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教學目標:
1. 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學習本文深沉含蓄的特點。
2. 鑒賞本文中所表現的理,學習做人的一般道理。
教學重點:
1. 通過朗讀初步領略、品味語言之美、蘊涵之情。
2. 通過分析、討論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理解表現的理。
教學簡單步驟:
1. 引入新課。
2. 簡介作品與背景
作品結集有《韓少華散文選》、《暖晴》、《碧水悠悠》等。《記憶》最初發表于《丑小鴨》1983年第6期上,恰好是他50歲時的作品。
80年代初,青年人,甚至包括相當一部分中年人,在動亂之后,連痛定思痛的階段也過去了,反思到了一個比較深的層次。所思的,最大的是民族的發展,還有人生的價值,自我的歸宿,特別是自我的精神歸宿。其中有一條就是: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3. 播放錄音,思考提出的問題。
本文以誰的口吻來寫的?找出能體現這一點的句子。據此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4. 分析、討論該問題。
5. 學生朗讀課文與分析討論第三、第四部分交錯進行。
1. “記憶”與哪幾方面有關?
2.對“記憶”, “有人”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有哪些不同?
3.你對作者追述的兩個傳說怎么理解?這兩個傳說在文中有何作用 ?
4.文章最后作者對他所評價的六種人的用意何在?
6. 小結本課所學重點內容。
一 從“忘卻”談起。(引出“記憶” )
二 談 與“記憶”有關的幾個方面。 (進一層)
三 談“記憶”的核心話題。(再進一層)
先 評判“有人”的說法
再追述兩個傳說
四 評價懷有各種記憶的人。(點明主旨)
主旨:做人,就要做真正的勇士。
7. 布置作業。
作者郵箱: haitianqingyuan@sina.com
[記憶(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雨中的記憶美文
2.那座城市和記憶
3.聲母的記憶口訣
5.散文:元旦的記憶
6.隨筆:青春的記憶
7.那記憶中的落葉
10.記憶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