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  藥

    教學目標:

    ⒈引導學生從分析背景、情節入手賞析作品主題。

    ⒉學習小說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⒊欣賞環境描寫,品析自然環境描寫營造出的氛圍及其在表現小說主題上所起的作用。

    教學時數:3

    第一教時

    明確目標:

    1.介紹作品的相關背景。

    2.把握作品的情節及雙線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介紹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⒈播放錄像《藥》的剪輯,聽課文錄音。

    ⒉學生快速瀏覽全文,然后抽查兩位同學抓住主要情節復述課文。

    ⒊思考交流

    ⑴小說主要寫了哪兩個家庭的事?主要寫了哪些人物?

    明確:

    ①小說主要寫了華、夏兩家的事(華夏就是中國);

    ②資產階級革命者――夏瑜

    人民群眾――華老栓、華大媽、夏四奶奶、駝背五少爺等

    封建統治者的爪牙――康大叔

    ⑵這兩個家庭的故事各沿一條線索發展,它們有何特點?兩條線索發生關聯的事物和人分別是什么?兩條線索交織的地點分別在哪里?

    明確: 

    情節 時間 地點 結構

    明線(華家) 暗線(夏家)

    開端 一個秋天的后半夜 刑場 買“藥” 就義

    發展 當天早上 茶館 吃“藥” 被吃

    高潮 當天上午 茶館 談“藥” 策反

    結局 第二年清明 墳場 上墳 上墳

    ●《藥》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是華家故事,暗線是夏家故事。

    ●雙線連接、交織的事物是“藥”,即“人血饅頭”。

    ●雙線連接、交織的的人物是劊子手“康大叔”。

    ⑶找出能體現小說時代背景和社會政治情況的有關人物服飾、人物語言和社會環境的句子,思考:這些句子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

    ⑴…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并且看出號衣上暗紅色的鑲邊。

    ▲號衣上“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是清朝士兵衣飾的特點,作者通過衣飾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清末。

    ⑵“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

    ▲通過人物語言交代社會背景,說明這是清朝末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

    ⑶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已埋到層層疊疊,宛然闊人家里祝壽時候的饅頭。

    ▲運用比喻手法描寫墳地環境,層層疊疊的墳冢,表現了清政府對革命者的殘酷鎮壓和階級壓迫。

    四、課文小結

    第二教時

    明確目標:

    ⒈分析人物形象

    ⒉探討小說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課文分析

    (一)人物形象分析

    ⒈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由此可見,他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還是一個拯救靈魂的醫生。

    ⒉在那個病態社會里,病態的人太多太多,魯迅先生揮動大筆開出了一劑又一劑藥方。那么,這篇小說中的人物他們都得了什么病?該怎樣治療呢?根據課文內容,請你給他們每人寫一份病歷報告。  

    ●示例:以《祝福》作例子,看魯迅先生是怎樣給國人看病的。

    姓名:祥林嫂

    出生地:不詳,娘家衛家山,后改嫁賀家奧

    性別:女   

    年齡:三十來歲   

    單位:魯四老爺家

    民族:華夏   

    入院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婚況:婚嫁兩次   

    病史采集時間:一九二四年  

    職業:打工 

    發病節氣:一輩子,一年四季     

    病情報告:年輕時營養不良,臉色青黃,一直順著眼;第一個丈夫死后,曾到魯四老爺家打工,后被婆家抓走,為保“貞潔”,在被婆婆賣給賀老六時候,頭撞香桌,前額留下三寸長傷疤一個;兩年后夫死子亡,大伯收屋,致使無家可歸,無奈再次來到魯四老爺家打工,手腳遲頓,精神失常,又因不得參加祭祀而精神崩潰;現已頭發全白,瘦削不堪,臉色黃中帶黑,表情木然,眼珠無神,瞳孔放大,精神恍惚,疑神疑鬼。

    得病原因:長期受封建政權、族權、夫權、神權的壓迫。

    診斷結果:壓迫綜合癥

    處 方:到“民主”區生活,以“知識”為藥引子,服“科學”湯藥九付。事隔近八十余年后,同學們提起公訴,為祥林嫂申冤。

    明確:

    ●華老栓

    姓名:華老栓     

    性別:男   

    年齡:中年   

    單位:茶館

    民族:華夏   

    入院時間:二十世紀初  

    病史采集時間:一九一九年

    職業:個體  

    發病節氣:終生

    病情報告:生活貧困,膽小怕事,性格溫和,只是眼睛不好,不辯好壞,對劊子手恭恭敬敬,反而用恩人的血給孩子治病。

    診斷結果:患有遺傳性愚昧病

    病理原因:長期食用封建文化食品,深度慢性中毒。

    治療措施:運用革命之針,刺激中樞神經,使其恢復知覺;再輔以知識吊針。

    ●康大叔:

    姓名:康大叔     

    性別:男   

    年齡:中年   

    單位:未知  

    民族:華夏   

    入院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病史采集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職業:殺人  

    發病節氣:終生

    病情報告:康大叔,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滿臉橫肉,雙眼如刀,善于殺人賣血,面對金錢,“搶、扯、抓、捏”動作兇猛;平時亦高聲大氣,悍氣十足。

    診斷結果:兇殘貪婪癥

    病理原因:與野獸共同生活,被傳染上了三號狼性病毒。

    治療措施:換頭、換心

    ●夏瑜

    姓名:夏瑜     

    性別:男   

    年齡:青年   

    單位:貧苦人家  

    民族:華夏   

    入院時間:二十世紀初  

    病史采集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職業:革命  

    病情報告:英俊剛毅,談吐灑脫;心地善良,甘愿為民請命,死而不已;可是最近常常不順心,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了;冒死宣傳革命,卻遭來一陣毒打;就是在刑場上,他的父老百姓卻把他當熱鬧看;他的鮮血還被他的小弟弟當藥吃了;就連他的母親為他羞愧。因此他愁腸百結,百思不得其解。

    診斷結果:典型的悲哀病

    病理原因:長期孤獨生活所致

    治療措施:走百家門,穿百家衣,吃百家飯,此病不治而愈。

    ●阿義

    姓名:阿義 

    年齡:30歲上下 

    職業:牢頭

    病情簡況:眼睛發紅,遇到犯人首先想到的是榨點油水,如油水太少,心情憋悶,兩眼放紅光,容易發怒。由于好拳棒,常出手打人。有嚴重暴力傾向。

    病理分析:受封建思想毒害甚深

    診斷結果:眼紅易怒癥

    處 方:先入獄體驗被榨滋味;然后服用“精神六味丸”三個療程。

    ●夏四奶奶

    姓名:夏四奶奶 

    年齡:60歲上下 

    職業:貧民

    病情簡況:因兒子被殺,傷心過度,日益憔悴。頭發花白,衣裙襤褸;提一個破舊的的朱漆圓籃,三步一歇,體力不支。因兒子造反被殺感到羞愧,認為兒子墳上的花環是兒子顯靈,糊里糊涂,精神也越來越不濟了。

    病理分析:受封建思想毒害甚深,不理解兒子為何而死導致精神恐慌。

    診斷結果:封建型老年精神衰弱綜合癥

    處 方:服“科學”丸藥九副,到社會主義養老院安度晚年。

    ⒊小結人物描寫方法

    (二)探討主題

    1.以華家為代表的民眾與以夏瑜為代表的革命者本該是什么關系?小說中他們的關系如何?造成悲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討論后歸納本文主題。

    明確:

    ①民眾與革命者本是水乳交融關系,革命者應喚醒民眾的覺悟,帶領他們革命,民眾應支持革命者的革命行為。但小說中他們之間的關系卻是水火不相容。華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癆病,居然讓孩子把革命者的鮮血當“藥”吃,可見對革命者冷漠無情,相反對劊子手康大叔卻畢恭畢敬。茶館里的一伙人對革命者宣傳革命,“感到氣憤”;對革命者挨牢頭的打,幸災樂禍;對革命者嘆息牢頭不覺悟,紛紛胡說“瘋了”。革命者被殺害,人們“潮水一般”地去看熱鬧。這些都充分說明群眾毫無覺悟、麻木不仁,對革命者毫不理解。革命者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在獄中仍然宣傳革命,卻招來一陣毒打;在刑場被殺,只招來一幫“看客”;鮮血還被別人當“藥”吃。他的母親上墳,還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為之犧牲的革命大業。可見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②a、封建統治的專制和嚴酷及其幫兇的兇殘

    b、封建社會愚民政策統治下群眾的愚昧和無知

    c、舊民主主義革命脫離群眾,沒有喚醒他們的覺悟,發動和依靠他們的力量。

    ③主題:因群眾的愚昧帶來革命者的悲哀

    2.小說的明、暗線索結構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小說主要是為了表現“群眾的愚昧”,所以安排為明線;夏瑜的英勇獻身表現了“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內容的重點,所以安排為暗線。明暗二線交織、融合,說明“因群眾的愚昧帶來革命者的悲哀”。這樣安排明暗線索,使小說主題的內涵更豐富、更深刻,使讀者在體會到明線所揭示的明顯的主題思想之外,還能進一步思索其深層的寓意。

    ⒊什么才是治療中國社會痼疾的良藥?

    明確:脫離群眾的資產階級革命不是治療中國社會痼疾的良藥。只有用民主和科學思想廣泛深入的教育群眾、發動群眾,中國革命才會勝利,中華民族才能得救。

    三、課文小結

    第三教時

    明確目標:

    ⒈“藥”的含義作用

    ⒉自然環境的作用

    ⒊難點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課文分析

    (一)景物描寫分析

    ⒈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間,人物活動都離不開特定情境。找出小說中的有關自然環境描寫的段落,說說它的作用。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時也遇到幾只狗,可是一只也沒有叫。”

    明確:用“烏藍”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時刻的突出特征:陰暗、沉寂、凄清,帶有幾分恐怖,渲染了夏瑜就義時冷峭、肅殺、悲涼的氣氛,也暗示了清末這一極其黑暗的時代特征。

    (2)微風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明確:整段文字,突出寫了一個“靜”字,先寫微風和青草,從側面烘托,再用心里的感覺“一絲發抖的聲音”以反襯這個字,最后寫烏鴉“鐵鑄一般站著”,以“靜止”單調的畫面烘托這個字,以突出夏瑜母親迫切期待烏鴉會飛上墳頂以釋心頭之疑(顯靈)的一種心情。她越希望烏鴉動,越會感到周圍靜得難受;同時,不僅增添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哀氣氛,而且也與全篇的背景、環境以及表現的主題協調一致。

    (二)“藥”

    ⒈課文為什么以“藥”為題?

    明確:

    暗示人們:正像人血饅頭不是治療癆病的良藥一樣,脫離群眾的革命也不是拯救中國社會的良方,要改變中國民眾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必須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

    ⒉小說以“藥”為題,有何作用?

    明確:第一,概括情節。小說圍繞“藥”展開情節:買藥-吃藥-談藥-吃藥后的結果。第二,連接線索。作為“藥”的人血饅頭,連接了華、夏兩家的故事,使明暗兩條線索互相連接。第三,揭示主題。落后、麻木的群眾享用的革命者的鮮血,不是醫治病苦的良藥;革命者嚴重脫離群眾的革命,不能療救中國社會;要醫治群眾的痛苦,療救中國社會,必須啟發群眾覺悟,動員群眾起來革命,這才是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劑良藥。

    (三)探究性閱讀

    ⒈魯迅在夏瑜的墳上加了一個“花環”,怎樣理解?有何積極意義?

    明確:作者寫到夏瑜的墳頭有一個花圈。從小說所塑造的人物看,似乎找不到一個會送花圈的人;從當時的習俗看,送花圈之俗還未興起。作者突出地寫了這“憑空”添上去的花圈,是寓了一種寄托,表示革命后繼有人,盡管黑夜漫漫,革命仍后繼有人,革命者仍在懷念他,革命絕不會因遭受挫折而消沉,革命的火種還沒有,也不會被撲滅,這就點明了喚起民眾的主題。再者華大媽看到兒子墳上沒有花圈,心里便感到一種不足和空虛,她自然不會深一層地想,為什么夏瑜死后會得到這樣一種非常的禮遇。而夏四奶奶并不認識花圈,她根本也不知道花圈所蘊的深意,反而以為這是屈死的兒子要顯冤,這就使夏瑜的悲劇意義顯得更為深刻。

    ⒉如何理解“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的“烏鴉”的寓意?

    明確:①在全篇的色調上,再添一層陰冷。

          ②用“烏鴉”的描寫來否定“顯靈說”,說明夏四奶奶不理解兒子的悲哀,揭示其在夢幻中的追求終于破滅了。

    三、全文小結

    經典的文學作品能夠告訴我們那個年代的故事,又能引領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因此經典性的意義就在于它的歷史性與恒久性。《藥》帶著我們,走近了1919,走近了魯迅,走進了一個曾經那么落后愚昧的華夏民族。今天,當我們找到了醫治民族的那劑良藥,那是何等的幸福與自豪,但是,歷史的殘毒依然存在,年輕的朋友們只有奮發,我們的民族才會永遠的健康,才會充滿生機。

    風景剪輯

    ◆華老栓

    1)購藥前:覺爽快, 跨步格外高遠 →十分興奮,充滿希望

    2)購藥中:慌忙 、抖抖、不敢去接→膽小善良 

    3)購藥后:“精神只在一個包上”“ 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整天的笑”→自私麻木 

                “要將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獲許多幸福”

    ◆康大叔

    交易中:

    1)眼光:像兩把刀→兇狠 

    2)神情:焦急→貪婪 

    3)行為:①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往下滴血的饅頭

    →兇惡殘暴,毫無人性,殺人面不改色 

    ②搶、扯、塞、抓――野蠻粗暴,謀財不擇手段

    4)語言:“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交易后

    1)語言:“老栓就是運氣了你/ 要不是我信息靈”

    “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貪得無厭

    “包好”→欺騙

    2)神態:格外高興 橫肉塊塊飽綻,越發大聲說→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恬不知恥 

    3)外貌:渾身黑色,滿臉橫肉――兇悍 

    4)裝束: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

    →野蠻 

    5)說話特點:大聲嚷道→粗魯 

    ◆夏瑜

    1)家庭情況:“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窮”得“榨不出一點油水”→出身窮苦 

    2)入獄原因:被“夏三爺告官”――

    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社會黑暗

                 告官,得賞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人性丑惡 

    3)獄中表現:

    “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反”“說阿義可憐”

    “打不怕”→不屈不撓,意志堅定

              “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推翻帝制

    “不要命”→置生死于度外,不怕犧牲,無私無畏

    4)人們對他的反應

      他革命:“啊呀,那還了得。”“發了瘋了”→認為大逆不道 

      他挨打:“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高興得拍手叫好 

               “打了這種東西,有什么可憐呢?”→毫不同情 

      他受刑時:“人們潮一般向前趕”“頸項都伸得很長”→看熱鬧,麻木

      他死后:劊子手用人血饅頭謀利 

                愚昧群眾用他的鮮血為兒子治病 

                母親上墳時“現出羞愧的顏色”“硬著頭皮” 

     

    [藥(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高二語文必修3諸子喻山水教案

    4.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7.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8.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9.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10.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伊人天堂精品在线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 热久久九九这里有精品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