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08-08 13:39:31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9篇

    美術教案 篇1

      問題提出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電話的重要性呢?

      教學目的

      1.用設計圖的形式設計一部電話。

      2.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展過程。

      3.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能力。

      4.感受美術設計活動的樂趣。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能力。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教師:最近我們進行了一場消防知識的演習,相信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吧?

      教師:在這次演習中,同學們都能夠沉著冷靜,安全地逃離火場。不過,為了避免火災的迅速蔓延,我們還要(做打電話的動作)。

      二、電話與發明:

      教師:在這里我們不僅要感謝電話,而且還要感謝一個人!

      大家議論紛紛……

      教師:其實,在電話沒有出現之前有很多人都在為之努力,他們也在不斷的試驗。貝爾吸取了前者的經驗做了很多的改進,最終發明了電話機。所以說我們不僅要感謝貝爾,同時也要感謝那些為電話的發明做出貢獻的人們!

      教師:187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話機問世了。瞧!(出示圖片)。這部電話機的結構非常簡單,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木質電話聽筒構成,里而有兩塊磁鐵,一個電線圈和一片薄鐵片,雖然簡單但是非常有效。

      三、交流資料,加深感受。

      這部電話機很有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電話是怎么用的。(展示一張雙方通話的漫畫圖片)。它的聽筒和話筒是分開的,通話的時候要把聽筒取下來放在耳朵上,再對著話筒說話。

      教師。

      四,欣賞圖片,交流引導。

      教師: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話的性能也越來越好,功能也越來越多,在造型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誰能介紹一下電話有哪些有趣的外形?

      教師:你們見過哪些有趣或者有個性的設計呢?

      五、啟發思考,激發靈感。

      教師:如果我是一位老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你會為我設計一部什么樣的電話?其實創造來源于人們大膽的想象,你們看,許多的設計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想象(展示幾種概念電話的設計)。大家看出這款手機有什么特別之處了嗎?

      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部電話,你可以為特殊人群設計一部有特殊功能的電話,也可以設計一款有個性的電話。

      在設計的時候你要考慮到電話的造型、功能以及色彩等萬面,希望能看到你們有個性的電話設計圖!(展示一張學生作品),針對你的設計可以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

      六、學生開始創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1.設計繁瑣,提示學生要考慮到電話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設計:提示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與眾不同的功能。可以考慮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設計:提示學生外形設計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4.說明文字:文字內容要簡潔明了。

      七、展示創作,介紹創意。

      展示一些學生的作品,并引導學生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一節課我們利用廢舊材料來制作一部電話機,看看誰設計的電話最有創意。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雞的外形特征,嘗試進行圓的借形想象。

      2、愿意參加繪畫活動,學習在畫面中心安排主要形象。

      活動準備:記號筆、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

      師:骨碌碌,草地上滾來了三個蛋寶寶,這些蛋寶寶是怎樣的?

      師:你們可別小看這些蛋寶寶, 他們可厲害了,會變魔術,看變出了什么?(小雞)

      二、感知小雞的頭部特征并學習畫小雞

      1、感知小雞的外形特征。

      師:小雞長的什么樣子的?(圓圓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圓圓眼睛,兩只小腳)

      2、觀察不同形態的小雞。

      師:這些小雞在草地上做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1) 師:小雞的頭抬的高高的,小嘴巴張的大大的,在做什么呢?(在叫媽媽)

      (2) 師:小雞的頭低了下去,小眼睛也盯著地上。(吃米)

      (3) 師:小雞把頭轉了過去,小眼睛和小嘴巴也都轉過去了,它在做什么?(找朋友)

      3、蛋寶寶變魔術。

      師:蛋寶寶真厲害,能夠變出這么多的小雞。還有一些蛋寶寶也要變小雞,想看嗎?

      師:看它是怎么變出來的?示范:圓圓圓圓畫個圓,找到一邊畫眼睛,眼睛邊上是嘴巴,身體下面是小腳。

      師小結:原來蛋寶寶加上頭、畫上眼睛、嘴巴、小腳,就會變出一只小雞了。

      2、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變一變。

      師:有沒有小朋友也想來試試?你想畫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

      三、幼兒創作

      請每個幼兒在操作紙上作畫,要讓蛋寶寶變出各種動態的小雞來。

      四、作品展示交流

      師:你畫的小雞它在做什么?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學習初步的浮雕構成知識,培養學生抽象構成的能力,在紋樣的組合排列和色調處理中加深對圖案形式美(統一、變化)的感性認識。

      重點:認識設計植物浮雕。

      難點:1、對植物浮雕知識的理解。

      2、運用泥團、泥條、泥塊形成點、線、面,簡練夸張地表現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欣賞引入新課:

      出示課前準備的構成的植物造型及教師的范品,指導學生仔細欣賞。認識這些植物有不同的花、果、葉、莖,它們的形狀、顏色各有特色。

      板書課題:浮雕(設計)。

      二、講新課:

      1.指導學生觀看右上圖的照片,指出樹葉的形狀本來很簡單,色彩也很單純,由于它重重疊疊,便產生了豐富奇妙的裝飾效果。人們從這現象中找出了一種規律,就是現代設計的構成方法——雕塑。教師演示用兩片樹葉的`外形,并將它們部分疊合,從它們形狀、色彩的變化,說明用這種構成形式可以設計出很漂亮的植物浮雕。

      2.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浮雕設計作品,講解設計步驟,邊講邊演示:

      ①選一個不太復雜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畫外形)。

      ②在紙上畫一個14cmX1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個畫在格內,使每個基本形之間都有一部分疊合在一起,注意疊合時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變化,疊合部分的面積也應有大小、多少的變化。

      ③選擇同一種植物的三四個不同構圖,標在畫紙上,然后按稿著色,進行雕塑。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先讓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及作業要點,后按要求以泥塑方法設計一幅植物浮雕。

      四、講評:選出優秀作業,從構成的方法與效果作講評,以加深學生對設計知識的體會。

      第二節

      一、課業準備:印有一件線描植物的作業紙,每人一張。

      二、教學要求:繼續練習浮雕設計,運用上一節課所學的構成知識,為各式植物設計花紋。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宣布學習要求。

      2.出示三種未經裝飾的植物的線描圖,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用雕塑的構成方法,在上面畫上自己設計的花紋,方法與上一節課相同。

      3.學生作業:為衣服設計好看的圖案。

      4,講評:從實用、美觀、新穎的角度表揚優秀作業,使學生對設計的原則有明確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4

      第1課 哆來咪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敏銳的感受能力,提高藝術綜合素質;

      2、認識色彩、形體漸變的規律,感受色彩、形體的秩序美;

      3、學會恰當調配顏色和較均勻地著色的方法;

      4、掌握立體造型的簡單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對形體、色彩漸變韻律有感性認識,并能夠調出漸變的色彩

      教學準備:玻璃杯7個,顏料等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戰國時的編鐘欣賞并講一講它的歷史。

      2.學生閉上眼睛一起欣賞優美的編鐘樂曲。教師出示漸變色的圖片。

      3.想一想它為什么能發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師小結:因為青銅鐘的大小漸次變化,所以敲擊不同的音階產生了優美的旋律。

      二、分組制作

      1.出示七個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隨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請學生敲一敲瓶子聽聽聲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講解規則:七人為一組,小組討論后,看哪組最快想出一個辦法并做好。

      講一講為什么能敲出漸次變化的音高。

      4.師生小結:瓶中的水量漸次變化就能產生音高的逐漸變化。相同的物體,空間越小音調越高,空間越大音調越低。

      5.請學生在這七個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發生了什么變化? 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6.師生小結:因為每個瓶子里的水是漸次變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顏色后色彩就發生了漸次變化。

      三、裝飾美化

      1.思考如何將這七個能敲出音高變化的水瓶,裝飾成漂亮的打擊樂器“水瓶琴”。

      2.裝飾要簡單,裝飾物過多會影響水瓶琴的發音。每個瓶子所貼的裝飾物要一樣多,以免影響水瓶琴音高的準確性。

      四、即興表演

      小組同學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簡單的曲子,比一比哪組音最準、曲子最優美,哪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欣賞有漸變效果的繪畫作品。

      2.教師提問:這些畫在色彩變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規律?

      3.學生答,教師小結:它們的色彩發生了逐漸變化。

      在優美的音樂旋律聲中課件展示幾張運用漸變色彩裝飾的繪畫作品。

      二、認識現象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漸變現象嗎?

      2.教師出示圖片,提問:圖中哪些地方出現了色彩的漸變?課件展示幾張有漸變色攝影圖片。

      三、掌握規律

      1.教師出示紅一黃、黃一綠、綠一藍、藍一紫、紫一紅五組色彩漸變系列的卡片,請四位同學整理色彩卡片按漸變的順序擺出來貼在黑板上。

      2.討論:能不能把這幾種顏色串起來成為漸變色彩呢?

      3.學生討論后,教師調整擺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漸變。

      4.出示紅到暗紅的漸變,讓學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漸變,還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漸變。

      課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漸變。

      四、嘗試作業

      看書上的小訓練,學生自己發現調配漸變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訓練。

      五、作業反饋

      根據小訓練完成的情況,反饋講評調色訓練中的問題。

      第2課家鄉古建筑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建筑的范圍、常見類型、一般特征和有關歷史典故。

      2、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養和增強學生對家鄉人文遺產的情感聯系和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體驗并掌握線畫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作品的疏密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前讓學生收集家鄉的古建筑圖片和資料)

      師:我們已對家鄉的古建筑進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種各樣的風格樣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點,你能說說嗎? 學生共同分享知識,揭示課題

      二、欣賞

      展示家鄉古建筑圖片

      師生共同小結:

      ①造型優美,對稱、漸變、頂有脊、檐翹等。

      ②結構科學,斗拱、柱梁、不用釘子、穩固。

      ③極盡裝飾,檐、雕梁、畫棟、窗飾等。

      三、分析

      1、教師引導:要畫好古建筑,先要進行觀察分析,把看似復雜的建筑物變得簡單易于理解,如亭閣的屋頂,有飛檐呈流線卻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實它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組合,是不是這樣?

      2、師:提問,古建筑的很多細部是很科學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樣建的?斗拱是怎樣結構的?梁柱是怎樣連接的?

      連接、支撐、穿插、卯榫卯合、竹釘。

      師生共同討論。

      四、教師示范

      1.教師講授線畫寫生步驟、要求:

      a.觀察思考后構圖定位; b.從屋頂處開始下筆;

      c.線條要流暢肯定,盡可能用長線畫;

      d.畫出些細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置作業:

      按古建筑照片線描一幅古建筑速寫。

      六、展示評價

      1、你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覺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

      3、這一部分你還可以怎樣表現

    美術教案 篇5

      第一課大腳丫

      教學目標:

      1、用對稱的方法畫出一對鞋墊,并學習在鞋墊上裝飾圖案。

      2、體驗在鞋墊上繪畫的愉悅情趣。

      教學重點:制作鞋墊外形,能用多種圖案或花紋裝飾鞋墊。

      教學難點:注意圖形圖案的對稱,而且要顏色、大小也要有對稱性學習方法:示范講解法、合作探究法、觀察比較法、自主嘗試法、輔導練習法、作業評價法、行為指導法

      教學準備:實物課件,白卡紙,記號筆,油畫棒。

      導學過程:

      一、(師)激發興趣,導入新課(3分鐘):

      1.鞋墊的作用:墊鞋子、裝飾。

      2.形狀特征——對稱

      (1)師:看圖上的鞋墊哪一雙是正確的,哪一雙是錯誤的?

      (2)師:小朋友們,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圖案是怎么樣的啊?(請幼兒仔細觀察自己鞋底上的圖案有什么樣的規律,再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判斷)師:怎么樣,觀察好了沒?圖上的哪雙鞋墊是正確的?

      (3)教師總結:鞋墊上的對稱圖形,不僅形狀一樣,大小,顏色也是一樣的,而且所對稱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樣的。

      二、(生)自主學習(自學材料,組內探究)交流展示(5分鐘):1、師扮演小兔子開商店,設置情境:小朋友們好,我的鋪子里有好多種鞋墊就是沒有畫上畫的,你們能幫我做一些嗎?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雙鞋墊?

      生:用復印紙、用鞋墊比著畫??

      請學生上臺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脫掉一只鞋子,腳踩在墊有復寫紙的紙上;

      (2)師沿著學生的腳輪廓畫出一只鞋墊的形狀(一筆完成),打開畫

      紙后一雙鞋墊完成。

      3.學生以2人/小組為單位完成一雙鞋墊的形狀。

      三、(生)交流展示(師)點評解惑(6分鐘):

      1、還少了什么?

      生:顏色、花紋、圖案。

      2、學生觀察鞋墊實物,思考:

      什么材質?——布、線

      有什么花紋?——花、葉子??

      3、師總結圖案:花朵紋、羊角紋、云朵紋等等,

      4、師:你們發現這兩只鞋墊上的畫怎么樣?鞋墊上的圖案哪些地方一樣?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鞋墊上圖案對稱的關系,并重點講述。如顏色,大小,形狀的對稱)

      5、出示示意圖(圖上有裝飾正確和錯誤的兩雙鞋墊,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對稱的含義)

      6.師示范:給鞋墊加花紋

      (1)畫中心圖案

      (2)畫周圍花邊

      (3)和底色注意對比

      (4)左右腳注意對稱

      四、課堂實踐(22分鐘):

      1、剪鞋墊,師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邊

      (2)用勾線筆再勾一次花紋,強調圖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腳,一支右腳。)3、學生添花紋,師指導。

      (1).怎樣用最快的方法把一雙鞋墊上的花紋畫好?

      學生探究得出結論:用復印紙勾輪廓,顏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畫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課圖案的對比,以及適當留白

      4.學生給制作的鞋墊上色,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對稱的關系。

      五、教師反饋,作業展評(5分鐘):

      1、教師根據學生的操作結果進行評價

      選一雙裝飾正確的,一雙錯誤的,讓學生評價。根據同伴的作品從所裝飾的圖案的大小、顏色等方面進行評述。(引導學生注意正確和錯誤裝飾方法,強調對稱)

    美術教案 篇6

      課前準備:

      教學光盤、飲料瓶、各種豆、火柴棍、彩泥

      教學目標:

      1、了解鑲嵌藝術,在設計制作中體會其美感。

      2、能過用鑲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裝飾得更美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欣賞光盤中蛋皮、貝殼鑲嵌畫,鑲嵌工藝日用品等。激發學生興趣。

      2、學生分組分析書中作品。然后回答怎樣包裹彩泥才會是飲料瓶耳目一新?那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鑲嵌物。色彩搭配上要注意什么?

      3、學生分組創作完成。裹泥錢可以在飲料瓶上纏繞線繩,增強附著力。

      采用泥塊堆花瓶時,提示學生形體要簡單敦實,一邊鑲嵌。

      三、課后小結

      鼓勵有創新的學生

    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復習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使學生加深了解各種工具的基本用途。(激發學生對電腦美術的強烈興趣。)

      1、進入WINDOWS畫圖程序。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電腦繪畫,并且用畫圖軟件畫了很多漂亮的畫,那么你們用畫圖軟件畫過那些畫?都用到了畫圖軟件中的那些工具?

      學生依次說出window軟件上的畫圖板里所應用到的工具及作用。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幅同學的電腦作品,大家看看是分幾個步驟做好的,可以用哪些工具制作呢?

      欣賞

      2、欣賞一幅電腦小報的制作步驟,產生對電腦繪畫的直觀印象。

      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張到第四張),邊演示邊請學生談步驟。

      繪制步驟:

      設計形象。

      設計背景。

      設計標題。

      合成。

      3、欣賞電腦美術作品,進入WINDOWS畫圖程序。當場演示電腦繪畫的創作過程。

      教師演示課件(第五張到第六張)

      活動二: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行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學生操作:

      利用摸板中的各種工具和形狀等加上用鼠標繪制一幅電腦小報作品。

      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個別輔導。

      活動三:欣賞

      1、欣賞電子報刊的范作。教師演示課件(第七張到第九張)

      教師演示電子報刊的制作過程:

      2、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進入MicrosoftPowerPoint圖片演示軟件。

      3、教師講清MicrosoftPowerPoint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使學生了解各種工具的基本用途。

      4、出簡單的題型,請學生演示操作。教師予以輔助。

      活動四:學生操作:

      師:同學們電腦繪畫有趣吧!老師也非常喜歡用電腦繪畫。

      想不想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一套電子報刊?

      生:想。

      師:你們小組里的成員互相幫助思考。(講解繪畫過程)

      小組合作:

      利用模板中的各種工具和形狀等,將上節課自己設計得小報運用合作的方式變成電子報刊。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個別輔導。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樹葉是學生身邊最容易找到的一種創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由于全國各地自然氣候條件不同,因此樹葉的形態各異,色彩豐富,脈絡清晰。樹葉按葉形分主要有以下幾種:卵形、心形、掌形、扇形、針形、披針形、帶形等。

      以樹葉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為表現元素,學生通過收集、觀察、組合、拓印樹葉的這一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從而體會和認識到大自然的美,養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發現樹葉形態的美感,啟發學生通過探究的學習,創造出多種葉形的組合。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拓印方法創作出有趣的樹葉拓印作品,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獲得美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通過對不同葉形的觀察與組合,進而與不同的事物進行奇妙的聯想;用不同葉形組織出新穎別致的造型,并進行粘貼與美化。

      三、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葉形的組織與相似形的聯想。激發學生創作出造型、色彩別致的裝飾作品。

      難點: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葉形的原始狀態進行創造性的組織。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準備

      收集各種樹葉、繪畫彩筆、紙、蠟筆等。

      七、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樹葉)

      設問:瞧,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一片樹葉,不過好像不是畫的。

      2、探討交流

      你觀察能力真強!這片樹葉真的不是畫的。可是,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呢?

      回憶:我們曾經學過拓印的方法,還拓印過身邊的痕跡呢。

      誰還記得拓印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憶簡單演示,主要是幫助同學直觀地回憶起拓印的要點)

      3、感知啟示

      哈哈,一片脈絡清晰的葉子拓好了!

      同學們都喜歡玩腦筋急轉變的游戲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從這一片葉子的形狀,你都能想象到哪些東西?

      學生想象:

      一只手;

      倒過來像一棵樹;

      如果有兩個葉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對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飛的大雁可天鵝……

      真棒啊,一片樹葉你們都能想像到這么多東西,要是幾片不同大小種類的樹葉組織在一起,你們想到的東西一定更有趣!

      4、欣賞

      欣賞書中學生作品或身邊學生作品,談談你的設想。

      5、設計制作

      (1) 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邊拓印邊根據效果修改設計。

      (2) 拓印時不一定將樹葉用膠固定,那樣比較費時間,容易令學生喪失興趣。只需用手指將覆蓋在上面拓印的紙按牢即可。

      (3) 一片葉子可以根據情況變換地點反復適用。

      6、裝飾美化

      欣賞并演示,注意裝飾要點:

      不一定裝飾的多就美,保持盡可能多的脈絡紋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

      及時發現創意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將會起到帶動一片的作用。

      7、評價交流

      組織交流:

      勇于展現自己的創作成果并講述畫面情境。

      給大家講講自己最滿意的設計。

      談談你發現的最有趣的設計。

      8、課后拓展

      欣賞實行拓印版畫,進一步啟發思維,構建新的知識鏈。

      課后記

      有耐心的學生將自己手中的各種樹葉反復組合推敲,組成的畫面既生動又富有想象力。也有的學生組合的畫面很好,但拓印的效果不好,這根工具的質量和涂色的技巧有關。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

      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

      教學重難點:

      1、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 2、微觀世界的表現。

      教具學具: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1、多媒體欣賞幾種海洋與陸地的動、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種植物的根、莖及昆蟲等)在不同生存環境中的生活情境,觀察它們外在的形狀、顏色和質感

      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

      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各異,還參差著無規則的小圓點。

      剖面觀察法:

      A、兩種不同植物的根、莖橫切,雖都以圓為元素,但由于它們的軌跡不同,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圖象

      B、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射式漸變狀,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

      (二)發展、表現階段

      A、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勢。

      B、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形象的節奏感。

      C、運用色彩要素體現各種不同的色彩傾向或冷暖變化,使學生懂得色彩能傳遞人們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創造出美麗豐富的微觀世界,并從美的角度進行塑造,使其更具藝術性。

      三、布置課堂作業

      根據所觀察的對象,用筆把見到的微觀世界描繪下來。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作品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作畫方式來完成作業?

      3、通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描繪你們有何收獲?

      六、教學廷伸與拓展

      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方法來組織表現許多抽象作品,描繪出更多的微觀世界畫幅。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02-28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美術線條教案01-26

    小學美術教案10-26

    扎染美術教案01-11

    鯨魚美術教案03-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