記,并理解其蘊涵。

    四、 總結全文: 

    1、用不同的虛詞過渡,層次分明。 

    2、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 

    3、語言精練優美,流暢傳情。 

    五、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醉   翁   亭   記

                  歐 陽 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時

                                                 以醉寫樂

    太守醉     醉人:滁人游,眾賓歡

                                           樂中含悲 

               醉情:與民同樂

    醉 

               形象精練,融情入景

                                           文美   

    我們醉     句式靈活,對散結合                 

                                                 情美

               韻律獨特,回環往復 

        

                    

     

    劉如君

    [《醉翁亭記》三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2.六年級上冊語文蘇教版教案

    3.九年級歷史上冊《美國南北戰爭》教案

    4.九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5.九年級上冊語文《楊修之死》教案設計

    6.九年級上冊語文《心聲》教案

    7.外研版九年級上冊英語教案

    8.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分子和原子

    9.九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10.醉翁亭記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