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隆
資陽一高一考生
又是這樣一個陰沉沉的雨天。那零零落落、淅淅瀝瀝的雨點落在地上,滴在人們的心上。雨點飄落在河流中,山川中,也輕盈地落在那矮矮的荒坡上。矮矮的荒坡上有著一座矮矮的墳墓,周圍沒有青松,沒有山花,有的只是那一片矮矮的小草。這就是外婆的墳,她在時孤孤單單一個人,死了也是煢煢孑立一座墳。
還記得也是這樣的雨天,外婆便拿著針線腦兒在“嘀噠”的屋檐下給我納鞋底了。外婆把線放在嘴里一抿,穿好線后,把鞋底放在懷里,用食指一頂,線便“嗦嗦”地從鞋面飛舞出來。我這時在一旁好奇地翻著外婆的針線籃:獅子、布娃娃、小花狗……可好玩啦。不大一會兒工夫,一雙活靈活現的虎頭鞋便呈現在外婆手里,外婆看著穿新鞋的我的活蹦亂跳勁,把針放在發髻里擦擦,笑了。
當星斗滿空的時候,外婆便抱著我坐在院子中的那棵老槐樹下,給我講她那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牛郎織女”“孟母三遷”“白蛇傳”……故事多得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我趴在外婆的膝蓋上,時常想著,那么多的故事,是不是從外婆那深深的皺紋里流出來的。我也問外公為什么不在呢?外婆總是說他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我便哭鬧著要媽媽,外婆就把我摟入懷中,輕輕地拍打著我入睡。我還是哭鬧不止,外婆就把干癟的乳頭塞進我的嘴里,口里哼著:“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
就這樣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晨昏,到了我該上學的時候。外婆每天便牽著我的手兒送我去學校,上學的路要經過一條深深的小巷,每每總要留下一串輕快的腳步聲和我們開心的笑聲。那一天,寒風凜冽,大霧茫茫,外婆牽著我踩著小巷微弱的燈光去上學。到校門口了,我穿過馬路回頭望了望外婆,只見外婆的兩鬢間幾縷白發在寒風中微微顫動,上面還閃爍著幾顆晶瑩的冰凌花。一陣大霧過后,外婆的白發連同她那慈祥的笑容已消失散盡了。下午放學后,長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來接我,說你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當時不能想信自己的耳朵。拼命地沖進小巷,踏得青石板當當作響。小巷啊,你再長些,能留住外婆的身影;時間啊,你再慢些,能留住那寒風中的顆顆冰凌花啊!
小雨已打濕衣襟,可我仍木然地站在外婆的那座孤單的墳墓前,眼前又浮現出外婆慈祥的笑容,耳旁又回響起了外婆那熟悉而又遙遠的歌謠:“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
【評析】
這是一篇場景生動、細節傳神、感情動人的散文。其特點有:
1.結構完整,首尾照應,由上墳開始到上墳結束。
2.場景真實,細節傳神。文章精選了上墳、做虎頭鞋、講故事、哄我睡覺這幾個典型的生活場景,抓住了“‘嘀噠’的屋檐”、“把線放在嘴里一抿”、“用食指一頂”、“線便‘嗦嗦’地”、“把針放在發髻里擦擦”、“把干癟的乳頭塞進我的嘴里”、“兩鬢間幾縷白發在寒風中微微顫動,上面還閃爍著幾顆晶瑩的冰凌花”等眾多的細節,將生活場景描繪得生動真切。
3.感情真摯,善用渲染。小作者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從小就和外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在文中場景描寫中表現充分;送我上學那一段寫得最精彩,其中“拼命地沖進小巷”的描寫和緊隨其后的直接抒情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另外,題目“清明時節雨紛紛”點出了特寫時間和情景,“紛紛”渲染了傷悲的氣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開頭一段寫景層次清晰,由天空到雨點,由雨點到荒坡,又由荒坡到墳墓,再由墳墓到外婆,自然流暢。結尾處對童謠的引用與反復,又形成了回憶的氣氛,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
4.疊詞的大量選用,增強了文章的音樂美。全文使用的疊詞有十多個,如“紛紛”“沉沉”“零零落落”“淅淅瀝瀝”“矮矮”“孤孤單單”“煢煢”“嗦嗦”“布娃娃”“星星”“深深”“每每”“微微”“爸爸媽媽”“顆顆”等等,讀起來韻味很足。
推薦、評析教師: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 李明隆
郵編641313 電話13982973718
作者郵箱: minglong8866@sina.com
[學生習作:清明時節雨紛紛(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5.學生黨員學生情況思想匯報
6.學生數學小論文
7.開學學生標語
8.學生期末評語
9.學生安全標語
10.公園學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