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說的人物描寫方法,了解人物的描寫與小說情節的關系。

    2、了解故事主人公關懷動物,重視它們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3、體會小說構思的精巧,了解懸 念手法的作用。

    重點難點:

    設置懸念的作用。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我們一般到集市上去干什么?

    生:買東西;賣東西;玩

    師:但有這樣一個老太太也到集市上去,既不是買東西,也不是買東西,更不是為了自己玩。她去干什么 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安恩和奶牛》。

    二、 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簡介作者

    約翰尼斯 ﹒延森(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從小學起,他就迷戀書本,尤其喜愛丹麥古典文學和北歐神話傳說。西瑪蘭教育了延森對時空的強烈感受,使他關注人類歷史和命運并與大自然深深結緣。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發表發表連載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第二年,長篇小說《丹麥人》出版,由延森根據學生時代的經歷寫成。從此,延森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和《哥倫布》。這六部長篇小說從遠古冰河時代的北歐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墊和優美奇特的風格。1944年,“由于他借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象,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閑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 背景介紹

    本文選自作者的《希默蘭的故事》。《希默蘭的故事》(1898-1910)這是延森以日德蘭半島北部故鄉風光人物為背景,把幼時聽到過的各種故事和逸聞進行文學加工而寫成的短篇故事集。在這些短篇小說中,他熱情謳歌希默蘭的農民 ,贊美他們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簡樸但健康的生活,同時也描述了當地剽悍粗野的民俗鄉風。《希默蘭的故事》一共包括34 篇,其中最出色的短篇是《安恩和奶牛》。

    3、習檢測

    靦腆( ) 锃( )

    瑕疵( )翕( ) 臀( )

    茬( ) 躊躇( )

    茸( ) 錙銖( )

    嶙峋( ) 窘( )

    撂( ) 反芻 ( )

    4、小說的有關知識

    什么叫小說?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按篇幅長短分類可以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袖珍小說、微型小說)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

    情節的四個階段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三、 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并簡單復述課文情節

    這篇課文篇幅非常短,約兩千字,情節也很簡單,老婦人安恩牽著一頭奶牛到集市上去,因為這頭奶牛實在太好,問津者不少,最后連屠夫也對它有興趣,但是老婦人卻拒不出售。最后,人們氣憤起來,老婦人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來賣牛的,而是因為那頭奶牛太孤獨,她把它帶到集市上來,讓它跟同類相聚散心。

    2、分析文章結構

    提示:按照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劃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是小說的情節的開端部分: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寫安恩和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3-10)是故事情節的矛盾發展部分,寫老太太三次拒絕想要買她的牛的顧客。她明確表示這頭奶牛是不賣的!

    第三部分(11-19)故事的高潮及結局。寫老太太解釋為什么不賣牛的原 因

    3、閱讀文章第一部分,思考問題

    ①找出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

    在瓦爾普峽集市的牲口交易場上 ,一位老婦人和她的奶牛。

    ②舉例說說描寫老婦人的語句(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

    4、課后作業

    1:形近字注音:

    埕( ) 程( ) 锃( ) 裎( )

    褐( ) 褐色( ) 揭 開 ( ) 喝水( )

    2:解詞造句:

    靦腆: 旁若無人: 瘦骨嶙峋: 熙來攘往: 錙銖必較: 揚長而去: 刨根究底:

    預習布置

    1、作者在第二部分設置了什么樣的 懸念?

    2、想想老太太不賣牛的原因是什么?

    3、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一、閱讀文章第二部分

    討論:

    1、找出這一部分對奶牛的形象描寫(有關牛的信息)?

    它年齡大了;出身高貴;這是一頭健壯結實的奶牛;它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獻出來。這一段簡直就是寫奶牛的贊美詩,它舍棄了子女,做出了情感上的極大犧牲;它吃的是草,奉獻的是奶。

    2、作者在這一部分設置了什么樣的懸念?

    所謂“懸念”,即讀者、觀眾、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情節的發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是吸引廣大群眾興趣的重要藝術手段。它是故事發展中間只亮開謎面,藏起謎底,在適當的時候再予點破,使讀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滿足。

    二、閱讀第三部分內容

    討論:

    1、這一部分,哪一段話可以揭示文章主題?(在原文中找出)

    明確:十九段卒章顯志,揭示主題。“這頭奶牛太孤單了!我的小村莊就只有這么一頭奶牛,它又沒 法同 別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帶到集市上來,至少可以讓它跟同類聚聚,散散心。”原來是這頭奶牛太孤單了,牽它來是讓它與同類聚聚,散散心 的。

    師:到這里,文章戛然而止。我們明白了許多,也會有很多的思索。

    2、小組討論:本文的文章主旨是什么?

    討論明確: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孤獨是痛苦的。能夠讀懂孤獨,理解孤獨,解除孤獨,這樣的主人是偉大的。難道只有我們人會感到孤單寂寞嗎?奶牛也會的。能夠把動物當作人來看待,也算是愛心無限了。我們對待動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質性的一面,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和動物的和諧。 人和動物都和諧了,那人與人之間呢?(自由發揮)

    3、想一想

    1、文章運用 了哪些寫法?

    明確:外貌描寫,細節描寫,對話描寫,動作描寫等。(可在文中舉例說說)

    2、請你說說這篇小說成功的原因何在?

    成功的人物形象描寫,吸引人的故事情節,成功的制造懸念,文章主題的深奧多義。層層設置懸念,文末解疑,突出主旨。故事簡單,但是耐人尋味。原因就是作者把故事講得充滿懸念,具有吸引力。文章直到末尾才揭開謎底,讓人恍然大悟,引人深思。

    3、議一議

    你認為小說中的老婦人安恩是個什么樣 的人,分析一下這個人物的形象?

    明確: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四、課后作業

    1、請同學說說有關“牛”字的成語,并解釋。

    2、本文對于動物觀察細膩,描寫生動,請你寫一段你所熟悉的動物?

    3、預習第五課的內容

    [《安恩和奶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奶牛的手工折紙教程

    2.奶牛的折紙教程

    3.簡易奶牛折紙教程

    4.奶牛的手工折紙教程圖解

    5.學會感恩和尊重他人的發言稿

    6.可愛的幼兒奶牛折紙步驟

    7.《給自己安個家》教案

    8.關安空巢老人標語

    9.《安的種子》讀后感

    10.題臨安邸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中国精品少妇HD | 欧美亚洲一级在线播放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 亚洲人成网站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